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题专项训练(附答案)(2020年整理).pptx
- 格式:pptx
- 大小:624.92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下面是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答: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说明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答:3、请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的内容要求合理、具体)答: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传承》,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答:5、2014年 4月 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
说说漫画的寓意。
答:6、下面图表是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对此图表作仔细分析,就10~39岁不同年龄段网民搜索书籍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分条表述,两条即可。
不同年龄段网民网络搜索书籍的种类2014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
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却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很多市民有一种从众心理,他们会想,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以走?这种心理大多数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产生的原因:(3)校团委在校内组织了一支“我是文明小交警”的志愿者队伍,你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护交通秩序。
当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样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你会说:“。
”7、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携手参与“光盘行动”。
今年1月16日,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离开饭店,形成人人节约的好风气。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漫画题专项练习题(1、学习压力)观察右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反映了什么现象?反映了当前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反映了学生学习负担太重。
(2)请你给孩子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以正确的言行教育引导子女,减轻孩子学习负担;②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家务活,劳逸结合;③不要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减轻孩子的思想压力。
(3)要解决漫画中的问题,你还有哪些合理化建议。
①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②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避免考试单一评价的局限性;③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④学生也要理智的面对学习压力,,学会缓解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2、攀比心理)观察右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盲目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
(2)漫画中的行为特点?我们对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特点:炫耀性,盲目性。
态度: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正确做法: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适度消费,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
(3、学会合理消费)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看待漫画中女儿的行为?①是一种盲目攀比、赶时髦、虚荣心重、片面追求高消费的行为;②没有体谅父母的辛劳、不孝敬父母的表现。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消费?①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②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购买物有所值的商品;③不与周围人攀比,避免盲目从众;④绿色消费;⑤考虑家庭实际情况;⑥注重精神消费。
(4、网购)观察漫画《“秒杀”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漫画题专项训练1、(1)啃老族现象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哪些危害?(4分)(2)为改变这种现象,请你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
(4分)2、(1)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学生违反了什么交往原则?(2分)(2)你想对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同学说些什么?(6分)3、(1)请你猜猜漫画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如果要你劝说漫画中驾驶员,你会说些什么?(4分)(2)假如在一起车祸现场,你对受害者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4分)4、“排好队,快走!好,跟上,跟上!”每到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都会传来这样的声音。
学校门口车来车往,老师和保安只能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们架起临时的“护栏”,这也形成了“中国式放学”。
(1)上述材料及图片说明了说明问题?(2分)(2)为解决中国式放学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6分)5、(1)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急着奔赴全国各地采访了从事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街头访问,说幸福的占九成以上。
(1)如果中央电视台节目组采访你,请你谈谈对幸福的理解,你会怎么说?(4分)(2)结合漫画谈谈如何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4分)6、(1)漫画说明了什么?(2分)(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避免最后一幅漫画现象的发生?(6分)7、(1)下面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2)请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谈谈注意或预防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6分)8 (1)请在A、B处填上你的幸福期盼。
(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你上题中所写的两个幸福期盼。
(4分)A:B.9、(1)右图反映的主题是什么?(3分)(2)列举两例你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选择其中一例,说说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时的正确做法。
(5分)10、(1)这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2)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公民应试怎样去做?(5分)11(1)漫画中反映了我国公民正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2)我国建立了哪些制度保障公民行使这项权利?12、童谣:“一只妈蚁来擞来,搬来搬去极不起;两只妈蚁来搬米,身体芜来又尧去;三只蚂蚁来徽未,轻轻抬着进洞里。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漫画题专项练习题1.(2019 四川攀枝花)如图漫画告诉我们()A.要珍惜劳动成果B.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C.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 只有永不停息的劳动才会有收获【答案】B【解析】漫画“劳动最光荣”,说明了劳动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B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D“只有…才”绝对。
故选:B。
