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环球航行
- 格式:ppt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29
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在1519-1522年9月实现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
古代理论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地是圆的,大地周围是河流;古代欧洲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平面,海的尽头是无底洞。
所以,古希腊人绘制的地图上,在海的尽头画上一个巨人,巨人手中举着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到此止步,勿再前进。
也有些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大地是球形的。
但是,15世纪时代的欧洲大多数人认为大地是平的,海洋尽头是无底深渊。
环球航行起因麦哲伦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在1517年就向葡萄牙提出了环球航行计划,但是没有得到支持。
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正想向海外发展。
西班牙国王支持麦哲伦进行航海探险,为麦哲伦装备远航探险船队。
麦哲伦的探险船队由5艘远洋海船、二百多名船员组成,旗舰“特里尼达”号排水量110吨,其他3艘不足百吨。
环球航行的经过麦哲伦探险船队出发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了西班牙。
探险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
11月19日,探险船队利用东北季风和赤道海流,沿非洲西海岸南下。
当船队行驶麦哲伦航海路线图到佛得角群岛时,转向西行,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巴西海岸。
此时,麦哲伦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海岸南下,航行了四个月。
1520年3月31日,麦哲伦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麦哲伦把它命名为“圣胡利安”港,船队驶入港湾,在那里抛锚。
准备在这个港湾里过冬。
麦哲伦探险船队在“圣胡利安”港度过了一个冬天。
1520年5月中旬,为了找到通往太平洋的航线,麦哲伦派出一艘远洋帆船向南航行,探索航路,但不慎触礁受损。
这样,当麦哲伦探险船队再次扬帆起航时只剩下四艘远洋帆船。
通过“麦哲伦海峡”1520年10月21日,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
麦哲伦的航海故事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葡萄牙航海家,他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他的航海故事是如此的传奇和震撼人心,让人们永远铭记。
1520年,麦哲伦率领五艘船只出发,开始了他的环球航行之旅。
在这次航行中,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始终坚定地向前航行,不断克服种种困难。
在航行的过程中,麦哲伦发现了一个新的海洋通道,即后来被称为麦哲伦海峡的地方。
这个海峡连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为后来的航海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然而,麦哲伦的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遭遇了暴风雨、海盗的袭击,船只也经历了种种损坏。
但是,麦哲伦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坚定地继续着自己的航行,最终实现了环球航行的壮举。
在航行的过程中,麦哲伦还发现了一些岛屿,为后来的地理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航行不仅仅是一次冒险,更是一次对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和完善。
最终,麦哲伦完成了他的环球航行,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回到起点,但他的船队中的一艘船成功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的航行,不仅仅是一次航海壮举,更是一次人类勇气与智慧的结合。
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未知,勇往直前。
麦哲伦的航海故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勇气和毅力激励着世界各地的航海家,开拓了新的航海时代。
他的故事,永远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勇敢面对未知的挑战,不断探索世界的边界。
麦哲伦的航海故事,是人类勇气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麦哲伦怎么会做到环球旅⾏的 麦哲伦1480年⽣于葡萄⽛北部的⼀个破落的骑⼠家庭。
10岁左右进⼊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
16岁时进⼊葡萄⽛国家航海事务厅,因⽽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作。
当时他做了哪些事情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麦哲伦 麦哲伦1480年⽣于葡萄⽛北部的⼀个破落的骑⼠家庭。
