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相关生存质量研究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24.10 KB
- 文档页数:5
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的进展摘要:支气管哮喘可轻可重,重症支气管哮喘会引起患者呼吸苦难,对其生活能力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除此以外,患者还会合并细菌等感染性疾病。
除了积极治疗外,加强临床护理显得非常关键。
故本文就其发生原因以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医特色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前言支气管哮喘患者若患者长期患有支气管哮喘,则会出现长期的呼吸困难。
长期患有重度支气管哮喘后,可能会引起身体的损耗,出现消瘦、乏力的现象[1]。
一旦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治疗不及时出现气胸、纵隔气肿、酸碱失衡等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有一定诱因,为了避免反复的哮喘发作,可以尽量的不要接触一些过敏原或是是刺激因素。
此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减缓病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其护理进展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1.支气管哮喘病因分析1.1遗传因素1942年Waddington首先提出表观遗传学概念,其主要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所有细胞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在表型或基因表达上的可遗传性改变[2]。
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哮喘有明确的具有遗传特征。
一般对于父母如果患有哮喘或者一方患有哮喘,孩子患有哮喘的概率也比较高。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这些过敏疾病,孩子罹患哮喘疾病的风险可以高达70%,所以说哮喘是具有遗传特征的疾病。
大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病理特征:气道平滑肌(ASM)增厚。
长期以往可能导致哮喘患者气道异常反应,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
对于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哮喘是不好控制的,平时可以注意进行相应的护理或者是预防措施,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比较舒适。
1.2环境因素除了遗传性过敏体质外,还与环境的过敏因素有关。
过敏源包括:尘满、花粉烟雾、药物、饮食(牛奶、蛋类、鱼虾类、菠萝、西红柿、芒果等)、动物毛屑、细菌病毒感染、炒菜油烟、香烟烟雾、工业粉尘或气体等。
冬虫夏草软胶囊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
王宁群;姜良铎;张晓梅;黄小波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7(14)12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哮喘不仅引起患者日常活动受限,而且导致患者情绪、心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笔者观察冬虫夏草软胶囊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探索提高哮喘相关生存质量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提供依据。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王宁群;姜良铎;张晓梅;黄小波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622.5
【相关文献】
1.冬虫夏草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2.PDCA护理模式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
3.变应原浸液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观察
4.为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冬虫夏草软胶囊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5.冬虫夏草软胶囊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观察及预防意义研究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长期、持续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其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抑制病情的进展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严格执行医嘱,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反之,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差,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20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照相仿(P>),对比研究具有可行性。
方法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常规抗感染、抗炎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0)200~1600μg/d,2~4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吸入82激动剂予以配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监测和生活指导,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予以补充,给予更为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健康宣教:开展健康宣教活动,由护理人员向患者普及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
同时向患者介绍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步骤、目的和预期效果,告知患者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增加患者对其的了解程度,消除心中的顾虑。
支气管哮喘的新免疫治疗与生活质量改善【课题申报】支气管哮喘的新免疫治疗与生活质量改善一、项目背景与意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的患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等,但存在一定的缺陷。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本课题拟研究支气管哮喘的新免疫治疗方法,并探究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二、研究目标1. 研究新免疫治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探究新免疫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症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 分析新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
三、研究内容与方案1. 收集和整理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
2. 构建支气管哮喘新免疫治疗模型,如抗体治疗、细胞疫苗和特定免疫调节治疗等。
3. 设计且建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新免疫治疗的生物学效应、安全性评价和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4. 采用临床问卷、生活质量评估等方法,定量分析新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
5. 通过免疫细胞学、免疫组化和基因表达等实验方法,探究新免疫治疗的机制和影响途径。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 第一年:- 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患者特点及疾病相关指标。
- 建立支气管哮喘新免疫治疗模型,预研抗体治疗或细胞疫苗。
2. 第二年:- 开展新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构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肺功能变化。
- 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和统计分析,初步了解新免疫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第三年:- 深入研究新免疫治疗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探索治疗的关键因素。
- 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论文和专利申请。
五、研究预期成果1. 初步建立支气管哮喘新免疫治疗模型,为治疗策略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2. 评价新免疫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综述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近年来的应用。
对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新型抗哮喘药物的临床使用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哮喘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哮喘;治疗;进展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10年来许多国家的患病率都有上升趋势[1],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因此治疗哮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临床治疗哮喘的药物综述如下。
目前抗哮喘药物分为三大类及其他类:即消除非特异性炎症药物、抑制过敏介质释放药物、支气管舒张剂及其他类[2]。
