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原理(非平稳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9.85 KB
- 文档页数:2
短时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变换将信号的时域表示和频域表示联系了起来。
在传统的信号分析中,平稳的随机信号在时域常用它的相关函数来表示,在频域常用它的功率谱来表示,相关函数与功率谱之间由傅立叶变换相联系。
但这种变换是一种全域变换,只是将信号在单个域(时域或频域)里表示,因此不能反映非平稳信号统计量的时间变化。
非平稳信号在局部可以认为是平稳的,对信号的局部进行傅立叶变换,以了解非平稳信号统计量的时间特性,这就是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的基本思想。
一. STFT的定义给定一个时间宽度很短的窗函数γ(t),令窗函数γ(t)在t轴上滑动,则信号x(t)的短时傅立叶变换定义为:STFT x(t,f)=∫-∞∞[x(t')γ*(t'- t)]e-j2πft'dt' (1)该式的物理意义是,信号x(t)在时间t的短时傅立叶变换就是信号x(t)乘上一个以t为中心的“分析窗”γ*(t'-t)所作的傅立叶变换。
由于乘一个时间宽度很短的窗函数γ*(t'- t)等价于取出信号在分析点t'=t附近的一个切片,所以短时傅立叶变换直接是信号x(t)在“分析时间t”附近的“局部频谱”。
(t,f)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频率的函数。
短时傅立叶变换(1)式也称为STFTx短时傅立叶分析。
二. STFT的时间-频率分辨率由于在时间t的STFT是被窗函数γ*(t'- t)预加窗后信号x(t)的谱,所以位于以时间t为中心的局部窗间隔内的所有信号特性都会在时间 t的STFT内显示出来。
显然,STFT的高的时间分辨率要求窗函数γ(t)越窄越好;另一方面,在频率f处STFT的高的频率分辨率要求窗函数γ(t)越宽越好。
如果用Δt和Δf分别表示STFT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则它们的乘积满足不确定性原理:时宽·带宽=Δt·Δf ≥ 1/4π(2)不确定性原理也称测不准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既有任意小的时域宽度,又有任意小的频域宽度的窗函数是根本不存在的。
设计与应用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9(4) Computer Autom ated Measurement &Control 收稿日期:2000212215。
作者简介:刘林(1973-),男,江西省赣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故障诊断、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7-0257(2001)04-0044-02 中图分类号:TN91117 文献标识码:A时频分析理论和应用刘 林,郝保国(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摘要:介绍了时频分析理论及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概述了时频分析的应用和研究状况。
关键词:信号处理;时频分析;小波变换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ime -Frequency AnalysisL IU Lin ,HAO Bao 2guo(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Time -Frequency Analycis and general method of Time -Frequency Analysis are introduced.The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ime -Frequency Analysis is described.K ey w ords :signal processing ;time -frequency analysis ;wavelet transform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传递各种数据,其目的是把某些信息借一定的信号传递出去。
信号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则是信号的具体内容。
信息的利用程度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风力发电机组预防叶片扫塔监控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11-04T07:28:13.09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7月13期作者:雷政平[导读] 风力发电机组为更好捕获风能,塔筒高度逐步增高、叶片长度逐渐加长,本文主要针对长叶片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的扫塔故障,通过现场检测叶片生产、运输、吊装、运行工况等确认其发生诱为极端风况下局部低空垂直风切变。
考虑到机组运行环境风况的不确定性,本雷政平中广核大悟阳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湖北孝感 432800摘要:风力发电机组为更好捕获风能,塔筒高度逐步增高、叶片长度逐渐加长,本文主要针对长叶片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的扫塔故障,通过现场检测叶片生产、运输、吊装、运行工况等确认其发生诱为极端风况下局部低空垂直风切变。
考虑到机组运行环境风况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净空系统、叶片弯曲度、噪声检测等3种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使风力发电机组在极端工况下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有效实现极端工况下的保护功能,为大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电机组;长叶片;叶片扫塔;激光净空;叶片弯曲度、实时监测引言:随着大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风机叶片越来越长,塔筒越来越高,在叶片结构失效情况下,叶尖可能会接近塔筒与之发生碰撞扫塔,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本文以某风电项目为例,该项目安装某主机厂家80+米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组,试运行期间,F6号机组监控后台报“振动冲击故障”报文,经现场查看发现F6号机组1#叶片出现叶尖开裂、脱落现象,且塔筒T19-20段上有叶片扫塔后残留的红色油漆痕迹,现场勘察比对,确定为叶片扫塔导致。
研究叶片扫塔防范的技术措施,对于优化大兆瓦机组运维管理、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1故障检查与分析1.1故障检查1、XX日06:00,F6号机组及周边机组数据显示机舱方位风向由230方向突变至70方向,平均风速和湍流强度显著提升,且机舱外温度骤降。
