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一、填空题:

1、人及猿类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为。

2、别嘌呤醇对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胸腺嘧啶分解的最终产物有、和。

4、参与嘌呤环合成的氨基酸有、和等。

5、痛风是因为体内产生过多造成的,使用作为黄嘌呤氧化酶的自杀性底物可以治疗痛风。

6、核苷酸的合成包括和两条途径。

7、脱氧核苷酸是由还原而来。

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形成核苷酸,脱羧后生成核苷酸。

9、dTMP是由经修饰作用生成的。

10、不同生物分解嘌呤碱的终产物不同,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谢一般止于,灵长类以外的一些哺乳动物可生成;大多数鱼类生成,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可生成。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嘧啶核苷酸的第几位碳原子是来自于CO2的碳( )

①2 ②4 ③5 ④6

2、dTMP的直接前体是()

①dCMP ②dAMP ③dUMP ④dGMP

3、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上第1位N原子来自()

①Gln ②Gly ③Asp ④甲酸

4、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①甘氨酸②天冬氨酸③丙氨酸④谷氨酸

三、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是先形成嘌呤环,再与糖环结合。()

2、CMP是在UMP基础上经谷氨酰胺脱氨消耗ATP形成的。()

3、脱氧核苷酸是在二磷酸核苷酸的基础上还原生成的。()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识别几个特定核甘酸顺序的DNA水解酶。()

5.胞嘧啶、尿嘧啶降解可以产生β-丙氨酸。()

6、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先闭环,再形成N-糖苷键。()

7、L-氨基酸氧化酶是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酶。()

四、问答题:

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有什么重要性?

2、说明嘌呤与嘧啶的降解有何区别?

五、名词解释:

限制性内切酶粘性末端

参考答案:

第十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一、填空题

1、人及猿类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为尿酸。

2、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胸腺嘧啶分解的最终产物有β-氨基异丁酸、NH3和CO2。

4、参与嘌呤环合成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酰胺等。

5、痛风是因为体内尿酸产生过多造成的,使用别嘌呤醇作为黄嘌呤氧化酶的自杀性底物可以治疗痛风。

6、核苷酸的合成包括从头合成和补救途径两条途径。

7、脱氧核苷酸是由核苷二磷酸还原而来。

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_次黄_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形成__乳清__核苷酸,脱羧后生成___尿嘧啶__核苷酸。

9、dTMP是由 dUMP 经甲基化修饰作用生成的。

10、不同生物分解嘌呤碱的终产物不同,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谢一般止于尿酸,灵长类以外的一些哺乳动物可生成尿囊素;大多数鱼类生成尿素,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可生成胺。

二、选择题

1.①

2.③

3.③

4.①

三、是非题

1.×

2.×

3.√

4.√

5.√

6.×

7.×

四、部分问答题参考答案:

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①是核酸(DNA、RNA)的组成成份;

②ATP是生物能量代谢中最重要的能量载体, ATP、ADP、AMP三者之间的转换,对代谢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荷较高时,促进合成代谢,能荷低时促进分解代谢;

③环核苷酸(cAMP、cGMP)作为第二信息在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④)做为某些辅酶的重要成份,如NAD+、NADP+、FAD、CoA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酰基转移反应等;

⑤在生物合成中,参与形成活化原料,如ADPG,CDP-胆碱,APS等等,并在合成反应中提供能量。

2、说明嘌呤与嘧啶的降解有何区别?

提示:①核甘酸降解的一般途径:

②嘌呤降解:先脱氨,生成黄嘌呤后进一步降解生成尿酸(灵长类动物、鸟类、爬虫类、昆虫类等)→尿囊素(其它哺乳动物)尿囊酸(植物) →尿素(大多数鱼类及两栖类) →氨和CO2(某些海洋无脊椎动物)。不同生物嘌呤降解终产物不同。

③嘧啶降解:从脱氨开始,胞嘧啶生成尿嘧啶,尿嘧啶与胸腺嘧啶从还原、水解裂环、再还原,生成CO2、NH3和β—丙氨酸或β—氨基异丁酸。

五、名词解释: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具有极高专一性,在识别位点内或附近,识别并切割外源双链DNA,形成粘性末端或平端的核酸内切酶。

粘性末端:由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在双链DNA的切口处产生交错互补的单链末端。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既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又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的物质() A.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 B.谷氨酸和甘氨酸 C. 丙氨酸和谷氨酸 D.天冬酰胺和甘氨酸 2. 下列参与核苷酸重建最重要的酶() A.腺苷激酶 B.尿苷-腺苷激酶 C. 腺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D.脱氧胞苷激酶 3.人体内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A.6-巯基嘌呤 B.6-氨基嘌呤 C.2-氨基-6-羟基嘌呤 D.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氧化的产物尿酸 二、填空题 1.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均需要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谷氨酰胺。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产物是_________。 3.催化IMP转变为AMP的酶有___________。 4.催化IMP转变为GMP的酶有___________。 5.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是在___________基础上装配碱基,首先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_______,然后才能分别合成AMP和GMP。 6.人类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痛风病人尿酸含