10岁左右进⼊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
16岁时进⼊葡萄⽛国家航海事务厅,因⽽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作。
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的东⽅财富。
怀着对东⽅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涯。
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阿拉伯⼈争夺贸易地盘、取得亚洲南部海洋的霸权,远征队与阿拉伯商⼈和沿途的居民打过⼏仗,麦哲伦因⽽也三度负伤。
麦哲伦伤愈后,在返回葡萄⽛的途中船只触礁。
在⼤家⼼灰意冷之际,麦哲伦挺⾝⽽出,带领幸存的海员克服重重的困难,直到得到援救。
由于这次事件,麦哲伦被提升为船长,被留在了印度。
此后,麦哲伦在印度和东南亚⼀带参加了殖民战争,并在这⼀带进⾏了探索和游历 他从实地了解到在东南亚群岛的东⾯是⼀⽚汪洋⼤海。
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并猜测在这⽚⼤海的东⾯,肯定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陆。
他下定决⼼⼀定要做⼀次环球探航。
1513年麦哲伦回到葡萄⽛。
他⼀再请求国王允许他组织船队进⾏环球探险,然⽽国王却不理睬他,绝望的麦哲伦只好在1517年离开祖国,投奔西班⽛塞维利亚城的要塞司令。
要塞司令⾮常欣赏他的才能和魄⼒,不仅把⼥⼉嫁给他,还向西班⽛国王举荐了他。
麦哲伦的环球航⾏的计划得到西班⽛国王的批准,与他签署了远洋探航协定。
按照协定,麦哲伦被任命为探险队的⾸领,所率船队的船只由国家提供,航海费⽤由国家负担。
探险过程发现的任何⼟地,全部归国王所有,麦哲伦充任总督,新发现的⼟地的全部收⼊的⼆⼗分之⼀归麦哲伦所有。
为了监督麦哲伦,国王⼜派了皇室成员作为船队的副⼿。
麦哲伦证明地球是球体原因
麦哲伦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球航行:麦哲伦的航行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的南端,穿过太平洋,然后经过印度洋和大西洋回到西班牙。
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球体,因为船只必须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而不是直线航行。
2.船队的航行时间和天文观测:麦哲伦的船队的航行时间与他
们在不同纬度观察到的星星位置相符合。
如果地球是平面的,那么星星的位置应该保持不变,而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然而,麦哲伦和他的船员观察到星星的位置在不同纬度变化明显,这表明地球是球体。
3.船队成员的经验:麦哲伦的船员中有一些人在他们的航行中
曾多次穿越赤道。
他们观察到船只在不同纬度上的倾斜度不同,这表明地球是弯曲的。
如果地球是平面的,那么船只在不同纬度上的倾斜度应该是相同的。
总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以及船队成员的观测和经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地球是球体。
这些观测结果与地球是球体的简单假设相一致,并且不能仅通过地球是平面的假设来解释。
这些证据对于当时的地理学和航海导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然被广泛接受。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哇,地球真的是圆的吗?”我好奇地问爸爸。
爸爸笑着回答我:“对啊,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麦哲伦的人就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呢。
”
嘿,这可太有意思了!于是我缠着爸爸给我讲讲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爸爸坐在沙发上,我则趴在他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爸爸开始讲啦:“麦哲伦啊,他可是个超级勇敢的人。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地球是圆的,麦哲伦就决心要去证明。
他带着好多好多人,坐上大船,出发啦!他们在海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风浪特别大,船都晃得厉害呢,就像我们坐过山车一样!”
“哇,那他们不害怕吗?”我忍不住问。
“当然害怕啦,但麦哲伦很坚定,他鼓励大家不要放弃。
他们一路向前,经过了好多地方,遇到了不同的人。
有时候食物不够了,他们就得省着吃,可艰苦啦!”爸爸说得绘声绘色。
“哎呀,那他们怎么坚持下来的呀?”我皱着眉头问。
“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呀,他们想要证明地球是圆的。
最后,他们真的成功了,绕着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真的是个大大的球体!”爸爸的脸上满是敬佩。
我听得入了迷,仿佛看到了麦哲伦他们在海上拼搏的样子。
我想,麦哲伦他们可真了不起啊!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坚持,完成了这么伟大的事情。
这就好像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像麦哲伦一样勇敢地去挑战,去寻找答案。
我从爸爸的故事里学到了好多,我也要做一个勇敢、有信念的人!。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519年8月1日,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这次航行,他们并没有另辟新路,而是沿着当年哥伦布开辟的航线向南美洲进发。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洋漂泊,船队越过大西洋来到巴西海岸。
