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影像相关的谱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6.07 KB
- 文档页数:14
海浪谱分析—相关函数法一、 基本概念已经提出的海浪频谱很多,其中大部分是由观测到的波要素连同某些假定推导出来的,大部分则利用定点波面记录通过特殊的谱分析方法得到。
后一方法是目前得到海浪谱的主要手段。
在固定点连续记录到波面()t η,通常认为它是弱平稳的过程,其相关函数为:()()()[]τηητ+=t t E R (1.1)由已有理论可知此过程的单侧谱为()()dt e R S ti ωτπω-∞⎰=2(1.2)假定海浪为具有各态历经性的平稳随机过程,可利用过程中的现实(一次波面记录)的离散值n x x x ,...,,21计算相关函数()()()t R t Rm x x N t R N n n n ∆-=∆=-=∆∑-=+νννννννˆˆ,...,2,1,0,1ˆ1(1.3) 式中,N 为样本容量;ν-N 为乘积n n x x ν+的个数。
由此相关函数并参照式(1.2)可得谱的估计值为()()t t e t R S t i m ∆<∆∆=-=∑πωνπωων,ˆ2ˆ0(1.4)另一方面,我们定义谱密度函数()()221lim ˆωπωX TST ∞→=(1.5) 对于离散值,()t e x X t n i Nn n ∆=∆-=∑ωω1(1.6)代入式(1.5),t N T ∆=,可得()2121221ˆ∑∑=∆=∆∆=∆∆=Nn tn i n Nn tn i ne x N t t e x tN Sωωππω(1.7)当1=∆t 时,上式变为()πωπωω<=∑=,21121ˆNn ni n e x NS (1.8)而()()t S t S ∆∆=ωω1ˆˆ(1.9) 式(1.8)右侧称为周期图,它可通过对样本实行离散傅里叶变化得到。
因此估计谱通常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相关函数,其二通过周期图。
在每一途径中又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不管用何法,都要对实测记录取离散值,并进行中心化处理。
采样间隔的选取,非常重要。
第五讲高光谱数据分析高光谱技术可提供空间域信息和光谱域信息,即“谱图合一”,且由图像数据反演出的像元光谱曲线可以与实验室所测的同类地物光谱曲线相类比,因此可以用于鉴别物质,比如鉴别矿物、岩石的类型,区分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成分以及农作物、森林的种类等。
一、提取波谱剖面廓线打开文件cup95eff.int,并RGB彩色显示band 183,band 193,band 207。
在主影像菜单栏中选择Tools/Profiles/Z profiles(Spectrum),打开并显示波谱曲线。
二、采集波谱曲线在Spectral Profile窗口中,选择Options->Collect Spectra,采集绘图窗口中的波谱曲线。
相应的,要将波谱曲线采集到另一个绘图窗口中,先打开一个新的绘图窗口,然后将Spectral Profile窗口中的波谱曲线保存到新的绘图窗口中。
具体步骤如下:1.从绘图窗口的菜单栏中选择Options->New Window:blank,打开一个新的绘图窗口。
2.在先前的绘制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Plot Key,将波谱曲线的名字显示在绘图窗口的右边。
3.在第一条波谱曲线的名字上,点击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波谱曲线的名字拖到新的绘图窗口中,然后松开鼠标左键。
4.在主影像窗口或缩放窗口中移动当前光标像素定位器,从影像中选择一条新的波谱曲线。
重复上面点击拖拽的过程,在新绘图窗口中建立一系列的波谱曲线。
要改变不同波谱曲线的颜色和线形,选择新绘图窗口中的Edit-Data Parameters.每一条波谱曲线的名字/位置都将在Data Parameters对话框中列出。
三、动画显示数据在先前的灰阶影像显示的主影像窗口中,选择Tools-Animation生成动画显示。
弹出的Animation Input Parameters对话框中列出了可用波段列表中的所有波段。
从所有波段中选择一个子集来生成动画。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一、红外光谱的原理[1]1. 原理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是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为红外光谱。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2.红外光谱特点红外吸收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红外吸收;特征性强,可定性分析,红外光谱的波数位置、波峰数目及强度可以确定分子结构;定量分析;固、液、气态样均可,用量少,不破坏样品;分析速度快;与色谱联用定性功能强大。
3.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基本振动形式红外光谱中存在两类基本振动形式: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图一伸缩振动图二弯曲振动二、解析红外光谱图1.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是分子独立的振动数目。
N个原子组成分子,每个原子在空间上具有三个自由度,分子振动自由度F=3N-6(非线性分子);F=3N-5(线性分子)。
为什么计算振动自由度很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吸收峰的数量,谱带简并或发生红外非活性振动使吸收峰的数量会少于振动自由度。
