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章 发酵罐的比拟放大
- 格式:ppt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24
发酵工艺:发酵中试(fermentation on a pilot scale)之比拟放大法2016-05-11dayup发酵工程一、比拟放大的内容:罐的几何尺寸,通风量,搅拌功率,传热面积和其他方面的放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二、比拟放大的依据1、单位体积液体的搅拌消耗功率2、搅拌雷诺准数3、溶氧系数4、搅拌桨末端线速度5、混合时间6、通过反馈控制条件,尽可能使重要环境因子一致。
三比拟放大和它的基本方法比拟放大:是把小型设备中进行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成果在大生产设备中予以再现的手段,它不是等比例放大,而是以相似论的方法进行放大。
首先必须找出表征着此系统的各种参数,将它们组成几个具有一定物理含义的无因次数,并建立它们间的函数式,然后用实验的方法在试验设备中求得此函数式中所包含的常数和指数,则此关系式在一定条件下便可用作为比似放大的依据。
比拟放大是化工过程研究和生产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参数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些虽然已经被认识了,但目前还不能准确快速地测量,有些则尚未被认识。
现在只研究了少数参数对此过程的关系,而假定其它参数是不变的,实际上不可能都是不变的。
因此发酵生产过程设备比似放大理论与技术的完善,有赖于对发酵过程的本质的深入了解。
发酵工程中所用的比拟放大方法有:等KLa,等πDN,等Pg/V,等Re或动量因子,相似的混合时间等。
四发酵过程的控制和监测4.1、发酵过程的监测内容与方式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意义在发酵过程中,过程状态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尤其是批发酵这种状态的变化更快。
底物和营养物由于生物活性而变化,生物量的增加和生物量组成也在变化(包括物理、生化和形态学上的变化),而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产物被积累,发酵过程检测和控制的目的就是利用尽量少的原料而获得最大的所需产物。
(一)发酵过程监控的主要指标1.物理检测指标: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耗;泡沫;气体流速;粘度等。
生化工程习题一、判断正误1、间歇培养微生物的减速生长期,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小于零。
(×)2、反混指不同物料间有混合的现象。
(×)3、PFR反应器中,沿轴向的反应速度是常数。
(×)4、单级连续培养中,如果调整成D(稀释速率)>μ(比生长速率),最终将发生“冲出”现象。
(√)5、一定温度下,微生物营养细胞的均相热死灭动力学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
(√)6、限制性底物指微生物的碳源。
(×)7、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某种酵母达一稳态后,流出液中菌体浓度是培养时间的函数。
(×)8、CSTR反应器中物料的返混程度最小。
(×)9、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菌体的增量。
(×)10、间歇培养好氧微生物时,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到来时,菌体的摄氧率大幅度增加。
(√)11亚硫酸盐氧化法可以用于测量真实发酵液的Kla。
(×)12、活塞流反应器中,沿径向的反应速度是常数。
(√)13、返混是指不同停留时间物料之间的混合。
(√)14、任何微生物培养过程的YATP均等于10g/mol左右。
(×)15、连续培养反应器中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和稀释速率互为倒数。
(√)16、间歇培养好氧微生物时,菌体耗氧速率是常数。
(×)17、对培养基进行热灭菌必须以霉菌的孢子为杀灭对象。
(×)18、在一定温度下,各种不同微生物的比热死亡速率常数值相等。
(×)19、在有细胞回流的单级恒化器中,总的出口处菌体浓度与恒化器中的菌体浓度完全相等。
(×)20、动态法测量Kla不能用于有菌体繁殖的发酵液。
(×)21、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用F/V来计算。
(×)22、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恒温热灭菌,沿物料流动方向菌体热死灭速率逐渐下降。
(√)23、单级恒化器的稀释速率可以任意调整大小。
(×)24、微生物营养细胞易于受热死灭,其比热死亡速率常数K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