静物简笔画
- 格式:docx
- 大小:70.44 KB
- 文档页数:2
《简笔画教程》教学教案—静物简笔画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简笔画教程》的第二章节,主题为静物简笔画。
详细内容包括:静物的观察与理解,线条的运用与表现,光影效果的简单处理,以及如何通过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的静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静物的基本结构,能够通过观察抓住其主要特征。
2. 学会运用线条表现静物的质感、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练的线条表现出静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教学重点:观察、理解静物的结构,掌握线条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静物实物或图片、画纸、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彩色铅笔或水彩。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彩色铅笔或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静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引发学生对简笔画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静物的观察方法、线条的运用技巧以及光影效果的处理方法。
3. 示范讲解(10分钟):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线条勾勒出静物的轮廓、质感,并处理光影效果。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静物简笔画的创作练习。
5. 互动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步骤a. 观察、理解静物结构b. 勾勒轮廓c. 线条表现质感d. 光影效果处理2. 线条运用技巧a. 粗细对比b. 虚实变化c. 透视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静物为题材,创作一幅简笔画。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结构准确,能够表现出静物的质感、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处理光影效果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有趣的静物,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简笔画的表现力。
2024年静物简笔画教案图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简笔画教程》第四章“静物篇”,详细内容涉及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光影处理以及静物的分类描绘。
具体包括水果、器皿、日常用品等静物的线条勾勒和阴影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能够准确描绘静物的轮廓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静物立体感和光影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静物简笔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物简笔画的线条勾勒、阴影表现和立体感塑造。
难点:如何运用简洁的线条和阴影表现出静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画册。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静物简笔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特点。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光影处理方法。
3. 示范讲解(10分钟)以一个静物为例,现场演示线条勾勒、阴影表现和立体感塑造的过程。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教材中的一道静物简笔画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题目,进行静物简笔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与讲解(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并对作业要求进行详细讲解。
六、板书设计1. 静物简笔画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光影处理方法。
2. 线条勾勒、阴影表现和立体感塑造的示范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组生活中的静物,要求线条简洁、立体感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将静物简笔画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示范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详细说明。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上,应特别强调线条勾勒、阴影表现和立体感塑造的技巧。
简笔画精品教案静物简笔画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简笔画技巧与应用》教材第三章——静物简笔画。
详细内容包括: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构图技巧、光影处理及色彩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特点与用途。
2.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画技巧表现静物的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思维,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静物简笔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简笔画技巧表现静物的立体感、质感和光影效果。
2. 教学重点:掌握静物简笔画的绘制方法、构图技巧和色彩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静物实物、画板、投影仪、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静物简笔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特点。
2. 理论讲解:介绍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构图技巧、光影处理及色彩运用。
3. 实践演示:现场演示绘制静物简笔画的过程,讲解技巧要点。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布置静物实物,让学生现场练习绘制简笔画,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静物简笔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静物简笔画基本概念2. 绘制方法与构图技巧3. 光影处理与色彩运用4.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静物”为主题,创作一幅静物简笔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静物,尝试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提高绘画表现力。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简笔画技巧表现静物的立体感、质感和光影效果。
2. 实践演示:现场演示绘制静物简笔画的过程,讲解技巧要点。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选择与答案示例的提供。
