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事件处理(第4版)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41
第12章图形界面设计习题解析1.选择题(1)事件处理机制能够让图形界面响应用户的操作,主要包括()。
A、事件B、事件处理C、事件源D、以上都是答案:D(2)下列是事件监听机制的四个步骤,请对下列步骤进行排序,使事件源实现了事件的监听机制()①定义一个类实现事件监听器的接口② 为事件源注册事件监听器对象③ 事件监听器调用相应的方法来处理相应的事件④ 创建一个事件源A、①④②③B、①③④②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答案:A(3)ActionEvent的对象会被传递给以下哪个事件处理器方法()。
A、addChangeListener( )B、addActionListener( )C、actionPerformed( )D、stateChanged( )答案:C(4)在类中若要处理ActionEvent事件,则该类需要实现的接口是( )。
A、 RunnableB、 ActionListenerC、 SerializableD、 Event答案:B(5)有如下代码:btn.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s=input.getText();output.setText("Hello"+s+",Welcome You!");}});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创建了一个基于继承的匿名类对象作为btn按钮的事件适配器B、创建了一个基于接口的匿名类对象作为btn按钮的事件适配器C、该匿名类内部不能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D、该匿名类中没有用到方法重写答案:B2.填空题(1)在Java的事件响应机制中能产生事件组件称为(事件源),组件中发生的特定动作称为( 事件 ),( 事件监听器 )负责监听事件源上所发生的事件,并对事件做出响处理。
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的概念及分类见第四章第四节1.在护理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规范。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
3.医院(护理部)建立有效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保证信息上报及时、有效及保密。
4.凡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患者转运过程发生的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异常医疗事件均属不良事件(见第四章第四节),需要主动上报,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后,应立即口头报告值班医生、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将损害减少至最低。
必要时同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报告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报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及主管院长。
7.应在24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报告。
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不论是院外发生或本院发生压疮,一旦发现,都应填写“压疮报告单”。
8.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10. 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本单元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组织科内讨论,分析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填写《护理不良事件调查处理表》。
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必要时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追踪。
科护士长应参加讨论,或根据讨论结果及改进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11. 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第13章最优化问题的其他主题练习13.11.对极小化问题画出类似于教材图13.1这样的一系列图,推导出对应于教材(13.2)到(13.4)的一系列局部极小化的必要条件,然后把这些条件合并为教材(13.5)那样的单个论述。
解:类似极大化问题,对于极小化问题有如图13-1三种情况:图13-1为了在问题中找到一个使π取局部极大值的x1,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f′(x1)=0且x1>0(A点)f′(x1)=0且x1=0(B点)f′(x1)>0且x1=0(C点和D点)这三种情况可被合成一个论述:f′(x1)≥0,x1≥0,且x1f′(x1)=0。
2.(a )证明在(13.16)中,m 个独立条件: λi (∂Z/∂λi )=0,(i =1,…,m ) 写成如下一个等式就足够了:(b )我们能否对于下面的一组条件进行同样的改写? x j (∂Z/∂x j )=0(j =1,…,n )证明:(a )因为∂Z/∂λi ≥0,λi ≥0,所以λi (∂Z/∂λi )≥0,i =1,…,m ,进而有。
因为构成和式的每一项都是非负,所以当且仅当每一项为0,也即:⇔λi (∂Z/∂λi )=0(i =1,…,m ) 所以m 个独立条件写成个等式就足够了。
(b )能。
因为∂Z/∂x j ≤0,x j ≥0,所以x j (∂Z/∂x j )≤0(j =1,…,n ),进而有。
因为构成和式的每一项都是非正,所以当且仅当每一项为0,也即:10mi i i Z λλ=∂=∂∑10mi i i Zλλ=∂≥∂∑1mi i i Zλλ=∂∂∑10mii iZλλ=∂=∂∑10mi i i Z λλ=∂=∂∑10nj j j Zx x =∂≤∂∑1nj j j Zx x =∂∂∑10nj j j Zx x =∂=∂∑3.根据习题2所采用的推理,(13.17)中哪些条件可以合并成一个等式?解:条件x j (∂Z/∂x j )=0(j =1,2,…,n )和条件λi (∂Z/∂λi )=0(i =1,2,…,m )均可以合并成一个等式。
第13章 马尔可夫链13.1 复习笔记一、马尔可夫过程及其概率分布 马尔可夫过程的概率分布 (1)转移概率及其转移概率矩阵 ①转移概率(,){|}ij m n j m i P m m n P X a X a ++===为马氏链在m 时处于a i 的条件下,到m +n 时转移到状态a j 的转移概率。
1(,)1,1,2,ij j P m m n i +∞=+==∑②转移概率矩阵 (,)((,))ij P m m n P m m n +=+性质:各元素非负,每行之和为1(2)齐次马氏链的转移概率及转移概率矩阵 一步转移概率为(){}11ij ij m j m i p P P X a X a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11211112122122212=1m j j mj i i i ijX a a a a p p p X a p pp P P a p p p +⎡⎤⎢⎥⎢⎥⎢⎥⎢⎥⎢⎥⎢⎥⎣⎦的状态的记成状态二、多步转移概率的确定1.C-K 方程1()()(),,1,2,ij ik kj k P u v P u P v i j +∞=+==∑2.n 歩转移概率齐次马尔可夫链的n 歩转移概率矩阵P (n )=P n三、遍历性 1.定义转移概率()ij P n 存在极限或()()121212jj n jP n P n πππππππππ⎡⎤⎢⎥⎢⎥⎢⎥=→∞⎢⎥⎢⎥⎢⎥⎣⎦则此链具有遍历性,若1jjπ=∑,则12(,,)πππ=为链的极限分布。
2.有限链遍历性的充分条件设齐次马氏链{X n ,n ≥l}的状态空间为12{,,,}N I a a a =,P 是它的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如果∃m ∈N +,使对∀,i j a a I ∈,都有()0,,1,2,,ij P m i j N >=则此链具有遍历性,且有极限分布12(,,,)N ππππ=,它是方程组π=πP 或1,1,2,Nj i ij i p j Nππ===∑满足条件10,1Nj j j ππ=>=∑的唯一解。
十三、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的措施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对工程正常施工秩序的影响,我方从工程伊始,就建立以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为首、我方总部领导班子为辅、总部各部门支持配合的施工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机制,保证做到: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