量升高,可用_________阻断尿酸的生物进行治疗。 7.催化鸟嘌呤重建核苷酸的酶是_________,此反应还需要________参加。 8.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所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CO2。 9.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第一个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_____,然后脱羧生成_________。 10.CTP是由________转变而来,dTMP是由_______转变而来。 11.催化UDP转变为dUDP的酶是_________,此酶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__为辅因子。 12.催化氧化型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的酶是_________。 13.催化dUMP转变为dTMP 的酶是__________,此酶的辅酶是_______,它转运__________给dUMP生成dTMP。 14.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参与dTMP合成后生成__________,需经___________酶催化转变为FH4,抑制此酶的常用免疫抑制剂是__________。 (五)问答题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ED (二)填空题 1.CO2;天冬氨酸;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生化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本章要点 ▲核苷酸类的生理学功能 1.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这是核苷酸的最主要的功能。 2.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ATP是细胞的主要能量形式。此外GTP等也可以提供能量。3.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 4.组成辅酶 5.作为代谢中间物的载体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嘌呤分解代谢嘧啶分解代谢 一、简答题 1.什么叫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答:利用最基本的合成原料,经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 2.什么叫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答:利用体内游离的含氮有机碱或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核苷酸。 二、问答题 1.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有何不同?

答:嘌呤核苷酸合成是在PRPP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原料,逐个合成嘌呤环,其重要中间物为IMP,由此再转变或AMP和GMP;嘧啶核苷酸合成是先合成嘧啶环,再与PRPP反应生成嘧啶核苷酸,其重要中间物为OMP,由此再转变成其它嘧啶核苷酸。 2.体内脱氧核苷酸是如何生成的? 答:NDP水平上直接还原核糖C2–OH,参于该反应的酶和蛋白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硫氧化还原蛋白,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NADPH+H+,该酶体系作用的过程。 3.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与酶Ⅱ有何区别?试作全面比较之。 答: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存在于肝线粒体,以NH3为氮源,合成氨基甲酰磷酸,进而参于尿素生成反应。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存在于所有细胞的胞液,以谷氨酰胺为氮源,合成氨甲酰磷酸,进而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过程,其他如变构激活剂、反馈抑制剂等的区别。 第八章复习要点 1. 参与核苷酸从头合成/补救合成的原料概况。 2. 一碳单位,碳酸氢根,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以及甘氨酸在核苷酸从头合成中的作用。 3. 核酸酶的类型。 4. 核苷酸抗代谢物/类似物的作用机制。 5. 嘌呤/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如何与磷酸戊糖途径交汇? 6. 尿酸水平异常与痛风症的关系。 7. 核苷酸别于遗传信息携带者外的生物学功能; 至少举三例。 8. 嘌呤/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补救合成。 9. 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缺陷与遗传疾病的联系;一例。 10.嘧啶核苷酸降解代谢如何与能量代谢或糖异生连接?

生物化学下册作业

第八和九章.DNA和RNA的生物合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DNA半保留半连续复制 2. 前导链、滞后链、岗崎片断 3. 中心法则 4. 复制叉与复制子 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6.模板链(或反义链即负链)与编码链(或有义链即正链) 7. 转录、逆转录、不对称转录8. 外显子与内含子 9. 单顺反子与多顺反子10. 基因、结构基因、调节基因 11. 操纵子11. 启动子、终止子、转录因子 13.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元件14. 衰减子与增强子 15. RNA加工与RNA剪切16. 光复活 二、问答题 1.试述DNA的半保留半连续的复制过程。(以原核生物为例) 2.试述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3.试述原核生物DNA的转录过程。 4.试述四类RNA病毒的复制过程。 5.简述复制叉上进行的基本活动及参与的酶(以原核生物为例说明)。 6.由RNA聚合酶Ⅱ合成的初始转录物(mRNA前体)需经过哪些加工过程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第十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2. 翻译与翻译后加工 3. 多聚核糖体

二、问答题 1.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2.以原核生物为例说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3.何谓‘‘转译后加工”,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加工修饰方式有哪些?(以真核生物 为例)。 4.保证准确翻译的关键是什么? 5.图示并简述中心法则。 三、计算题 DNA的MW(分子量)=1.3×108(双链)。(注: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1. 噬菌体T 4 对的平均分子量是640,核苷酸残基平均分子量为320) 可为多少个AA编码? 1)T 4 2)T DNA可为多少MW=55000的蛋白质编码?(注:多肽链中平均每个AA残 4 基的分子量为110) 2.合成一个九肽需要多少个ATP?如果这个九肽含有起止AA残基(Met)至少需要 多少个ATP? 3. 按下列DNA单链 5’ TCGTCGACGATGATCATCGGCTACTCG 3’ 试写出: 1) DNA复制时另一条单链的序列。 2) 以此链为摸板转录的mRNA的序列。 3) 合成的多肽的序列。 (注:三题答案均须注明方向。) 四、论述题 1.围绕中心法则论述遗传的稳定性(注:DNA、RNA复制)以及基因表达中如何实现遗信息碱基序列到蛋白质AA序列的转变?

