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的生物学及开发利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3.05 KB
- 文档页数:3
2个产地续随子种子油体提取及其脂肪酸成分的比较分析摘要:油体是植物种子贮脂的细胞器,通过分离油体来提取脂类为研究植物脂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
首次建立了能源植物续随子种子油体的提取方法,提取了江苏海安和河南朱集2个产地的续随子种子油体,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油体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
结果表明,2个产地的续随子种子油体脂肪酸都以油酸为主,含量分别为83.32%、73.99%,其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还有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等;2种种子中的脂肪酸以油酸(82.04%、75.63%)和棕榈酸(6.00%、11.75%)为主,相对含量差异显著,且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负相关,即油酸含量高的种子的棕榈酸含量较低。
关键词:能源植物;油体;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脂肪酸中图分类号:S216.2;TQ64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256-03油体是植物种子贮脂的细胞器,化学组分含量因植物种类而异,且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有关,一般为直径0.5~2.0 μm的弹性球体或椭球体[1-3]。
油体的主要成分为中性脂(主要为三酰甘油,简写为TAG)、油体蛋白和磷脂(PL),其内部为疏水的液态TAG核心,外层是由磷脂单分子层及镶嵌的油体蛋白形成的半单位膜,油体表面具有亲水特性[4]。
磷脂和蛋白通过空间位阻和静电排斥作用赋予油体显著的物化稳定性(抗机械搅拌、抗冻融、抗氧化等),从而阻止油体相互融合,这一特性使得油体可用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5-6]。
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是一种优良能源植物,其种子油脂肪酸成分以C16、C18脂肪酸为主,且油酸(只含1个不饱和双键)含量高达83%[7],与理想柴油替代品的分子组成类似。
有研究表明,理想的生物柴油替代品结构特点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饱和脂肪酸含量适中[8],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19H36O2。
植物学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前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可再生、清洁、高效的能源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植物学作为研究植物的科学,对于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植物学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一、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源是指通过生物质来源,如植物秸秆、农业废弃物等,经过生物转化和化学转化等过程而获得的能源。
植物学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植物学研究了大量的植物物种,从中挑选出适合生物质能源生产的植物,如青贮玉米、甜高粱等。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获得大量的生物质资源,为生物质能源的供应提供了基础。
2. 植物纤维的转化植物学研究了植物生长的细胞结构和成分,以及植物纤维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植物纤维的转化,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醇等能源形式,如通过纤维素酶的作用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发酵过程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3. 植物油的提取和利用植物学研究了许多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等,以及它们的种植、收获和提取油脂的方法。
通过植物油的提取和利用,可以得到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为替代传统石油能源提供了更环保的选择。
二、植物光合作用与生物能源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等光合器官吸收太阳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太阳能,并且在不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情况下提供能源。
1. 光合作用的机理研究植物学研究了光合作用的机理,如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光合酶的结构和功能等。
通过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可以优化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能源的产量。
2. 光合作用的模拟与改良植物学通过模拟光合作用过程,研发了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如人工叶片、光合酶催化体系等。
这些人工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产生氢气、电能等生物能源,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三、植物能源的挑战与前景尽管植物学在生物能源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康树珍;贾黎明;彭祚登;何宝华【期刊名称】《世界林业研究》【年(卷),期】2007(20)3【摘要】能源林作为生产并提供生物质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其可再生、生物量大、环境友好及适应地域广而倍受国际社会关注。
文中依据其主要用途将能源林分为燃油能源林、生物发电能源林与薪炭能源林等3类。
燃油能源林树种包括续随子、霍霍巴、油楠等,生物发电能源林树种包括柳树、桉树、杨树等,薪炭能源林树种相对较多。
生物发电能源林与薪炭能源林可统称为燃料能源林。
目前,国外十分重视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及高产培育技术研究和实践。
不同树种、无性系、种源的燃料能源林生物产量差异很大,瑞典选育出蒿柳和毛枝柳等,南魁北克选育出了柳树无性系SX64与SX61。
造林密度与收获周期紧密相关,巴西的澳洲金合欢树3年收获时密度以10000株/hm2生物量最大;欧洲2年收获与3年收获的柳树能源林适宜密度为15000株/hm2。
另外,文中对能源林类型、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立地条件、造林整地、造林密度、收获周期、抚育管理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能源林的栽培提供依据。