2.(2019 辽宁大连)如图漫画中的做法有利于()①增进民生福社②让人民有满满的获得感③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的知识点。
漫画中“个税起征点上调、抗癌药降价、电信业提速降费、出行更加便利安全”等一系列变化,有利于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的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选项①②④的观点是正确的;选项③的观点是错误的,具有绝对性,不可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故选: B。
3.(2019 广西玉林)与右图漫画《家风》反映的主题相符的选项是()A. 诚实守信B. 孝亲敬长C. 自由平等D. 乐于助人【答案】B【解析】漫画中儿子给母亲洗脚,孙子给奶奶捶背,体现了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都与漫画不相符。
故选:B。
4.(2019 湖北恩施)观察并思考,下列漫画给我的启示是()A.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讲诚信会受到刑罚处罚B.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限制贷款C.诚信是做人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D.讲诚信需要智慧和勇气,有时甚至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答案】C【解析】漫画说明诚信是做人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启示我们要诚信做人,C 符合题意。
A错误,不讲诚信不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还可能受到道德的谴责。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下面是成人高考报名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网上报名完成后,到现场刷二代身份证打印信息进行核对,9月9日至13日确认信息是否正确,错误的要修改,然后验证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不符合的要进行人工学历认证或医学资格认证,合乎条件者现场确认,结束程序。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1.人物型漫画(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漫画题专项特训及参考答案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漫画题专项特训及参考答案1.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可取的是( )2.下面四幅图我们获得的共同的感受是( )A.要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B.要自信自强,磨砺坚强意志C.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D.要敬畏生命,实现人生价值3.右侧漫画中的地方政府( )①积极维护自身利益②应坚持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③应积极行使保护环境的权利,实现绿色发展④应坚持建设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右边漫画中“超大班额”的现象( )①是对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缺失②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③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④表明我国的教育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右图漫画《不作为》警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不作为》A.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B.法定职责必须为,为民办事敢担当C.用权须谨慎,徇私枉法贻害无穷D.有权必有责,履职会被追究责任6.右边漫画中的严惩行为( )①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②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④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①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②黑恶势力定会受到法律惩处③我国社会法治体系更加健全④扫黑除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道德与法治课上。
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东部地区率先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全面下降;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超过70%,对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
8.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 )①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②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③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④我国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迈人发达国家行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回答9一10题:材料一《虚假宣传》材料二专家提醒,家长应选择科学的办法控制或延缓孩子近视的发展,避免将来发生高度近视,而不是轻信虚假宣传。
小学漫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漫画中,小明的宠物是什么?
A. 猫
B. 狗
C. 兔子
D. 鸟
答案:B
2. 在漫画的第二页,小华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D. 黄色
答案:A
3. 漫画中,小刚最喜欢的运动是?
A. 足球
B. 篮球
C. 乒乓球
D. 游泳
答案:C
二、填空题
4. 漫画中,小丽的书包上有一个_______图案。
答案:蝴蝶
5. 小明和小华一起在公园里放_______。
答案:风筝
6. 小刚在漫画中最喜欢的食物是_______。
答案:披萨
三、判断题
7. 漫画中,小刚和小丽是邻居。
(对/错)
答案:对
8. 小明在漫画中养了一只狗,并且每天都会带它去散步。
(对/错)答案:对
9. 小华在漫画中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
(对/错)
答案:错
四、简答题
10. 描述漫画中小明和小华在图书馆里做了什么。
答案:小明和小华在图书馆里一起看书,并且互相讨论书中的内容。
11. 漫画中小刚为什么喜欢乒乓球?
答案:小刚喜欢乒乓球是因为他觉得这项运动既有趣又能锻炼反应速度。
12. 小丽在漫画中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答案:小丽在漫画中特别喜欢画画,她经常在课余时间画画,并且梦想成为一名画家。
【暑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专题05 漫画类【方法技巧】做漫画类题目时,要通过对漫画的标题、构图、画中的⼈物关系以及漫画中⼈字的观察。
将漫画中表述的内容与现实⼈活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相关的部分,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
【典型例题】例:仔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
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儿就轮到你了!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奶奶:我站不住了,你能扶我一下吗?小皮球:奶奶,我来扶您。
爸爸,您这样对奶奶,是在教育我怎样对待父母吗?【解析】要根据情境来组织人物语言。
漫画中,父亲关心的是小狗,而忽略了生病的母亲。
奶奶的话,可以根据“奶奶病了”,向儿子提出要求,以表达自己的不便。
而此时作为孙子的小皮球,应该主动过来帮忙,并把这种意思表达出来。
注意,小皮球的话一定要有称呼。
【专项练习】一、读下面的漫画,完成练习。
网络里信息真多,有的新奇,有的诱人,有的幽默……许多没有听说过。
我们相信? 我们怀疑?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做?(1)请你给漫画拟个题目。
(2)请你从文本中提炼两条有价值的信息。
我的提炼①:我的提炼②:(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信息?二、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出这幅漫画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主旨。
(2分)地球的困惑(图/冯印澄新华社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剪不断的绳子。
【道具准备】①长绳一根,短绳一根;②剪刀一把。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1.人物型漫画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我这车牌拍了100我这幅画拍了5万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