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梓人传》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17.46 KB
- 文档页数:3
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的意思《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意思:存在着能工巧匠的传奇故事,他们的精湛技艺仿佛能与天工相媲美。
衍生注释:“梓人”指古代木工,这里泛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传”可理解为故事、传说。
“精艺”强调精湛卓越的技艺,“夺天工”则形象地表达出技艺之绝妙令人惊叹。
赏析: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工匠们技艺的非凡,他们凭借着巧夺天工的手艺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对他们的技艺心生敬仰与赞叹。
它传达了对精湛技艺的赞美和对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由于不知道具体的作者,无法进行详细介绍。
运用片段:例子 1:哎呀呀,你看看那木匠师傅,就像梓人传里的大师一样,那手艺,啧啧,真的是精艺夺天工啊!他打造的家具,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那么完美,那线条,那弧度,难道不是艺术品吗?这可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例子 2:咱这老街上的手艺人,那真不是吹的!就说那个铁匠师傅,他打造的刀具,那质量,简直无敌了!这不就是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嘛!你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根本没法比呀!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些手艺人的作品啊。
例子 3:哇塞,你们看那个雕塑,简直太震撼了!这得是多么厉害的大师才能创作出来啊,这不是正应了那句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嘛!这要是放在古代,那肯定是要被写进梓人传里流传千古的呀!大家快来欣赏欣赏呀!例子 4:我跟你们说哦,我上次去参观那个古建筑修复现场,那些工匠们的技艺真的是太厉害了!他们就像梓人传里的工匠一样,让那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这不是精艺夺天工是什么呢?这真的是太神奇了呀!例子 5:嘿,你们知道吗?我认识一个师傅,那手艺简直绝了!他做的东西就跟艺术品一样,每一个都那么精致!这难道不就是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吗?我真觉得他就是现代的梓人啊,太了不起了!。
《梓人传》的用人启示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听北大的肖教授讲课的时候,提到柳宗元的一篇《梓人传》,记载了一个木匠的故事,给我很多启发。
在村里有一个木匠,他们家连木匠的一些基本工具都没有,家里的床缺了腿却不修理,说:“将要请别的工匠来修理。
”于是翡封叔(把这个故事告诉柳宗元的人)很嘲笑这个木匠,认为他没有才能。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翡封叔经过邻村的时候,看到这位木匠在指挥一大队工匠修饰官衙的房屋,所有的人都听他号令,而建起壮观的高楼大厦,翡封叔围绕着一看,感到非常惊讶,这才知道这位木匠技术的精湛和伟大!大家常常把人才比喻为千里马,是千里马就要在战场上奔跑,而如果我们用千里马象驴子一样推磨,会怎么样呢?那千里马上了战场就只会转圈了。
我们把木匠修理和推磨的工作叫做基础性的工作,把领导指挥和战场上奔跑的工作叫做规划性/管理性的工作,的确很多时候,有一些人才更适合做规划性的工作,而基础性的工作做得未必有普通员工做得好,而我看到很多公司在任用千里马的时候,却希望千里马既能上战场,又能推磨,因为工作需要,一个人往往要顶4-5个人来用。
有一位朋友是集团公司的人力行政经理,除了管理总公司的人事行政外,还要统筹下属公司的人事,和兼一个大项目的负责人,她常常加班到深夜2点才睡觉,我问她属下有多少人,她说有3个,一个是董事长的助理,一个是行政,一个是策划人员,我说,这3个人虽然挂名在你的部门,但都不算是你的下属,因为这3个人的工作量都已经很饱和,根本帮不到你。
所以这位朋友很辛苦的又当爹又当妈,既上战场又推磨,但我们想想,把这么高级、这么有能力的人才这么用,把她的时间用在普通员工就可以做的事情上,不是很浪费吗?如果能把她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可以多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啊!所以,《梓人传》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千里马可以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
梓人传读后感《梓人传》是一部由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在战乱年代中的坎坷命运和传统文化的衰落。
作为一部深刻的历史小说,它不仅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家族、爱情和生存的宏大史诗。
小说以梓人一家为主线,通过几代人的命运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家族画卷。
梓人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衰、爱情的离合、战乱的洗礼,最终在苦难中坚强地生存下来。
小说以梓人的命运为主线,以家族为载体,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在小说中,莫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战乱年代中的衰落。
梓人的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他信奉着传统的儒家思想,但在乱世中却束手无策,最终被战乱所吞噬。
而梓人则是一个顽强的农民,他在乱世中不断奋斗,最终成为了一个坚强的家族领袖。
在小说中,莫言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文化在战乱年代中的无力和衰落,以及人性在苦难中的复杂和多变。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揭示,小说还通过爱情、家族和生存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在小说中,梓人经历了一系列的爱情离合,他的妻子、儿女和亲人都在战乱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苦难,但梓人却始终坚强地生存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莫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在苦难中的复杂和多变,以及生存的顽强和坚韧。
总的来说,《梓人传》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历史小说,它不仅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家族、爱情和生存的宏大史诗。
通过对传统文化、人性和生存的揭示,莫言深刻地描绘了一个家族在乱世中的坎坷命运,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思想深刻、震撼人心的作品。
它让人们深刻地思考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以及传统文化在战乱年代中的衰落。
阅读完《梓人传》,让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家族和生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赏析《梓人传》赏析《梓人传》【作品介绍】《梓人传》选自《柳河东集》。
梓人指木工,建筑工匠。
本文讲述了有木匠来敲翡封叔家宅的门,希望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的故事。