【总页数】7页(P27-33)【关键词】能源林;树种选育;培育技术;生产力【作者】康树珍;贾黎明;彭祚登;何宝华【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7.4【相关文献】1.培育文冠果做为风景观赏树种山地苗圃及生物能源林的潜力和空间 [J], 陈日宏;吕凤云2.金沙江干热河谷能源林树种及其培育技术 [J], 覃忠义;高成杰;刘方炎3.高热值速生能源树种选育及应用研究进展 [J], 龙应忠;吴际友;童方平;王旭军;程勇;宋庆安;廖德志4.我国纸浆林树种选择与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J], 高捍东;蔡伟建;王章荣;喻正发;罗斯汉5.“4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J], 立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能源植物利用现状及新疆主要能源植物资源简介能源危机是人类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点。
本文对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培育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及新疆能源植物作以简要介绍,以求引起社会各界对能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
1 能源植物1.1 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能源植物,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如烷烃、环烷烃等,富含烃类的植物能源是最佳来源。
已发现的有续随子、绿玉树、橡树和西蒙德木等。
1.2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能源植物,利用这些植物所得到最终产品是乙醇,如木薯、甜菜、甘蔗等。
1.3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既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用途非常广泛的原料。
产油植物大体有3类:一是大戟科植物,其植物油可制成类似石油的燃料,大戟科的巴豆属制成的液体燃料可供柴油机使用。
二是豆科植物。
三是其他木本植物,如棕榈树、南洋油桐树、澳大利亚阔叶木棉等。
2能源植物利用研究进展2.1据资料报道,世界上含油的植物有上万种之多。
如巴西的苦配巴树,在其树干上钻个孔,每个孔3小时可获得10L-20L油,可直接在柴油机上使用,而且成本低于天然石油。
产于澳大利亚的古巴树,树长到成年后,每棵树每年可产25L燃料油。
美国含油大戟,1天至少可收获25桶生物石油,经过改进,甚至可收获125桶,成本低于天然石油。
巴西试种的油棕榈树,第3天开始结果产油1万kg/hm。
我国海南岛直径0.4m、高12m的油楠树,可年产拟柴油物质10L-25L,一棵大树可产50L。
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美洲香槐,可以从这种大戟科植物中得到约1600IAud(约10桶)燃料油。
我国的木姜子种子含油率高达66.4%,黄脉钓樟种子含油率达67.2%,苍耳子等植物都有较高的含油量。
某些野草也有类似“石油”的成分,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境内广泛生长的野草“黄鼠草”或“鼠忧草”,可提炼1t/hm石油,若经过杂交人工种植,石油产量可高达6t/hm。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芳草类植物“象草”,属于芒属作物,1季就能长3m高,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阔地区都能生长,可以获12t/hm“生物石油”,而且种植成本还不到种油菜的1/3,可是变成石油所生产的能力却相当于菜籽油提炼的生物油的两倍。
中国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资源开发潜力与产业发展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开发新能源、培育新的能源资源、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目前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从能源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上,还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考虑,积极开发包括生物质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木本油料能源是一种清洁、环保、高效、完全可再生的低碳能源,可以对化石燃料进行部分替代,对于减缓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促进能源高效清洁化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
近年来,木本油料能源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虽然对于木本油料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在我国,木本油料资源丰富,适合规模化发展的木本油料能源树种较多,且有大规模适宜发展木本油料能源原料林的待开发土地。
同时,我国发展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具有以下优点:(1)木本油料能源树种再生能力强,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可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燃料。
(2)木本油料能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毒物质比石化燃料少,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3)木本油料能源原料林的种植还能绿化荒山,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环境。
(4)木本油料能源没有危险性和局限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不与农业争地,能达到能源、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良性循环。
目前,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法规的指引下,一些小规模的木本油料能源示范性开发项目在我国陆续开展起来,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于木本油料能源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数量与类型调查、能源树种的筛选、良种繁育及生产技术的研发方面,无法为项目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依据。
因此建立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科学的木本油料产业开发理论体系,对我国木本油料能源开发利用进行理论指导,促进木本油料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木本油料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源植物的育种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能源的消耗和储备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环境的要求,推动了多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
而能源植物就是其中的一种。
能源植物是指专门用于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植物。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能源植物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种植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重要的领域。
