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拓全身运动反馈训练系统高级
- 格式:pptx
- 大小:6.48 MB
- 文档页数:57
gms全身运动评估的评分【原创实用版】目录1.GMS 全身运动评估简介2.GMS 全身运动评估的评分标准3.GMS 全身运动评估的应用范围4.GMS 全身运动评估的优点与局限性5.GMS 全身运动评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正文一、GMS 全身运动评估简介GMS(Gross Motor Skill)全身运动评估是一种针对儿童和成人全身运动能力的评估方法,旨在帮助康复医生、理疗师和教育工作者了解个体的运动能力,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康复和治疗方案。
GMS 全身运动评估涵盖了多种运动领域,如平衡、协调、力量、速度和灵活性等。
二、GMS 全身运动评估的评分标准GMS 全身运动评估采用一种标准化的评分体系,根据受评者在各项运动任务中的表现,给出相应的评分。
评分通常分为 5 个等级,从 1 分(优秀)到 5 分(较差),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优秀(1 分):受评者在任务中表现出极高的运动能力,动作准确、流畅且高效。
2.良好(2 分):受评者在任务中表现出较高的运动能力,动作较为准确、流畅且有效。
3.一般(3 分):受评者在任务中表现出正常的运动能力,动作有一定准确性、流畅性和效果。
4.较差(4 分):受评者在任务中表现出较低的运动能力,动作欠准确、流畅性和效果较差。
5.差(5 分):受评者在任务中表现出极低的运动能力,动作不准确、流畅性和效果差。
三、GMS 全身运动评估的应用范围GMS 全身运动评估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物理治疗、特殊教育等领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根据评估结果,为受评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以提高其运动能力。
2.康复疗效评估: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评估康复治疗效果,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3.特殊教育:为有运动障碍的特殊学生提供评估,以了解其运动能力,为其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4.运动能力筛查:对大规模人群进行运动能力筛查,为运动项目的选拔和培训提供参考。
四、GMS 全身运动评估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1.评估体系标准化,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智能生物反馈仪)标准版HC-SXZ-BZ型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却常常因工作与学业习的压力、各种突发事件等感到身心疲劳、长期处于紧张与压力状态,引发了如失眠、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身心不适。
为了有效的解决人们因压力、紧张产生的身心不适,上海惠诚公司基于生物反馈原理、医学、生理学、心理专业训练、结合传感器技术、三维虚拟动画技术、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指纹识别,研发了用于自我身心控制、情绪、压力和紧张度调节的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该系统现已申请国家专利,是惠诚公司整合多年经验,精心研发,在全球尚属首创的划时代、高科技、多学科一体化的新兴心理训练产品。
1、生物反馈理论它基于著名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反馈学说的创始人米勒(Miller NE),于1967年提出的内脏学习理论。
相比传统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则更能及时提供人体心理生理信息的客观参数,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判断训练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方向是否正确,从而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
2、专业心理放松训练应用美国Edmund Jacobson博士创立的雅克布松的渐进性放松训练、德国医学博士舒尔茨创立的自律训练法、呼吸调整训练、意像放松训练及其他放松训练等16种专业的心理放松训练方法。
3、心率变异性(HRV)理论美国心脏数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HeartMath,简称IHM),通过16年的科学试验,发现心率变异性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两个分支系统的相互作用。
4、自主神经系统人体呼吸、呼吸均匀度、脉搏、心率变异性、血压等状态的变化,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两个分支系统的相互作用,它能直接、动态反映人体情绪与压力状态。
因此通过监测HRV即能实时监测人体情绪与压力的变化状况。
惠诚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是上海惠诚公司最新独立研发的一套自我身心控制、情绪调节的专业心理训练综合设备。
balance system sd技术参数
Balance System SD动静态平衡测试训练系统有6个测试方案和6种训练模式,可以进行直观的“触摸屏”操作,同时拥有静态和动态测试与训练模式是其设计的独特之处。
该设备的技术参数如下:
- 测试评估:通过在不同等级的平衡板上对患者双侧和单侧下肢进行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定量测试,评估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平衡系统可以测试身体重心在各个方向的位移及人体的平衡能力。
将测试结果和参考数据对比,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康复计划。
- 生物反馈及本体感觉训练:作为一个专业的可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设备,它可以提高受伤后人体肌肉运动知觉能力,进而对本体感觉的反射机能进行修复。
Balance System SD动静态平衡测试训练系统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骨科康复、神经科康复、运动医学康复和老年康复等。
如需了解更多 Balance System SD技术参数的相关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多模式脑功能评估反馈训练系统
多模式脑功能评估反馈训练系统是一种通过多种模式来评估和
训练脑功能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脑功能状态,并提供相应的训练来改善脑功能。
该系统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估脑功能,包括认知、情绪、专注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不同的测验和问卷,系统可以收集用户的脑功能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生成详细的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脑功能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在评估的基础上,系统还提供了相应的训练方案。