《生物化学》考研内部课程配套练习第九章蛋白质代谢及第十章核酸代谢

第九章蛋白质代谢及第十章核苷酸代谢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蛋白酶; 2、肽酶; 3、转氨作用; 4、尿素循环; 5、生糖氨基酸; 6、生酮氨基酸; 7、核酸酶; 8、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9、一碳单位 (二)英文缩写符号 1、GOT;2.GPT;3、PRPP;4、GDH;5、IMP。 (三)填空 1.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作用降解成氨基酸。 2.多肽链经胰蛋白酶降解后,产生新肽段羧基端主要是和氨基酸残基。 3.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水解多肽链由族氨基酸端形成的肽键。 4.氨基酸的降解反应包括、和作用。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通常是。 6.谷氨酸经脱氨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和。 9.生物固氮作用是将空气中的转化为的过程。 10.固氮酶由和两种蛋白质组成,固氮酶要求的反应条件是、和。11.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通常以或为还原剂。 12.芳香族氨基酸碳架主要来自糖酵解中间代谢物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代谢物。13.组氨酸合成的碳架来自糖代谢的中间物。 14.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5.胞嘧啶和尿嘧啶经脱氨、还原和水解产生的终产物为。 16.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氨基酸有、和。 17.尿苷酸转变为胞苷酸是在水平上进行的。 18.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由酶催化的,被还原的底物是。 19.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鸟苷酸的C-2氨基来自。20.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称为。 21.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22.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四)选择题 1.转氨酶的辅酶是:

第六次生物化学作业

第六次生物化学作业 一、英文缩写符号写出对应的中文名称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__________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___________ ;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__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 ________和________ 酶降解α–1,6糖苷键。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 _____和_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_______和________。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__ 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___反应。

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一、填空题: 1、人及猿类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为。 2、别嘌呤醇对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胸腺嘧啶分解的最终产物有、和。 4、参与嘌呤环合成的氨基酸有、和等。 5、痛风是因为体内产生过多造成的,使用作为黄嘌呤氧化酶的自杀性底物可以治疗痛风。 6、核苷酸的合成包括和两条途径。 7、脱氧核苷酸是由还原而来。 8、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形成核苷酸,脱羧后生成核苷酸。 9、dTMP是由经修饰作用生成的。 10、不同生物分解嘌呤碱的终产物不同,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谢一般止于,灵长类以外的一些哺乳动物可生成;大多数鱼类生成,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可生成。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嘧啶核苷酸的第几位碳原子是来自于CO2的碳( ) ①2 ②4 ③5 ④6 2、dTMP的直接前体是() ①dCMP ②dAMP ③dUMP ④dGMP 3、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上第1位N原子来自() ①Gln ②Gly ③Asp ④甲酸 4、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①甘氨酸②天冬氨酸③丙氨酸④谷氨酸 三、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是先形成嘌呤环,再与糖环结合。() 2、CMP是在UMP基础上经谷氨酰胺脱氨消耗ATP形成的。() 3、脱氧核苷酸是在二磷酸核苷酸的基础上还原生成的。()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识别几个特定核甘酸顺序的DNA水解酶。() 5.胞嘧啶、尿嘧啶降解可以产生β-丙氨酸。() 6、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先闭环,再形成N-糖苷键。() 7、L-氨基酸氧化酶是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酶。() 四、问答题: 1、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有什么重要性? 2、说明嘌呤与嘧啶的降解有何区别?

