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城际铁路与铁东路沿线控制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78.28 MB
- 文档页数:80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时间:2009-07-29来源:株洲市政府门户网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委、省政府“一点一线”和“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促进株洲市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报请国家建设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图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二、城市性质株洲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
三、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90万人(常住人口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
四、城市职能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现代物流中心,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
五、城市建设目标本规划期内,株洲市市区实现特大城市的规模目标,发挥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新型工业基地的作用,成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强大,设施完善,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园林城市。
六、城市建设发展战略1、建设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及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2、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以综合社区为单元的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加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配套,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宜人的生活环境,成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株洲西站2025规划方案简介株洲西站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是京港澳高速铁路和长株潭城际铁路的交汇点,也是株洲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为了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出行服务,株洲西站启动了2025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2025年,株洲西站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提供完整的轨道交通服务,与高速公路、城市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实现无缝连接。
2.建设以高速铁路为主体,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市区与周边区域快速联系。
3.增加停车场容量,确保乘客有充足的停车位置,方便通勤和旅游出行。
4.设立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商店、ATM、公共厕所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5.给予建设新能源车充电站、自行车停放点等新型出行服务的空间,促进市民节能减排、低碳出行。
6.推广智能乘车系统,提高出行的智能化水平。
规划内容改造站房株洲西站将扩建站房面积,新建售票厅、候车厅、行李寄存厅、快递、物流专线等服务设施,同时配备无障碍设施,让老幼、残障乘客的出行也更加便捷。
建设停车场停车场方面,将在株洲西站南侧增加一座新的停车楼,停车位数将比原有停车场增加一倍以上。
原有停车场也将对外开放,除了提供车辆停放服务,还将新建充电设施和自行车停放区。
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连接株洲市区和周边城市,为城市的溢出人口提供快速出行的通道。
规划中,株洲西站将与株洲站、长沙站等相连,形成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同时,城际铁路还将向北连接张家界、常德等城市,向南连接衡阳、岳阳等城市。
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是株洲西站最主要的运营体系。
远期计划中,将建设株洲西站至兰州西站的高铁,同时完善与株洲市区和周边城市的交通连接。
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城际交通网。
其他配套设施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株洲西站还将建设附属设施,包括酒店、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公共广场等。
配合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的株洲西站也将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相连接,实现多种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
株洲铁路新村规划方案1. 背景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
为缓解市区人口过度集中的现状,株洲市政府提出了在市区东北部拟建一个新型铁路新村,希望通过规划建设,有效缓解市区人口密集的现状,提高株洲市的城市品质和管理水平。
2. 规划目标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拥有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高品质社区,旨在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居住、工作和生活。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住宅区的规划:该社区将主要提供住宅区,居民社区将是设计的中心。
因此,规划中需要提供高品质的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
同时,项目需要建设现代化配套设施,并为居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商业区的规划:新村规划需要提供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和娱乐设备,吸引商家前来,提供更多的消费场所,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给该新村带来动力。
•公共设施的规划:新村规划也需要提供多种公共设施,比如说娱乐设施、运动设施、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等。