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在1520年1月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大海湾。
大家认为到达了美洲的南端,可以进入新的大洋了。
于是,船队继续向南前进。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恰恰相反,南美洲的3月已风雪交加,给航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当船队来到圣胡利安港时,已到了月底,船只只有在这里抛锚过冬。
1520年10月21日,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南纬52°附近发现了一个海口。
这个海口弯弯曲曲的,而且忽宽忽窄,波涛汹涌,并且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有的可达1000米,水流湍急,随时都有船翻人亡的可能。
如果他们能够闯过去,也许就能闯出一条当年哥伦布没有发现的航道,那将是另一个新天地。
于是,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就像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
1520年11月28日,麦哲伦的船队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以后,终于看见了一片广阔的海面。
麦哲伦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激动万分。
因为,不仅是他们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哥伦布没有实现的梦想,找到了从大西洋通向太平洋的航道!后人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航海功绩,就把这个海峡叫做“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船队在这片海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
此时,大家已经筋疲力尽,船上几乎是水尽粮绝,可是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无所畏惧地向前航行。
当时的他们饮污水,吃木屑,甚至吃船上的老鼠,船员们一个个患上坏血病而相继死去,但麦哲伦仍然坚持在海上航行了3个月,最终来到了菲律宾群岛。
遗憾的是,麦哲伦来到菲律宾群岛以后,与岛上的居民发生了冲突,不幸被杀死。
所幸的是剩下的船员并没有被困境所吓倒,他们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着非洲大陆西海岸继续航行。
终于,这支只剩下18名船员的船队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
作者:北风破军1518年3月,葡萄牙王国冒险家麦哲伦和其好友利罗在西班牙商会会长阿兰达的推荐下于巴拉杜利德谒见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
麦哲伦向其呈现了自制的地球仪并提出了在不侵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的前提下向西航行从而到达东方的香料群岛的建议,而且表明香料岛也在教皇划归的西班牙的势力范围内。
在大主教方查加的支持下,麦哲伦的计划得到了查理一世的赞同。
[注:实际上,教皇子午线的位置一般认为是在西经46度,它所对应的东半球的经度应该是东经134度,而摩鹿加群岛的中心位置是在东经128度的经线上,因此,香料群岛应该“属于”葡萄牙王国。
但是,当时确定经度还很困难,也还没有从实践上证实地球到底有多大。
]3月22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与麦哲伦、法利罗签订了远航探险的协定。
协定责成麦哲伦和法利罗前去发现香料群岛并扩大卡斯蒂王室的版图,并约定不得在葡萄牙王国的势力范围内进行探险。
协定还承诺麦哲伦和法利罗拥有对新开辟的航路十年的垄断权,并规定把新发现的地区的全部收入的1/20分给他俩,委任麦哲伦和法利罗为新发现地区的总督,世袭罔替,而且每年赐给他们价值1000杜卡特的商品,用皇家船只运到新发现的地区。
协定还规定,对新发现的岛屿的所有权从6个起价,四二分成,麦哲伦和法利罗可以获得领地上全部收入的1/15。
首航带回的货物,他们可留下1/5。
按照协定,查理一世负责为探险提供5艘船只和200名船员,并派人随船出海监航,去回均要清帐。
[注:若把哥伦布与伊莎贝拉女王签订的圣塔菲协定与此协定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个协定在前者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发展和扬弃,例如继承了按成分红的内容,发展了特许专利的内容,但扬弃了“唐”、元帅、副王这些空头称号,这反映出了社会的进步。
而如此快速的达成协定,也反映出当时西欧主要国家之间竞争的态势。
]1519年8月10日,西班牙王国著名冒险家麦哲伦的船队从塞维利亚拔锚启航。
共有帆船五艘,旗舰为特立尼达号,船长是歌米什,载重约110吨。
西班牙大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西班牙大航海家费尔南多·麦哲伦(Fernando de Magallanes)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之一,在16世纪的航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率领的船队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开拓了进入太平洋的新航路,为后世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经历和其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麦哲伦的背景与航海计划费尔南多·麦哲伦出生于葡萄牙,后来在西班牙找到了资助,成为了西班牙皇家海军的一名航海家。
