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物理法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39.56 KB
- 文档页数:2
石油工程中新型采油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对能源利用的不断需求,石油工程中新型的采油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一大趋势。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水平方向钻探井眼来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垂直钻井,水平井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开采石油储量,降低开采成本,减少钻井次数,延长油田寿命。
水平井技术广泛应用于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中,为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向井下注入高压液体将岩石裂开来提高油气的产出率的技术。
随着原有油气资源的开采,石油储层的渗透率和产能逐渐下降,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压裂技术通过将水泥、石英砂等颗粒物质注入井下,使油层中裂缝扩大,提高油气的产出率。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油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了当前石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三、CO2驱油技术CO2驱油技术是一种通过向油田注入二氧化碳来增加油井中地层压力、改善油藏条件以提高采油率的技术。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注入油藏后可以与油藏中的原油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CO2驱油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油田开采条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环保型的新型采油技术。
四、电磁波采油技术电磁波采油技术是一种通过向油田中注入电磁波来改变油藏中原油的物理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电磁波可以对油藏中的原油产生共振效应,从而改变原油的粘度、流动性等特性,使原油更容易被开采。
与传统的压裂技术相比,电磁波采油技术无需注入压裂液体,对环境更加友好,可以降低采油成本,同时提高采收率。
五、多相流体控制技术多相流体控制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流体进行混合、控制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在油田开采中,不同井眼中的原油、水、气体等流体往往是混合存在的,这种多相流体过程会影响到原油的产出率和生产效率。
常用物理法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的应用摘要:随着油藏开发难度的增大,物理法采油技术逐渐显现它的优势。
为了解决油井生产中油层堵塞、井筒降粘等一系列问题,先后开发了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自激振荡增油器、振动降粘器等一系列的物理法采油设备。
通过分析与实验,对设备的作用机理、特性影响参数、对地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特性参数。
现场应用也表明了几种设备的优势。
关键词:声波发生器; 自激振荡增油器; 振动降粘器; 结构参数; 作用机理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就开始了物理法采油技术的研究,先后发展了振动采油和声波超声波采油技术,在现场应用并获得了理想效果; 20世纪80 至90 年代国内形成了物理法采油技术研究的高潮,对振动、声波超声波、水力脉冲、电脉冲等物理作用对原油和地层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研制开发了声波超声波采油、水力脉冲解堵及高能气体压裂等一系列的物理法采油技术及设备。
其中,以下几种设备在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1 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综合混气水排和声波两者的优点,用于解除地层堵塞,发声器结构如图1 所示。
喷射流体经收缩喷嘴加速,在喷嘴前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压力场,在压力场内放置一谐振腔形成周期变化的压力系统,形成大小振幅交替的声波超声波。
图1 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声波产生的交变力作用于卡堵颗粒、声波对地层的疲劳损害、声波的空化作用、热作用、乳化作用共同作用于近井地带地层与流体,恢复增大地层渗透率。
声波振幅与频率决定着解效果,喷嘴直径、喷距、谐振腔直径与深度以及喷射压力是影响产生声波频率与振幅的特性参数。
对于不同的堵塞类型,调整参数组合来达到最好的解堵效果。
目前,已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并形成了几个特性参数不同的序列,用于各种井况的现场施工。
2 自激振荡增油器自激振荡增油器是依靠油管自激产生振动作用于油层的一种解堵增产设备。
井下自激振动增油管柱装置结构如图 2 所示。
泵工作过程中,液柱载荷在油管与抽油杆之间转移,导致周期性收缩。
石油勘探中的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在石油勘探和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油藏开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产能,实现石油资源的高效开采。
本文将就石油勘探中的油藏开发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原理、方法和应用案例。
一、油藏开发技术的概述油藏开发技术是指根据油藏性质、地质条件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有效的工程设计和工艺操作,以实现石油资源开采的最佳效益。
油藏开发技术包括油藏描述、油藏评价、油藏模拟、油藏改造、注水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多个方面。
二、油藏描述与评价技术油藏描述与评价技术是在油藏勘探阶段对油藏进行详细描述和评估,了解其储量、产能、渗透性等参数,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油藏描述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测井、岩心分析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地下构造、岩性和流体性质等信息。