1 消除非特异性炎症药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消除气道非特异性炎症药物,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作用机制是:阻止炎症细胞特别是嗜酸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干扰碳四烯酸的代谢;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气管平滑肌对β2激动剂的反应性[2-3]。
其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
应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大,故全身用药主要用于急性或重症哮喘的发作。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慢性持续性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
许多研究证实它们对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发作频率、减低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提高生活质量均有效。
常用的吸入药物有:布地奈德(BUD)、丙酸倍氯米松(BDP)、丙酸氟替卡松(FP)、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MF)等。
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改变分子结构,提高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另一个是用气雾剂方式将更多药物运送到发生炎症的大小气道,或可以吸入在局部就可以代谢的软激素(如环索奈德)。
环索奈德(ciclesonide)是新一代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它本身是以无活性的药物前体形式存在,到达肺部经肺内酯酶分解激活才具有抗炎活性。
该药的非活性部分能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被肝脏有效清除,故毒副作用极低。
与布地奈德相比,环索奈德每晚给药1次能够改善哮喘症状和病人早上肺功能[4]。
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重视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但多是以激素类药物为主。
本文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方面阐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表明玉屏风散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疗效,为今后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思路。
关键词:玉屏风散;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药理作用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主要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1]。
若不及时控制,病情会不断加重,进而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及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
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等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症状达到维持正常生活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玉屏风散的药理作用及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为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1.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1.1传统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支气管哮喘属于传统医学中“哮病”的范畴,其主要的病理因素是痰邪。
痰伏于肺,痰气互结,阻塞气道,使肺失宣发肃降。
而邱志楠教授[2]认为哮病的病机应以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而哮病病位在肺,哮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肺脏受损,进而表现出肺气虚的证候,因肺主气的升降,脾主气机之运化,肾为气之根,肺、脾、肾三脏相互作用,促成了气在人体中的循环。
当肺气长期受到损伤时,根据中医的整体观,脾、肾二脏之气也会出陆续出现损伤,进而出现肺、脾、肾三脏的气虚之侯。
指南[3]把哮病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加重期多由寒热失调、吸入花粉、饮食不当、过度忧虑恼怒、劳累体弱等因素诱发,以邪实为主,又因患者体质差异及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外寒内饮、痰浊阻肺、风痰阻肺及痰热壅肺;慢性持续期多由痰气瘀结日久,耗伤正气所致,因为津液在人体中的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形成痰邪,所以痰性稠浊,故病情缠绵难愈;临床缓解期多由肺、脾、肾三脏气虚所致,其多以虚证为主。
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摘要:支气管哮喘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支气管哮喘发病后具有典型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很容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使其出现病情的反复发作。
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同时需要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落实护理。
本文结合不同文献报道,对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予以综述,便于探索并总结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方法,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支气管哮喘治疗与护理现状。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新进展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与成人群体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临床关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深入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整体控制率明显提高[1]。
部分学者[2]在报道中指出,支气管哮喘患者通常只重视治疗工作,忽视护理工作,如忽视对支气管哮喘的日常预防、用药不规律等,致使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短期内重复入院率较高,造成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不仅增加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呼吸衰竭、呼吸心搏骤停风险也进一步增加。
基于此,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通过护理巩固疗效,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次数。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1支气管哮喘的基础知识关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结合不同学者的文献报道,其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同时存在较多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病毒感染、过敏原、有毒有害刺激性气体、气候与温度变化等。
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报道,虽然支气管哮喘无法根治,但是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控制疾病,并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受影响,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可减轻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而降低死亡率。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可分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与非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通常存在一定的过敏原,患者接触后会快速发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
非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过敏无关,但是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比如运动等。
松弛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作者:刘付聪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松弛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门、急诊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干预组给予每周一次松弛疗法,疗程24周。
入组后每4周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估。
用肺功能仪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松弛疗法;生活质量作者单位:528400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1]。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严重的可延续几天至几周。
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有外源性过敏原因素、呼吸道感染和心理因素。
