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膜流动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与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71.45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GMP—140、vWF、红细胞SOD的检测及意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机制造成的结果。
近年来,有资料提示,HIE的病理损害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介导并直接参与脑组织的病理损害。
因此,我们对30例HIE患儿检测血浆内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P),并与正常新生儿对照,观察其在HIE时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HIE组:来源于2007年4月-2010年8月住院的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胎龄39.1+-0.9周,平均出生体重3315+-343克。
HIE诊断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度》,轻度HIE17例,中度HIE13例,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胎龄38.9+-439克,HIE组与对照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标本采集:正常对照组与HIE组均于出生24小时内取股静脉3ml加入装有2%EDTA0.3ml的试管中混匀,立即分离血浆和红细胞,-30°保存待测。
试验方法:血浆Gmp-140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由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提供;血浆vWF测定采用火箭电液法,试剂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E-SOD测定采用光氧化增强法。
所有试验方法和数据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医院血液研究室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均数以算术均数±标准差表示(x-±S),样本检验用t检验。
2 结果2.1 三组新生儿血浆Gmp-140检测水平比较,轻度HIE组:42.28+-19.6ng/ml,中度HIE组:51.43+-19.3 ng/ml,对照组:20.34+-4.5ng/ml,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4.856、6.996,P<0.0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血小板生成素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摘要目的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唯一受缺氧调节的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和分泌,现已证明:它除了主要分布在肾脏外,还广泛分布于脑、肺、脾等部位,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由166个氨基酸组成,其糖蛋白结构具有维持其体内生物效应的作用。
EPO基凶位于染色体7q”。
2上,含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
EPO的分泌不依赖于血浆浓度的变化,而是在基因水平受到调控。
当组织环境低氧(机体缺氧、贫血、血红蛋白与氧亲合能力增高等),通过氧感受器和细胞内氧反应物浓度两条途径引起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EPO基因增强子结合,促进EPO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j_缺氧纠正或代偿机制建立,会使EPO合成分泌减少。
促红细胞牛成素受体(EPOR)是I型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丁红系祖细胞CFU.E阶段,并随红细胞的成熟而递减,嗍织红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缺乏其受体。
但最近研究发现,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还广泛分布在眼、脑、心、肺、小肠、牌、肾上腺、肝和肾等,EPO与其受体结合,通过初期依赖磷酸肌醇激酶途径和后期依赖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传递细胞内信息,发挥其生物效应:促进红系祖细胞存活、增殖和向终末不可逆分化,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等。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2,j也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是主要由肝、肾和骨髓基质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由332个氨基酸组成,它的基因位’于染色体3q27卫8上,血小板数目影响TPO的合成,其与.巨核细胞一L受体结合,促进巨核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和血小板生成。
同时,可与EPO协同调节红细胞的生成。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窒息的严重病发症,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其发生主要与困产期窒息有关,其中宫内窒息占50%,分娩过程中窒息占’40%,生后心、肺疾病等占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一)【关键词】新生儿缺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生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HIE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并且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活产婴1800万~2000万,窒息发生率为13.6%,在窒息患儿中,发生不同程度伤残者为15.6%,每年约有30万残疾儿童出现〔1〕。
重度窒息约有60%~80%发生HIE,其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约为30%~40%〔2〕。
本文就HIE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1发病机制1.1缺氧缺血时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导致脑损伤新生儿脑组织代谢最旺盛,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50%。
脑在缺氧缺血时,细胞内氧化代谢障碍,此时只能靠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能量,糖酵解作用增加5~10倍,大量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乳酸在脑细胞内堆积,致脑细胞内的酸中毒和脑水肿发展快而且严重。
缺氧时,脑细胞的ATP和磷酸肌酸很快减少,使细胞能量来源不足,致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受损,不能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差。
K+、HPO4-和Mg2+自细胞内渗出,Na+、Cl-、Ca2+和H2O进入细胞内,脑细胞肿胀,代谢障碍,造成神经元细胞损伤、凋亡和死亡〔3〕。
1.2缺氧缺血时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导致脑损伤缺氧缺血可导致脑血管周围的星状细胞水肿和血管内皮水泡样肿胀,使管腔变狭甚至闭塞。
脑血流恢复后,血液仍不能流至这些缺血区,造成脑实质不可逆损害。
此外,缺氧使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破坏,脑的小动脉失去对灌注压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反应能力,形成压力被动性脑血流。
当血压降低时,脑血流灌注量减少,导致动脉边缘带的缺血性损害,称作分水岭梗死〔4〕。
1.3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导致脑损伤谷氨酸是脑细胞中最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EAA)。
当缺氧缺血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大量谷氨酸,而且伴有谷氨酸的回摄取机能受损致再摄取能力降低,使突触间隙内谷氨酸大量堆积,谷氨酸不仅自身可引起神经元的坏死,而且诱导Na+和Ca2+内流,当过度激活突触后的谷氨酸受体时,造成细胞肿胀、凋亡甚至坏死〔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但由于足月儿在活产新生儿中占绝大多数,故以足月儿多见。
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中、重度。
表1 HIE临床分度急性损伤、病变在两侧大脑半球者,症状常发生在生后24h 内,其中50%~70%可发生惊厥,特别是足月儿。
惊厥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轻微发作型或多灶性阵挛型,同时有前囟隆起等脑水肿症状体征。
病变在脑干、丘脑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扩大、顽固性惊厥等脑干症状,常在24—72h病情恶化或死亡。
部分患儿在宫内已发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出生时Apagar评分可正常,多脏器受损不明显,但生后数周或数月逐渐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症状。