油藏评价技术通过对勘探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储量估算、油藏类型和开发方案等内容。
三、油藏模拟技术油藏模拟技术是指基于地质和物理模型,模拟油田的流动特性和产能。
通过模拟,可以预测油藏的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的生产策略和指导油藏开发工作。
油藏模拟技术主要使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手段,模拟油藏内的多相流动和输送,预测油藏的产能和剩余油藏分布。
四、油藏改造技术油藏改造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常见的油藏改造技术包括注水、聚合物驱油、微生物改造等。
其中,注水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油藏中注入水来增加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运移。
聚合物驱油技术则是通过添加聚合物使原油与水分离,降低原油的黏度,促进原油的流动。
五、提高采收率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工艺,尽可能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增强油藏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热采法等。
增强油藏物理法包括注水、提高采油效率、人工提升压裂等方法。
化学法则是利用化学药剂改变原油和岩石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原油在岩石中的亲和性,从而增加采收率。
油藏工程技术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油藏的勘探、开辟和生产等方面。
油藏工程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辟和利用油藏资源,以满足能源需求。
一、油藏勘探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获取地下油藏的地质信息,包括油藏的分布、规模、构造等。
2. 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等,探测油藏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等,从而判断油藏的存在和性质。
3. 钻井勘探:通过钻井技术,获取地下油藏的岩心样品,并进行地质分析,以确定油藏的类型和性质。
二、油藏开辟1. 钻井工程:根据油藏特点和勘探结果,选择合适的钻井方案和钻井设备,进行钻井作业,以建立起与地下油藏的通道。
2. 采油工程:通过采油技术,如常规采油、增产技术等,提高油井的产能,增加油田的开采效率。
3. 油藏数值摹拟:利用计算机摹拟技术,建立油藏数值模型,摹拟油藏的动态变化,优化开辟方案,提高油田开采效果。
三、油藏生产1. 油藏压力维持:通过注水、注气等方法,维持油藏的压力,以保持油井的产能。
2. 油藏改造:通过水驱、聚合物驱等技术手段,改变油藏的物理性质,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3. 油藏管理:通过合理的生产管理措施,如合理的生产调度、设备维护等,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
四、油藏评价1. 油藏储量评估: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对油藏储量进行评估,为油田的开辟和生产提供依据。
2. 油藏开辟效果评价:通过对油田开辟过程中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油藏开辟效果,为优化开辟方案提供参考。
以上是关于油藏工程技术的一些基本内容和标准格式的介绍。
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油藏资源的高效开辟和利用,为社会的能源需求提供保障。
浅析油田氮气开采技术的运用摘要:以变压吸附制氮车或膜制氮车为氮源;因氮气具备惰性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干燥、难燃烧、无爆炸性、无腐蚀、无毒、压缩系数大(0.291是二氧化碳的3倍),且其热传导性极差以及造价低等特点,因而广泛高效的运用于石油开采。
运用方法常有: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氮气排水诱喷、氮气助排、氮气采油技术的方法、氮气气举采油、氮气泡沫调剖、氮气隔热、氮气泡沫驱、氮气压水锥及氮气排液等工艺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石油的采收率。
关键词:氮气物理化学性质运用石油采收率一、氮气技术运用的背景与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石油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自然压力下易开采的石油之后,油井中剩余石油(稠油)的开采面临新的技术难题。
传统的蒸汽吞吐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蒸汽本身的性质,使得石油采收率的升值受到限制;寻求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开采工艺势在必行。
二、氮气的一般性质及产源氮气具有惰性气体的性质,干燥、难燃烧、无爆炸性、无腐蚀、无毒、压缩系数大(0.291是二氧化碳的3倍),且其热传导性极差以及造价低的特点等,为氮气蒸汽混注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同时氮气的无腐蚀、无毒性避免了装备的损害及现场工作人员生命威胁;常以变压吸附制氮车或膜制氮车为氮源,可随时随地广泛提供充足的氮气。
三、氮气技术的运用方法及原理1.氮气辅助蒸汽吞吐与氮气压水锥联合法传统蒸汽吞吐石油开采是现今油井开采油层残油、剩油及稠油等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蒸汽性质单一,在注入油层后,蒸汽扫油及助排的效果随底油含量锐减;当底下油层稠油底水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所形成的加热范围为受热降黏后的原油提供了流动空间,从而容易造成底水的快速锥进。
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分析,采用氮气蒸汽混注,运用氮气压水锥原理,同时把注氮气压水锥过程简化为气驱油和驱水两个过程,利用物质平衡法,对多轮次蒸汽吞吐后稠油低水油藏的氮气压水锥工艺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蒸汽吞吐加热范围内注氮气过程中油气界面、油水界面;注入氮气的启动油量以及原油富集带体积的计算方法。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生综述性课程成绩单教师注意事项:1、课程总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2、若有两种(及以上)方式进行综合考核,需明确各部分所占比例;3、评语中应指出该份作业的特点与不足。
三次采油在油田中的应用、方法和进展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化工能源,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继续发现大的油气田越来越困难,因此,提高采收率成为油气发展永恒的主题。