一、教学难点解析物体的前后关系:通过线条的虚实和粗细对比,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
透视原理:简笔画中透视原理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简笔画得画法一、风景简笔画风景简笔画就是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类改造大自然面貌得一种绘画。
通过创作风景简笔画,可增加对大自然美得感觉与对祖国壮丽河山得热爱。
可作为风景简笔画题材得有天空与云、树木、水与倒影、地面、山丘与山石、各种建筑物等。
风景简笔画无论视野得长短,其纵深度与空间效果都要大致有远景、中景与近景得空间感。
天空与云一般作为画面中得“远景”。
早晨、中午或下午得天空就是不同得;云有各种形状,变幻无穷。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界繁多得树木相对来说也就是一种静物。
从外形上瞧树有塔形得松树、挺拔得白杨、婀娜多姿得柳树等。
但树木总得特点就是:都有树干、树枝与树叶,树叶有针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画树,首先要抓住它得姿态,再概括地表现它。
树木一般作为“中景”或“远景”来处理。
水与倒影作为“远景、中景或近景”均可。
大自然中山得形状各异,有雄伟得、秀丽得、险峻得等,可用有节奏得线条概括山得起伏,使之有优美得韵律感。
远山、山丘与山石得简笔画法,可以大胆地归纳、取舍、概括、移动与夸张。
远山、山丘,一般作为画面中得“远景”来处理。
风景简笔画很讲究取景、构图、透视等,要对客观存在得景象进行提炼、取舍与概括,从作者得立意出发,表达绘画得意境与画面得主题。
(一)风景简笔画概述1.取景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得画面,来确定画面得主题。
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就是风景简笔画得重要特点。
美妙得自然景物往往不就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得。
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
(2)十字形构图法。
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
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得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3)“之”字形构图法。
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就是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3.透视:透视就是一个十分重要得问题。
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得位置及相应物体得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得变化。
简笔画教案静物简笔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的第五章“静物简笔画”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静物简笔画的概念、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静物的结构与特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静物的结构与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静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静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静物图片、静物简笔画范例。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静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静物简笔画的概念、基本技巧以及线条和图形在表现静物结构特征中的作用。
3. 示范演示(15分钟):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图形进行静物简笔画创作,边示范边讲解。
4. 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进行静物简笔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六、板书设计1. 静物简笔画概念2. 静物简笔画基本技巧3. 线条与图形在静物简笔画中的应用4. 课后作业及拓展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文具盒”为主题,创作一幅静物简笔画。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结构清晰,能够准确表现文具盒及其内部物品的形状和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表现静物结构时还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静物素材,进行简笔画创作,并将作品分享到班级群,共同交流学习。
简笔画教案静物简笔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6课《静物简笔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静物的观察和构图方法,以及简笔画的绘画技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静物的描绘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物的观察和构图方法,学会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静物。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物的观察和构图方法,简笔画的绘画技巧。
难点:对静物的描绘,画面效果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静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的特点,如形状、色彩、质感等。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静物的观察和构图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简笔画的绘画技巧。
3. 学生自主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自己动手画一个静物,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静物简笔画1. 观察方法形状、色彩、质感2. 构图方法平衡、对比、层次3. 绘画技巧线条、形状、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个你喜欢的静物2. 作业要求:观察静物的特点,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构图和色彩的运用。
3.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静物的观察和构图方法掌握较好,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静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静物的观察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等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静物简笔画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静物简笔画的概念和基本构造技巧。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细心、耐心、自信等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1.静物实物(如花瓶、水果、玩具等)。