他梦想着打开延伸至东方的新航路,以促进贸易和探索未知大陆。
于是,他向西班牙国王提出了一项宏伟的航海计划——通过西班牙南部走廊进入太平洋。
二、麦哲伦的船队与航行经历1519年,麦哲伦率领一个包括五艘船的船队启航,他们的航行之旅颇具艰险。
首先,船队经过一番探索,找到了一条通往南美洲南端的水道,现在被称为麦哲伦海峡。
他们进入太平洋后,遭遇了巨大的困难,食物短缺、船只损坏以及严酷的天气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麦哲伦始终坚持并鼓励船员们勇往直前。
三、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他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否认了20年前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东方的信念。
其次,麦哲伦的航行打开了一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新航路,为后世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此外,环球航行的成功也为殖民扩张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为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势力奠定了基础。
四、对西班牙和世界的影响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不仅对西班牙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整个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
首先,西班牙通过麦哲伦的航行实现了自己的繁荣和威望,让它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其次,麦哲伦的航行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为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关系铺平了道路。
最重要的是,麦哲伦航行揭示了地球上的真相,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西班牙大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开辟了新航路,并给后世的航海事业带来了重大影响。
麦哲伦环球航行作文你知道麦哲伦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家伙,他干了一件在当时惊掉所有人下巴的大事——环球航行。
麦哲伦生活的那个时候啊,大家对地球到底长啥样还模模糊糊的。
有人说地球是平的,要是一直往远处走啊,就会走到世界的尽头,然后“扑通”掉下去。
麦哲伦可不信这个邪,他心里就像有一团燃烧的小火苗,总是想着:“我得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个啥样子。
”于是,他就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着几艘破船就出发了。
这船在现在看来那可真不咋地,又小又简陋,感觉一阵大风就能把它们吹得东倒西歪。
不过麦哲伦他们可不在乎,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
刚开始的时候,海上的日子还算平静,麦哲伦站在船头,海风呼呼地吹着他的头发,他可能还在心里美滋滋地想:“这环球航行也没那么难嘛。
”可他哪里知道,这才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呢。
很快,他们就遇到了大麻烦。
首先是食物和水的问题,你想啊,在海上飘着,又没有什么超市可以去买东西。
那点储存的食物和水很快就不够了。
船员们开始饿肚子,一个个饿得眼睛发绿,看着彼此就像看着一块大肥肉。
水也变得浑浊不堪,可是为了活下去,还得捏着鼻子往肚子里灌。
然后就是那些可怕的风暴。
那风暴一来啊,天一下子就黑了,乌云像黑色的怪兽一样在头顶上翻滚。
海浪就像一座座小山,猛地朝船扑过来。
船被晃得像个小玩具,麦哲伦他们在船上根本站都站不稳,只能紧紧地抱住身边的东西,心里祈祷着风暴快点过去。
这时候估计麦哲伦也在想:“我这是何苦呢,在家待着多好。
”但是他可没有放弃的意思,咬着牙坚持着。
麦哲伦他们还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遇到了一些从来没见过的人。
那些人的样子、穿着和他们都不一样,语言也不通。
有时候交流全靠比划,就像一场超级搞笑的哑剧。
不过有时候也会有危险,有的地方的人觉得这些外来者是来抢他们东西的,就会拿着武器和麦哲伦他们干架。
麦哲伦就得一边想办法解释,一边还要防止被攻击,那场面真是混乱又刺激。
在这一路的航行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他们穿过了麦哲伦海峡。
航海家麦哲伦的事迹介绍麦哲伦是著名的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
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完成环航地球,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麦哲伦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麦哲伦人物生平1.少年时期麦哲伦于1480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的一个没落的骑士家庭。
10岁时他的父亲将他送进王宫服役,他后来担任王后的侍童。
1496年,他被编入国家航海事务所,1505年参加了葡萄牙第一任驻印度总督阿尔梅达的远征队。
先后跟随远征队到过东部非洲、印度和马六甲等地探险和进行殖民活动。