3. 规划方案新村规划的总体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其中住宅区占大多数,商业区占比较小,同时需要配备齐全的公共基础设施。
3.1 住宅区住宅区的规划主要由多层住宅、独立别墅、联排别墅组成,高品质的环境和物业服务体系,旨在提供市民更高品质的居住体验。
3.1.1 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作为主体形式,占用社区总地面积的80%,采用现代化住宅设计,最高楼层10层,比例适中,并且占地面积不超过社区总面积的50%。
3.1.2 别墅区独立别墅和联排别墅将占用社区地面积的20%,独立别墅主要分布在社区中央,而联排别墅会分散在社区四周,能够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2 商业区商业区作为整个新村中的动力系统之一,投资金额也比较高,同时也是为市民生活提供方便的中心区域。
3.2.1 商业街区商业街区作为旅游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主要规划针对居民的购物和娱乐服务。
3.2.2 大型商场一座大型商场将被修建在商业区的中心地带,为市民提供购物、餐饮和旅游服务。
株洲高铁规划发展规划方案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株洲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对高铁交通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株洲市民的出行需求,促进株洲城市发展,制定并实施株洲高铁规划发展规划方案是当务之急。
1. 现状分析株洲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体系。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株洲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目前,株洲尚未与国内其他城市建立高铁连接,给居民和企业的出行和物流带来不便,也制约了株洲经济的发展。
2. 目标设定为了解决株洲交通问题,满足市民对高效出行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1. 建设一条连接株洲与省内外重要城市的高铁干线,提高株洲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连通性。
2. 打造现代化的高铁站点体系,提高株洲的交通枢纽地位。
3. 促进株洲经济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4. 构建环保、低碳的交通出行模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规划方案3.1 建设高铁干线规划建设株洲至长沙、株洲至湘潭、株洲至岳阳等高铁干线,与国内其他城市建立高速铁路交通网络。
高铁干线建设应遵循“客货分离、互联互通、南北贯通”的原则,优化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
同时,应考虑与现有铁路和公路交通系统的衔接,使高铁成为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系统。
3.2 建设现代化高铁站点规划建设株洲高铁站、石峰湖高铁站、荷塘高铁站等高铁站点,打造现代化、便捷的高铁站点体系。
高铁站点应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和换乘设施,提供便利的旅客服务,如候车室、商业设施等,并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提供无障碍旅行环境。
3.3 促进经济发展高铁的建设将为株洲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
株洲应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打造高铁经济圈,推动株洲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株洲还可以发展高铁旅游产业,将高铁打造成为株洲的新名片。
3.4 建设低碳城市高铁的建设应以绿色环保为原则,优化线路设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应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量,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建设低碳城市。
一、项目基本状况规划地段位于株洲市区都市中心区,西临湘江,西北以白石港为界(另包括石峰区旳桥梁厂和电厂区域),东北至红旗路,东到东环大道,东南至庆云山路、芦淞路、株醴路。
是旧城旳中心和株洲第三产业发展旳主导区域,肩负着都市最重要旳产业功能。
规划区波及芦淞区建宁办事处、建设办事处、庆云办事处、龙泉办事处、贺家土办事处,荷塘区茨菇塘办事处、月塘办事处和石峰区响石岭办事处等,现实状况常住人口约30.4万人,现实状况用地19.05平方公里。
二、规划重点1、贯彻《株洲市都市总体规划》(2023-2023)对中心区旳规定和功能定位;2、合理配置用地资源,调整现实状况不合理用地,合适减少居住用地,外迁工业企业,增长商业(务)金融用地;3、改善环境及服务功能,增长绿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提高区内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4、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增长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三、规划理念—都市系统织补1、织补旳目旳发明富有活力、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文化特色、充斥情趣、可持续发展旳宜居都市中心区,成为建设长株潭资源节省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旳重要手段。
2、织补旳对象株洲旳都市织补应与株洲都市发展特点亲密有关,对象是基于都市构造旳各个都市系统,包括:都市生态系统、都市功能系统、都市交通系统、都市空间系统、都市社会系统。
3、织补旳原则从都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个方面统筹,对株洲旧城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织补。
重要包括6个原则:1)以生态织补为先导,充足运用和改善既有环境资源,突出地方环境特色;2)以产业、用地调整为契机,尊重现实,逐渐优化都市格局;3)以交通基础设施织补为重点,逐渐构筑公交优先、步行舒适旳道路与交通系统;4)以公共服务设施织补为带动,整体改善都市平常生活服务网络;5)以都市项目为突破,织补和延续都市旳肌理与文脉,构建富有都市气氛和地方建筑文化旳都市场所与形态。
6)以社会织补为目旳,建设友好、包容旳都市小区。
四、都市构造功能构造框架:一轴一带构功能、两楔一带连空间、一核三心筑活力、设施成带利服务。
株洲市芦淞区城乡建设局铁东路一期(江渌路~迎新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710 号编制时间:2013年6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路线方案与规划符合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株洲铁路西路规划方案
背景
在城市发展中,交通规划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铁路交通。
作为湖南省一个重
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株洲市的铁路交通建设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为了减缓城市交通的压力,株洲市决定制定一个铁路西路规划方案,以提高城
市的交通效率和质量。
规划区域