2.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3.简笔画教学PPT。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什么是静物简笔画吗?”并展示几幅静物简笔画,引导幼儿进行初步认知和观察。
第二步:讲解基本构造
教师用PPT讲解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构造,引导幼儿掌握构造技巧。
第三步:教学演示
教师选取一个简单的静物实物,对其进行构造分析并现场进行简笔画演示。
第四步:幼儿实践
幼儿尝试自己完成绘制一幅静物简笔画,并在完成后互相交流、比较,找出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
第五步:展示成果
教师指导幼儿将自己绘制的静物简笔画进行粘贴、装裱,并展示在班级中,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第六步:总结体验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总结本次教学体验,并鼓励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绘画实践。
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可以看出幼儿对于静物简笔画的构造技巧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
同时,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也加强了细心认真的品质,加深了对静物的观察理解能力。
《简笔画教程》教学教案—静物简笔画1教案:《简笔画教程》—静物简笔画一、教学内容1. 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 常见静物简笔画的绘制步骤和实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其表现手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静物简笔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通过对常见静物简笔画的绘制步骤和实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静物简笔画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表现手法和技巧的学习。
难点:常见静物简笔画的绘制步骤和实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图片、视频播放设备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色铅笔、橡皮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静物简笔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静物简笔画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静物简笔画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3. 表现手法和技巧:讲解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静物的质感、空间感和光影效果。
4. 绘制步骤和实例:讲解常见静物简画的绘制步骤,并通过示范实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幅静物简笔画。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主选择一幅静物进行简笔画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 常见静物简画的绘制步骤和实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静物,进行简笔画创作。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静物,运用所学的静物简笔画表现手法和技巧,完成一幅简笔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更多关于静物简笔画的知识,观看相关的视频教程,参加绘画比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1. 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重点讲解静物简笔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是以简化手法表现静物的一种绘画形式,特点是简洁、明了、生动。
色彩静物包菜(卷心菜)画法步骤图解
作为色彩静物届的两大宠儿,包菜与大白菜想必是很多美考生集训时绕不过的坎儿,这两者形体特征完全不同,一个奔放一个内敛,包菜又称为卷心菜,其外形特点是类似于球形,外部的菜叶子边缘翻卷并附着在球体上,而内部的叶子向里包裹呈球形。
大家在刻画包菜(卷心菜)的时候不能把包菜画太圆,外形应该较为松动,先从整体出发再切入局部,不要拘泥于细节。
注意区分菜帮和叶部的质感,叶部用笔轻柔写意,帮部用笔大胆硬朗,形成松紧对比关系。
1、画出基本的形体,找出亮暗关系,暗部应表现得自然透气。
2、找出亮、暗的颜色,暗面和投影的颜色明度一致,概括出包心菜凹凸的感觉。
3、找出灰面,注意灰面颜色冷暖的变化,色块间的衔接需自然,有序。
4、细节刻画,根据几何形体的结构关系,用点、线、面丰富层次,特别是根部的扁圆柱,它的体积效果可带动整体分量。
在具体调色的时候,由于绿色包心菜颜色比较鲜嫩,所以用色时尽量往黄里走,不然颜色太绿的话会让画面显得很”生”,可适当加大暖色系列比如黄色的运用,暗部适当加一点橙色和红色,用来衬托主体颜色,让整个色彩变得更加鲜明。
静物简笔画教案图文教案图文:静物简笔画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的小世界——静物简笔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静物的形状、结构和色彩,并能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观察静物的形状、结构和色彩,并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静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静物的名称。
2. 引导学生思考:静物有什么特点?如何用画笔表现静物?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静物的形状、结构和色彩的表现方法。
2. 示范如何画一个简单的静物,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三、学生练习(1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静物进行绘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板书设计:静物简笔画1. 观察静物的形状、结构和色彩2. 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静物3.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作业设计:请同学们课后观察身边的静物,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尝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能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静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绘画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简笔画教程》教学教案—静物简笔画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简笔画教程》的第二章“静物简笔画”,详细内容为静物简笔画的基础知识、线条与形状的运用、光影与透视的基本法则,并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简笔画表现静物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光影和透视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并将其融入简笔画创作中。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影与透视的运用,如何通过简笔画表现出静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重点:线条、形状、光影和透视的基本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笔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实物静物(如水果、器皿等)。