傅里叶变换分析信号的缺点基于傅里叶(Fourier )变换的信号频域表示,揭示了时间函数和频谱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统的平稳信号分析和处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把傅里叶变换当作最基本的经典工具来使用。
但是傅里叶变换存在着严重的缺点:用傅里叶变换的方法提取信号频谱时,需要利用信号的全部时域信息,这是一种整体变换,缺少时域定位功能,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改进.傅里叶变换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设函数f(t )在(-∞,+∞)内有定义,且使广义积分F (ω)=∫f (t )e −jωt +∞−∞dt (1) f (t )=12π∫F (ω)e jωt dω+∞−∞ (2) 都收敛,则称(1)式定义的广义积分为函数f(t )的傅里叶变换,记为F {f (t )},(2)式定义的广义积分为逆傅里叶变换,记为F −1{F (ω)}.傅里叶变换可以完成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正变换),也可以完成从频域到时域的转换(逆变换),但不能同时具有时域和频域信息。
其核函数是e jωt ,由于三角函数具有填满整个空间的特性,其在物理空间中是双向无限延伸的正弦波,在积分变换中体现为积分范围从+∞到-∞.因此,傅里叶变换是先天的非局限性,它对信号f(t)中体现任何局部信息处理都是相同的。
而事实上,工程技术中的许多信号,如:语音信号、地震信号、心电图和各种电脉冲,他们的信号值只出现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间隔∆t 内,以后快速减为零,∆t 以外是未知的,可能为零,也可能是背景噪音,如果用(1)式从信号中提取谱信号F(ω),就要取无限的时间量,使用过去的及将来的信号只为计算单个频谱,不能反映出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确定的某个时间间隔内的频谱。
这就使人们想到改进傅里叶变换使其能用来处理某个确定时间范围内的信号。
Gabor提出的窗口傅里叶变换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另外,傅里叶变换之所得到广泛应用与透镜能实现傅里叶变换是分不开的。
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研究在现实世界中,许多现象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描述。
这些时间序列可能受到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动态特征。
非平稳时间序列是指那些不能通过简单的参数化方式来描述的时间序列,其预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和参数选择等,并对其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清洗:消除异常值、缺失值和离群值,避免对预测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2)数据平滑: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去除噪声和随机波动,提取出潜在的规律和趋势。
(3)季节性调整:对于含有季节性因素的时间序列,需要将其中的季节性成分提取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模型建立。
特征提取是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能够将原始时间序列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向量,供模型学习和预测使用。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1)时域特征:如均值、方差、峰值、过阈值等。
(2)频域特征: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3)时频域特征:如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如ARIMA、SARIMA等)和现代机器学习模型(如LSTM、VAR、SVR等)。
选择合适的模型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例如,对于长期依赖的数据,可以选择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对于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可以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等。
在模型建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以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
参数的选择通常根据模型的复杂度和数据的特性来确定。
例如,对于ARIMA 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p、d、q值来描述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季节性;对于LSTM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隐藏层大小和激活函数等。
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复杂系统的不断涌现,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传统的线性系统模型无法准确描述非线性系统的复杂行为,因此需要采用非线性建模和控制技术。
本文将从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阐述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的方法和应用。
二、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1. 非线性系统的定义非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其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函数关系。
这种非线性关系使得系统的行为变得复杂,难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建模。
2.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非线性系统具有多样的特点,例如非平稳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等。
其中非平稳性指系统的参数和结构随时间变化;时变性指系统的动态特性随时间变化;不确定性指系统内在的随机性和外部的扰动等。
三、非线性系统建模的方法1. 经典建模方法经典建模方法是指基于数学分析和物理原理,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的方法。
常见的经典建模方法包括动力学方程法、状态空间法和等效线性化法。