【原文】梓人传作者:[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①,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②,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③、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④。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⑤。
视栋宇之制⑥,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⑦。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⑧;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⑨。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
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
”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
”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读《梓人传》有感读《梓人传》有感读《梓人传》有感原创:周烽好的文章绝不只要求语句流畅优美,更要“言之有物”、“文以载道”,能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才是关键。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里享寿最短的,只活了46岁;柳宗元是当之无愧的文章大家,更是了不起的思想家。
《梓人传》是他20多岁时写的文章,尽管那时很年轻,可这篇文章确属饱含深刻思想的杰作。
作者在姐夫裴封叔的宅子里见到了一位前来租房的建筑工匠(梓人),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吾善度材”,能根据(蓝图上的)规模来建房造屋,恰当地使用各种建材,又能指挥好工匠们。
还说如果没有他,大家简直连一栋像样的建筑都造不好;因此如官府请他前去,他所获得的报酬是其他工匠的三倍,私人请他前去,他将拿取其中的大部分报酬。
过了不久,作者发现这个梓人的床脚坏了可他自己竟然不能修理而“将求他工”,于是对他哂笑,认为这个人不过是个贪图钱财的无能之辈。
直到后来京兆尹修缮官署,这位工匠又被请了去,作者在现场看到“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一派有条不紊、别开生面的气象让作者大为吃惊,原来他可以这样果敢明断、指挥若定!作者先抑后扬,读到这时,一个沉着冷静、技艺超群的杰出工匠形象凸显在读者眼前,让人拍案叫绝!作者此处思虑也颇深,他化用了孟子的名言:“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并由此想到了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不也应该也是这样吗?治理天下的根本在于用人啊。
宰相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应弄清楚吗?当宰相其实就是充当指挥员,可当好指挥员决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按照柳宗元的意思,当宰相要善于盈缩纲纪、整顿法制,使国家大事都有基本遵循,不得任性妄为;要像梓人在墙上绘制施工设计图一样,宰相也要广泛地了解各种情况制定方略促使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懂得选拔贤能称职的'人才,裁汰那些不合格的、尸位素餐之辈。
柳宗元《梓人传》读后感柳宗元《梓人传》读后感提要:在柳宗元看来,这位总工匠,就是个合格领导的材料。
他指派各有所长的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发出命令,令行禁止,决不心慈手软地产e网柳宗元《梓人传》读后感领导与下属干活的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知道,也许有人会认为领导这个活很好干,谁都会。
我想这篇柳宗元的《梓人传》能够告诉大家,领导与下属的区别。
柳宗元说他原来在长安做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姓杨的木匠。
他的家里只有些度量长短方圆的计量工具,没有斧凿刨子等制作工具,家里的床腿缺损也不会修。
柳宗元耻笑他是个假木匠。
但是这位杨木匠却说,给官府干活,他的酬金要比别人多三倍,给私人家干活,他的酬金占全部工匠的一大半。
后来长安官府要修建大楼,柳宗元就看到这个杨木匠也在那里。
所有的木匠都拿着工具听他的指挥。
只见他不断地衡量房屋前后的结构,察看木料的性能,他在墙上绘制了一大幅建筑总图,细致而详尽地画出了大楼的建筑构造。
一会儿,他命令说,拿斧子砍这块木头,拿斧子的木匠就去砍。
一会儿,他又命令道,用锯子锯这块木头,拿锯子的木匠就去锯。
所有的人都按照他的指令行动,看着他的脸色行事。
对于干得不好的人,他严厉地训斥他们,对于干得好的人,他充分肯定他们的业绩。
大楼建成后,在房梁上落款是他的名字,其他的工匠都没有资格列名。
这时候,柳宗元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杨木匠是个好领导。
在柳宗元看来,这位总工匠,就是个合格领导的材料。
他指派各有所长的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发出命令,令行禁止,决不心慈手软,确保指令准时准确得到执行,这就相当于领导知人善任,整顿纲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他选择合适的工匠担任合适的工作,一旦安排好了就决不干涉他们的工作,放手让他们去做。
对不合适的工匠坚决辞退,这就相当于领导任人唯贤,绝不姑息养奸,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自己从不去做那些具体的工匠的工作,只是关心整体工程的进度与大局,这就相当于领导举重若轻,不去亲自做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只关心长远的大事情。
梓人传[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①、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②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③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元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阛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④、里胥⑤;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
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⑥。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⑦、版尹⑧,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梓人传_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梓人传_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梓人传_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梓人传唐代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
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
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梓人传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
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
”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