[诊断要点]1.有围生期缺氧病史,如母亲有高血压、妊高症、胎儿宫内胎动增强、胎心增快或减慢、羊水被污染。
出生后有窒息。
2.有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
3.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CPK—BB) 正常值<10U/L,脑组织受损时升高。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 正常值<6~tg/L,神经元受损时血浆中此酶活性升高。
5.B超具有无创、价廉、可在床边操作和进行动态随访等优点,对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6.CT扫描有助于了解脑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适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
7.核磁共振(MRl) 分辨率高、无创,具有能清晰显示颅后窝及脑干等B超和CT不易探及部位病变的特点。
8.脑电图可客观地反应脑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及有助于惊厥的诊断。
动态检测红细胞RDW-CV和血清NSE、EP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意义宋文桃;乌日莎娜;冯新平;莎仁娜;董莉【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生1 d、3 d、7 d和第10 d血清中NSE,EPO的含量变化,及各时段红细胞RDW-CV。
选4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
结果:HIE组出生1 d血清NSE、EPO的水平(39.5±6.81 ng/L 126.2±32.5 m IU/m L)明显高于对照组(9.61±2.42 ng/L、13.5±4.2 m IU/m L P〈0.01),第7 d时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DW-CV在第1 d明显高于对照组(19.6±9.0 P〈0.01),第10 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HIE患儿生后脑损伤越重,血NSE、EPO和RDW-CV越高,随病情恢复进行性降低;该三项指标的检测对准确了解脑损伤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NSE RDW-CV EPO缺氧缺血脑病新生儿【作者】宋文桃;乌日莎娜;冯新平;莎仁娜;董莉【作者单位】[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并发症,是新生儿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的脑损伤;而大部分缺血的脑组织并非立即坏死[1],所以早期的诊断、治疗意义重大,既可防止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继续加重[2]又对恢复神经组织免于坏死,降低儿童致残有重要意义。
- 182 -及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3,35(1):19-24.[19] ZHENG L,FANG S,WU F,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cecombined with sorafenib plu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TACE-refracto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study[J].Front Mol Biosci,2020,7:609332.[20] XU L,ZHANG Y,WANG X,et al.Transarterial infusionchemotherapy(TAI) combined with Sintilimab in locally advanced, potentially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J/OL].J Clin Oncol,2020,38(s15):e16593. https:///doi/abs/10.1200/JCO.2020.38.15_suppl.e16593.[21]任孟先,钱立庭,刘艳,等.调强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安徽医药,2020,24(5):951-954.[22]郭萍,袁志平.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 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早期疗效[J].肝脏,2020,25(12):1269-1271,1285.[23]蒋富强,杜鹏,张嘉诚.FOLFOX4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125I 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45(5):415-421.(收稿日期:2023-03-07) (本文编辑:郝天煜)*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2020xkj253);安徽省儿童医院2020年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项目(20etyy002);山南市2023年本级科技计划项目(SNSBJKJJHXM2023014)①安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安徽省儿童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通信作者:黄会芝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方法*邓璐瑶① 黄会芝① 【摘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大脑缺氧所致的脑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神经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是指各种缘由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削减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是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缘由之一。
重者常有后遗症,如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耳聋、视力障碍等。
本症不仅严峻威逼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病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发病缘由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因素许多:1.缺氧(1)围生期窒息: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窒息,宫内缺氧、胎盘功能特别、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特别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特别;胎儿发育特别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
(2)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严峻肺部感染:新生儿有严峻呼吸系统疾病,如严峻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
2.缺血(1)严峻循环系统疾病:心搏骤停和心动过缓,严峻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2)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或休克。
(3)严峻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等。
在HIE病因中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缘由,产前和产时窒息各占50%和40%,其他缘由约占10%。
(二)发病机制1.血流淌力学变化缺氧时机体发生潜水反射。
为了保证重要生命器官(如脑、心)的血供,脑血管扩张,非重要器官血管收缩,这种自动调整功能使大脑在轻度短期缺氧时不受损伤。
如缺氧连续存在,脑血管自主调整功能失代偿,脑小动脉对灌注压和CO2浓度变化的反应力量减弱,形成压力相关性的被动性脑血流调整过程,当血压降低时脑血流削减,造成动脉边缘带的缺血性损害。
2.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缺氧时细胞内氧化代谢障碍,只能依靠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并积累在细胞内,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脑水肿。
由于无氧酵解产生的能量远远少于有氧代谢,必需通过增加糖原分解和葡萄糖摄取来代偿,从而引起继发性的能量衰竭,致使细胞膜上离子泵功能受损,细胞内钠、钙和水增多,造成细胞肿胀和溶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产程、分娩或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这种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存和发育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出生后立即发生窒息,呼吸急促、表情痛苦;2.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抽搐、肌张力异常、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等;3. 颅内压增高,呕吐、脑膜刺激征等;4. 心血循环功能障碍,心率、血压异常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气分析,动脉血pH值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氧分压降低;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3. 脑电图,出现异常的脑电图表现,如脑电波幅度减低、频率减慢等;4. 脑影像学检查,颅内出血、脑水肿等表现。
