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陈设艺术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36 MB
- 文档页数:20
【博物馆学】Museology1 旧址博物馆的类型和特点1.1 旧址博物馆的定义《辞海》中对旧址的释义为:已经迁走或不存在的某个机构或建筑的旧时的地址。
旧址体现为建筑形式,通常承载着历史事件或是曾经作为名人的旧居。
在我国一般为历史民居或官府会堂等历史建筑,在这曾经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
所以旧址博物馆就是利用依托名人故居或者历史事件发生地旧址空间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展示历史,起到教育作用的博物馆。
旧址博物馆一般不仅有原状陈列,也有现代化的展陈设施。
旧址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此类博物馆的数量逐年增多,在我国博物馆中,旧址博物馆所占比例约为1/4。
我国最为著名的旧址博物馆便是故宫博物院,它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2 旧址博物馆分类关于旧址类博物馆的分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所著《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中将旧址型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大类: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工业遗址。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留下许多历史建筑,它们历经时代变迁,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见证和地方名片。
保护和重建这些历史建筑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体现地方文化的特色性和差异性,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建筑类旧址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具有强烈地方民俗特色的旧址建筑,一般会建立相应的文化民俗类博物馆;第二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比如革命会议纪念馆、战争旧址纪念地等;第三是能代表一定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建筑,比如官府衙门祠堂会所等,这些旧址或是历史遗存或根据史料修葺和复建,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名人故居类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历史上一些名人曾经居住或者停留过的地方,一般会将其在此居住时期的空间原貌进行复原,并结合人物生平事件来进行陈列展览。
沈阳的张氏帅府、合肥的李鸿章故居就是此类典型旧址类博物馆(图1、图2)。
室内家具与陈设第一节家具的类型一、根据功能分类1.坐卧类家具2.凭倚类3.贮存类4.装饰类二、根据结构形式分类1.框架结构家具。
包括包板框架家具和框架镶板家具。
2.板式家具。
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家具,便于机械化生产。
3.拆装家具。
便于运输和搬运。
4.折叠家具。
适用于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员使用,便于携带和运输。
5.冲压式家具。
造型优美、曲线多变,适用于不同环境的要求。
6.充气家具。
携带和存放极为方便,适用于旅游野营。
7.多功能组合家具。
其折动、抽拉、翻转的变化能满足不同功能的要求。
三、根据使用材料分类木、藤、竹质家具塑料家具金属家具石材家具5.复合家具四、根据人体工学原则分类1.人体类家具2.准人体类家具。
3.建筑类家具4.装饰类家具五、家具陈设与室内关系的和谐统一(一)风格的统一1.纵观室内设计发展史,有什么风格的室内设计,就有相同风格的家具与之匹配2.民族文化营造特定风格的家具陈设及室内空间3.家具陈设与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礼仪、论理、等级和职业区别(二)功能的弥补和完善1.用家具陈设划分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创造往往会根据人们功能上的需要来设计,空间中的开、合、通、断都可以通过家具的设置实现。
利用家具的陈设进行空间分隔是传统室内环境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具有很大的灵法性和可控性,可以极大地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使用质量。
人们只有在与自己身体比例协调、具有私密性、安定性的空间内,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感到舒适安逸。
2.以家具陈设利用室内空间通过家具陈设的巧妙设计与合理的布置,来使室内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3.用家具陈设限定室内空间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常常要对空间进行划分、围合和限定,家具与陈设可以和室内其它因素(如吊顶、灯光、地面、绿化等)组织结合对空间起到限定作用,从而组织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4.用家具陈设丰富室内空间家具与陈设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还具有审美的情趣,它还是对空间的点缀和自我个性的张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其功能尺度和质感应让人心满意足,而当它单独存在的时候,艺术风格则马上显现在空间中散发强烈的存在感,起到适用与审美的双重功效,丰富空间感受。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建筑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和审美问题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建筑美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形式美学:建筑的形式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的外观、比例、尺度、色彩等。
形式美学研究建筑的形式语言和构成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形式来表达美。
空间美学: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利用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美学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营造美的氛围。
文化美学:建筑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象征,因此建筑美学也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美学研究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承文化。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应该根植于自然环境,并与其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审美价值和功能:建筑美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关注其功能性。
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审美效应:建筑美学研究建筑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即建筑的审美效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建筑的美。