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系统会为每个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各种脑功能训练活动,如专注力锻炼、记忆力训练等。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这些训练活动,并根据训练记录来评估自己的进展。
除了提供评估和训练功能,该系统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反馈,帮助用户了解自己在训练中的表现。
系统还有一个交流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与其他用户交流心得和经验,互相支持和鼓励。
该系统的优点在于它的多模式评估和训练方式。
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用户的脑功能状态。
同时,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可以提供更有效的训练效果。
此外,实时反馈和交流平台也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多模式脑功能评估反馈训练系统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改
善自己脑功能的系统,它通过多种方式评估脑功能,并提供个性化的
训练方案。
这一系统的出现,为人们的脑功能评估和训练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nexgimmg03使用说明一、产品概述nexgimmg03是一款多功能健身器材,具备全身锻炼和肌肉训练的功能。
它采用先进的科技设计,结合了智能感应和人体工程学原理,为用户提供舒适、高效的健身体验。
二、产品特点1. 多功能:nexgimmg03可以进行多种运动方式,包括深蹲、卧推、引体向上、腹肌训练等,满足用户的不同锻炼需求。
2. 智能感应:该产品配备了智能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动作状态,并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节,保证锻炼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 人体工程学设计:nexgimmg03的设计考虑了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运动习惯,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舒适地进行锻炼,减少运动过程中的不适感。
4. 可调节性:该产品的高度和角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和锻炼需求进行调节,使得不同身材的人都能够得到合适的锻炼效果。
5. 负重调节:nexgimmg03配备了负重调节装置,可以根据用户的强度需求进行调整,适合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锻炼者使用。
三、使用方法1. 调节高度:根据自身身高,将座椅的高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保证膝盖在坐垫上时呈90度弯曲。
2. 负重调节: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负重,初次使用者建议从较轻的负重开始,逐渐增加。
3. 动作练习: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如深蹲、卧推等,根据智能感应系统的指导进行锻炼。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动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避免造成运动伤害。
锻炼时应注意呼吸顺畅,不要憋气。
四、适用人群nexgimmg03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和不同健身水平的人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健身达人,都可以通过该产品进行全身锻炼和肌肉训练。
五、注意事项1. 在使用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2.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磕碰和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3. 小孩和老人在使用nexgimmg03时应有成人陪同,并注意保持稳定和适度负重。
4. 如有身体不适或疾病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A1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操作步骤
1在开始治疗之前,先锁定活动托轮,确保紧急开关能控制设备。
只可以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使用。
2患者训练前穿上比较贴身的衣服,用腰部、退步及脚步绑带将患者固定好,确保舒适患者安全。
3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
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患者活动的角度。
打开显示器开关,系统直接进入操作界面。
4设置步幅:根据病人能力和需求,分别单独设置不同的活动范围(角度)设定值0-50对应的实际角度为0-25度。
5设置步频:按组合键可改变踏步速度,开始时慢一些,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避免过伸。
速度设置范围每分钟1-80步;设置治疗时间1-60分钟。
6按一下开始键一起开始工作。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不要靠近或试图卸下活动的部分。
若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立即停止训练并通知医生。
7停止治疗:系统在设置的治疗时间完成后,将自动停止。
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线,卸下患者身上的绑带,将患者转移到床或轮椅上,治疗结束。
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标准版)
一、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的用途
适用于学校、司法(监狱、劳教)、公安、武警、消防、部队、运动员、心理咨询、医疗等行业:
(1)日常训练:学校心理教学特色课、各行业人员自控力、心理稳定性等日常控制训练
(2)应激训练:模拟实战、执行任务中心理稳定性训练,提高心理应激能力
(3)心理辅导:焦虑、紧张情绪调节训练、抑郁、强迫、控制力差、冲动等人群辅助训练
(4)心理恢复:重特大任务、考试、运动比赛前、战斗执行等事件、任务后心理恢复辅助训练
二、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的特点
1)国内首创智能训练模式
2)涵盖最集全的放松训练法
3)规范化学习过程
4)预设自选训练方案
5)用户自定训练方案
