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回归“儿童本位”
- 格式:pdf
- 大小:90.89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如何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儿童本位作者:李长周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年第09期一、启发感悟应当切中儿童本位读书感悟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之一,当学生披文入境,求悟而不得时,正是教师启发的最佳时机。
比如,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让学生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帮助别人之后的心理感受,学生就会明白“愉快”来自精神的满足,而非物质的占有。
此处的“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帮助别人之后的心理感受”就切中了儿童本位,因为,学生都做过助人为乐的事,有过助人为乐的心理体验,易于联想和体会。
但有的教师在教学本课时,举出了雷锋、孔繁森等无私奉献的名人为例,这种启发就变成了成人立场上的理解,而非基于儿童本位的思考。
剖析学生自己的助人为乐的感受,其中既有的价值观引导,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善性使然,其性至纯至真,有别于成人在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之后,出于信仰而行的奉献精神。
启发感悟要切中儿童本位,教师需要把握儿童特定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调取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
二、深度解读不可逾越儿童本位有些语文教师主张“深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希望学生对课文能有深刻理解乃无可厚非,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须以一定的知识和阅历作基础,如果解读深度逾越了儿童本位,学生就很难接受,必然会形成教师一人独秀、学生集体无语的局面。
比如,某教师在教学《江雪》一诗时,不仅要求学生感受诗人心中的“千万孤独”,还希望学生能理解诗人孤独的原因,进而感悟诗人的正直和高洁。
于是,教师动情地讲述作者如何因政见不同而遭受排挤,可是学生却听得如堕云里雾中,一脸茫然。
其实,只要学生能联系自己独处的经历,感受到孤独寂寞的滋味——尽管这种滋味不尽相同,但如此足矣,又何需再深一层?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看清楚学生的高度在哪里,也才能找准目标的高度在哪里。
实践篇誗实践研究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吴小英(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光明第二幼儿园,福建宁德)绘本阅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想象等能力。
然而,当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更加偏向于“训练性”,使绘本课原本的轻松愉快转为现在的枯燥僵硬,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新阶段就需要教师让绘本阅读回归儿童本位,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充分激发其阅读兴趣,开展快乐的阅读活动。
一、当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幼儿的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绘本阅读,是幼儿阅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其在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绘本阅读教学作用的发挥,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幼儿阅读方法和表达能力的养成往往过于重视,反而忽视了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情感需要,对于绘本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通过绘本阅读可以使语言教学活动变得多样化,然而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比较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再加上部分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进行仿说、仿写以及朗读表演,这就使绘本教学直接转变为“看图说话”,改变了教学初衷,无法完成绘本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
(二)忽视儿童本位思想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往往是以自身为主来展开教学活动,简单地设定成人本位的思想,在教学中更加偏向于设计好课程内容,然后引导幼儿按照自身的教学方案展开教学活动,机械地给幼儿灌输教师的教学思路,偏离了幼儿自主思考和学习的发展方向。
类似这种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就会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主体地位发生改变,缺失了儿童本位的思想,难以实现绘本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
(三)对课件过于依赖对于幼儿的绘本阅读教学来说,其主要工具应为绘本,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较为依赖,教学手段从绘本变成课件教学。
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12-15T05:38:22.75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8期作者:杨爱花[导读] 在儿童成长中幼儿绘本对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幼儿园 365100摘要:在儿童成长中幼儿绘本对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本文根据这一问题,想对幼儿绘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幼儿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以及活动框架来进行研究同时对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进行实践。
关键词:回归儿童本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绘本幼儿阅读是幼儿进行阅读的主要途径,幼儿绘本主要是有多才的图画以及较为简单的语言进行组合。
相对于普通图书来说,幼儿绘本根据有色彩进行阅读更具有直观性,更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比较适合幼儿进行阅读。
良好的幼儿绘本阅读可以有效的给幼儿带来快乐,并且可以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是目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完善,从而更有效的帮助幼儿进行阅读。
一、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幼儿进行教育当中,幼儿绘本教学是幼儿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首先,多数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并没有明确绘本教学内容,只是单纯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没有了解进行幼儿绘本教学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在进行幼儿绘本当中,主要以自身为主题,并没有回归儿童本位,没有让儿童自主进行思考的时间。
多数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往往会提前设置教学内容,并在课上严格按照设计好的课程上课,在课上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主导地位,来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从而导致儿童缺少一定的主观性,这种情况对绘本教学有着严重的影响。
阅读教学应回归儿童的真实话语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无可厚非,可有的老师刻意雕琢课堂,使课堂显得过于模式化,失却了教与学的本来面目,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却难以真正学到知识。
只有让语文课堂还原本色,返璞归真,才能得语文之真味。
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随着教改的推进,各种语文课堂教法如雨后春笋,各地的语文研讨观摩活动百花齐放,小学语文研究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动景象。
然而,学习观摩了一些课,笔者发现有些课“妆”化得太浓,遮盖了语文课的本真模样。