建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形式、空间、文化、自然、功能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建筑美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和欣赏。
二、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结构美是指建筑通过其构件的排列、组合和连接方式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力学性能,还涵盖了材料、形态、比例和空间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结构美恰恰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柱网布局和梁板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开阔和灵活的室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一、博古架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是类似书架式的木器。
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格内陈设各种古玩、器皿,故又称为:"集锦盒子"或"多宝格子"。
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博古架可摆放一些玉器、陶瓷、瓷器、镏金。
(古灵精怪)的新旧艺术品古玩。
古:由历史价值,灵:手工灵巧,精:不要太滥要有代表性,怪:奇特少见。
二、挂落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装饰构件,或用作划分室内空间。
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
内缘作方、圆、八角等形式。
在室内的称挂落飞罩。
三、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是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
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也用于柱间的落挂上,但是为纯装饰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
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脚或托木、牛腿。
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
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四、花板明清的花板、窗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建筑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
再简单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与现代的装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虽然现代家具空间比以前小了许多,并不合适完全的传统中式家居布置,但如点缀以木雕挂件,屏风隔断和几件雕花案几,就是家居显得现代中蕴含着传统,明快活泼中透着沉静含蓄,简练中显露出渊博,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意境盎然。
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一般有三类内容:1吉祥图案如喜上眉梢、松鹤延年等象征寓意的图案 2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故事画 3民俗民风题材作品,如纺织、放牧、娱乐等现实生活描写。
木雕在表现手法上一般采用具象的方法,造型上大胆的夸张,如头大身小、人大景小,显然活跃、质朴,尤如扬州八怪中金农德画,夸张幽默充满了生气。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1、美术,又称造型艺术。
按其存在形态与用途可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建筑艺术等门类。
2、绘画,是在平面上绘制形象的艺术。
按作画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画种。
从着色角度上分为素描和色彩画。
从题材角度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等。
3、雕塑,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艺术。
从形态和可观赏的角度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从材料上分有泥雕、石雕、木雕、金属雕塑和各种新型材料雕塑。
4、工艺美术,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一般分两类:一是日用工艺,二是陈设工艺。
5、油画《父亲》的作者是:罗中立;6、《出水芙蓉图》属于:中国画;中国画,作者,佚名。
7、《红蓝椅》的作者是:里特维尔德;8、《大禾人面方鼎》是商代的9、《家庭组》雕塑1950亨利.摩尔(英国)10、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
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1、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包括: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2、手绘线条图像常用指示线、箭头、排列、循环等方法。
第三课:大家动手做条龙1、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龙的制作只要分为身体和头两部分。
2、有关赛龙舟的中国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第四课:生肖的联想1、雕塑《公牛头》的作者是:毕加索;第五课:大自然的色彩1、美术所讲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绿、橙、紫。
2、明亮的光是由不同的波长的七种色光组成的,3、调子:一副作品或一个环境中往往存在多种色彩,他们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称为“调子”。
4、油画《喜鹊》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5、《姐妹的池塘》的作者是法国画家:塞尚;6、《高原的歌》的作者是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詹建俊;第七课:色彩与生活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室内设计方案分析室内陈设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四大内容(室内空间企划、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之一,对室内设计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陈设之物之于室内环境,犹如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山、石、小溪、曲径、水榭是赋予室内空间生机与精神价值的重要元素。
室内空间如果没有陈设品将是多么的乏味和缺乏活力.犹如仅有骨架没有血肉的躯体一样是不完善的空间。
可见室内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同时它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案例简介这次所进行分析的案例是一套180平米的设计方案,属于经典后现代主义风格,装修总造价64.7万不含房价和电器,原始有地热,后期做中央空调。
本方案注重使用功能并且渲染手法富有质感,奢华但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经典,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带给人不尽的舒适触感,其亲切,自然,宁静而又大气的风格,给人以雅致的生活感受。