U=0→无双键或环状结构U=1→一个双键或一个环状结构U=2→两个双键,两个换,双键+环,一个三键U=4→分子中可能含有苯环U=5→分子中可能含一个苯环+一个双键2.红外光谱峰的类型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基频峰的峰位等于分子或者基团的振动频率,强度大,是红外的主要吸收峰。
泛频峰:分子的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激发态等高能态时产生的吸收峰,此类峰强度弱,难辨认,却增加了光谱的特征性。
特征峰和指纹峰:特征峰是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对应于分子中某化学键或基团的振动形式,同一基团的振动频率总是出现在一定区域;而指纹区吸收峰特征性强,对分子结构的变化高度敏感,能够区分不同化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异。
实习一 光谱的微分和积分一、实习目的熟悉和掌握光谱的微分和积分的概念,利用相关软件对植被高光谱数据进行微分和积分处理;利用高光谱数据分析植被的“红边”等典型植被高光谱特征。
二、原理与方法1、光谱微分光谱微分技术就是通过对反射光谱进行数学模拟,计算不同阶数的微分值,以提取不同的光谱参数。
应用光谱微分技术能够部分消除大气效应、植被环境背景(阴影、土壤等)的影响,以反映植物的本质特征。
所得的数据,可以用于植被生物化学信息的提取。
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植被指数可以认为是反映波形形态变化的反射光谱的n 阶导数,而这种光谱的n 阶导数实质上表达了植被叶绿素、水、氮等生物化学元素吸收波形的变化,是这些吸收物质的丰度与状态的光谱指标。
光谱微分公式(以二阶为例)为:(1) 式中, 为 波长, 为波长 处的一阶微分光谱, 为相邻两波段间的波长间隔。
(a ) 植被与土壤原始反射率曲线(b )植被与土壤原始一阶导数曲线''11''()[()()]/2i i i ρλρλρλλ+−=−∆'()i ρλi λi λλ∆图1 光谱微分处理示意图2、光谱积分光谱积分就是求光谱曲线在某一波长范围内的下覆面积。
(2) 三、实习仪器与数据EXCELL 软件以及玉米叶片反射光谱。
四、实习步骤1、计算玉米叶片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光谱利用EXCELL 软件导入玉米叶片反射率数据,并绘制其反射率光谱曲线(见图2)。
采用公式1对玉米叶片反射率数据进行差分法处理,获得一阶微分光谱曲线(见图3)。
比较和分析图2及图3。
图2 玉米叶片反射率光谱曲线21()f d λλϕλλ=∫图3 玉米叶片一阶微分光谱曲线2、根据一阶导数光谱,求取红边面积计算670nm-760nm一阶导数光谱曲线与坐标轴之间包含的面积。
3、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包括:目的、玉米原始光谱曲线、玉米一阶导数光谱曲线、红边面积校。
实习二光谱库的制作、光谱数据的重采样及连续统去除一、实习目的熟悉和掌握光谱库以及光谱数据的重采样及连续统去除等概念;利用ENVI软件制作光谱库,对光谱数据进行重采样及连续统去处理。
TM图像波段介绍一、各波段特征:1。
TM1 0。
45-0.52um,蓝波段,对水体穿透强,对叶绿素与叶色素反映敏感,有助于判别水深及水中叶绿素分布以及水中是否有水华等。
2.TM2 0.52—0.60um,绿波段,对健康茂盛植物的反射敏感,对力的穿透力强,用于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按绿峰反射评价植物的生活状况,区分林型,树种和反映水下特征。
3。
TM3 0。
62-0.69UM ,红波段,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反映不同植物叶绿素吸收,植物健康状况,用于区分植物种类与植物覆盖率,其信息量大多为可见光最佳波段,广泛用于地貌,岩性,土壤,植被,水中泥沙等方面.4 。
TM4 0.76-0.96UM 近红外波段,对绿色植物类别差异最敏感,为植物通用波段,用于牧师调查,作物长势测量,水域测量.5。
TM5 1。
55-1。
75UM,中红外波段,处于水的吸收波段,一般1.4-1.9UM内反映含水量,用于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分善研究,作物长势分析,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用长势的能力。
易于反映云与雪.6.TM6 1.04—1.25UM热红外波段,可以根据辐射响应的差别,区分农林覆盖长势,差别表层湿度,水体岩石,以及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热特征,进行热制图。
7.TM7 2.08-3.35UM,中红外波段,为地质学家追加波段,处于水的强吸收带,水体呈黑色,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的热蚀度,探测与交代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
二.波段组合:1、TM321(RGB):均是可见光波段,合成结果接近自然色彩.对浅水透视效果好,可用于监测水体的浊度、含沙量、水体沉淀物质形成的絮状物、水底地形.一般而言:深水深兰色;浅水浅兰色;水体悬浮物是絮状影象;健康植被绿色;土壤棕色或褐色。
可用于水库、河口及海岸带研究,但对水陆分界的划分不合适。
这种RGB组合模拟出一副自然色的图象。
有时用于海岸线的研究和烟柱的探测。
2、TM453(RGB):2个红外波段、1个红色波段.对内陆湖泊及河流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