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2.参加战争25岁那年,他参加了西班牙皇家卫队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海岸线航行,并参与了对非洲的殖民战争。
以后,又与阿拉伯人为争夺贸易地盘打了战役。
30岁离开印度回国。
但是,他在归国途中触礁,被困在一个孤岛上。
麦哲伦和他的海员们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援救船只,上级了解这一情况后,将他升任为船长,并在军队里服役。
3.计划航行此后,他在东南亚参与殖民战争时了解到,香料群岛东面,还是一片大海。
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学家法力罗亦计算出香料群岛的位置。
他猜测,大海以东就是美洲,并坚信地球是圆的。
于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环球航行的打算。
麦哲伦的环球过程1.预备出航33岁时,麦哲伦回到了家乡葡萄牙。
他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
可是,国王没有答应,因为国王认为东方贸易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必要再去开辟新航道了。
1517年,他离开了葡萄牙,来到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并又一次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
塞维利亚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即卡洛斯一世)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请求,并献给了国王一个自制的精致的彩色地球仪。
国王很快就答应了他。
1519年9月20日,在国王的指令下,麦哲伦组织了一支五艘船组成的船队,以特里尼达号为旗舰,另外还有圣安东尼奥号、康塞普逊号、维多利亚号和圣地亚哥号,准备出航。
麦哲伦环球航行作文《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场伟大的冒险之旅》嘿,你知道吗?有个叫麦哲伦的家伙,他可干了一件超级厉害的事儿——环球航行!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
麦哲伦那时候,大家都还不太清楚地球到底是啥样呢。
他就有了这么个疯狂的想法,要带着船队绕着地球走一圈。
哇塞,想想都觉得太牛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去海边玩。
我们站在沙滩上,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心里就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那海浪一波一波地拍打着岸边,发出“哗哗”的声音,就好像在讲述着大海的故事。
我们就在那瞎琢磨,要是我们也能像麦哲伦一样,驾着船去远航,那该多有意思呀。
麦哲伦的船队出发啦!他们面对的可是茫茫大海,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困难,风暴啦、疾病啦、食物短缺啦,哎呀,简直是困难重重。
但是麦哲伦和他的伙伴们可没退缩,咬着牙一直往前冲。
就像我们那次去海边玩的时候,本来天气好好的,突然就下起了大雨。
我们被淋成了落汤鸡,但是大家也没觉得不开心,反而觉得这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麦哲伦他们在海上遇到的困难可比我们这大多了,但是他们有勇气,有决心,这就是他们了不起的地方。
他们一路航行,经过了好多地方。
有时候会发现新的岛屿,有时候会遇到奇怪的动物和植物。
那感觉肯定特别奇妙,就像我们突然在海边发现了一只特别漂亮的贝壳一样惊喜。
终于,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啊。
他们让人们知道了地球真的是个圆的,也让大家对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们在海边玩的那一天,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次经历,但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和挑战。
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更是把这种探索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现在,每当我想起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就会觉得特别佩服他。
他的勇气和坚持,就像那大海上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放弃。
这就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一个充满了冒险和勇气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向麦哲伦致敬,也让我们带着他的精神,去开启属于我们自己的冒险之旅吧!。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的远征是航海事业中一篇伟大的史诗。
他率领一支由五艘均为100吨位的帆船组成的船队,于1519年9月l0日从塞维利亚启航,横渡大西洋,再沿美洲巴西海岸南下,穿过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这个海峡通道很长,弯弯曲曲,为纪念麦哲伦,后人称它为麦哲伦海峡。
船队穿过海峡后,海洋上风平浪静,他们便称它为太平洋。
在太平洋上虽未遭到狂风暴雨,但饥饿和疾病却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一名船员生动地表达了这数月间忍受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
为了不饿死,我们甚至被逼得吃一张张皮革,这些皮革是遮盖大桅下桁(héng骨架式承重结构)、防止其磨损绳索用的。
