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翻译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783.24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翻译概论LOVEL is for the way you look at meO is for the only one I seeV is very, very extraordinaryE is even more anyone that you admire, andLove is all that I can give to you,Love is more than just a game for two,Two in love can make it;Tak e my heart and please don’t break it,Love was made for me and you.译例一:爱是我凝视你的眼神,爱是我眼中的唯一,爱,非比寻常,爱,超越一切,爱是将所有奉献,爱绝非双人游戏,爱应由相爱的两个人来成就,请接受我的爱,不要辜负,爱为你我而存在。
译例二:爱之情爱意,在你深情款款的眼波中荡漾爱人,没有你将不可想象爱恋,是如此非凡难言的体验爱情,超越任何你所向往之上爱,是我给你的整个世界相爱,不是你猜我探的游戏而是要两人同舟共济我诚愿把心儿托付你只要你好生珍惜我们必能谱出最美妙的爱之曲(张紫云译)译例三:爱透过你看我的眼神找寻我视野的唯一指引神迹的非凡才让你顶礼膜拜已别无它物可以给你放弃了那拔河的游戏爱的火花源于心心相印请将我心裁成泥贴身的小衣你我今生缘定(张腾飞译)译林深深,在弯弯曲曲的路旁前,必有奇花异草;译海茫茫,在海浪奔涌的海滩上,必有彩贝珍珠;译苑葱葱,在枝繁叶茂的密林间,必有鸟雀啾唧;译途漫漫,在蜿蜒曲折的山道里,必有山泉溅珠。
一、何谓翻译【例1】Deliberate September --- in its own time and tempo --- begins to sum up another summer.缓慢的九月---以自己的时间和步子---开始总结又一个夏季的经验。
翻译概论课外重点整理翻译理论一:中:古代:安世高:佛经翻译第一人支谦:《法句经序》,第一部翻译理论书;“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求真&喻俗三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意译玄奘:“五不翻”(音译)&8种详细分工真谛:严琮:“八备”:1,2,5,6—人格修养1.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殚久时,其备一也;(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2.将践觉场,先捞戒足,不染讥恶,起备二也;(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6.耽於道术,淡於名利,不欲官衔;(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明清:徐光启:“会通超胜”,《几何原本》李之藻:创译,“借我华言,翻出西译”杨廷均:译难;要培养翻译人才王徵:三类书:资耳目(语言);资手足(科技);资心(哲理)魏象乾:《藩清说》,古代最为精辟的一篇翻译理论书马建中:三类书应翻:1.各国时政2.居官考定之书3.外洋学馆应读之书许渊冲:优势(音形意)严复:信达雅(不考8大名著)-- 汉以前的字法句法(表现力强)林纾:(用古文做翻译)外国小说第一人瞿秋白:“翻译绝对不允许错误”鲁迅: 易解&保持原作风姿;“守信而不顺”朱生豪:保持神韵;反逐字句对译郑振铎:文学是绝对能够翻译的;翻译三原则:首次引进,忠实,折中。
“翻译是媒婆和奶娘”傅雷:“神似”:神韵和风格林语堂:忠实,通顺,美感,胸怀两种文化,“神似”王佐良:读者至上钱钟书:“化境”--- 躯体换了一个,但精魄依然故我“做媒”季羡林:1. 印度来的水;2. 西方来的水二:西(英美德是重点)传统翻译理论:1. Linguistic turn 翻译转向2. cultural turn 文化转向中世纪—人文少,宗教多《七十子希腊文本》—最早拉开帷幕罗马人被推崇为“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者”西塞罗:不要字当句对,要保留总的风格,推崇自由翻译贺拉斯:译入语借鉴(拉丁语没有的,可借鉴与希腊语),丰富了拉丁语昆体良:“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也是创作”对世俗文本翻译之上的文艺学派,都比安世高早哲罗姆:《通俗拉丁文本圣经》(强调直译&靠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而不是“上帝的召唤”)。
1.翻译的宏观比喻:德国:赫尔德——“混血儿”歌德——“媒人”(钱钟书——“做媒”,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弗菲尔——“婚姻”)其他比喻:“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英国,纽马克——“一种方案与另一种方案间的妥协”西方:“翻译有如女人,漂亮便不忠诚,忠诚便不漂亮”德里达——“对原著的粗暴侵犯”2.翻译者的比喻:巴西,翻译者——“食人者”意大利——翻译者=背叛者3. 中国代表性翻译原则:公元4四纪,道安: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
唐朝,玄奘:既需求真,又需喻俗。
严复:信、达、雅鲁迅:忠实,通顺。
傅雷:神似说钱钟书:化境说许渊冲:译文优势竞赛论辜正坤:多元互补论外国代表性翻译原则:亚历山大·泰勒——翻译三项基本原则:译作应保全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奈达——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纽马克——文本三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威密尔——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标准: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目的为最高标准,主要准则按轻重依次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译入语文化提供有关原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语内一致,译文必须语际一致。
所有的准则从属于目的原则。
只要达到了翻译目的的译文就是合格的译文,即使与原文有些出入,也是可以接受的。
4. 翻译研究的三大范式演变:作者中心论范式;文本中心论范式;译者中心论范式5. 中西语言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差异是在思维模式方面:东方人重视综合,归纳,暗示和含蓄,求精神,其思维是一种浑然的,混沌的状态,因此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横向的,在于空间上的舒展和收缩,关心的是心灵空间。
翻译概论中西翻译活动的共同点1.笔译的起源和大规模发展都与宗教文献的翻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在传播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翻译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起了作用;4.在传递外来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翻译定义: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不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过渡,也是文本之间、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的过程,是以翻译者为中间人而进行交流和斡旋的过程;不仅仅是一门涉及语符转换、意义传递的技巧skill或者技艺craft,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艺术。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9. 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