10 第十一章 氨基酸代谢

班级学号姓名 第十一章氨基酸代谢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解释 3. 必需氨基酸 4. 高氨血症 5.?转氨基作用 6. 联合脱氨基作用 7. 嘌呤核苷酸循环 8. 鸟氨酸循环 9.一碳单位11.腐败作用12.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13. 苯酮酸尿症 二、填空 1. 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有(),()和()。 2. 氨基酸脱氨基的产物有()和()。 3. 没有脱掉氨基的脱氨基方式是()作用。 4. 在肝脏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而在心肌中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 5. 在心肌、骨骼肌中氨基酸主要通过()。 6. 参与联合脱氨基的酶是(),()。 7. 氨的去路主要有(),()和()。 8.()是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的生成实质上是机体对氨的一种()方式。 9. 因肝脏功能障碍导致()循环障碍引起血氨升高,因而消耗了脑中()使 ()循环原料减少造成脑()不足,导致昏迷。 10. 肝功能障碍、血中氨增高可用()溶液灌肠,禁用()溶液。 11. α-酮酸的去路有(),()和()。 12. γ-氨基丁酸由()氨酸经()作用产生,可服用维生素()而使其生成量增加。 13. 牛磺酸是()氨酸氧化脱羧的产物,用于合成(),是()的成分。 14. 色氨酸经羧化、脱羧产生(),对血管有()作用。 15. α-酮戊二酸、丙酮酸、草酰乙酸分别由_____、_____和_____脱氨基主要产生,它们都是糖代谢的重 要中间产物。 16. 由于谷氨酸脱氢酶_____强,而且在心肌和骨骼肌中活性_____,故不能承担体内主要脱氨基作用。 17.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维持_____活性和_____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18. 谷胱甘肽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两者可以通过_____反应互相转变。 19.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_____,其分子中_____和_____原子是结合一碳基团的位置。 20. 维生素B12是合成_____的重要辅酶,它以_____形式参加作用。 21. 甲硫氨酸与ATP反应生成,它是体内具有_____的化合物,所以又称____甲硫氨酸。 22. 维生素B12缺乏往往伴有缺乏症,故维生素B12缺乏时会产生_____。 24. 苯丙氨酸在体内既可生成也可生成,所以称为氨基酸。 25. 体内氨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和_____。 26. 酪氨酸在体内经羟化、脱羧基甲基化等反应,可转变为,和__ ___, 三者统称为,均为神经递质。 27. 先天性酪氨酸缺陷的人,因合成障碍则毛发、皮肤呈_____色称为。 28. 糖转变为氨基酸只能提供不能提供_____。 29. 糖和脂肪相互转化的两个枢纽性物质是和。 30. 生糖及生酮氨基酸都能转变为进而合成,再合成脂肪。 31. α-氨基酸的氨基通过_____酶的催化转移到_____的_____位,从而生成新的和___ __的 过程叫转氨基作用。此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33. 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氨在_____中通过循环生成_____,经_____排泄。 35.肝功能严重受损,血氨浓度_____,而血中尿素含量_____。 37.含硫氨基酸包括__ ___、__ ___、。 38.S-腺苷甲硫氨酸可通过_____产生,是体内供给_____的活性形式。 40.转氨酶的辅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都为。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大类个体微小、构造简单、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农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之相关的理论探索。 3、原核微生物:是指细胞核没有膜包围,不含组蛋白这样的一类微生物。 4、孢子丝:孢子丝是气生菌丝生长至一定阶段,在其上分化出可以形成孢子的繁殖菌丝,也称产抱丝。 5、质粒:质粒是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 6、荚膜:荚膜是包被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粘性物质, 二、填空题 1、球状、杆状、螺旋状 2、类囊体;异形细胞 3、巴斯德、柯赫 4、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5、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C 5、C 6、C 7、B 8、D 9、A 四、简答题 1、微生物的特点主要有: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2)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3)适应力强、容易变异 (4)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微生物中即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同样也包括非细胞类的病毒。如原核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蓝细菌、古菌等,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一些单细胞的藻类等,及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等。 2、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原核等。具内膜系统;原核,也称拟核或核区,质粒是细菌除染色体DNA外的一种遗传物质,某些细菌有:鞭毛、菌毛、荚膜以及芽孢等。 3、 项目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 结构层次单层内壁层外壁层 厚度(nm)20~80 1~3 8~10 肽聚糖含量高,达50层,交联度高含量低,1~3层,交联度低- 磷壁酸+-- 蛋白质+或--+ 脂多糖--+ 对青霉素敏感不敏感 对溶菌酶敏感不敏感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第九章核苷酸代谢 一、内容提要 食物中的核苷酸很少为机体所用,人体所需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所以核苷酸不属于人体的营养必需物质。体内核苷酸的合成有两种形式: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补救合成途径是指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前者是体内核苷酸合成的主要途径。 (一)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以5-磷酸核糖、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一碳单位和CO2为基本原料,在细胞液中合成的。合成的主要器官是肝,其次为小肠粘膜和胸腺。合成的主要特点是在5-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渐合成嘌呤环的;最先合成的核苷酸是次黄嘌呤核苷酸(IMP),IMP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AMP)和鸟嘌呤核苷酸(GMP)。PRPP合成酶和PRPP酰胺转移酶是IMP合成的关键酶。 AMP和GMP在激酶的连续作用下,分别生成ATP和GTP。 脑和骨髓等组织只能通过补救合成途径来合成嘌呤核苷酸。参与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酶有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腺苷激酶。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意义一方面是补救合成过程简单,耗能少,节省了从头合成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另一方面对于脑和骨髓等组织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相应的核糖核苷酸在核苷二磷酸的水平上直接还原而成的,催化反应进行的酶是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分解产物有嘌呤碱、磷酸、戊糖(或磷酸戊糖)。戊糖或磷酸戊糖既可以参与体内的磷酸戊糖途径,也可以继续参与新核苷酸的合成;嘌呤碱则在体内继续分解,并最终随尿排出。人体嘌呤碱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是尿酸生成的重要酶。临床上的痛风症就是由于血中尿酸含量升高而引起的,别嘌呤醇是一种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常被用于痛风症的治疗。 (二)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以谷氨酰胺、CO2、天冬氨酸和5-磷酸核糖为主要原料的;