1.1教师不主导因为课改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很多老师便在课堂上“退居二线”,把课堂演绎成学生的“学堂”。
学习目标学生定,学习方法学生选,学习遇到难题,自己讨论……有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不管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总是说“好”、“不错”,即使是非常离奇的观点,也不置可否,只建议学生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1.2学生不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形成共识。
为了实现所谓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常常设计让学生读书、练笔等主体活动环节。
学生是老师叫读书就读书,让练笔就练笔,甚至有的老师还根据自己的想法规定了读的方式和写的时间。
一次听课,老师设计了自由朗读课文这一环节,因教学课文较长,学生读课文的时间难免要长些,可是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也是老师课前确定好的,为了能如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大多数学生还在书声朗朗时,老师却突然要求停止朗读。
继而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
1.3教学情境貌合神离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达到一种境界:仿佛一切活动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自然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刻意安排的。
一位老师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触安塞腰鼓的壮烈场面,让学生在课堂上拿起教室里的空的纯净水桶猛烈地拍打,顿时教室一片沸腾……这样做给学生造成不爱护公物等影响暂且不谈,就语文教学来说,也只是刻意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与安塞腰鼓形似的场面,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却毫无帮助。
反思:关于回归幼儿本位的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反思:关于回归幼儿本位的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翻开教育书籍,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卢梭的《爱弥儿》,到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再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都提出以幼儿为本位的教育观点。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民主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以人为本,伟大的学家鲁迅借《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同时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提出的“幼者本位”的口号。
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陆续提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并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上,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关注得更多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幼儿的学习和心智成长过程,甚至许多过度的教育常常剥夺了儿童主动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本位是幼儿教育的宗旨、核心,而本真教育则是一种状态,指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的。
在宽松、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经历”有利于幼儿轻松、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育意图,这种“经历”对于幼儿说更具有真实感和满足感,可以让他们真切的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和快乐。
同时它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思维、调整了教师惯有的活动设计思路,让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有了再认识、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借助于何物开展活动,让教育真正地体现幼儿本位呢?著名儿童学作家梅子涵认为,对于学龄前儿童说,色彩明快、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画书”,正是学龄前儿童读物的最好选择。
此处所提倡的“图画书”并不是平日所言的连环画和动漫书,因为连环画和动漫书中的图画只是字的辅助;而“图画书”则是以画面为主导,通过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孩子可以读出一个个故事,也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绘本”。
它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的情感、主题。
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讲述故事。
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
回归儿童本位,实现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化发布时间:2021-05-17T12:42:31.01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下作者:陈珊珊[导读] 绘本教学是幼儿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不同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幼儿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绘本的阅读一方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能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新课改之后一切教学模式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教育回归儿童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幼儿对绘本阅读的能力,有效优化学龄前教育模式。
衢州市龙游县博雅幼儿园陈珊珊摘要:绘本教学是幼儿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不同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幼儿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绘本的阅读一方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能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新课改之后一切教学模式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教育回归儿童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幼儿对绘本阅读的能力,有效优化学龄前教育模式。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优化前言:所谓的回归儿童本位,就是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筛选阅读的绘本,从幼儿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能力上分析,阅读的绘本形式,有效的改善幼儿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帮助幼儿学习总结阅读规律,提升幼儿整体的阅读能力。
新时期的教学形式,不仅要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方法,还要培养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探究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阅读之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进行绘本阅读的和时间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一、合理有效筛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幼儿的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教师不仅要手把手传授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放慢讲解速度,这样幼儿的思维,才能更好的跟随教师去学习。