案例详细分析一、客厅【客厅】“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舞台”所谓的经典,总是与时间有所关联,华丽而不失典雅的水晶灯、清新的绿色盆栽,欧式风格的家具,融合了后现代主义形式多元化的风格特点,围出了一个相识、交流的区域从房屋结构来看,客厅可谓是家居室内空间的“脸面”。
它面积最大、公用程度最高、最能凸显一个家庭的审美品味及个性特征。
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区域,如何利用陈设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走进客厅我们可以看到沙发背景墙,两侧用的是喷砂镜子,中间大面积用的是金丝绒壁纸,中间开槽放隔板,可以放两个人平时收藏的小装饰,对面是电视背景墙,这里运用的是另一种图案的喷砂镜子和石膏板抽缝造型,再配有图腾墙绘,时尚气息浓厚.1、沙发三人位:A:规格尺寸 2130*920*1120B:颜色材质黑灰色布艺C:市场价格 3000左右D:陈设手法及原因:沙发在客厅中几乎占了最多的空间。
所以沙发的选择能够很好的体现客厅的风格品味。
这里采用黑灰色古典欧式风格的一套沙发系列,构造简单,线条流畅,符合了现代设计中简洁、人性化的设计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柔软与舒适。
人美版八年级上1、中国古代______画重要代表作:_______(全画37厘米*147厘米)唐代____。
捣练图:以中国传统长卷形式,表现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_____、_____和_____的劳动场面。
2、美术作品: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______和艺术家______表达的产物。
3、____________(岩画) 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非洲。
4、_______________(中国画)唐代________5、我国有名的私家园林有______、_______。
皇家园林是_______。
6、物象空间表达方式有物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用装饰色彩来表达1、装饰色彩:学习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不受物象________限制,涂色以____为主,其色彩没有自然界的光源色和环境色,多利用色彩的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装饰。
2、_________________(莫高窟第329窟)唐代史苇湘、杨同乐临摹3、彝族漆器以_____、______、黑色为主4、___________(中国画)现代叶毓中第四课:用色彩表达情感1、《幽谷清霞》(中国画),1968,作者______。
画家运用中国传统绘画_______技法,营造一种苍劲浑厚之美。
2、画家通过色彩和____、____、_____这些基本造型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
3、____________(油画)1952 德·斯塔尔(俄国)4、26-4-94(油画)1994 作者__________5、_________(中国画)1992 作者________6、绘画(油画)1954 克里福德·斯蒂尔(美国)第五课、中国山水画1、中国画讲究师法自然,古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
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1.引言1.1 概述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的概述部分旨在介绍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博物馆展览作为博物馆最直观、最具吸引力的形式之一,是博物馆向公众展示收藏品、传达文化内涵和教育人们的重要途径。
展览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与安排,决定了博物馆展览的品质和吸引力。
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是指博物馆在展览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包括展览的目标定位、展览主题的选择、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呈现方式、展览空间的布局和陈设等。
一个好的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能够提升展览的艺术性、科学性和互动性,使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获取知识和享受艺术的乐趣。
博物馆展览的构成要素包括学术性、艺术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
学术性是指展览应当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性和文化传承性,能够通过学术的角度向观众呈现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重要信息。
艺术性是指展览应当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美学的方式展现文物的美和审美价值。
社会性是指展览应当与社会大众的需求和利益相结合,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知识追求。
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博物馆向公众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内容和独特的展览形式,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增强观众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展览体系构成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能够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观者。
最后,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推动博物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使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总之,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是博物馆展示文化和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展览的品质和吸引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展览体系构成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博物馆展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博物馆展览体系构成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盛宴和艺术享受。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当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概括性地说明每个章节或部分的主题和内容安排。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 研究综述论博物馆展览的逻辑展示顺序及展线布局原则王超安阳民俗博物馆河南安阳455000摘要:博物馆内的展览顺序以及空间布局都具有一定逻辑性,它需要设计人员收集各种材料,根据建筑物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布局。
所谓的博物馆展线就是由各个展点连接的线路,参观者进入博物馆以后会不由自主的按照展板设计开始参观,依次顺着展线进行。
因此,展线的设计关系到参观者的实地体验,设计人员应该有序控制路线,保证其流畅性。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顺序;展线布局一、博物馆展览的逻辑展示顺序及展线布局的重要性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博物馆内部的陈列也应用了更多的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仿真技术、实物造景技术等,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但增强了参观者的视觉感受,还改善了布局,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