生物化学(9.4)--作业核苷酸代谢(附答案)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名词解释 PRPP(phosphoribosylpyrophosphate) IMP(次黄嘌呤核苷一磷酸)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denovosynthesisOfnucleotide)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核苷酸合成的反馈调节 核苷酸抗代谢物 问答题 1. 简述嘌呤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其主要合成途径的特点? 2. 简述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 3. 简述嘌呤核苷酸的常见抗代谢物及其作用机制。 4. 简述dTMP的生成过程。 5. 嘧啶核苷酸在体内是如何分解的? 6. 简述嘧啶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主要合成途径的特点? 7. 试述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8. 试从合成原料、合成过程和反馈调节等方面比较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相同和不同点。 9. 试述机体对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的调节。 10. 以酶的竞争性抑制的作用原理,阐述核苷酸抗代谢物5—氟尿嘧啶、6硫基嘌呤、氮杂丝氨酸和氨甲蝶呤(MTX)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1. 从存在部位、氮的来源、催化代谢的特点和功能等方面比较氨基甲酰磷酸合成

酶的两种同工酶的不同。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PRPP(phosphoribosylpyrophosphate) [答案]PRPP为磷酸核糖焦磷酸的英文缩写,它是核糖的活化形式,主要参与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并在其中提供磷酸核糖。 IMP(次黄嘌呤核苷一磷酸) [答案]IMP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重要中间产物,AMP和GMP均由其转变而来。同时IMP也是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产物,由次黄嘌呤与PRPP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催化生成。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答案]利用体内现成的嘌呤、嘧啶碱或其核苷,经过磷酸核糖转移酶或核苷激酶等催化的简单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其合成反应较从头合成要简单,耗能亦少。通过补救合成,一方面节省了体内的能量和原料,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缺乏从头合成核苷酸酶系而只能进行补救合成的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该途径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核苷酸合成的反馈调节 [答案]核苷酸合成的反馈调节是指在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关键酶的抑制作用。它一方面根据机体的需要合成核苷酸,另一方面又不会使核苷酸合成过多,“供过于求”,以节省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作业

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作业 专业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填空 1、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通常是。 2、谷氨酸经氧化脱氨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3、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4、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和。 5、芳香族氨基酸碳架主要来自糖酵解中间代谢物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代谢物。 6、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7、胞嘧啶和尿嘧啶经脱氨、还原和水解产生的终产物为。 8、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氨基酸有、和。 9、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二)选择题 1、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 B、NADP+ C、FAD D、磷酸吡哆醛 2、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 B、鸟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3、γ-氨基丁酸由哪种氨基酸脱羧而来: A、Gln B、His C、Glu D、Phe 4、经脱羧后能生成吲哚乙酸的氨基酸是: A、Glu B、His C、Tyr D、Trp 5、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A、V B1 B、V B2 C、V B3 D、V B5 6、在尿素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产生: A、鸟氨酸 B、精氨酸 C、瓜氨酸 D、半胱氨酸 7、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通常以哪种化合物的形式暂存和运输: A、尿素 B、氨甲酰磷酸 C、谷氨酰胺 D、天冬酰胺 8、丙氨酸族氨基酸不包括下列哪种氨基酸: A、Ala B、Cys C、Val D、Leu 9、组氨酸的合成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 A、PRPP B、Glu C、Gln D、Asp 10、合成嘌呤和嘧啶都需要的一种氨基酸是: A、Asp B、Gln C、Gly D、Asn 11、生物体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中首先合成的核苷酸是: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中专起点大专)》在线作业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中专起点大专)》在线作业 1. 基因表达过程中仅在原核生物中出现而真核生物没有的是 A. tRNA的稀有碱基 B. AUG用作起始密码子 C. 冈崎片段 D. DNA连接酶 E. σ因子 正确答案:E 满分:2 分得分:2 2. 氨基酸是通过下列哪种化学键与tRNA结合的? A. 糖苷键 B. 磷酸酯键 C. 酯键 D. 氢键 E. 酰胺键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3. 在真核基因转录中起正性调节作用的是 A. 启动子 B. 操纵子 C. 增强子 D. 衰减子 E. 沉默子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4. 影响离子通道开关的配体主要是 A. 神经递质 B. 类固醇激素 C. 生长因子 D. 无机离子 E. 甲状腺素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5. 梗阻性黄疸尿中主要的胆红素可能是: A. 游离胆红素 B.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C. 结合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D. 胆红素-Y蛋白 E. 胆红素-Z蛋白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6. 在体内参与脂酸合成的葡萄糖代谢的直接中间产物是 A. 3-磷酸甘油醛 B. 丙酮酸 C. 乙酰CoA D. 磷酸二羟丙酮 E. 草酰乙酸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7. 快速调节是指酶的 A. 活性调节 B. 含量调节 C. 酶的变性 D. 酶降解 E. 酶区域性分布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8. 引起血中丙酮酸含量升高是由于缺乏 A. 硫胺素 B. 叶酸 C. 吡哆醛 D. 钴胺素 E. NADP+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9. 关于原核生物切除修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需要DNA-polⅢ参与 B. 需要DNA连接酶参与 C. 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方式 D. 可修复紫外线照射造成的DNA损伤 E. 需要UnrA,UvrB,UvrC蛋白参与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10. cAMP对转录的调控作用中 A. cAMP转变为CAP B. CAP转变为cAMP C. cAMP和CAP形成复合物 D. 葡萄糖分解活跃,使cAMP增加,促进乳糖利用,来扩充能源 E. 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与转录无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11. 复制产物为5′-GCTAGA T-3′它的模板是 A. 5′-GCTAGAT-3′ B. 5′-CGATCTA-3′ C. 3′-CGATCTA-5′ D. 3′-GCTAGAT-5′ E. 5′-CGAUCUA-3′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12.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 A. 蛋白质带正电荷或负电荷时的溶液pH值 B. 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时溶液的pH值 C. 蛋白质分子呈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D. 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E. 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13. 化学毒气—路易斯气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 A. 丝氨酸的羟基

