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史
- 格式:ppt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0
美国新闻史启发和教训在《美国新闻史》中,尽管普利策也不能脱俗于煽情主义,埃默里父子还是毫不吝惜的给予了他许多赞美:充沛的精力、敏锐的新闻嗅觉、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他更加看重的是他的精神:报纸将永远为争取进步和改革而战斗,决不容忍不义或腐败;永远反对一切党派的煽动宣传,决不从属于任何党派;永远反对特权阶级和公众的掠夺者,决不丧失对穷苦人的同情;永远致力于公共福利,决不满足于仅仅刊登新闻;永远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决不害怕同坏事做斗争,不管这些事是掠夺成性的豪门权贵所为,还是贪婪的穷人之举。
当时美国有的大众化报刊有着和普利策的《世界报》一样的两面性:一方面,采用煽情新闻和耸人听闻的消息;另一方面,或者真正希望打击社会不公,或者将这种讨伐当做吸引读者的资本,报纸努力营造一个“人民的斗士”的形象,为人民争取权利。
美国工业革命所引起的托拉斯的产生,经济权力集中于少数人、工人和农民收入不足,政界和企业界的腐败等问题都给报业提供了许多新闻。
受到埃默里父子赞誉的《世界报》因为长期重视社论版,显然是讨伐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就连赫斯特也在其《新闻报》上旗帜鲜明的支持工会,发表了人情味特稿、图片和漫画,希望成为“人民的斗士”中的一员。
这与当时美国杂志界一起开启了“揭黑时代”。
斯克里普斯也是其中的一员,编辑精细的消息、人情味特稿、大胆的新闻报道、对地方改革的关注以及坚决战斗的独立社论是他的办报模式。
但是虽然他一直具有一种抗议资本主义的精神,希望为工人说话,但在言论里他又表现的像个资本家,同时他的报纸得到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支持,但这些人正式他所竭力回避的人。
感觉这是报纸中特别是社论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状态。
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为人民说话而人民其实看不懂,或者报纸的主办人就算想为百姓说话,但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而不能真正理解人民想要什么,因此到最后可能并没有达到效果。
报人都是一些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走向极其敏感的一些人,代表的是精英的观点,所以美国的《纽约时报》、中国近代的《大公报》和当代的《南方周末》为什么很成功,可能除了其负责任、提供严肃的新闻和社论、关照时政唤起公众舆论外,还因为同为精英阶层的发言人和读者之间存在的良性的互动关系。
美国新闻史读后感美国新闻史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历史巨著,通过对美国新闻发展的全面梳理,让我们对美国新闻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以及新闻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美国新闻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新闻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美国新闻史的全面回顾,展现了新闻行业的发展变迁。
从早期的报纸、杂志,到电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新闻特点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我了解到新闻行业是如何在不同的时代中不断发展和变革的。
在每一个时代,新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传递着信息,引导着社会的发展。
正是因为新闻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
除了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变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对新闻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新闻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工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
新闻应该是客观、公正、真实的,它应该为民众提供准确的信息,让民众了解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在新闻史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甚至是假新闻的传播。
这些不负责任的报道不仅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声誉,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地报道每一个新闻事件。
通过阅读美国新闻史,我对新闻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新闻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新闻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世界,影响社会。
正是因为新闻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地报道每一个新闻事件。
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新闻可以成为社会的良师益友,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大众报刊的萌芽时期,先是纽约四大美分报出现并相互之间竞争,到在约瑟夫·普利策的影响下新式新闻业的兴起。
后来美国报业引发了一场“黄色新闻”浪潮,其影响直到今天还在报界发挥着作用;与上面这条历来争议颇多的新闻业潮流相对的,则是这一时期报纸所发挥的“人民的斗士”的功能,美国新闻界著名的“黑幕揭发时代”随着记者们被称为“扒粪者”而拉开序幕。
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中论述这段历史时非常的热情洋溢。
这一时期的美国结束了南北战争,巨大的新生力量:如火如荼的工业化、机械化和城市化带来了全面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变革。
美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在政治领域领导层无法胜任所要完成的使命,在经济重建方面也遭遇到不小的危机,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等许多社会问题,很多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显现出来,这一切使得新闻业有理由开创有关新闻报道和社论表达的新方法,不再像原来那样作为某一政党的喉舌,而是追求独立性。
