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学结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谈计算机专业⼯学结合⼈才培养⽅式谈计算机专业⼯学结合⼈才培养⽅式 对于⾼职院校来说,培养好学⽣的实践能⼒、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等有极为重要,那么,计算机专业⼯学结合⼈才培养⽅式是? 摘要: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结合已经成了⼀种全新的⼈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职业教育的⽣命⼒,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更好的发展。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通过应⽤⼯学结合⼈才培养⽅式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需要从⾼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坚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标进⾏⼈才培养。
本⽂对⾼职计算机专业⼯学结合⼈才培养⽅式进⾏了简要阐述,并提出⼏点个⼈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计算机;⼯学结合;⼈才培养;⽅式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信息技术⼈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职计算机⼈才培养上却存在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降低了⾼职计算机专业⼈才的就业率。
因此,教师就要做好分析与研究⼯作,结合好⼯学结合模式,提⾼学⽣的职业素质,解决教学问题。
1明确计算机专业的定位 对于⾼职院校来说,培养好学⽣的实践能⼒、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部分的⾼职院校中,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这样也就使得在校⽣具有⼀定的规模。
但是从实际上来说,确⾯临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学⽣在就业的过程中,对实际应⽤的技术并不熟悉,⾃⾝的现场操作能⼒等⽅⾯也存在着⼀定的不⾜。
⽽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但是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却是相对较慢的,这样也就使得所培养出的⼈才难以满⾜就业的需求。
所以想要实现⼯学结合,就要先解决好适销对路的问题,如果学校不能掌握好企业中相关岗位与素质上的要求,那么也就难以满⾜实际的需求,造成了学⽣就业上的问题。
所以就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将教师与学⽣输送到企业中去,实现课程上的置换等,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的发展[1]。
2确⽴出项⽬课程的主体性 对于⽬前的⾼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来说,⼀些课程依然以本科教学为主,这样也就造成了教学问题不断。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所必备的技术人才。
然而,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纯粹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工作需求,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经验和创新。
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探讨话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注重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但是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和应用实践的实际体验。
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掌握实际的操作技巧和工程应用经验。
实践是对理论的验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的内涵。
因此,应该将实际项目和应用案例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复杂多样的工作场景模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各行业的重要技术工具,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交叉的知识。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将工程学科与计算机学科进行有机结合,打通不同学科的知识壁垒,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多样化的知识。
三、团队合作与项目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能力,这也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之一。
应该通过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让学生掌握技术交流、领导力、沟通技巧等非技术性能力,培养学生很好的工作习惯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创新能力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需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有创新和创业思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设计、优化和改进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需要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还要注重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以及面对复杂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能力。
文化视野401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耿 云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这个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教学也特别注重。
计算机专业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还应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学会正确的应用计算机。
想要保证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率,就应该去运用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进行工作,在工作中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了理论,又掌握实际操作,这样的方法值得在实际教学中去运用。
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401-01计算机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加强对计算机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不是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就结束了,而是让学生可以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所以对于这些学生的教学应该尤为注意。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值得老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去尝试。
一、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程序1.确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想要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确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确定了教学计划和内容,老师才能根据教学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场所来进行教学,哪一部分是在学校进行教学,哪一部分是在工作中去进行实践和教学,这都是老师需要去考虑的。
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确定教学的计划,再根据市场调研,来决定哪些内容需要去进行重点的教学,这样可以保证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比较合理,又适应了整个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是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步骤,老师在实际教学时也应该注意。
2.教学准备工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也是教学一个必要的步骤。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管理制度引言:“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学,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
”职业学校就是要体现做和教学的结合,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必须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学思路是:加强校企合作,完善“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方案,面向企业,培养高素质中等技能型计算机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继续探索一条有效的产、学联合之路,在实习过程按企业生产模式运作,使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就能够体验企业精神,学生的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得到培养锻炼。