虽然单独心理因素不能引发病,但由于心理因素激起强烈情绪可改变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影响机体的免疫机制,当接触到过敏原和呼吸道感染相互作用时,则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相关研究报道,在不良的心理因素中,当哮喘一旦发生后,情绪更加波动,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疾病长期不愈的后果[2]。
实验研究证明生物、理化因素或紧张的情绪可刺激迷走神经,加速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引起哮喘发作。
支气哮哮喘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由于情绪因素也对支气管哮喘起一定的作用。
因此,心理治疗如松弛疗法,常能取得一定效果[3]。
松弛疗法是指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通过各种固定程式作反复训练,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及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宁静状态的一类重要行为治疗方法[4]。
影响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哮喘发作程度及用药量、肺功能、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等。
哮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实施松弛疗法前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的研究还比较少。
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规律的舒利迭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黛力新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后疗效。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6MWD、FEV1、FEV1%、FEV1/FV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SDS、F1、F2、F3、F4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黛力新可以通过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标签:黛力新哮喘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焦虑抑郁是常见的心理表现。
支气管哮喘患者因病情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反复发作,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门诊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标准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②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以下病例:①近1一月发生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加重;②合并严重妇科、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等慢性疾病患者;③拒绝接受问卷调查。
1.2方法1.2.1 试验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病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规律舒利迭500(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次一吸,2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早、中各一片)治疗。
1.2.2 检测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测定以下指标:①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检测采用呼吸科SPIROANALYERST-250型肺功能检测仪,固定专人测定肺功能,主要观测指标为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FEV1%)及其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在第一入组前、治疗1月后测定肺功能,每次测定共进行3遍,并取平均值以供统计分析。
②运动耐力评估用6min 步行距离(6MWD)作为运动耐力的指标,测量步行距离采用Vera Bittner4级评分法:即<300.0m为0分,300.0~374.9m为1分,375.0~449.9m为2分,≥450.0m 为3分。
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摘要:近些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不能够完全治愈,因此目前的治疗方式就是尽量减少患者疾病的发作,同时减轻他们哮喘发作时的症状,有效的预防患者的气道出现一些不可逆的阻塞,避免出现呼吸方面的衰竭。
在临床的实践当中,一些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对该疾病的治疗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疾病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对于医院的环境和护理的需求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医院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且把服务延续到患者出院之后,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
本文主要对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新进展进行梳理。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进展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多种细胞所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促和咳嗽作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容易给患者的生活以及正常的工作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1]。
虽然这种疾病在临床当中是比较难以痊愈的,但是开展有效的护理,能够使得患者的疾病在治疗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2]。
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护理工作,结合具体的情况会分为急性支气管哮喘、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哮喘这三种类型[3]。
在护理工作当中,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外,还会使用一些非药物的护理手段,以此来更好地使得患者的支气管哮喘得到有效的治疗[4]。
一、药物方面的护理出现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在患病的时候会有过度吸气的情况存在,因此会出现大量排出汗液的情况,加上食欲不良的影响,体内容易缺乏水分[6]。
此时患者如果在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那么患者身体里面的水电解质就会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最终出现低价低氧性碱中毒。
对于这类型患者来说,要及时进行补液治疗,通常情况下是给予2500毫升左右的液体,并且保持每分钟的滴速在50滴左右[7]。
除此之外,对于患者还是进行一些解痉类药物的使用,例如:氨茶碱等等。
但是这些药物在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血液里面的药物浓度,确保这些浓度处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当中[8]。
xx,xx,xx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综述
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1]。
生存质量是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全面评估病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方面总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
它不仅包括病人健康状况的客观指标如症状、体征,还包括病人的一些主观指标,如患者心理、社会活动、健康意识等。
哮喘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
既往对于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价是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的需求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气道反应性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
但在临床上,由于心理状况、社会活动、环境刺激、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影响,上述指标的改善并不一定都伴随患者健康状况的好转[2]。
有些哮喘患者活动受限明显,但对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却并不很明显,而有些患者病情较轻,但“害怕哮喘发作”、“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等心理影响却很明显。
因此,对哮喘病情的评估应注重评估疾病对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影响[3]。
1影响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
影响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气道反应性、哮喘发作程度和治疗措施、收入、吸烟等[4-6]。
此外,还受患者心理因素如自我安慰、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等的影响[7]。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哮喘患者的教育是影响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哮喘患者的教育包括对哮喘病的认识,如何恰当应用哮喘药物和药物吸入技术,哮喘病情恶化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哮喘日记的应用等[4]。