在锻炼幼儿绘本阅读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有效的筛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幼儿由于年龄小,所认知的生字也并不多,所使用的绘本特点都是图大字少的居多,一故事类的最为常见,这样的绘本一方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的思维能够连贯[1]。
语文教学一定要回归学生本位,要回归语文文本的本位,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本,以师生互动的对话空间为本。
那么,如何实现本位的回归呢?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课文: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并以此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无疑是语文阅读教学回归学生、文本本位的一种有益探索。
首先,围绕你读出了什么?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有师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又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无声交流,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声对话,更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自由民主对话的构建。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阅读教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文本为依托,由你读出了什么?怎么知道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评文本,从而使孩子们在文本中发现、获取、创造。
坚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既是让学生读出所感所悟,又要让学生读出所疑所惑;既要让学生读懂语句,又要让学生读出语句中蕴涵的情意。
最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
因此,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我们才更应该注重语文文本的价值取向。
你读出了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同感悟和体验,正是多元反应、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摘要:回归儿童本位是指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中,将幼儿的需求、兴趣和能力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参与权。
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他们能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本。
同时,鼓励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意见和分享经验。
关键词:回归;儿童本位;幼儿;绘本;阅读引言: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学支持。
在教学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活动和任务,适应各个幼儿的学习节奏和能力。
创设情境、提供实践机会和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进行阅读。
并组织角色扮演、绘本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深入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一、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的目标幼儿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将幼儿绘本阅读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相结合,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幼儿拓展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绘本《大卡车》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与汽车相关的数学概念、科学原理等。
同时要注重与幼儿的情感联系和互动,营造温暖友善的学习氛围。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和情绪体验,通过绘本教学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情绪表达。
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
二、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一)合理有效筛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幼儿教师在筛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时,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以确保选取到质量高、适合幼儿的绘本。
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和建议: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该详细阅读绘本的内容,确保其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相符。
绘本应该有丰富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例如,对于3-4岁的幼儿,可以选择描绘日常生活、家庭亲情或友谊主题的绘本,如《小熊和好朋友》。
教师应该重视绘本的质量,包括插图的艺术性、文字的优美程度和故事情节的合理性。
摘要:绘本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符合当前儿童的审美需求和心理特点,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童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希望能给予促进优质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相关参考。
关键词:回归儿童本位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绘本阅读能潜移默化的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儿童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深受教师和家长的青睐。
纵观当前绘本教学更倾向于“训练化”,让本轻松愉悦的绘本课沦为紧张的“考问课”,因此,教师应当使绘本阅读回归儿童本位,通过引导幼儿读图画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回归快乐阅读。
一、当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绘本阅读是幼儿阅读的主要形式和教育内容,但是当前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影响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使绘本阅读教学丧失了最基本的作用。
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当前幼儿绘本阅读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幼儿阅读技能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常常忽视了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内在感受和体验需要,缺乏明确的绘本教学目标。
虽然一册绘本可以演绎许多语言教学活动,但不难发现,很多活动往往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幼儿朗读表演、仿说仿写,甚至直接将绘本教学降格为“看图说话”,绘本阅读的活动目标也很难达成。
2.忽视儿童本位思想。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儿童作为教学中的主角,教师往往先入为主地设定成人本位的教学思想,更倾向于设计好课程主线,并积极引导幼儿按照自身的设计进行思考,虚拟所谓的儿童发展,用教师的思路替代了儿童自主思考的过程。
教师不恰当的教育干预使得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发生了错位,导致“儿童本位”思想缺失,使得绘本阅读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3.过分依赖课件。
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工具应该是绘本,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逐渐使课件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