”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
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B.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C.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D.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引: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丈为“引”,“寻、引,所以度长短也”,在此指测量长短的工具。
梓人传读后感《梓人传》是清代作家郑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晚明民间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百态。
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的农民梓人为主人公,通过一生的经历描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读完这部小说,我感触颇深,对人生的思考也更进一步。
小说首先营造了一个恢弘而庄严的背景,民间有个传说:每隔二十年,就有一个凡人的命运得以改变,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也许是冥冥中的巧合。
而主人公梓人正是这个传说中的人,他被揭示了命运的谶语,从小便注定要经历许多苦难。
这个预言像一块沉重的担子,始终压得梓人喘不过气,却又激励他不断奋斗。
这一设定让小说具有了神秘的色彩,也让我对命运的安排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小说的情节曲折且缠绵,每一段经历都是梓人坎坷的人生路。
他经历了乡村的贫穷和劳累,跟着警卫队打仗、逃亡流浪,历经种种磨难才得以生存下来。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例如大尉萧若仙的聪明才智、纪万域的义气和许时谦的狡猾。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而这些都是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来的。
梓人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世低微,一生都在奔波流窜中,经历了无尽的艰辛和困境。
他终究还是输给了时代,被迫隐藏了真实的身份,不得不去逃避。
他渴望正义和自由,却终极无奈地在黑暗中迷失了自己。
这让我不禁思考,封建社会没有给农民以生存的空间和尊严,他们只能默默忍受命运的摆布。
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悲剧与憋闷的情绪,思考了人类的不幸和命运所带来的限制。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值得关注。
梓人的妻子玲珑是一个纯真善良、机智聪明的女人,她的出现给了梓人温暖和动力。
她是梓人内心最纯净的一面,也是他心灵的寄托。
通过她的角色,作者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智慧。
而小桃则是一个性格复杂的角色,她既是梓人青春的回忆,也是他心灵的纠结。
女性在这个封建社会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她们的处境也让我为之忧虑。
《梓人传》通过描写梓人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窘境和尊严的丧失。
读《梓人传》有感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梓人传》有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梓人传》有感
原创:周烽
好的文章绝不只要求语句流畅优美,更要“言之有物”、“文以载道”,能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才是关键。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里享寿最短的,只活了46岁;柳宗元是当之无愧的文章大家,更是了不起的思想家。
《梓人传》是他20多岁时写的文章,尽管那时很年轻,可这篇文章确属饱含深刻思想的杰作。
作者在姐夫裴封叔的宅子里见到了一位前来租房的建筑工匠(梓人),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吾善度材”,能根据(蓝图上的)规模来建房造屋,恰当地使用各种建材,又能指挥好工匠们。
还说如果没有他,大家简直连一栋像样的建筑都造不好;因此如官府请他前去,他所获得的报酬是其他工匠的三倍,私人请他前去,他将拿取其中的大部分报酬。
过了不久,作者发现这个梓人的床脚坏了可他自己竟然不能修理而“将求他工”,于是对他哂笑,认为这个人不过是个贪图钱财的无能之辈。
直到后来京兆尹修缮官署,这位工匠又被请了去,作者在现场看到“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一派有条不紊、别开生面的气象让作者
大为吃惊,原来他可以这样果敢明断、指挥若定!
作者先抑后扬,读到这时,一个沉着冷静、技艺超群的杰出工匠形象凸显在读者眼前,让人拍案叫绝!作者此处思虑也颇深,他化用了孟子的名言:“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并由此想到了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不也应该也是这样吗?治理天下的根本在于用人啊。
宰相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应弄清楚吗?当宰相其实就是充当指挥员,可当好指挥员决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按照柳宗元的意思,当宰相要善于盈缩纲纪、整顿法制,使国家大事都有基本遵循,不得任性妄为;要像梓人在墙上绘制施工设计图一样,宰相也要广泛地了解各种情况制定方略促使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懂得选拔贤能称职的人才,裁汰那些不合格的、尸位素餐之辈。
当好宰相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好的宰相应该“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定方略,定“施工图”,而不能“亲小劳”,不能干涉下属的职权、不能直接插手下属的事务,应该放手让其充分施展才华。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本领,使他不必对任何人感恩戴德;把没有才能的人辞退,让他休息,他也不敢恼恨。
这多么了不起啊!进贤汰庸是任何正直的主政者之必选项,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班子、进入“领导集体”是你主政者应该做的和必须做的,决不能要求你所青睐和提拔的人由此对你进行感恩戴德!更不允许把它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私人领域”,成为自己培养亲信的小圈子、小山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外
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惟贤而已!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局长镇长都应该如此啊!
可当下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正泛滥着一种“感恩文化”。
所宣扬的感恩究其根源是制度性的弊病。
读《梓人传》,真是大感快意!国家和社会要持续进步,就要继续保持定力和决心深化改革。
改革如果不彻底,就会助长这种“感恩文化”。
在这个氛围里,人们热衷于对那些不该感恩的对象大感其恩、大讨其好。
改革如果不彻底,这种“感恩文化”会继续变形走样,大行其道,会继续摧残人们的自信,让人们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改为相信上级的权力和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将多么可怕啊!从这个意义上说,《梓人传》值得我们常常温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