其中动力学方程法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物理模型,得到系统的微分方程;状态空间法将系统抽象为状态、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用矩阵形式表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等效线性化法则是将非线性系统近似为一个等效的线性系统,以便进行处理和控制。
2. 非参数建模方法非参数建模方法是指不依赖于系统具体形式和参数的建模方法,它通过样本数据的统计特性来描述系统的非线性行为。
常见的非参数建模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和模糊系统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识别;遗传算法模型则是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寻找系统的最优解和非线性特性;模糊系统模型则是利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方法,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征。
四、非线性系统控制的方法1. 反馈线性化方法反馈线性化方法是指通过反馈控制,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一个等效的线性系统,从而应用线性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短时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变换将信号的时域表示和频域表示联系了起来。
在传统的信号分析中,平稳的随机信号在时域常用它的相关函数来表示,在频域常用它的功率谱来表示,相关函数与功率谱之间由傅立叶变换相联系。
但这种变换是一种全域变换,只是将信号在单个域(时域或频域)里表示,因此不能反映非平稳信号统计量的时间变化。
非平稳信号在局部可以认为是平稳的,对信号的局部进行傅立叶变换,以了解非平稳信号统计量的时间特性,这就是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的基本思想。
一. STFT的定义给定一个时间宽度很短的窗函数γ(t),令窗函数γ(t)在t轴上滑动,则信号x(t)的短时傅立叶变换定义为:STFT x(t,f)=∫-∞∞[x(t')γ*(t'- t)]e-j2πft'dt' (1)该式的物理意义是,信号x(t)在时间t的短时傅立叶变换就是信号x(t)乘上一个以t为中心的“分析窗”γ*(t'-t)所作的傅立叶变换。
由于乘一个时间宽度很短的窗函数γ*(t'- t)等价于取出信号在分析点t'=t附近的一个切片,所以短时傅立叶变换直接是信号x(t)在“分析时间t”附近的“局部频谱”。
(t,f)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频率的函数。
短时傅立叶变换(1)式也称为STFTx短时傅立叶分析。
二. STFT的时间-频率分辨率由于在时间t的STFT是被窗函数γ*(t'- t)预加窗后信号x(t)的谱,所以位于以时间t为中心的局部窗间隔内的所有信号特性都会在时间 t的STFT内显示出来。
显然,STFT的高的时间分辨率要求窗函数γ(t)越窄越好;另一方面,在频率f处STFT的高的频率分辨率要求窗函数γ(t)越宽越好。
如果用Δt和Δf分别表示STFT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则它们的乘积满足不确定性原理:时宽·带宽=Δt·Δf ≥ 1/4π(2)不确定性原理也称测不准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既有任意小的时域宽度,又有任意小的频域宽度的窗函数是根本不存在的。
短时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1 引言传统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分析方法已经在众多的领域内产生巨大影响。
特别在1965年之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发现及改进使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实现了高效的数学实现,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各种信号的实时处理创造了条件,加速了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技术的发展。
但长久以来,人们也发现了傅里叶分析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正如詹姆斯·凯塞(James F. Kaiser)曾经说过,“最多被使用的信号处理工具是FFT,而最多被滥用的信号处理工具也是FFT”。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联合时频分析(Joint Time-frequency Analysis)方法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联合时频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非平稳信号或时变信号,主要的任务是描述信号的频谱含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短时傅立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就是其中的一种最简单的联合时频分析方法。
本文具体研究了短时傅里叶分析与综合,测不准原理,STFT 的分辨率,STFT的优缺点和窗函数的相关内容,最后借助MATLAB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2 传统傅里叶变换2.1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连续时间信号s(t)的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的数学表达式:(2-1)式(2-1)所表示的傅里叶正变换也称为傅里叶分析。
信号s(t)的傅里叶变换的逆变换的数学表达式:(2-2)- 1 -式(2-2)所表示的傅里叶逆变换也称为傅里叶综合。
2.2 傅里叶变换的意义热的传播与扩散现象是导致傅里叶研究成果的实际物理背景。
由式(2-1)可以看出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线性的积分变换,它能够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某个函数表示成为一组复指数函数的积分。
由式(2-2)可以看出S(jω)告诉我们将s(t)表示为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线性组合(就是积分)所需要的信息。
农业机械导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5期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智能型农业机械设备应用越来越多,为了实现精准生产作业,农机设备还需采用自动导航路径跟踪控制先进技术,结合各种算法和模型分析农机航向与横向偏差值,再基于逻辑设计进一步实现精准控制,确保农机行驶质量达到要求,提高生产水平。