2.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静物简笔画作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线条与形状的运用:介绍线条的分类、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描绘静物的轮廓。
b. 光影与透视的基本法则:讲解光影的形成原理,以及如何利用透视法则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 实践操作:a.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进行静物简笔画创作,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b.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静物实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笔画创作。
4. 作业点评与讲解: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线条与形状的运用2. 光影与透视的基本法则3. 静物简笔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静物”为主题,进行静物简笔画创作。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幅完整的静物简笔画作品,要求线条流畅、形状准确、光影和透视处理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静物,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形式的静物作品,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静物简笔画教案图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基础美术教育教材》第三单元“简笔画”章节,详细内容为静物简笔画的学习与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静物的观察方法,运用线条和简单图形概括表现静物的形态、质感、空间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静物简笔画的创作。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静物的形态、质感、空间关系的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方法、线条运用、简单图形概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画、静物图片。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一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静物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细节观察。
(2)讲解线条的运用:直线、曲线、折线。
(3)示范简单图形概括:圆形、方形、三角形。
3. 示范讲解(10分钟)(1)教师现场示范,边示范边讲解。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4. 随堂练习(2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静物简笔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静物简笔画2. 板书内容:(1)观察方法: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细节观察。
(2)线条运用:直线、曲线、折线。
(3)简单图形概括:圆形、方形、三角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静物为主题,创作一幅简笔画。
2. 答案:(1)线条流畅,形态准确。
(2)质感、空间关系表现恰当。
(3)创意新颖,富有个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静物,进行创作。
(2)组织静物简笔画比赛,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静物画常是某些画种作基础训练的内容,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是以静止的物体做主题所描绘的作品。
作为简笔画描绘对象的静物,是人们生活中常用和常见的物体,大体上可以归纳概括为方形、圆形、半圆形、梯形、三角形等。
静物画常是某些画种作基础训练的内容,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
静物简笔画以家用瓶罐器皿、花卉草叶、瓜果蔬菜、花布色布、丝绸呢绒、标本、小型工具等为描绘对象。
此外,根据画家的爱好,可把静物画的内容扩大到鱼蟹禽鸟、历史文物之类。
甚至可以说,除了风景画和人物画之外的大部分物体,都可以作为静物画描绘的内容。
静物画是各国家各民族各时代
生产水平、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的
客观反映。
有的物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如家具、
家电用品大都是长方形,炊具、茶
具等一般是圆形,书、报、杂志是方形,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是方、圆的组合等。
尽管物体的外形复杂多样,因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外形还各有变化,但这些变化都可以用基本形、基本形的变形或组合形来表现。
只要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再仔细体会构成基本形体的各要素,然后归纳概括,画静物简笔画就比较容易了。
静物是人工布置的物体,安排应宾主分明、错落有致,即集中饱满而不堆砌庞杂,或单纯雅致而不贫乏单凋。
静物画的构图是实物布局的再现,布置若得当,则画面表现充实。
1.画面内容:画面内容首先是要做到“物体归类”。
静物画选择物体较自由,并无固定的格式要求。
也许是习惯为人们提供的启示吧,人们在选择时形成了一些自然的倾向:其画面内容和形式,应力求统一得当,多寡适中;主体要基本归类,陪衬物和背景做到宾主分明,虚实而不紊乱。
其次是“选择得体”。
若以花卉为
题材的静物画,则应以某种花卉为
主体,适当配备少量比主体稍小的
其他花卉,使其形态结构和大小尽
量与主体协调,过分繁杂则易分散
主体。
如果菊花、芙蓉同量入画,虽形体相仿,而宾主难分;主体不慎分散,则势必削弱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2.实物体积:实物要做到大小匀称、长短适度。
静物在配备物体时,各物体的体积要匀称适度,彼此不要悬殊太大,入画才有美感。
过大的物体勉强入画,会有压抑膨胀之势;过小的物体搬上画面,又有琐碎零星之感;体积悬殊太大,又有轻重不稳之弊。
画面上各物体的形体比例应与实物同大,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宜,各物体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易失真。
因此,对实物体积的大小及其画面的形象,应注意配合默契。
静物简笔画,应该牢牢记住静物是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要领。
用基本形体组合时应符合静物特点。
按照静物的构造和长宽比例以及各部分前后、高低、穿插的关系去勾画。
有的静物简单,用基本形概括容易;有的静物较复杂,用基本形概括较难,应进行取舍,使它简约、生动。
着手画物体时,首先走好大体雏形,确定位置、长度、比例,把静物当作整体来观察,用大的基本形体去概括地表现它;其次是抓主要结构线,并进行前后、左右比较,此时应当“多看少画”;最后补充次要的部分使之完整。
总之,先整体抓主次关系,再深入局部;也可以从某局部开始画,但要着眼于整个形体,若不然,画到最后就难免乱了章法,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