做好工学结合工作也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目标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学籍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施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管理质量建设,制订系统完善的工作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和绩效考核,提高管理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根据项目建设任务要求,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做质量管理和质量建设的示范。
二、建设思路与建设内容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行业企业共同调整专业设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需要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
推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明确学校实习单位、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各自管理职责,制订管理工作规范,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制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1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1很高兴报上了这门选修课,通过这门课我真的学会了很多实用性的东西。
是这门让我对“网络”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对网络的利用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讲到的是网络的构架。
在互联网中,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唯一的IP地址。
在网吧中使用的是局域网共用一个IP 号联入互联网技术。
在联网的计算机中,有很多的端口负责与外界通讯。
比如,浏览网页的端口是80,ftp访问的端口是21。
一些所谓的`黑客,就是利用一些我们所不太了解,不太常用的的端口,对他人的计算机进行控制。
一些端口可以人为的进行封堵,具体方法是:网上邻居(属性)———Tcp/Ip协议———高级———允许。
在不太清楚每个端口所对应的具体服务时,可以安装个人防火墙对这些端口进行监听。
放后墙可以对危害本地的服务自动拦截,比如他人ping入本地。
所以对联网的计算机,安装防火墙就非常必要了。
其次,学习了一些网络软件,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foxmail。
非常简单易学,支持多用户,最重要的是就在本地就可实现邮件的收发,不用在登录网站。
现在寝室里的同学都在用它。
还有,就是我们学会了建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我们就能更好的展现自己,让自己在互联网中有属于自己的一点东西。
最后,我们学习了网页的制作,一般的制作软件为frontpage和dreamweaver。
通过学习掌握了很多的基本技术,已能做出一些最简单的网页,或是套用别人的模板,做出很漂亮的个人网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十分丰富多彩的世界。
通过这门选修课,我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向我打开了大门。
不但可以更好的使用这个世界的网络资源,而且也将我的生活融入了这个世界。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初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观其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使我深深的领悟了一句话的含义,它就是“大学之大在于文化”确实在这个学校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餐厅里你都能感受到它所蕴涵的文化气息,路面非常的干净没有一片果皮纸屑更没有什么乱扔垃圾的现象出现在眼前,在餐厅看到的还是整齐的队伍和干净的餐桌。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作者:杨海艳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10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与水平更加广泛和深入,由此产生的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述中的情况,如何进行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专门人才则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本文主要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简要论述与分析。
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形成创新意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工学结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中职专业人才。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宽度与广度逐渐加深,人们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加强网络技术教育与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生活水平与方式的优质化。
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技术教育中“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网络存在的网络方面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基于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我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接轨。
企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程度与水平的提高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
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网络专门人才被需要。
网络维护工程专业人员、网络安全工程师以及架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网络行业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备受关注与尊重的行业,而从事基层网络管理与服务的专门性的人才数量只能站到总数的很小部分。
因此,坚强计算机网络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我国中职院校大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意味着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工作已经开展并被纳入常规教学内容当中。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贾薇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6卷第2期(2010年1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张梅(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102200)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高新技术的不断涌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如何培养出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必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努力探索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培养出理论知识宽厚,实际操作技能高超,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学生,以满足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504-02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with"Talent Cultivation ModeZHANG Mei(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Beijing 102200,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high-tech computer network of the continuous influx of tal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To meet the community'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h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right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alent is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computer professionals face an important issue.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ust be professional,"Engineering with"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depth reform and innovation,and offered to employment-oriented,with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as the entry point,Computer Network Training efforts to explore new ways to cultivate a generous theoretical knowledge,practical skills,superb,outstanding students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Key words:diploma programs;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engineering with;personnel training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界的需求,只有结合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获得能力。