它们经常受水浸、日晒、风吹,变得非常坚硬,得先在海里泡上四、五天才能变软;我们将它们泡软后就煮来吃。
实际上,我们常常不
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苦难不止于此,我们最大的不幸是正在遭受疾病(坏血病)的侵袭;得病后,牙床肿得老大,把上下颚牙齿都包藏起来,使病人无法咀嚼食物。
我们有19个伙伴死于这种疾病。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以征服者的姿态在同菲律宾人的冲突中被杀。
他的同伴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6日回到西班牙。
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18名水手。
历时三年的第一次环球航行终于完成了。
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船队开始了远航,从而最终第一次证明了大地球形说。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外港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
当欧洲人把大西洋走得不再陌生时,他们还不知太平洋的存在,这个比大西洋古老得多的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卧伏在亚洲之东、美洲之西的巨大海盆上,那时还不曾有一个欧洲人闯入过。
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从巴拿马西岸的高山上,发现了新大陆和亚洲之间,有一个宏伟的大洋,欧洲人叫它“大南海”。
远航之梦第一轮的探险热开始了,欧洲的探险家们纷纷吵嚷着要去美洲寻找通向大南海的海峡,他们相信一定有一条这样的海峡存在。
在那些跃跃欲试的人中,有一位名叫麦哲伦的葡萄牙军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跟随远航舰队到达过马六甲海峡,并在夺取这个东方交通命脉的战斗中,为葡萄牙建立过功勋。
因为这些忠臣的欲血拼杀,葡萄牙最终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马六甲城。
但是,当麦哲伦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时,除了身上的战伤和一个跟随他的马来亚奴仆亨利外,一无所有。
他来到国王面前,讲述自己的远航知识,希望效力于国家并得到重任,可曼纽尔国王傲慢地拒绝了。
麦哲伦想组建船队去东方寻找香料群岛,传说那里神奇的热带风光十分美丽,还有数不尽的财富。
他思忖香料群岛的位置,它在东方海洋之东端,按地球是圆形之理论,哥伦布向西航行的路线应是正确的,只要在美洲找到那条通向大南海的海峡,进入神秘的大南海,再向西一直航行下去,就能到达香料群岛。
麦哲伦为自己的计划欢欣鼓舞,他带着这个伟大的西航计划来到邻国西班牙。
西班牙国王立刻答应为这个被他的祖国拋弃的葡萄牙人组建远航船队。
麦哲伦被授予海军上将、舰队统帅和未来他所发现的全部岛屿与大陆的总督之职。
漫长的征程麦哲伦的船队由5艘舰船组成,共256人。
在最初几天的航行中,海上风平浪静,他们利用轻快的东北信风和赤道海流航行。
两个月之后,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巴西。
麦哲伦站在南美海岸,苦苦思索着那条神秘海峡,它应该在南美的某个地方,他久久地遥望着那长无尽头的蛮荒的海岸线,似乎听到神秘海峡的召唤,那鲸歌一般悠扬苍凉的召唤声就在远天飘摇着。
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
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
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
15世纪末,西方航海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远航探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寻找一条能够顺利到达“东方香料群岛”的新商路。
1498年,达·伽马由非洲南端到达印度之后,各国对东方的贸易竞争达到了高潮。
1505年,葡萄牙派遣一支船队到东印度群岛建立贸易区。
随船去的,有一位24岁的年轻葡萄牙士兵,他就是麦哲伦。
他在东方参加了多次殖民地战争,曾三次负伤,成了跛子。
麦哲伦在葡属东印度群岛一呆就是八年,这既增长了他的航海知识,又使他认识到,美洲西面的大洋就是亚洲东面的大洋。
他相信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香料群岛(在今印度尼西亚)。
因此,他决定进行一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兴奋地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想,希望国王支持他的向西航行计划。
可是,葡萄牙国王拒绝了他的请求。
麦哲伦转而去请求西班牙的国王。
他向国王呈献了绘制得非常详细的彩色地球仪,上面标明拟定的航线。
西班牙国王急于在同葡萄牙的竞争中取胜,于是批准了他的航海计划,让他着手组织一支船队,准备出航。
1519年9月20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一支船队扬帆起航。
这支船队由5条大船、265人组成。
每条船都装着各种商品,还装备了火枪火炮。
船队离开西班牙后,在茫茫的大西洋中航行,一直向西走了整整七十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
他们沿着巴西海岸向南行驶,寻找通往“大南海”(太平洋早先的称呼)的海峡。
1520年3月底,船队到达阿根廷的南部。
船员们疲惫不堪,加上这时寒风逼人,风雪交加,麦哲伦下令在此抛锚过冬。
船员们离开阳光明媚的西班牙有半年多了,已经疲惫不堪。
停泊期间,多次寻找通往“大南海”的海峡都没有成功。
面对这荒无人烟的土地,天寒地冻,粮食越来越少,船员中灰心、失望和不满的情绪日益增长,结果几个船长联合起来发动了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