博物馆内部的逻辑展示顺序及展线布局也同样如此,展线的改变会连带着调整展厅的风格,展览的陈列样式也会影响参观者的体验。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博物馆也应该注重创新,改变传统的展览设计模式,灵活地对展品进行陈列,为展线布局增添新元素。
合理地设计展览顺序不但能促进博物馆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还能迎合不同参观者的审美需求,使观众流畅地进行参观,改善参观体验,满足精神需求。
二、博物馆展线及展览顺序的布局原则设计师在对博物馆展线布局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建筑物的实地考察,测量出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数据,材料数据收集完毕之后,要制定施工图纸、构建施工模型,并且将每一部分的距离标注清楚,将实物利用电脑技术进行模拟。
展线部分需要制定文本大纲,将展览内容进行文字性说明,把展线的逻辑性和框架划分清楚。
(一)凸显展厅的主题参观者进入博物馆之后,精神上会受到展厅的影响,得到一种心理感染,设计人员要重视参观者的感受,使其如同身临其境,沉浸到展览主题当中。
一些展厅的设计会用到大型的模型,模型的摆放要明显、突出,展示出展厅的整体风格。
展现的布局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有清晰的流线,让参观者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比如一些历史文物博物馆会采用时间陈列的顺序,将文物和展板以历史先后排列,参观者一目了然,获得一种游走于历史长河的感受。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______和______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
2.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城市及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艺术作品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整合设计。
3.室内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句对故宫的描述是错误的()A.故宫的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
B.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C.故宫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D.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横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纵轴线上。
2. 追求建筑的单纯性与“少就是多”信念的是( )A. 柯布西埃B. 格罗佩斯C. 米斯D. 赖特3.家具的尺度是否科学、室内界面材料是否合理,室内气流组织好坏都会影响人体的()A.运动系统B.感觉系统C.血液系统D.人体力学4.下列哪几项属于室内空间类型?()A.封闭空间B.动态空间C.下沉空间D.迷幻空间5.()设计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是适应现代世界的一种设计语汇的出现,这种语汇实质同现代世界的先进技术和技术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有关。
A.18世纪初B.19世纪初C.20世纪初D.20世纪初6.西方室内风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A.复古史B.古典式C.新古典式D.欧式7.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厦的设计者是()A.罗兰•巴特B.格罗佩斯C.勒•柯布西耶D诺曼•福特8.室内环境设计是( )A. 平面的装潢B. 室内陈设与绿化设计C.室内装修设计D.立体的和综合的设计9. 公共艺术设计的形态大约为()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公共环境四个部分。
A.装潢B.建筑C.公共阶段D.家具10.下列哪个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
《柜架陈设的艺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第15册执教者:付蓉单位:庄河第七初级中学年级:初二柜架陈设的艺术教学设计庄河第七初级中学付蓉教材分析1、《柜架陈设的艺术》与第九课《居室的色彩搭配》、第十课《布置理想的家居》、第十二课《美化生活的装饰布》及第十三课《我的小天地》共同组成围绕家居美化设计的一个综合探索单元。
此设置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包含的美感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
2、本课侧重帮助学生了解居室柜架陈设中蕴含的形式美,间接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家具中承载的民族审美习惯,进一步阐明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柜架和加以陈设,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提高学生生活情趣和能力。
实用柜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舒适与情趣。
3、本课让学生用多种材料(绘画、剪纸拼贴、旧包装纸盒的再利用等),通过想象创造,设计出有创意的符合功能和审美作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柜架形象。
其中让学生选的材料大多数是生活当中,尤其是学生比较熟悉、容易准备的材料。
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效的再利用材料,养成节约的习惯,又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4、另外,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学生分析1、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居室的色彩搭配》和《布置理想的家居》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家居设计的知识。
2、优秀的柜架设计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是学生乐于表现的题材。
选择柜架设计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自己比较熟悉的柜架进行设计,感到亲切有兴趣。
但在应用设计方面,学生会感到很陌生。
所以本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造型构思,大胆表现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设计理念1、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美化生活。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柜架作品的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表现出独特的创意和审美情趣。
一、课程定位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系统介绍室内陈设品布置的设计特点、范围及典型案例。
讲解室内陈设和室内空间的整体协调关系及常用的设计方法。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又称室内软装饰设计、装饰装潢设计等。