三、诊断标准。
1. 产程和分娩过程中有窒息发生;2.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出现窒息表现;3. 临床表现符合上述描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症状;4. 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上述描述。
四、鉴别诊断。
1. 先天性代谢性疾病;2. 脑出血、脑水肿;3. 脑膜炎;4. 其他原因引起的窒息。
五、诊断注意事项。
1.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应充分了解患儿的产程和分娩情况;2.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3. 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六、诊断结果的意义。
1. 对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 对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预后评估意义。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在诊断过程中也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无窒息正常新生儿35 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新生儿的电解质水平、血糖水平、心肌酶谱(CK、CK—MB、LDH 和AST)水平和肾功能(BUN、 Cr和UA)。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血钾和血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血钠和钙水平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新生儿的CK、LDH、CK—MB、ALT、AST、BUN、UA、Glu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观察组新生儿的Cr 和TBil 水平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应该,加强对产妇的保健,做好有合并疾病产妇的护理,做好新生儿出生时窒息的复苏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化指标;变化;临床意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对新生儿有着较高的致死率,会给新生儿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就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往往会合并发生多器官的损害,因此,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损害的器官及损害程度进行诊断,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临床研究表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其不同变化情况能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提示,对于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我院就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出生的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2 例,男26 例,女16 例,胎龄为37—42 周,平均胎龄为(39+1)周,体重2250— 4080g。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作者:张明瑛康旭丽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清生化,包括钾、钠、氯、钙和葡萄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165例不同程度的HIE患儿(HIE组)进行血液中钾、钠、氯、钙和葡萄糖检测,并与35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血液中上述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HIE组与对照组血清电解质比较,血钠和血钙明显降低,血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HIE中电解质钠和钙降低程度与HIE的分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P【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电解质;血糖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01-02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lood Biochemical Tests for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ZHANG Ming-ying,KANG Xu-l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4):1-2【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K+,Na+,Cl-,Ca2+ and glucose in serum of 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Method:Testing 165 serum samples from HIE and 35 serum samples from normal neonatal for K+,Na+,Cl-,Ca2+,glucose in order to compare with each other.Result:Na+ and Ca2+ in serum decrease obviously and K+ increased in HIE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Different degree of HIE and the decrease of Na+ and Ca2+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r=0.841(P【Key words】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Electrolyte; Blood glucoseFirst-author’s address:Shunyi District Hospital of Beijing City,Beijing 101300,China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窒息而引发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以一系列的脑部病变为主要表现,同时合并电解质紊乱、能量代谢障碍及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可危及生命,存活者亦留有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CK-MB、cTn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郭玉娟;李曼;严家来【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6)5【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患儿分轻、中、重度组以及6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分别采用连续监测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中CK-MB和cTn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E时血清CK-MB、cTnI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相应升高,与临床分度相符合.中、重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IE轻、中、重度组CK-MB、cTnI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CK-MB、cTnI的检测可作为临床分度的指标之一.监测患儿CK-MB、cTnI的变化,能较好地协助临床早期诊断HIE时有无心肌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估计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页数】2页(P36-37)【作者】郭玉娟;李曼;严家来【作者单位】庐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23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相关文献】1.足月儿与早产儿血清 CK-MB、MYO、BNP、cTnI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孙艳兰;张瑞瑞;张慕玲2.cTnI、胱抑素C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高云琴3.LDH、CK-MB、CK及cTnI含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特点 [J], 严春玲4.血浆cTnI、CK-MB及BNP水平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龙琴; 方凯; 李庆; 周春美; 周咏梅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K-MB、cTnI、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J], 王书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