因此,许多高校开始探索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必须建立实践教学的基础,包括建设实验室、改善教学设备等。
此外,还需要专业教师的支持和配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获得自主创新能力。
一体化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工学结合的优势。
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增加实践课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技术和场景,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验技巧,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软件和硬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一体化教学还需要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合作。
教师应该协同工作,发扬各自特长,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开放、创新和灵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讨论、实践、自主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评估和考核也要遵守原则。
传统评估方法只重视学生的理论分数,而不重视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成果。
因此,评估方式应该更加综合,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课堂表现、个人项目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纳入考核范围,并给予适当的权重,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通过实践操作和工学结合强化,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应用中体现自己的能力。
事实上,一体化教学是一个较长、复杂和全面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从而真正达成无缝衔接的工学结合环节,做好计算机行业里的实战人才。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学结合
摘要:不良信息应对策略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高校校园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综合论述了如何有效控制和监管不良信息的传播,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校园网不良信息防火墙
1高校校园网发展现状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校园网已经从最初的实验室网络迅速扩展到学生宿舍,进入到校园全面信息化的崭新阶段。
用户数的大幅增加不仅对网络带宽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
1高校校园网用户高度密集,数据量大、网速快,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蔓延快;2校园网面对的用户群体是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的大学师生,他们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勇于尝试,同时也思想激进,容易受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和利用;3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决定了高校校园网的开放性和管理的松散性,缺乏有力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监管措施;4网络安全维护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然而大多数校园网的建设经费有限,大部分都投入到急需的网络设备购置上,而且网络中心普遍人力有限,只能满足网络的正常运行,无法更多的兼顾信息安全建设上。
校园网的以上缺陷和漏洞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制造了可乘之机。
2网络不良信息的界定
“违反法律”类信息主要有:(1)低俗信息,如宣扬淫秽色情和暴力的;(2)违禁品买卖类信息,如毒品、违禁药品、刀具枪、监听器、假证件和发票;(3)诈骗信息,如股票内幕、信用卡和彩票等;(4)涉及到赌博、网络销赃和犯罪技能教唆等多方面内容的其他犯罪信息。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淫秽色情类”低俗信息。
“违反道德”类信息比较模糊难以界定,有的钻法律空子(如“代孕”、“伴游”、“赴香港产子”),有的披着高科技外衣(黑客技术交流、强制视频软件下载等)。
“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含有病毒、木马、后门,可能对访问者电脑及数据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当用户点击某些网页时,不经意中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或木马,轻者导致电脑罢工,重者导致大面积网络瘫痪。
3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
1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快速找到符合用户要求的网站,并按照各网页的相关度和排名等级,按顺序将这些网页排列,供用户选择浏览。
2网站的BBS、博客、播客、社区。
由于国内的主流网站聚集了数量庞大的网民,通过在这类网站上散布不
良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
3垃圾邮件。
邮箱中的垃圾邮件大部分是不良信息,比如反人类反政府类信息、办假证、卖发票、伴游等各类违法信息。
4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等,网民在上网聊天时经常遇到各类弹出链接,钓鱼网站信息大都通过此途径传播。
4校园网中不良信息的应对策略
4.1首先在校园网内部要遏制不良信息的发布。
高校论坛,又名BBS,由于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了师生们交流思想、倾诉情感和获得帮助的主要场所。
其匿名发帖的特点让用户可以畅所欲言,繁荣了校园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虚假和内容肤浅的问题,是不良信息的滋生地。
有的用户会通过BBS肆意发布谣言,制造事端,造成校园秩序的混乱。
虽然有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用户加强教育和引导,对发帖内容加以监管和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信息的散布,从而让BBS这一交流平台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制度。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校的用户守则和上网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并纳入到学生守则。
让学生自觉杜绝不文明的上网行为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2)着重教育。
要从学生思想入手,教育大学生们如何利用网络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制造和侵
害;引导大学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客观判断、有效利用网络信息。
(3)加强监督。
培养由学生组成的网络技术组织,实时对网站内容进行监管,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及时清除。
保证校园网络环境清新。
(4)完善技术。
网管中心对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要定时检测,一旦发现流量异常,就要对目标网段进行抓包分析,尽快锁定目标主机和端口,将不良信息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4.2其次控制校园网用户对外网不良信息的访问
(1)在外网入口处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其目的就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由于内网和外网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因此可以通过精心选择和定义应用协议来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阻断了外网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的通道,故能极大地提高校园网信息的安全性。
(2)在服务器上安装过滤软件。
过滤软件是对检索到的网络内容进行过滤限制的软件,最常见的过滤方式是通过关键字或网址或者两者结合方式。
在服务器上安装的过滤软件,能够根据开发商的数据
库自动更新不良信息限制清单,从而针对一些网页上不良信息的过滤有很好的效果。
(3)利用网络应用程序进行屏蔽。
很多浏览器、搜索引擎和邮件系统都有过滤功能,可以通过设置过滤不良信息。
(4)安装补丁程序和网络杀毒软件
(5)严格控制访问权限。
对于校园网用户,可以进行实名登记,利用学生证和工作证登记上网,以便于完善上网记录,并对有上网违纪的学生予以追查和相应的惩罚。
4.3最后是严格监管校园网内不良信息的传播。
建立由监控站、校园控制平台和管理中心相互配合的校园网监控系统。
当计算机获取信息时,监控站利用地址列表和关键字检查等过滤方式对信息进行审查,如果信息正常,则允许通过,如果出现不良信息,则向控制平台发送警报,并切断与不良信息的连接。
控制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将详细情况送达管理中心,并在日志中记录,以备查询。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信息在高校校园网的传播和蔓延。
但是要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确保校园网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会有新情况出现,作为高校网络工作者仍需要不断努力,继续完善相
关技术和策略,为广大师生们创造更美好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晋. 校园网边界不良信息屏蔽系统研究与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8(12): 96~99.
[2] 刘华宝. 对防治网络不良信息的思考.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5(12): 49~50.
[3] 邓斌,等. 校园网信息过滤及监控系统的设计. 中国电化教育. 2004(12): 82~85.
[4] 雷国铨,等. 高校校园网不良信息源头控制机制创新研究. 东南学术. 2004(12): 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