独立性正是这一时期报刊区别于政党报刊的显著特点。
到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出现时,办报纸已经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事业。
报纸有了不同于以前的性质和外观,它在大众中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式新闻业出现了。
与美国社会一样,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报纸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下,新兴的大众化报刊自负盈亏,为了经济利益或者避免成为政党的喉舌而需要吸引大量的受众以扩大发行量。
这便意味着报纸需要更加的通俗化。
埃默里父子在说到这一现象时,采取的是一个辩证的立场,他们认为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大众化报纸要生存下来,通俗化是必须的,“更大的标题、更可读的故事、照片和颜色的点缀,都可能使报纸的面貌焕然一新。
”他承认这些技巧是实用而有效的,但同时这也可能仅仅用来强化煽情主义而对新闻本身造成损害,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黄色新闻”就是证明,这种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席卷了当时大多数报纸,并且现代新闻事业也一直受到其遗风的影响。
从哈德森到夏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谈一、美国史研究视角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式,述评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并选取夏德森的《挖掘新闻――美国报纸的史》为案例,研究这部比较经典的新闻史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美国新闻史研究,按照研究方法和视角,较常见的早期有2类: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这是两类使用资料做新闻史研究的方法。
以后又出现了批评式的研究,最近的研究潮流,则转向以学史的方式做新闻史,这里暂且称为传播学派的研究。
1、描述性研究美国新闻史研究,可以追溯到1810年托马斯(Isaial Thomas)的《美国印刷业史》(The History of Printing in America),专事新闻学的则要从著名便士报《纽约先驱报》编辑主任哈德森(Fredrick Hudson)1873年出版的《美国新闻业》(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算起。
此后多年,美国新闻史的研究,均按托马斯和哈德森所开创的“描述式”方式进行。
描述式研究是早期美国新闻史的主要手法,基本上是按报刊、广播或媒体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的脉落,收集考证新闻史料、描述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以史料翔实、描述丰富取胜。
描述式研究,限定在印刷媒体、或者媒体、或突出的人物。
(J.D.Stevens, H.D.Garcia, 1980)哈德森用托马斯开创的这种研究方式,围绕报纸(即产品)去叙写美国新闻史,他在书中突出了纽约的新闻业尤其是便士报的资料,后人认为他过分夸张了纽约报纸的重要性和影响。
从此以后,纽约新闻事业就被当成了美国新闻事业的代表。
之后美国新闻史的研究增加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描述,但新增加的大量媒体的资料,却模糊了研究的意义。
1884年,诺思(S.N.D North)的《美国报刊和现存条件》(The History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将媒体增长的趋向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都市化联系在一起考察。
外国新闻史总论1.口头传播(第一座里程碑:语言)、文字传播、印刷传播(近代报纸的产生标志:定期报纸的出现)、电子传播(1920年广播业诞生,1936年电视事业诞生)、互联网传播2.通讯社【名词】:专门搜集新闻和供应新闻稿件的机构,被称为新闻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3.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通讯社:法国哈瓦斯通讯社4.现代传播业得以在欧洲传播:①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
提供了规模化的需求。
②欧洲地理上正形成或连成一片的文明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减少。
③6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英法),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语言文字。
奠定了语言基础。
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
新技术的条件。
⑤文艺复兴后,文化从教派的垄断下解放出来。
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5.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自由报刊时代。
英国1.首次使用NEWS:1621《新闻周刊》翻译为英语2.首次使用Magazine:《绅士杂志》3.弥尔顿《论出版的自由》:人有知的权利;第一次明确言论出版自由4.英国大众报刊发展三阶段:①初创阶段:《每日电讯报》(仅此一份高级报纸)②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三每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每日镜报》③当代英国的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太阳报》《世界新闻报》5.英国第一个报团:哈姆斯沃斯报团,北岩报团6.BBC:1922,民营电视台诞生7.1927,将“民营”的改为“公共机构”的广播公司收入来源:收音机附加费,接受执照费,政府津贴8.英国第一家广播公司:英国广播电台9.1982英国报业转折:多数报纸为提高效率,迁出舰队街10.目前格局:1.媒介集团的发展:①英国空中广播公司②NIL公司全英国第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③英国独立电视台④联合商业媒介公司2.报纸的发展:①《泰晤士报》历史最悠久,世界第一大报②《卫报》高级报纸,全彩③《每日电讯报》最早的便士报,欧洲最早的上网报④大众日报:其实就是三每报《每日邮快镜报》⑤《金融时报》⑥《独立报》11.英国新闻对世界的贡献:①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发源地。