本规划方案主要覆盖株洲市铁路西路,从东往西,包括株洲火车站、铁路东路、金龙路、双井路、石化路和琴弓山路等主要交通线路。
目标
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优化铁路线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通行能力,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2.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通勤时间;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方案
根据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数据研究,本规划方案提出以下的建议:
1. 调整线路
优化线路布局,调整线路方向,避免重复开设线路。
2. 优化站点布局
根据区域经济和人口密度情况,合理选址,增加站点密度。
3. 加强公共交通服务
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频率和通行速度,方便市民的出行。
4. 提高站点设施
建设现代化站点设施,如标志牌、候车亭、公共厕所等,提高服务品质和市民
出行体验。
总结
本规划方案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线路和站点的优化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来达到目的。
这一规划方案对于整个株洲市的发展及城市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v总261期)2021年1月URBAN ROADS BRIDGES&FLOOD CONTROL道路交通D01:10.16799/ki.csdqyfh.2021.01.003株洲市东城犬道至中环大道连接线总体方案设计赵勇[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摘要:为达到方案优化、投资节省的目的,针对复杂的东城大道与中环大道全互通衔接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选。
通过对东城大道规划及现状条件的分析,发现了原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在此基础上重点比选了中环大道节点和铁东路节点的节点方案。
通过线位优化、节点方案比选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线位优化;节点方案;方案比选;总体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21)01-0012-051项目概况2006市城市总体规划》V总规》)确定的市路网为“一环七射”。
2010年市动《总规⑴,市路网?为“一环十一射”V1)。
东城大道2010年总规的一条重的射路,市城与城、、市接的重通。
图$株洲市快速路网规划图东城大道沿线城市化进程,城、等东城大道接入环线。
东城大道与中环大道是全互通衔收稿日期:2020-06-08作者简介:赵勇(1988―),男,硕士,工程师,从事道路工程设计工作。
接,通道,节点复杂,因此接线工程设计进一深入研究比选,方案优化、投资节省的目的。
2工程建设条件2.1周边道路及铁路现状(1)周边道路现状现状道路如图2所示:1条快速路,为中环大道;5条路,分为大道、大道、池路、铁东路、路;1条路,为路。
图2周边现状道路情况中环大道东环路、环路、环路及环路,研究为环路,现状为6道,在大道及路设,节点约为2.9km。
迎新路一对道为在建道,余为现状匝道。
大道:天池路西侧已建成通车,东侧未建,为6道。
2021年第1期赵勇:株洲市东城大道至中环大道连接线总体方案设计城椅5扬洪凤溪大道:现状道路,为双向6车道。
DOI:10.12203/j.xclxzs.1671-9344.202011016作者简介:任威(1987—),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学士。
研究方向:市政道路设计。
株洲市铁东路(新华路—规划26路)新建工程设计———一条城市快捷路的总体设计任威(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株洲市铁东路(新华路—规划26路)新建工程是一条城市快捷路,文章对其项目情况与方案总体设计进行了概括分析,阐述了其重要节点设计,包括新华路隧道—公园路高架段、公园路高架—新塘路高架段、新塘路高架—红港路互通。
关键词:株洲市铁东路;新华路—规划26路;新建工程设计;城市快捷路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344(2020)11-0024-03建筑规划与设计铁东路位于株洲市湘江东岸,东侧紧邻京广铁路,规划全线铁东路长约15km 。
在株洲市路网规划中,铁东路位于现状河东两条南北向的重要交通干道———红旗路与建设路之间,同时也是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的站前路。
道路南北方向经响田路、红港路、新华路、芦淞路、江渌路、南环路等众多市区交通要道,承担着缓解株洲市南北交通压力及服务城铁火车站的重任。
本次讨论的为新华路—规划26路段,长约3.16km ,是全线铁东路中核心段以北的重要一段。
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铁东路(新华路—规划26路)新建工程;设计路线长度:3.16km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功能上为城市“快捷路”(快捷路属于城市道路中的新兴类型,综合等级介于城市主干道和城市快速路之间,是通过尽量减少或取消主路上的灯控路口,从而保证汽车畅通连续地行驶,提高市区内部的运输效率的城市道路);工程投资概算:总投资约23.49亿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约9.67亿元[1]。
铁东路北起规划26路,南至新华路,对接新华路以南的铁东路核心段,项目全长3.16km 。
道路定位为主辅分离式全线“快捷路”,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最少为双向四车道(局部拓宽),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共板设置[2]。
株洲市重大计划报告株洲市重大计划报告株洲市重大计划报告一、十大基础设施项目(10个)1. 湘江河东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2. 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站场及铁东路核心段建设工程3. 湘江大道(S210株洲市王家坪至朱亭)4. 城市交通堵点畅通工程5. 莲株公路改扩建工程6. 湘江六桥、七桥建设工程7. 中环大道贯通工程8. 醴炎长输管道燃气工程9. 株洲通用机场10. 服饰大道二、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1. 株洲市高标准农田建设2. 中华茶祖文化产业园3. 花卉苗木产业园4. 无患子产业化5. 攸县桑草猪养殖6. 茶陵黄牛产业化7. 龙华农牧扩建8. 中联天地高产油茶林9. 炎陵特色水果基地10. 神农林下中药材基地三、十大工业项目(10个)1. 轨道交通科技城2. 新马汽车产业园3. 南车株机整机扩容、新品研发及产业化工程4. 南车株所核心部件及新材料产业化工程5. 高性能超细硬质合金生产线技术改造(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6. 旗滨玻璃生产扩能7. 创新创业园区“146”工程8. 煤电一体化9. 攸茶炎风电场建设10. 信息产业园【微软创新中心、大汉惠普软件(湖南)产业园】四、十大服务业项目(10个)1. 城铁株洲站综合体2. 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3. 云峰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4. 南车株洲物流基地5. 大美新芦淞商贸物流园6. 株洲服饰电商产业园7. 汽车博览园8. 湖南移动数据中心9. 炎陵炎帝文化旅游综合开发10. 攸州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十大重点改革(10个)1. 政府机构改革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 商事制度改革4. 国资国企改革5. 投融资体制改革6. 财税体制改革7.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8. 金融体制改革9.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10. 公立医院改革。