本文主要探讨能源植物的育种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能源植物的优点能源植物的种植和利用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们能够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能源植物生长快,耐旱、耐寒、抗病虫,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更加环保。
再次,能源植物可以种植在荒烟蔓草地、流动沙漠等没有价值的土地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能源植物的种植可以起到一定的生态修复作用,修复土地,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
二、能源植物的育种方法为了提高能源植物的生长速率和能源产量,需要进行育种,培育出高产、高质的品种。
能源植物的育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选择目标种、评价选择,创新技术。
(一)选择目标种首先导致选择适合种植的目标种。
目前人们常见的能源植物包括:玉米、甘蔗、柳树、沼气等。
但在育种过程中,专家们也需要考虑目标品种的气候适应性、水分利用效率、土壤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
(二)评价选择其次需要对选择出来的目标品种进行评价选择。
这一过程中包括的指标多样。
有些主要指标包括:生长速率、水分效率、病虫害抗性、抗逆性、可生物降解程度等。
目前,大多数选育机构都采用半定量遗传标记、单倍体诱导等方法来实现遗传背景的分析和遗传变异的筛选,从而选择出更适合的品种。
(三)创新技术创新技术也是能源植物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育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育种、生理育种、遗传改良等方面。
化学育种包括化学处理、热处理、辐射育种等方法。
生理育种则主要通过利用生理药剂、调控垂直生长率等方法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植物的能源与生物燃料研究植物作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生物能源来源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除了提供氧气和食物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还聚焦在植物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上。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物燃料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展望。
I. 植物生物燃料的起源和发展在现代科技水平未达到之前,人类常常依赖于木柴等生物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植物以寻求更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20世纪初,植物生物燃料研究逐渐兴起。
首次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的生物燃料是乙醇,它用于汽车燃料和工业生产。
II. 植物生物燃料的研究方法1. 植物生物质提取植物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通常从植物生物质的提取开始。
生物质可以来自于各种植物部分,如根、茎、叶、果实等。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机械破碎、溶剂提取和生物提取。
2. 植物糖化提取的植物生物质通常需要进行糖化反应以获得可发酵的糖类物质。
糖化是将复杂的多糖分子分解为单糖的过程。
糖类可以通过酶解法、酸法或热处理进行糖化反应。
3. 微生物发酵通过将糖类物质与特定细菌或酵母一起发酵,可以转化为乙醇或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将糖类分解为能源丰富的化合物。
III. 植物生物燃料的优势和挑战植物生物燃料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更具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首先,植物生物燃料是可再生的,可以通过种植更多的植物来满足需求。
其次,植物生物燃料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环保效益显著。
然而,植物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资源需求较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IV. 未来展望植物生物燃料的研究将继续朝着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环境影响等方向发展。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的生物燃料技术,如利用遗传工程改良植物来生产更高效的生物燃料等。
同时,研究人员还将努力寻找更多种类的植物生物燃料,以满足多样化的能源需求。
总结:植物作为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其研究旨在开发可再生的生物燃料。
基于植物体内天然产物的新药和新能源研究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天然草本植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断发现其中蕴含着各种有益的天然产物,这些产物不仅可以作为新药开发的候选化合物,还可以成为开发新型能源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植物生物学、新药研究和新能源研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基于植物体内天然产物开发新型药物和新能源。
一、植物体内天然产物的发现和作用蕴含在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千奇百怪,具有多种不同的作用。
比如,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已被证明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如大白菜素和黄芪甙等。
另外,一些植物成分还可以用来治疗其他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例如,最近研究发现,罗汉果中的一种天然产物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研究前景。
此外,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还可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材料,如从沙参中提取出的沙参酸。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烈的抗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和抗菌活性,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
因此,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发现和应用前景。
二、新药研究基于植物体内天然产物的案例新药研究和开发是一个繁琐、漫长的过程。
然而,有一些基于植物体内天然产物的药物研究已经取得了成功。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从印度九节棍(Gymnema sylvestre)中提取出的金丝楠苷,是一种新型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