《美国新闻史》第八版读后感篇一《美国新闻史》第八版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美国新闻史》第八版这本书,哇塞,那感觉真的是五味杂陈啊!说真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意思吗?可没想到,越读越觉得有味道。
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时光机,带着我穿梭在美国新闻发展的漫长岁月里。
也许你会问,这有啥了不起的?但我觉得吧,了解美国新闻的历史,就像是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你能看到在不同的时代,新闻是怎么影响人们的生活,又是怎么被各种因素左右的。
比如书中提到的那些早期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那种为了真相和正义不顾一切的劲头,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代,我能有他们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吗?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点小困惑。
美国新闻业的发展难道就没有走过弯路?可能有吧,但谁能保证在探索的道路上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呢?书里描述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那场面简直惊心动魄。
我仿佛能看到当时人们争相传阅报纸、热烈讨论的情景。
这让我不禁感叹,新闻的力量可真大啊!总之,读这本书,我觉得收获满满。
但我也在想,未来的美国新闻史又会怎么书写呢?谁知道呢!篇二《美国新闻史》第八版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美国新闻史》第八版,我这小心肝儿可是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你说这美国新闻的历史,咋就这么丰富多彩呢?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也就是一堆过去的事儿,能有啥新鲜的。
可看着看着,我发现我错得离谱!就比如说吧,那些个在新闻界打拼的前辈们,他们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我就寻思,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搞不好早就打退堂鼓了。
这书里讲的很多故事,有时候让我热血沸腾,有时候又让我陷入沉思。
比如说那个啥重大的政治丑闻被曝光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新闻工作者得有多大的胆子和智慧才能挖出这些事儿啊?也许这就是新闻的魅力所在,敢于揭露真相,不怕得罪人。
不过呢,我也有疑惑的地方。
美国新闻业发展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被权力或者金钱“带偏”过?我觉得可能有吧,毕竟人都是有弱点的,新闻业也不例外。
美国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列表及相关专业新闻学(Jounalism)是一种包含搜集、撰写及报道新闻的学科。
在广义上,它亦包含了编辑和演示新闻专题的过程。
新闻学在报业、电视、电台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各种传播媒介上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二十年代初,传统新闻工作者都是受雇的毕业于相关学士学位的专业人士。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新闻制作数码化及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日益上升,传统、专业的新闻文化正在受到挑战。
民间记者的概念应运而生,网络上的记者可以透过不同渠道来把自己制作的新闻发放,而不只限于透过专业的媒体渠道。
前华盛顿邮报编辑菲尔·格雷厄姆形容以消息导向的新闻写作是“历史初稿”[1],因为每当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新闻工作者都把它们记录下来,接着把该些专题报道在短时间内制成,而这与写作历史的初稿无异。
就业状况职业:广告专员、编辑、图表制作与设计、新闻记者、摄影师、出版商、教师、电视制片人、网页设计员、电视台记者学生评价“Most students considering this major don’t realize that they will be required to write, write, write, whether they are in print news, broadcast news, or advertising/public relations.”Patsy G. Watkins,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Chair, Lemk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ArkansasAre You Ready T o...?Complete an internshipStudy libel lawsKeep up with current eventsLearn to be an ace researcherLearn how to find and interview sourcesSharpen your editing and computer skillsWork on the school newspaper*(3)It Helps To Be...A quick study with a keen curiosity who can gather, absorb, and deliver information in the heat of a looming deadline: that’s what journalism is all about.*(3)课程列表统计学Statistics新闻报告与写作Reporting and News Writing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写作技巧Feature Writing编辑写作理论Editorial Writing and Methods编辑Editing公共政策问题Public Policy Issues法律与道德Communications Law and Ethics美国新闻史History of American Journalism广播新闻Broadcast Journalism广播电视报道Radio and Television Reporting调查报告Investigative Reporting立法政策Legislative Politics媒体制作Media Production相关专业美国研究American Studies沟通障碍Communication Disorders咨询辅导Counseling英语English电影学Film历史History大众传媒Mass Communication心理学Psychology广播电视Radio and Television 言语病理学Speech Pathology 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视觉传媒Visual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