道路系统建设计划一览表(2014-2020)
给排水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4-2020)
株洲市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2014-2020年)
株洲市燃气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4-2020年)
注:1、其它费用及基本预备费总计4.01亿元;
2、2014-2020年株洲市燃气工程项目总投资=建设费用+其它费用及基本预备费=14.56亿元。
公园绿地市、区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4-2020)
注:新建公园绿地参考各相关规划造价取300元/m
环卫环保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4-2020)
公共交通项目建设规划一览表(2014-2020)
2014~2020年株洲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规划一览表
株洲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14-2020)分类一览表。
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石峰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1.13•【字号】•【施行日期】2017.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石峰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各街道,区政府各部门:《2017年石峰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一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月13日2017年石峰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一批)根据《关于报送我市2017年重点项目计划、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的通知》(株发改发〔2016〕20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17年石峰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一批)》(以下简称《项目计划(第一批)》,项目内容详见附件),为确保《项目计划(第一批)》顺利推进实施,就有关事项要求如下:一、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各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抓好组织实施,确保项目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加强实施管理,确保项目规范建设。
各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第一批)》,确需调整的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要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安全质量责任制,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项目概算。
要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项目竣工后,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三、强化保障服务,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高度重视资金筹措工作,为项目建设落实好各类建设资金。
区财政局和区平台公司要合理调度资金,确保项目所需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区各有关部门要优化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列入政府投资计划项目用地等要素需求。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图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二、城市性质株洲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
三、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
四、城市职能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现代物流中心,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
五、城市建设目标本规划期内,株洲市市区实现特大城市的规模目标,发挥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新型工业基地的作用,成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强大,设施完善,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园林城市。
六、城市建设发展战略1、建设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及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2、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以综合社区为单元的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加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配套,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宜人的生活环境,成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七、市域城镇发展目标2010年,实现对现有城镇体系格局的初步调整,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初步形成网络状格局,攸县撤县改市(以下称攸州市),成为市域次中心城市;2020年,形成完整的市域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市域重点建制镇为纽带,以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
2010年市域人口为39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20年市域人口为42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八、市域城镇经济区划分市域经济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城镇经济区。