20世纪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主要是依靠天然能量消耗开采,一般采收率仅5%-10%,我们称为一次采油。
它反映了早期的油田开发技术水平较低,使90%左右的探明石油储量留在地下被废弃。
随着渗流理论的发展,达西定律应用于油田开发。
人们认识到油井产量与压力梯度呈正比关系,一次采油采收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油层能量的衰竭,从而提出了人工注水(气),保持油层压力的二次采油方法,使油采收率提高到30%-40%。
这是至今世界上各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大飞跃。
但二次采油仍有60%-70%的油剩留地下。
为此,国内外石油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认识到制约二次采油采收率提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三次采油新方法。
1.提高采收率原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通常称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采油方式为一次采油。
而在一次采油后,通过注水或非混相注气提高油层压力并驱替油层中原油的驱油方式称为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是针对剩余油而进行的,指油田在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和传统的用人工增补能量(注水、注气)之后,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新技术进行尾矿采油的开发方式。
这种驱油方式主要是通过注化学物质、注蒸汽、注气(混相)或微生物等,从而改变驱替相和油水界面性质或原油物理性质。
采收率地质储量最终累计采油量=η,最终累计采油量一般以油田含水量在98%以上为止。
与采收率有关的两个参数是波及系数E V 和洗油效率E D 。
物理法采油新技术发展综述摘要:物理法采油技术是一种油层处理新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对油层无伤害、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物理法采油新技术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并对该项技术在油田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物理法采油;油层处理;采收率;电磁场;高压水射流为了提高油田原油的采收率,各种提高采收率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化学驱会产生不可逆转的负作用,造成油层伤害使得无法继续采用其他采油方法,同时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角度也要求对油层进行无污染处理。
而物理采油技术具有对油层无伤害、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l 声波采油技术声波采油技术是用小频率和性质的声波激励油层,根据声波采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使的声波频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频声波采油技术、电脉冲声波采油技术和超声波采油技术。
1.1低频声波采油技术低频声波采油技术利用低频声波或次声波,产生声波的频率在50Hz以下。
低频声波能在较人范围内引起地层的振动,形成一定的裂缝,疏通地层连通孔道,改善孔隙中流体分布状态及渗流性能,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低频脉冲声波技术在前苏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庆、新疆油田曾引进该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1.2电脉冲声波采油技术该技术设备包括变频/升压/整流装置,储存电能的高压电容器及放电电极三部分。
将电容器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击穿放电间隙之间的介质,使液体气化成温度高达数万度的等离子体通路,并高速扩张形成液压冲击波。
在周期性冲击波作用下,井壁会产生新的微裂缝,增加毛细管中液体的流速,脱去液体中的气体,将污染堵塞物从孔隙通道中清除出来;同时爆炸时产生的温度场能使原油粘度降低。
俄罗斯的彼尔姆、鞑靼、乌兹别克等油田使用过这项技术。
我国新疆石油局从俄罗斯、乌克兰引进了两套电脉冲仪,率先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放电作业,油井增油、水井增注效果明显。
1.3超声波采油技术超声波采油技术的作用机理是当大功率的超声波进入油层中时,毛细管半径变大,毛细管力以半径的立方缩小,这就打破了原来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束缚在毛细管中的残余油,就会在重力与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下流入井中,并且油层形成裂缝,地层渗透率增加。
压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概述压驱技术是一种在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的增油方法。
它通过在注水井中注入高压水以增加油藏中的压力,从而驱使原油向采油井流动。
本文将介绍压驱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原理压驱技术的原理基于Darcy定律和物理化学原理。
当高压水被注入到注水井中时,它会增加油藏中的地下水压力。
此外,高压水的注入还会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环境,促进原油的流动。
通过这些作用,原油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得到改善,从而增加了采油效率。
分类压驱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水驱技术:通过注入大量的水来增加油藏中的地下水压力,从而推动原油流向采油井。
这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压驱技术。
2.氮驱技术:在注水井中注入氮气,利用其溶解在原油中的特性,减低原油的黏度,从而促进原油的流动。
3.聚合物驱技术:通过将聚合物注入油藏,增加原油与水的黏度差,促进原油的流动。
4.CO2驱技术: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来增加油藏的地下水压力,并在原油中形成溶解气体,减低原油的黏度,从而增加采油效率。
应用压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油藏开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油藏初期采油:在油藏初期,原油自然流出的速度较慢。
压驱技术可以提高油藏中的地下水压力,推动原油向采油井流动。
2.油藏二次采油:在初次采油后,油藏中仍存在大量原油无法被采集。