6)分项与综合场景训练
7)数据图形分析报告
三、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的样图
四、其他关联
1、同类关联: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高级版)、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团体版)
2、其他类关联:智能音乐放松系统二代反馈催眠型、Auto-RelaxWi-Fi 智能反馈团体无线减压系统
五、国家专利
1.智能心理身心反馈训练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08 2 0153848.8
2.音乐靠枕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06 2 0043768.8
3.音乐靠枕外观设计专利号:ZL 2006 3 0038676.6。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联合中医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段亚男;梁雪琴;潘芳芳;李娜;张香玉【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24(46)3【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结合中医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干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治疗,2组均治疗30天。
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张力、肌电图指标、患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学指标、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步行功能及步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肌张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H波最大波幅(Hmax)、M波最大波幅(Mmax)、H波/M 波最大波幅(H/Mmax)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Hmax、Mmax、H/Mmax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胫神经MCV、SC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MCV、SCV及胫神经MCV、SCV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步行功能及步态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步行功能及步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
结论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结合中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肌力、神经传导速度、平衡力、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高。
2.性能指标2.1性能2.1.1机械部件调节2.1.1.1床体升降范围应在 45cm~86cm 范围内。
2.1.1.2床体直立角度调节范围应在0°~80°内。
2.1.1.3床面腰部后仰角调节范围应在0°~10°范围内。
2.1.1.4腿长调节范围应在 0cm~25cm 范围内。
2.1.2治疗参数2.1.2.1踏步速度a)速度应为 1 步/min~80 步/min,连续可调,步进应为 1 步/min;b)误差应为 1 步/min 或标称值的±5%,取二者中大值。
2.1.2.2踏步角度应在0°~25°范围内。
2.1.2.3治疗时间a)应在 1min~90min 内,连续可调,步进应为 1min;b)默认时间应为 30min;c)误差应为 30s 或标称值的±5%,取二者大值。
2.1.2.4压力范围(A1S 适用)a)A1S 型应能分别测量左/右踏板受到的压力大小;b)测量范围应在 0~60kg 内;c)显示值误差应为 5kg 或±10%,取二者大值。
2.1.3操作功能a)A1 型应具有跟踪模式并描绘跟踪曲线,以实时跟踪显示患者腿部受到电机的力矩的大小;A1S 型应可分别实时跟踪显示患者腿部受到电机的力矩的大小及脚底压力的大小。
b)应具有评估模式并描绘评估曲线,以实现左/右腿训练过程中的僵硬度评估值;c)应具有操作界面模式,能对训练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
d)应具有音乐播送功能。
e)A1S型应具有游戏训练功能。
f)A1S 型应具有记录患者治疗信息的功能。
2.1.4承载能力2.1.4.1设备应能承载 135kg 分布的质量,其形变的量不应大于 5mm。
2.1.4.2设备在承载 135kg 分布的质量的情况下:a)作上、下运动、角度调节呈中间任一位置时,自行下降量不得超过 10mm/h,角度变化量不得超过2°/h;b)设备应能从最低位置起上升。
步态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项目实施步态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项目实施,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不过其实这就是一个帮助老年人、身体有障碍的人或者恢复期的病人,练习走路、保持平衡的系统。
别小看了这项技术,它不只是个高大上的名字,而是切实能改变许多人生活的好帮手。
说起来,大家都知道,走路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但有些人走路却不太稳,摔倒了就很麻烦,轻的磕磕碰碰,重的就有可能骨折,甚至一时摔不起来就真是大问题了。
这不,咱们就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帮帮他们。
你想啊,平衡感差的人,通常都比较容易跌倒。
是不是?哪怕是那种轻轻的斜坡,或者路面有点不平整,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尤其是老年人,肌肉、骨骼都没年轻时那么有劲了,动作也不那么灵活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就是步态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派上用场的地方了。
它通过一些智能设备,帮助检测和评估一个人的走路状况,看看哪里有问题。
就像医生给病人做体检一样,系统会给出详细的报告,告诉你哪儿不行,哪儿可以改善。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不仅仅是监测、评估,还能进行训练。
比方说,它会通过特定的方式让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像走平衡木、踩小圆点之类的,训练身体的平衡性。
再加上系统内置的一些反馈机制,病人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实时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哪里需要改进,简直就像一个私人教练!这样既能提高训练效果,又能让病人在训练中保持兴趣和动力,不至于枯燥乏味地一做就是几个小时。
讲到这里,也许你会问,这个系统的好处到底有多大?我这么说吧,它不光是个简单的“帮你走得稳”工具,它还能有效预防摔倒事故的发生。