2020年整理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科)》在线作业及答案.doc

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 1. 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叙述正确的是E A. 作用物的浓度越高越好 B. 温育时间越长越好 C. 反应温度以37℃为佳 D. pH必须中性 E. 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 2. 关于腐败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 A. 是肠道细菌对蛋白质或蛋白质消化产物的作用 B. 主要是氨基酸脱羧基、脱氨基的分解作用 C. 主要在大肠进行 D. 腐败作用产生的都是有害物质 E. 是细菌本身的代谢过程,以有氧分解为主 3. 不对称转录是指D A. 同一mRNA分别来自两条DNA链 B. 两相邻的基因正好位于两条不同的DNA链 C. DNA分子中有一条链不含任何结构基因 D. 两条DNA链均可作为模板链,不同基因的模板链不一定在同一条DNA链上 E. RNA聚合酶使DNA的两条链同时转录 4. 最常出现在β-转角的氨基酸是A A. 脯氨酸 B. 谷氨酸 C. 甘氨酸 D. 丝氨酸 E. 天冬氨酸 5. 基因组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B A. 部分遗传信息 B. 整套遗传信息

C. 可转录基因 D. 非转录基因 E. 可表达基因 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B A. 3磷酸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 B. 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 C. 3磷酸基末端和5磷酸基末端 D. 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 E. 3羟基末端、5羟基末端及磷酸 7. 属于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是C A. Arg B. Lys C. Phe D. Asp E. Met 8. Lac阻遏蛋白结合乳糖操纵子的是B A. P序列 B. 0序列 C. CAP结合位点 D. I基因 E. Z基因 9. 下列嘌呤核苷酸之间的转变中,哪一个是不能直接进行的?E A. GMP→IMP B. IMP→XMP C. AMP→IMP D. XMP→GMP E. AMP→GMP 10. 引起血中丙酮酸含量升高是由于缺乏A

浙大远程生物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浙大远程生物化学(药)第2-13章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单选题 1.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和β片层都属于( )。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五级结构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关于酶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含量调节是个快速调节方式 B 变构酶常是催化代谢反应最快的步骤。 C 所有的变构酶都会发生正协同效应。 D 共价修饰调节属于酶的快速调节 E 酶原激活属于酶的迟缓调节方式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乙酰CoA不能由下列哪种物质生成?( ) A 葡萄糖 B 酮体 C 脂肪酸 D 磷脂 E 胆固醇正确答案:E 单选题 4.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多的组分是( )。 A 脂肪酸 B 甘油三酯 C 磷脂酰胆碱 D 蛋白质 E 胆固醇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糖原分子中一个葡萄糖单位经糖酵解分解成乳酸时能产生多少分子ATP?( ) A 1 B 2 C 3 D 4 E 5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属于mRNA结构特性的是( )。 A 原核生物成熟的mRNA都具有“帽子”结构和“尾部”结构 B 是代谢活跃,更新迅速的RNA C 与核糖体蛋白一起形成核糖体 D 是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 E 与组蛋白一起构成核小体结构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高脂膳食后,血中含量快速增高的脂蛋白是( )。 A HDL B VLDL C LDL D CM E IDL 正确答案:D单选题