是在不改变室内及建筑物结构的基础上对室内环境的陈设物进行再创造的设计。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任务可分两大方面,一是功能性需求,即要有针对性地完善对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二是装饰性需求,即更好地供托室内空间氛围,突出室内设计的风格。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室内陈设艺术设计领域逐渐被人们有所认识。
室内陈设设计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陈设设计的基本本理论和知识,创造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更优化的环境。
在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室内布局、审美个性、功能形式、工艺造型等特点,创造出既满足舒适要求、又有艺术品位的宜人环境。
因此,在室内陈设设计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强调室内陈设设计的整体艺术化、科技现代化、地域民族化、个性人情化、回归自然化这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深人的分析和探讨,并入课程思政,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针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针对社会需求,探索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改革路径。
研究本课程的重点、趋向、授课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了理论部分,增加了大量的实训内容。
《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是在原《室内空间设计》课程基础上,依据室内设计企业人才需求,重新组织整合的一门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课程划分的,教学过程以理论知识的传输为切入点,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的训练,实训内容没有与岗位职业活动进行有效联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并没得到有效锻炼。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及劣势的分析,以及企业对本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的重新定位。
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突出能力目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设计能力、理论、知识有机的贯穿于整体课程教学中。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柜架陈设的艺术》一、教学背景我校倡导三段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参与、课上研讨和课后延伸),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就《柜架陈设的艺术》一课,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和研究。
二、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平时你留心观察过自己家里的柜、架等家具吗?都有哪些种类的柜架?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准备的柜架的照片自由回答。
师:哪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打理自己的柜架?为什么要用心打理?进一步提出按功能区分家具的概念,提问。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按功能区分家具的种类。
分组讨论:各种框架按照功能应如何确定其分隔方式和各格尺寸?如何使框架陈设既合用又美观?(出示课件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每组一个中心发言人,把所得结论向全班回报。
未研究透彻的问题提给全班共同研究。
师:对照家里自己所用框架,摆置是否合用?是否美感?学生用新的审美眼光重新设计自己的柜架。
师:展示课件,请学生评述课件及自己带来的图片,并借鉴。
表述自己想如何设计一个美好的柜架陈设,以及用何种方法制作出来。
在学生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能为他们的制作方案提出建议,优化构思。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认真投入作业。
学生汇报展示每组推举2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为什么推举这两件作品,它们到底好在哪儿。
课堂总结师:谈谈学习柜架陈设艺术心得。
三、案例分析在课前参与方面针对我校学生的情况,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环境条件和废旧资源,让学生课前做充分的课前柜架设计的观察与调查研究,旧包装盒、包装纸等课堂作业材料的准备,以及颜料的课前准备。
课前参与环节很关键,关系着这堂课的成败尤其是学生这一块的具体落实情况。
由于美术学科在初中不被重视,布置落实起来难度大,需要全方位的规划和布置。
包括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和班团组织活动。
教师本身则围绕教材,根据这一单元的室内设计的内容,制作精美的范例作品,并且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教师的课前制作过程,制作在本堂的课件里。
策展人的职能、工作范围的规范第一篇:策展人的职能、工作范围的规范策展人的职能、工作范围的规范博物馆“策展人负责制”,其职能类似于项目负责人,负责博物馆某一个展览项目。
其任命可以是策展人自己申请也可以由馆长委派。
1、博物馆策展人的主要职能:(1)策划各类文物主题展览。
负责文物展览市场的前期调研、展览主题的确定、观众的定位、陈列主题与设计思想的确定、文物的选择、展览经费的预算、展览宣传模式的选择和确定、展览衍生纪念品的广、以及展览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思考。
(2)为展览确立一个清晰的观念框架来选择展品的范围、数量和质量,以及在画册和各类宣传品中的文字诠释。
(3)负责与展览设计部门、展览施工部门、文物保管部门、场馆管理部门等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总协调、联系与沟通。
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所有信息。
当展览项目在某环节遇到问题时,立即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4)预算施工、布展以及举办其它项目活动的经费,把控施工材料。
(5)做展览布展方案,并负责制定展览的进度表。
严格按照展览进度表对展览全程进行监控。
(6)参与整个展览从策划到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选展览题材;定展览名称、宣传标语;选调文物;定展览形式设计基调;互动项目设计;定展版、广告等平面设计;文物展架设计;调研施工材料;项目现场管理;布展;展陈细节调控;调光等。
2、博物馆策展人的主要权利:(1)策展人拥有一切关于此次展览项目的决定权。
(2)策展人拥有一切关于此次展览项目的一票否决权。
(3)策展人拥有与此次展览项目相关的所有部门的临时指挥权。
3、博物馆策展人的主要义务:(1)策展人有组织、协调、管理、实施、监督展览项目,并确保展览工程按时按质完成的义务。
(2)展览组织与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重大问题时,策展人有向馆长汇报的义务,并不得私自做决定。
(3)策展人有确保展览工程招标过程保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义务。
策展人资格认证与任命个人素质要求:关于策展人的素质要求,前人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应该具备的素质,但主要对象是美术市场上的独立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