有了这种智能评估系统,医生能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确保病人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
换句话说,想要康复的速度快,治疗效果好,少走弯路,这个系统就能给你指引明路。
说到这里,我得提提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了。
实施起来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反倒是个大工程,但也充满了挑战。
咱们得让设备和技术稳定,毕竟,毕竟这是关系到病人的健康的事情。
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实时指导健身的智能设备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健身行业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的健身方式正在被新兴的科技手段所取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
这种系统通过实时指导和数据反馈,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训练体验。
首先,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就像一位私人教练,它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这就好比是量身定做的衣服,既舒适又合身,让健身者在训练中事半功倍。
此外,系统还能实时监测用户的动作准确性和运动强度,及时给予反馈和调整建议,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其次,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它能够记录用户的每一次训练数据,包括心率、卡路里消耗、运动时长等关键指标。
这些数据就像是一面镜子,让用户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训练计划和目标。
同时,系统还能通过云计算技术,将用户的个人数据与全球健身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用户提供更为科学的健身建议。
然而,尽管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问题。
首先,系统的普及率仍然较低,许多健身爱好者尚未接触到这一新兴技术。
这可能是由于系统的价格较高,或者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以推动系统的普及。
其次,虽然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但它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教练的角色。
因为健身不仅仅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社交和心理活动。
人类教练能够给予用户更多的情感支持和鼓励,这是机器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我们应该将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视为人类教练的有力补充,而不是替代品。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庭健身训练反馈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我们期待未来能够出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健身设备,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健身体验。
同时,我们也应关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问题,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在现代社会里,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静坐为主,这种生活方式使得很多人身体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反应。
长期的静坐使得身体变形,造成身体姿势不正确和肌肉僵硬等问题。
这时候,反馈矫正训练方案就应运而生了。
下面我们将介绍什么是反馈矫正训练方案以及如何进行这种训练。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介绍反馈矫正训练方案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案,适用于处理身体姿势不正确、肌肉僵硬和其他相关问题。
该训练方案主要通过人体反馈系统的方式,来加强肌肉的控制能力,促进身体的正常运动。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如电子传感器或光肌动仪等)获取身体数据,对身体进行分析,使患者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帮助实现身体的正常状况。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的原理在反馈矫正训练过程中,我们利用身体反馈系统的原理。
身体通过肌肉、神经和源自脊髓的反射机制来完成动作。
人体反馈系统中的许多成分都可以用电子和光学传感器来测量。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测量和分析从传感器中获取的数据,通过显示和报告给患者,使得患者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通过指导和训练来改善身体的姿势和动作。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的实施反馈矫正训练方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医师可以给患者带上电子传感器或光肌动仪,通过检测身体偏差和异常来确定身体状态和肌肉收缩能力。
然后,医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训练方案,并设计相应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在指导和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可以看到自己的肌肉状态的改善,并逐渐改善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在实施训练方案期间,医师可以持续监控患者的进展,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反馈矫正训练方案的益处反馈矫正训练方案可以带来许多益处。
首先,它可以改善身体姿势和动作,并使肌肉收缩更加有效。
其次,它可以减少关节疼痛和肌肉紧张等情况,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此外,反馈矫正训练方案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促进新的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助于预防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