金丝楠苷与其他药物不同,它不是作用于胰岛素或者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是通过延缓肠道中糖的吸收,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相比其他药物,金丝楠苷没有副作用,并且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种从银屑病植物(Centella asiatica)中提取出的糖皮质激素,可用来治疗牛皮癣等皮肤疾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新型能源研究基于植物体内天然产物的案例除了作为药物开发的重要材料,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也可以作为新型能源的重要材料。
例如,树脂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脂肪酸,经过化学改性后可以制成高性能的可再生材料或者涂料。
生物产油和生物燃料研究及利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石油储量的日益枯竭,探索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生物产油和生物燃料成为当今热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本文将从生物产油和生物燃料的概念、研究方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物产油和生物燃料概念1.生物产油生物产油指的是以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提取生物油的过程。
生物油是指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提取的含能物质。
生物产油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植物油、动物油和微藻油等。
生物产油的开发利用能够减少对传统石油的依赖,同时也有减少CO2排放的效果,因此备受关注。
2.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指的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燃料。
生物燃料的种类也很多,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甲烷等。
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与传统石油燃料相比,具有使用成本低、排放更环保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二、生物产油和生物燃料的研究方法1.生物产油的研究方法生物产油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机械压榨和溶剂萃取。
机械压榨是指利用压榨机对生物质进行物理压榨,将生物油从生物质中提取出来。
溶剂萃取则是利用有机溶剂将生物质中的生物油溶解出来,再进行分离提取。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微生物发酵、热解、氧化等提取方法。
2.生物燃料的研究方法生物燃料的制备方法也有多种,其中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制备比较成熟。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通常是将植物油或动物油与碱性催化剂反应,使其转化为酯类,即生物柴油。
生物乙醇则是利用酵母等微生物对生物质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产生的酒精再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生物乙醇。
三、生物产油和生物燃料的应用前景1.生物产油的应用前景生物产油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替代传统石油的方面。
生物产油可以作为生物柴油、食用油和化妆品原料等多个领域的原料,其应用领域涉及了农业、工业和生活等多个方面。
同时生物产油的开发利用还能减少对传统石油的依赖,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的综合性状分析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支援;刘凡值【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1【摘要】以NX-08/1为对照,对收集引进的4个续随子品种(材料)的生物学、植株生长量、开花结实物候期、籽粒产量及种子含油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个续随子品种(材料)平均株高分别达到114.2~127.6 cm,从高到矮依次为GF-08/2>NX-08/7>NX-08/3>NX-08/2>NX-08/1(CK);产量达到111.79~143.67kg/667m2,NX-08/2>NX-08/3>GF-08/2>NX-1(CK)>NX-08/7;含油率达到40.6%~45.4%,从高到低依次为NX-1(CK)>NX-08/3>GF-08/2>NX-08/2>NX-08/7.从适应性看,4个续随子品种(材料)都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进行选择推广.【总页数】4页(P53-56)【作者】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支援;刘凡值【作者单位】贵州省生物质能源研究所,贵州,兴义,562400;贵州省生物质能源研究所,贵州,兴义,562400;贵州省生物质能源研究所,贵州,兴义,562400;黔西南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兴义,562400;贵州省生物质能源研究所,贵州,兴义,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7.4【相关文献】1.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J], 龚德勇;王晓敏;欧珍贵;张燕2.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J], 龚德勇;张燕;欧珍贵;桑维钧;王晓敏3.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的生物学及开发利用研究 [J], 龚德勇;张燕;王晓敏;刘清国;李搏4.能源作物续随子的综合利用和栽培 [J], 程莉君;钱学射;顾龚平;张广伦;张卫明5.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J], 龚德勇;张燕;欧珍责;桑维钧;王晓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能源植物系列讲座(3)多用途能源植物——续随子
宋炜;蒋丽娟;李昌珠
【期刊名称】《太阳能》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 一续随子生物学特性rn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别名千金子、小巴豆、一把伞.为二年生草本,高约1m,全株无毛,有白色乳汁,细嫩时表面被白粉.根短,呈圆锥状而稍弯曲,乳白色,老时木质化.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宋炜;蒋丽娟;李昌珠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能源植物系列讲座(2)理想的能源植物——光皮树 [J], 蒋丽娟;李昌珠;宋炜
2.能源植物系列讲座(3)理想的能源植物——仿栗 [J], 马倩;蒋丽娟;李昌珠
3.能源植物系列讲座(4)多用途能源植物-油莎豆 [J], 宋炜;蒋丽娟;李昌珠
4.能源植物系列讲座(6)能源植物-黄连木 [J], 宋炜;蒋丽娟;李昌珠
5.能源植物系列讲座(7)油料能源植物——山桐子 [J], 蒋丽娟;宋炜;李昌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