8.肝脏不能氧化利用酮体是由于缺乏( )。 A HMGCoA合成酶 B HMGCoA裂解酶 C HMGCoA还原酶 D 琥珀酰CoA转硫酶 E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正确答案:D 单选题 9.下列哪项关于酮体的叙述不正确?( ) A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B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的正常中间产物 C 糖尿病可引起血酮体升高 D 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 E 酮体可以从尿中排出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0.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 A 盐键 B 疏水键 C 氢键 D 分子间作用力 E 肽键正确答案:E 单选题 11.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之一是( )。 A 乳酸脱氢酶 B 果糖二磷酸酶-1 C 6-磷酸果糖激酶 D 6-磷酸葡萄糖酶 E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2.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 A 肌肉组织没有葡萄糖贮存 B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E 肌糖原量太少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3.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结构( )。 A 属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B 几个分子量较大的氨基酸残基连续排列有利于α螺旋结构形成 C 维持其结构稳定的力是氢键 D 有脯氨酸的位置易形成α螺旋结构 E 有甘氨酸的位置易形成α螺旋结构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4.下列酶的辅酶和辅基中含有核黄素的是( )。 A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 乳酸脱氢酶 C 苹果酸脱氢酶 D 琥珀酸脱氢酶 E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正确答案:D单选题 15.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 A 核DNA

第十章 核苷酸的代谢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李妮 No: _11___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引言 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生物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它在体内分布广泛,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以5′-核苷酸的形式存在。 食物核酸的消化 第一节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synthesis pathway) ※意义:机体大多数组织核苷酸合成的主要途径 ●补救合成途径(salvage synthesis pathway) ※意义:脑、骨髓等少数组织的核苷酸合成途径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1.原料与部位 原料:5-磷酸核糖、谷氨酰胺、甘氨酸、天冬氨酸、一碳单位和CO2 部位:肝;其次小肠和胸腺 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

2.合成过程 (1)IMP 生成过程 5- 磷酸核糖P O-CH 2 H O H H H OH OH OH P O-CH 2 H O H H H O OH OH P P ATP AMP PRPP 合成酶 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 Gln Glu 酰胺转移酶 5-磷酸核糖胺 P O-CH 2 H O H H NH 2 OH OH OH Gly Mg 2+ GAR 合成酶 ATP ADP Pi H 2C-NH 2O=C-NH R 5/P 甘氨酰胺核苷酸(GAR) N 5,N 10-CH=FH 4FH 4 转甲酰基酶 H 2C-NH-CHO O=C-NH R 5/P 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FGAR) Gln Glu 合成酶H 2C-NH-CHO HN=C-NH R 5/P Mg 2+ 甲酰甘氨咪核苷酸(FGAM) ATP ADP AIR 合成酶 Pi Mg 2+ R 5/P N HC C H 2N N CH 5-氨基咪唑核苷酸(AIR) CO 2 羧化酶R 5/P N C H 2N N CH HO-C O 5-氨基咪唑-4-羧基核苷酸(CAIR) Asp Mg 2+ 合成酶ADP Pi ATP R 5/P N C H 2N N CH HC-HN-C O HOOC CH 2 HOOC 5-氨基咪唑-4-(N-琥珀酸)甲酰胺核苷酸(SAICAR) 裂解酶 延胡索酸 R 5/P N C H 2N N CH H 2N-C O 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N 10-COH-FH 4FH 4 转甲酰基酶 K +R 5/P N C OHC-NH N CH H 2N-C O 5-甲酰胺咪唑-4-氨基甲酰核苷酸(FAICAR) P O-CH 2 H O H H N H OH OH N N N O 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 环水解酶 H 2O