压驱技术可以改变原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油效率。
3.油藏增产:在油藏产能下降或降低后,压驱技术可以帮助恢复或提高油藏的产能,延长油田寿命。
4.复杂油藏开发:对于存在复杂岩性或油水分布不均的油藏,压驱技术可以帮助增加采油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优势和挑战压驱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提高采油效率:通过改善油藏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压驱技术可以增加原油的采集率。
•增加产量:压驱技术可以帮助开采更多原油,并延长油田的寿命。
•降低成本:通过采用压驱技术,可以减少采油操作的成本。
然而,压驱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难题:不同油藏类型和地质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压驱技术需要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石油生产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石油的生产工作原理涉及多个环节,从勘探到开采再到加工,具体如下:一、石油勘探原理石油勘探是为了寻找石油资源,其原理主要基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知识。
最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
1. 地质勘探:通过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特征等的分析,确定潜在的石油含藏区域。
这包括对地质地貌、岩性、构造、沉积特征等的综合解释,利用数据分析、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进行地质勘探。
2.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测量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识别潜在的石油含藏区域。
主要方法包括地震测井、地震反射、地震折射和电磁测井等。
其中,地震测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发射一定能量的地震波,测量其传播速度和反射程度来确定地下地层的结构。
二、石油开采原理石油开采主要有地面开采和水下开采两种方法。
1. 地面开采:主要用于陆地和浅海区块。
主要工作原理包括:(1)勘探确定油藏位置和结构,确定开采方式和开采设备。
(2)钻井:通过钻井设备将钻头钻进地下油层,获取石油。
(3)采油和提高采油率的工艺:主要有自然压力驱动、人工排水驱动和注水驱动等,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2. 水下开采:用于深海油田,主要工作原理包括:(1)钻井:通过悬挂钻井平台或海底钻机,利用下沉钻井井架,对海底进行钻探,获取石油。
(2)采油:通过水下油井生产设备提取石油,再通过水下输送管道将石油送往海上设备进行处理和储存。
三、石油加工原理石油加工是将原油中的各种成分分离、转化和提纯,得到符合市场需求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主要工作原理包括:1. 原油分离:通过裂解和蒸馏等方法,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
2. 转化:通过催化剂作用,将油品中的高碳链烷烃裂解转化为低碳链烷烃,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
3. 提纯:通过温度、压力和分离等方法,去除石油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石油产品。
4. 加工:将提纯后的石油产品进行加工,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如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
总结起来,石油生产的工作原理包括勘探、开采和加工三个环节。
石油开发中的水驱采油技术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基础能源之一,在石油开发中,采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水驱采油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采油方法,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水驱采油技术的原理、应用、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水驱采油技术的原理水驱采油技术是利用注入水的方式,将注入的水与地层中的原油产生驱替作用,从而将原油驱出油层,提高采收率。
其主要原理包括水力驱替作用和物理化学驱替作用。
水力驱替作用是指通过注入大量的水,使注入水与地层中的原油发生流动,形成一定的驱替压力,将原油推向开采井以进行采集。
注入水的流动具有洗涤作用,可以清洗管道和沉积物,提高采收率。
物理化学驱替作用是指注入水与原油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减小原油与油层颗粒之间的黏附力和表面张力,使原油容易流出。
物理化学驱替作用可以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油层渗透率等方式实现。
二、水驱采油技术的应用1. 适用范围:水驱采油技术适用于地层渗透率较高、油层厚度较大、油井储量较丰富的地区。
对于低渗透率、薄油层和低储量的油田来说,水驱采油技术的效果较差。
2. 实施步骤:水驱采油技术的实施包括注水井的开发、注水系统的建设以及注水参数的调整等步骤。
在注入水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产能测试,以确定最佳的注水方案。
三、水驱采油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1)有效驱替:水驱采油技术利用注入水的力量,能够将原油从油层中推出,提高采收率。
(2)成本低廉:相比其他采油技术,水驱采油技术的成本较低,投资回报较高。
(3)环保可持续: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注入水在采油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2. 缺点:(1)寿命有限:随着注入水量的增加,油井中的水含量增加,可能导致产量下降,油井寿命缩短。
(2)地层保护问题:水驱采油技术注入的水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会对地层产生一定的损害。
(3)对储层要求高:水驱采油技术对地层渗透率和储量的要求较高,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油田。
四、水驱采油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对石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水驱采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