株洲市铁东路K2+504.46-K2+745.46高架桥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及采用规范1 设计标准(1)设计速度:80km/h;(2)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3)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4)设桥面横坡:单向2%,主桥部分无超高设置;(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6)环境类别:Ⅰ类。
2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公路工程设计标准》(JTG B01-2015)二、基本设计资料1 工程概况株洲市铁东路(新华西路-规划26路)新建工程,南起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路与现状华湘路交汇处(起点里程K0+100),向北偏西经上月塘,交茨菇塘路、公园路、下穿城际铁路、交430铁路、红港路、跨白石港及白石港路,终点与规划26路相交(终点里程K3+161),路线长约3061m,路幅宽40-50m,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市主干路。
2 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拟建线路属株洲市核心区老旧城区,沿线分布住宅楼、民房、企事业单位及商业建筑、池塘、河流及垃圾场,地下市政管线众多,上空有110KV高压输电线斜穿,周边工程环境复杂敏感面平直光滑;L3:215°∠70°,密度1~3条/m,水平延伸长度1~2m,竖向切深1~2m,隙面平直光滑。
(2)地层岩性根据勘察资料,桥区下伏基岩为茅口组(P1m)灰岩,坡表分布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粘性土及角砾土;沟谷内主要发育冲洪积(Q4al+pl)卵砾石土及砂,本次未揭示圆砾土。
株洲铁路新村规划方案概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株洲市需要新的住宅区来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
株洲铁路新村规划方案旨在利用铁路沿线空地,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的住宅区,为市民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这个规划方案旨在有效利用空间,并结合株洲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可持续、低碳、智能新城市建设方向上探索新的路径和实践。
规划区域株洲铁路新村规划区域是株洲市铁路局占有的土地。
株洲铁路新村的规划区域总面积约为500亩,位于株洲市市中心,毗邻株洲火车站。
规划目标1.利用空间效益最大化。
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土地的利用率,特别是在高房价的大城市。
2.打造现代化住宅区。
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的住宅区。
3.提高居住品质。
在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提高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在满足住房需求的同时,也要让居民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
4.增强社区环境的互动性。
规划方案应考虑增强社区互动和邻里关系,提供更多方便居民的设施,创造丰富、多样、安全的社区。
规划布局区域设置规划区域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区、文化休闲区、公园绿地、交通枢纽等几个功能区,划分清晰。
主要道路规划区域内主要道路采用环形路及主干道组成的道路网,内部街区按照多样化的需求进行设计。
公交路线发散公交路线设计应采用发散式布局,确保乘客的方便快捷,并降低交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绿化规划区域内将建设大量公共绿地,使住宅区内外环境更加优美,环境更加舒适。
同时,规划区域内绿化带将会有更多的开辟和增加,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和居民的舒适度。
建筑设计规划建设的住房建筑将采用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结合株洲市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气息,建成融入特色与现代生活的住宅。
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住房区配套设施较完善,包括儿童教育、医疗卫生、商业街、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具备如下功能:学校规划建设的住房区将建有小学、初中和高中,覆盖全年龄段的教育需求。
工作变得更加合理性,工作人员可以重点的分析出其中相应的技术内容,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可以获得更多提升,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则需要景观园林的施工能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人们能够在景观园林当中获得舒适体验,有助于城市发展获得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1]成静.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探讨[J].现代园艺,2019(20):110-111.[2]李星宁.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29-33.收稿日期:2020-06-12作者简介:李玮骐(1984-),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思路探讨———以株洲市铁东路(石宋大道~江渌路)为例汤颖(湖南智谋规划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株洲412000)摘要:铁东路株洲河东区域重要的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
以铁东路(石宋大道~江渌路)为例,阐述了市政景观大道的设计方案、设计背景,突出了景观门户大道的设计理念,以期为城市景观门户道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大道;总体设计;设计理念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4-0062-021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背景铁东路是株洲河东区域重要的一条南北向准快速路(交通性干道),串联城际铁路在株洲境内的各大站点,为提高城铁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铁路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转换、集散,同时完善城市路网骨架的形成。
城市道路规划中,铁东路分流南北向红旗路、建设路的交通流量,同时衔接城铁与道路交通功能,也兼顾沿线集散交通,促进区域联动。
1.2项目分段建设情况全线铁东路建设情况由北往南共分为六段,其中,铁东路(响田路~兰亭路)已在初步设计过程中;铁东路(兰亭路~新华路)即将开工建设;铁东路(新华路~石宋大道)已进入实施阶段;铁东路(江渌路~迎新路)为现状道路,标准路幅宽40m;铁东路(迎新路~枫溪大道)已完成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