11 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作业及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第十二章核苷酸代谢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 1.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2.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3.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4.核苷酸合成的反馈调节 二.填空题 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有磷酸核糖、________、CO2、Gln、Asp和Gly。 2.PRPP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中间代谢物。 3.对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产生反馈抑制作用的有GMP、______和IMP。 4.HGPRT除受GMP反馈抑制外,还受______核苷酸的反馈抑制。 5.氨甲蝶呤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NDP→dNDP的反应过程中,需要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该酶的辐酶是______。 7.嘧啶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核苷酸为__________。 8.作为嘧啶合成过程的第一个多功能酶,?它除了具有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和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外,还 有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9.当IMP→AMP时,Asp的碳链可直接转变为___________。 10.当IMP→GMP时,嘌呤环上的C2所连接的侧链NH2来源于__________。 11.嘌呤核苷酸合成和嘧啶核苷酸合成共同需要的物质是___________。 12.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__________。 13.5-FU的抗癌作用机理为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合成,因而抑制了DNA的生物合成。 14.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用嘌呤类似物是__________;常用嘧啶类似物是__________。 15.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在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中HGPRT催化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叶酸类似物竞争性抑制__________酶,从而抑制了__________的生成。 18.别嘌呤醇是__________的类似物,通过抑制__________酶,减少尿酸的生成。 19.由dUMP生成TMP时,其甲基来源于__________,催化脱氧胸苷转变成dTMP的酶是__________,此 酶在肿瘤组织中活性增强。 20.体内常见的两种环核苷酸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核苷酸合成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 22.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__________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酶。 23.氨基蝶呤(MTX)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__________相似,并抑制__________酶,进而影响 一碳单位代谢。 24.用于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氨基甲酰磷酸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合成,而用于尿素合成的氨基甲酰磷酸是在 细胞的__________中合成。 25.痛风症患者血液中__________含量升高,可用__________药物来缓解。 三. 选择题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核苷酸是______。A.3'-CTP B.5'-UTP C.5'-ATP D.3'-ATP E.3'-dTTP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是______。 A.XMP B.IMP C.GMP D.AMP E.CMP 3.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嘌呤环上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α-氨基 B.合成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 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的形成提供氨甲酰基 D.在由IMP合成AMP和GMP时均用ATP供能 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为GMP 6.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特点是______。 A.先合成嘌呤碱,再与磷酸核糖结合 B.先合成嘌呤碱,再与氨基甲酰磷酸结合 C.在磷酸核糖焦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 D.在氨基甲酰磷酸基础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 E.不消耗能量 7.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为______。A.尿素B.尿酸 C.肌酐 D.尿苷酸 E.肌酸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一、教学基本要求 复述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记住嘌呤核苷酸有两条合成途径。结合嘌呤核苷酸结构与从头合成途径,写出嘌呤核苷酸各元素或组成的材料来源,IMP、AMP与GNP相互转变。熟记二磷酸核苷还原生成脱氧嘌呤核苷酸。写出与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有关的酶名称、功能、酶缺陷相关的疾病。 结合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调节,熟记嘌呤核苷酸抗代谢药物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 记住嘌呤核苷酸体内分解代谢终产物尿酸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熟记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及合成调节。写出CTP、TMP生成方式。说出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所需要的酶及其催化的反应。论述嘧啶核苷酸抗代谢药物作用机理,记住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名称。 二、教材内容精要 核苷酸的生物学功用要点:①合成核酸的原料。②构成能量物质:如ATP、GTP、UTP、CTP等。③参与代谢调节:如cAMP和cGMP。④辅酶组成成分:如NAD+、NADP+、FAD、FMN 和CoASH等。⑤参与组成活性中间代谢物:如UDPG、CDP-胆碱、CDP-乙醇胺等。 (一)嘌呤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第二阶段生成腺嘌呤核苷酸(AMP)和鸟嘌呤核苷酸(GMP)。 (1)第一阶段 要点: 1)嘌呤核苷酸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氨、甘氨酸、CO2和一碳单位。 记忆:记住5个字就记住了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天、谷、甘、碳(CO2)、碳(一碳单位)。 2)重要的中间产物: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是嘌呤从头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主要在于a.PRPP是5磷酸核糖的活性形式;b.PRPP可以直接与嘌呤碱生成嘌呤核苷酸(见补救途径);c.PRPP可以促进关键酶酰胺转移酶的活性,可视为调节物质。 3)关键酶:PRPP合成酶和酰胺转移酶,这两个酶可受代谢物反馈调节。 4)反应过程中,凡有谷氨酰胺和一碳单位参与的反应,均可分别被抗代谢物氨基酸类似物氮杂丝氨酸和叶酸类似物氨甲蝶呤所阻断。 5)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一开始就在磷酸核糖的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此点与嘧啶核苷酸合成不同。 (2)第二阶段 要点: 1)IMP可分别经腺苷酸代琥珀酸生成AMP,以及经黄嘌呤核苷酸(XMP)生成GMP。由IMP 生成AMP的过程同氨基酸代谢过程所讲授的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联合脱氨基作用,可参阅氨基酸代谢章。 2)GTP可促进IMP生成AMP,ATP可促进IMP生成GMP。其意义在于AMP和GMP在体内按需要合成,不至于使某种生成过多,而另一种生成过少。

分子生物学作业

各位学生: 按照河南省自考办通知要求,自考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由学生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计算,平时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现把学生作业题目发给你们,请下发给自考学生进行练习。作业具体要求如下: 1、所有作业题打印下来手写完成,答案打印无效; 2、简答题、问答题的答案可以写在相应题目作业纸的背面,题号标注清楚,写不下的可另附纸页; 3、考试时要求学生将本次参加的考试科目完成的作业带至考场, 交予监考老师,由监考考试考试前按照考试试卷的排序进行整理,考试结束后连同试卷一起交主考学校。 4、作业题也可上郑州大学药学院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06983265.html,/yxy/)资料下载处下载。 郑州大学药学院 2011年10月24日

分子生物学作业题 (自考专升本使用)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 郑州大学药学院

目录 第一章糖的化学(略)........................................................ 第二章脂类的化学(略)..................................................... 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略)............................................ 第四章蛋白质的化学 (3) 第五章核酸的化学 (4) 第六章酶 (5) 第七章激素及其作用机制(略)............................................... 第八章生物氧化 (7) 第九章糖代谢 (8) 第十章脂类代谢 (9) 第十一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10) 第十二章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12) 第十三章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 (12) 第十四章DNA的复制与修复 (13) 第十五章转录与基因表达调控 (14) 第十六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6) 第十七章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 (17) 第十八章生物药物(略)………………………………………………第十九章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