大力研发和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农机设备运动学相关特性,分析了农业机械导航路径跟踪控制的技术手段。
1研究背景中国近些年提出了“智慧农业”理念,农业精准控制技术也开始快速发展并得到普及运用,其中农机自动导航技术成为智能控制农机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结合信息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等完成控制任务,确保农业生产精度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利于保障农机在各种复杂场景中的稳定运行。
许多学者在研究农机自动导航控制技术时,会结合农机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不再局限于过往简单的输出控制,而是更加重视实时跟踪监测控制。
传统“二轮车模型”的农机运动控制相关模型中,主要将控制对象简化为两轮汽车设备,再结合考虑其转向规则来搭建控制分析模型,但在跟踪农机生产的曲线路径时,往往会出现平稳性不足情况,因此,其控制原理只适合一些低速运转或误差要求较低的农业机械设备,但对于外部不确定性干扰因素较多及地形较复杂的情况则无法满足需求,而现代社会农业发展过程中,作业环境也出现巨变,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多方向角高精度导航跟踪控制的方法,确保农机运动的反馈信息更为客观、准确,方便进行控制[1]。
2农业机械导航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截止2023年,中国大型农机设备数量已经超过500万台,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取得了进步,整体发展十分快速。
农机使用可以降低农业生产人员的工作强度,农业机械设备的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为智能化、自动化,因此,其导航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成为近些年的关注热点。
农机行驶路径的自动导航控制是指让农机具有自主找准作业方向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也能避免给周围环境带来破坏,相关导航跟踪控制时会结合无线信号、GNSS及GIS等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
学生:李洋学号:2014524019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
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xΔk不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
海森堡证明,对易关系可以推导出不确定性,或者,使用玻尔的术语,互补性:不能同时观测任意两个不对易的变量;更准确地知道其中一个变量,则必定更不准确地知道另外一个变量。
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不确定性原理」也有了新的形式。
在连续情形下,我们可以讨论一个信号是否集中在某个区域内。
而在离散情形下,重要的问题变成了信号是否集中在某些离散的位置上,而在其余位置上是零。
数学家给出了这样有趣的定理:
一个长度为N 的离散信号中有a 个非零数值,而它的傅立叶变换中有 b 个非零数值,那么a+b ≥ 2√N。
也就是说一个信号和它的傅立叶变换中的非零元素不能都太少。
但是借助不确定性原理,却正可以做到这一点!原因是我们关于原信号有一个「很多位置是零」的假设。
那么,假如有两个不同的信号碰巧具有相同的K 个频率值,那么这两个信号的差的傅立叶变换在这K 个频率位置上就是零。
另一方面,因为两个不同的信号在原本的时空域都有很多值是零,它们的差必然在时空域也包含很多零。
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函数不能在频域和时空域都包含很多零)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在传统的信号理论中,频域空间和原本的时空域相比,信息量是一样多的,所以要还原出全部信号,必须知道全部的频域信息,就象是要解出多少个未知数就需要多少个方程一样。
我的理解:测量物必然改变被测物,在微观世界的测量,改变值无法忽略,物质是否具有确定性是不可知的。
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自身存在的原理,与测量与否没有关系。
王老师,我所研究的领域是微弱信号检测,研究传感器自身噪声,并且通过仿真模拟。
领域相关期刊:电子学报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Measurement Science Review
The Journal of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Science of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MEASUR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目前我主要从事软件方面的学习。
主要使用的软件是COMSOL Multiphysics 。
COMSOL Multiphysics为COMSOL公司其旗舰产品。
COMSOLMultiphysics起源于MATLAB的Toolbox,最初命名为Toolbox1.0。
后来改名为Femlab1.0(FEM为有限元,LAB是取自于Matlab),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Femlab3.1。
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大型的高级数值仿真软件。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工程计算,被当今世界科学家称为“第一款真正的任意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
模拟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各种物理过程,COMSOL Multiphysics 以高效的计算性能和杰出的多场双向直接耦合分析能力实现了高度精确的数值仿真。
COMSOL Multiphysics 的显著特点:
求解多场问题= 求解方程组,用户只需选择或者自定义不同专业的偏微分方程进行任意
组合便可轻松实现多物理场的直接耦合分析。
完全开放的架构,用户可在图形界面中轻松自由定义所需的专业偏微分方程。
任意独立函数控制的求解参数,材料属性、边界条件、载荷均支持参数控制。
专业的计算模型库,内置各种常用的物理模型,用户可轻松选择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内嵌丰富的CAD 建模工具,用户可直接在软件中进行二维和三维建模。
全面的第三方CAD 导入功能,支持当前主流CAD 软件格式文件的导入。
强大的网格剖分能力,支持多种网格剖分,支持移动网格功能。
大规模计算能力,具备Linux、Unix 和Windows 系统下64 位处理能力和并行计算功能。
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各种数据、曲线、图片及动画的输出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