第一节风险风险是某一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管理始于项目投标之时,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包括宏观的与微观的,才能确保我们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与指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的很多方法已广为人知并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当中。
特殊工程的分包保证金和价款以及合同履行担保金是现行的几种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
价款和合同履行担保金为与难对付的分包商打交道时提供了法律依据。
确定投标文件中所要求的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也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
风险管理包含在我们的项目方案及项目管理服务当中,行之有效的系统和程序将帮助我们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因素,评价风险、进行风险决策和处理、减少和避免执行中的风险损失。
我们由信息工具支持的实践方法将确保我们项目团队间的交流与协调及所有相关事项的执行。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与风险管理1、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避免或降低风险损失的最基本的条件,只有有了合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正确进行风险分析,风险决策、合理地进行风险处理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组织机构的设置由风险状况和风险工作量决定,本工程的风险管理分散在投标人的各个职能部门,不设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以兼职的风险管理小组的形式出现,小组的组织机构彩直线职能制形式。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职能图2、风险管理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风险管理也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调整,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建立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的总目标是选择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使风险成本最小。
第十三章问题与事故的处理【学习要求】了解旅游事故的类型和特点,熟悉漏接、错接和误机(车、船)事故产生的原因,游客死亡的处理。
掌握漏接、错接和误机(车、船)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旅游计划和行程变更的处理,游客证件、行李、钱物遗失和游客走失的预防与处理,游客晕机(车、船)、中暑的预防与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患病的处理,游客不当言行的处理,旅游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旅游事故】指的是因旅游服务部门运行机制出现故障造成的事故,一般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由于接待方的疏忽、计划不周等原因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也称自然事故,是由于天气变化、自然灾害或非接待部门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旅游事故是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复杂性的特点。
2、【漏接】漏接是指旅游团抵达后无导游迎接的现象。
一般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造成的漏接。
3、【漏接的预防】认真阅读接待计划、核实交通工具到达的准确时间、提前抵达接站点。
4、【漏接的处理】实事求是地向游客说明情况诚恳地赔礼道歉;尽量采取弥补措施,使游客的损失降到最低;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必要时请接待社领导出面赔礼道歉或酌情给游客一定的物质补偿。
5、【错接】指导游接了不应由他接的旅游团。
错接是指导游人员提前到达接站地点后,未认真核实而接待了不应属于他(她)接待的旅游团。
它属于责任事故,是因导游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错接事故容易发生在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旺季。
有的旅行社同时派出一个以上的团队前往同一地;或者在旺季时,多个团队的游客会乘同一航班抵达目的地。
6、【错接的预防】导游应提前到达接站地点迎接旅游团;接团时认真核实;提高警惕严防社会其他人员非法接走旅游团。
7、【错接的处理】报告领导(查明两个错接团的情况再做具体处理);将错就错(错接发生在同一个接待社且两名都是地陪);必须交换(两个团分属两家接待社或同一家接待社但其中有一名是全陪兼地陪);地陪需向游客说明情况并诚恳地道歉以求得游客的原谅;如发生其他人员将团接走应马上联系下榻饭店。
第13章数值计算科学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2. A3.D4. B5. C6.D7.B二、简答题1.数值分析有哪几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 构造法在数值计算问题中,有许多是可以通过构造来证明其存在性的,实际上这个构造证明的过程最终给出了该问题的求解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可以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2) 离散法由于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的数据信息,对于涉及到的连续变量问题,只有利用数学方法,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以便于计算机的实现。
(3) 递推法将一些复杂的计算过程转换为简单的、多次重复的过程,就是递推法的基本思想,这对于计算机编程实现是非常便利的。
(4) 近似替代法对于无限过程的求解,数值计算通常采用截断的处理方法,在满足误差要求的前提下,用有限的计算来近似替代。
2.简述运筹学的研究步骤。
(1) 根据求解问题的目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表述,抽象出问题本质,并构造合适的数学模型。
(2) 用已有的或寻求新的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3) 从以上两个步骤得到的可行方案中选出系统的最优解法。
(4) 对选择的模型进行检验,有必要的话,对模型进行修正。
(5) 布置实施方案,在现实系统中加以应用。
3.简述数学建模的步骤。
(1) 清楚问题的建模目的及建模对象的特征,尽量了解并搜集各种相关的信息。
(2) 抓住问题本质,建立合适的模型。
(3) 利用数学形式化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4) 对模型求解。
(通常使用数值计算方法)(5) 对求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稳定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等。
(6) 检验模型是否能较好地反映实际问题,并对模型加以修正。
(7) 把经过多次改进的模型及其求解应用于实际系统。
三、讨论题1.请你谈谈数值分析、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各自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答案略。
2.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对数值计算科学的理解。
答案略。
第14章智能系统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B4.C5. CD6.B7.C8.ABC二.简答题1. 什么是人工智能?答: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又称为机器智能MI(Machine Intelligence),是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用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类智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