经过适当的哮喘知识培训,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表现为氨茶碱用量减少,急诊及住院次数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活动受限状况改善,患者对哮喘的治疗更为乐观等[8-10]。
哮喘伴发的抑郁状态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抑郁是哮喘的严重并发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11,12]。
具有喘
息、夜间因哮喘症状而觉醒、晨起哮喘等症状的患者,其抑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生存质量较低。
2国外对哮喘相关生存质量的研究
2.1哮喘相关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的研究哮喘生存质量的评估量表分为对全身生存质量状况评定的总量表(普适量表)和对支气管哮喘特定生存质量评定的疾病特异性量表(专用量表)两大方面。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定的总量表有疾患影响程度问卷、诺丁汉健康问卷、生存质量指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form-36,sf-36)等[13]。
在对哮喘患者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普适量表是sf-36。
sf-36由美国医学结局研究中心研制,是国际生活质量评价组织认可的,对哮喘患者最为适用的总体量表。
oga等[14]比较了sf-36等几种普适量表在哮喘病应用中的反应性,结果显示sf-36的反应性最佳,sf-36的变化与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qlq)的变化有中度相关性,并且其评估内容与aqlq不同,可作为专用量表的补充,有效地运用于哮喘的临床试验当中。
用于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定的专用量表有juniper创立的aqlq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标准版aqlq量表(aqlq scale, aqlq-s)和微型版aqlq量表(mini-aqlq)。
此外,常用的哮喘专用量表还有marks创立的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marks-aqlq)、哮喘症状调查表、哮喘生活问卷和哮喘影响询问表等[13]。
juniper等[15]还对aqlq量表进行改进,形成适合急性重症哮喘病人生存质量评价的acute-aqlq量表。
国外学者对哮喘生存质量量表的功能和特性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量表一般应具有预测功能、辨别功能和评价功能;其基本特性包括信度、效度、反应度等[16]。
例如,aqlq的效度和反应度优于哮喘生活问卷[17],哮喘影响询问表对哮喘的评估作用优于气道问卷20[18],aqlq-s在亚洲人群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19]等。
2.2哮喘相关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
2.2.1不同药物和治疗措施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在提高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优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如:
福莫特罗对生存质量的提高作用优于特布他林[20];吸入沙美特罗的患者其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吸入沙丁胺醇的患者[17];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激素联合应用比单纯加大激素用量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多项研究证实,激素本身对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中的躯体状况,但对患者的精神健康有不利的影响[21-23]。
丙酸倍氯米松能够减轻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但不能提高哮喘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24]。
国外正在开发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其他新药。
pont等[25]根据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制定的哮喘治疗规范,比较了接受正规治疗与非正规治疗的哮喘患者其生存质量的差别。
结果显示,未按此标准正规治疗的哮喘患者其生存质量较低。
bateman等[26]研究亦表明,哮喘的控制程度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按照nih标准进行治疗对哮喘患者能产生有益的作用。
2.2.2生存质量与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哮喘患者生存质量与其症状密切相关。
具有喘促、胸闷、哮喘危象的患者其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没有这些症状的患者[27]。
气短的程度在各级哮喘中都是一个预测生存质量高低的独立因素[28]。
而气道高反应性与生存质量不相关[29]。
生存质量的变化比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变化更为敏感[30]。
多项研究表明,生存质量、肺功能、哮喘症状、按需β2激动剂的用量之间相关性较弱[33,34]。
juniper等[35]对哮喘临床疗效的观察终点指标进行了研究,认为哮喘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4大独立因子,即哮喘特异的生存质量、气道功能、日间症状和快速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夜间症状和快速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
日间症状与夜间症状对哮喘治疗评估的意义不同,β2激动剂是与日间症状或夜间症状密切相关的指标。
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其症状、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用药情况等临床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弱,主要是因为哮喘患
者的健康状况包括不同的部分,哮喘患者的健康状况不能被临床观察指标所覆盖,必须进行独立的测量和评估[36]。
3国内对哮喘相关生存质量的研究
3.1量表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因受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的影响,各国哮喘患者生存状况不一样,哮喘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也不完全一样。
哮喘对我国患者和欧美患者的影响有所不同。
表现在活动受限、对刺激原反应及回避、哮喘症状表现、心理功能状态等方面[4]。
李凡等[37]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适合我国哮喘患者生存质量评定的量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
该表由5个因子组成,包括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和对自我健康的关心,能较全面反映哮喘病人生活质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国内一些学者运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研究某种药物或治疗措施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如张静波等[3]和林莉等[38]应用该量表评估抗炎治疗对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邓星奇等[39]探讨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成人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苏用炳等[40]观察了自创定喘汤对顽固性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王跃[36]观察了综合康复疗法对48例难治性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宗君等[41]研究了控制尘螨孳生对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李志平等[42]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出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等。
此外,三位一体哮喘教育管理模式对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和哮喘生存质量的提高作用已得到国内学者的证实[43]。
3.2中医诊治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形神合一,天人相应”贯穿于中医诊疗体系的始终。
中医学不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更重视其社会属性,将天和人的自然性、社会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总体的高度把握生命和健康[44]。
中医从身心的相互关系,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与天地日月的关系来探讨人体生命过程和疾病过程,其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心与身之间、人体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有序、平衡状态。
中医的诊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态调整患者生存质量的过程,将生存质量评价引入中医药学可以客观地反映中医学自身的特点[44]。
现代生存质量研
究不仅包括生物学机体和功能,还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因为它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健康的内涵,从而体现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客观反映中医学的本质和疗效特点[45]。
近年来,中医将现代生存质量概念、量表与研究方法等引入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通过中医的治法方药对一些慢性难治性疾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以评价其临床疗效,但就现阶段而言,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对哮喘生存质量的研究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