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同步检测题(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
《战争与民族交往》一、教材依据:九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第七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二、设计思想:在本节课中,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学生活生生的历史体验,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地中海亚力山大东征2、能力培养①通过书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了解课文所列重大事实的具体事培养观察和鉴赏能力。
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希腊和东方的文化交融、罗马文化的传播扩散所留下的文化成果,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希波战争是希腊反对波斯入侵的正义战争。
希腊人民为保卫疆土,捍卫自由,以弱克强、以少胜多、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范例。
②通过分析,是学生掌握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促进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五、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性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六、教法选择: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
七、学法指导:自学法,阅读法,讨论法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收集资料九、教学过程:【导人新课】通过提问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导入: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
比如:通过商人、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的传播与交流,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也逐渐开阔、开放起来。
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的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一)、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1、起因:波斯西扩,入侵希腊介绍波斯帝国,兴起于西亚伊朗高原,曾受米底人统治,居鲁士在位时期米底内乱,率波斯人起义,后波斯人灭亡米底获得独立。
能力训练题
1.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波斯帝国大体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境内()
A.伊拉克B.阿富汗
C.伊朗D.巴勒斯坦
2.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历史时期()
A.秦朝B.汉朝
C.春秋战国时期D.三国
3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国王是()
A.汉谟拉比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D.屋大维
4.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的国家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廷帝国
C.古代埃及D.亚历山大帝国
5.以下哪些国家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①古代埃及②亚历山大帝国③罗马帝国④拜占廷帝国⑤波斯帝国
A.③⑤⑥B.①②④⑤
C.③④⑤D.②③④⑤
上面的地图是公元前4世纪时的一个帝国疆域。
请回答:
(1)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相应的地名。
(2)图中的形象图是什么国家?这个国家的建立者是谁?
(3)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他们分别是什么文明?
(4)找出图中东征经过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5)分析它对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
1.C2.B3.C4.A5.D
(1)略(2)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
(3)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4)略
(5)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是因为()A.苏德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战场,苏联红军抗击着德国绝大部分的兵力。
D.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二战”中的下列战场,反法西斯力量转入反攻的先后顺序是()①太平洋战场②苏德战场③北非战场④中国战场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3.“使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卧这一规定出自()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德黑兰会议决议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两国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两国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两国对日本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转变。
C.中美英三国是对日本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
D.英美两国为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对日本作战。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B.苏联出兵对日本作战C.世界反法西斯势力的共同打击D.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一—摘自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材料二: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由于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道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经营之,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同步练习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学习提示】学习本课,应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个方面把握。
关于希波战争重点掌握希波战争的经过及希波战争中希腊胜利产生的重大影响,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亚历山大东征重点掌握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罗马征服地中海重点掌握罗马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在长期的扩张战争中,罗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扩散到帝国全境。
【课文撷英】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重点精析】亚历山大是怎样的一个国王?他的东征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①亚历山大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代表马其顿和希腊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②他的远征是侵略性质的,给被征服一区的人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③但是,通过东征,他把广大地区统一为一个大帝国,加强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他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的文化也传播到西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得到很大的发展。
【疑难点拨】本课讲述的文明与冲撞的三件大事对以后地中海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①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与西方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综合形态。
②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③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流,使得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
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节风格也相互影响,希腊雕像的艺术风格甚至通过印度传到了中国。
④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了狭小的城邦界限,不再认为只有自己是文明人。
人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平和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别人,强调人生的平等,充满世界主义精神的斯多亚哲学在这个时期诞生了。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元前490年,波斯进攻希腊,两军激战是在()A、马拉松平原B、爱琴海西岸C、伊朗高原D、地中海东岸 2、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来源于()A、希波战争B、亚力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D、三次布匿战争 3、马其顿国家崛起是在()A、公元前5世纪B、公元前4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前2世纪 4、下列哪一地区不是亚历山大东征时所征服的地区() A、波斯 B、埃及 C、两河流域 D、西班牙5、亚历山大东征的后带来的积极意义有:①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②东西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③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④其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⑤希腊同时从东方汲取了不少的文化养分 (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题6、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兴兵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展开激战,雅典人_______,重创波斯军。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战争与民族交往同步练习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国家中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①古埃及②古罗马帝国③西罗马帝国④拜占廷帝国⑤亚历山大帝国⑥波斯帝国A . ②③④⑤B . ①②④⑤C . ②④⑤⑥D . ②③④⑥2. (2分)“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A . 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B . 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 .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 . 东汉王朝短暂而亡3. (2分)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发生大战,激战五日后,唐军败北,被俘的中国士兵中有会造纸术的,……不久,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巴格达、开罗等地都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造纸术是通过和平方式外传的B . 材料主要反映亚欧之间的文明交流C . 材料主要叙述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D . 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4. (2分)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居封建制度中心地位的是()A . 罗马天主教廷B . 封建国王C . 查理.马特D . 封建贵族5. (2分)下列不属于古代地跨三洲的大国的是()A . 阿拉伯帝国B . 罗马共和国C . 东罗马帝国D . 西罗马帝国6. (2分)“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西方谚语中的“罗马的宏伟”得益于()A . 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B . 罗马人吸收和传承了希腊文化C . 罗马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 .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7. (2分)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
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A . 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B . 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C . 梭伦——建立罗马共和国D . 凯撒——成为独裁者8. (2分)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 . 大化改新B . 亚历山大东征C . 丕平献土D . 查理•马特改革9. (2分)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
战争与民族交往【内容标准】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等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等基本史实;了解希腊语东方文化交融。
2、过程与方法:历史故事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暴力冲突造成了破坏与灾难,客观上导致文明整合。
【教学要点】重点: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难点:如何理解战争推动了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性和现实破坏性。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遗产和物质成就,历史中一般指一种先进的文化。
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其中和平交往是主旋律。
3、【新课探究】一、课前准备分组。
3小组,分别收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个专题的历史故事。
二、实施各小组在课堂上讲演,每位同学限时3分钟,每组有3位同学上台。
讲完故事后,其他同学围绕专题提问并由该组同学回答。
三、点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简要点评。
1、希波战争(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2)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思路:根据战争的起因判断战争的性质。
波斯西扩,明显属于侵略行为,希腊抵抗侵略,是正义的战争。
此处说明判断战争性质的依据是交战双方的主观动机和战争的客观影响等因素。
(3)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4)问:希腊人民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思路: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役等。
(5)影响:希腊获胜,促进发展(课本46页第一段)思路: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排除了地中海东部的强敌,取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由此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假如波斯获胜,希腊文明可能中断,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对雅典城邦而言,由于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战后的雅典繁荣昌盛,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各邦中地位上升。
勾文六州方火为市信马学校战争与民族交往 知识结构 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一、选择1.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在波斯大HY 与雅典HY 队HY 前夕,雅典HY 队统帅米太亚得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发动,他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
〞希波战争的起因是 〔 〕 A .希腊城邦对波斯的挑衅 B .希腊城邦的混战给波斯以借口C .波斯企图吞并希腊D .雅典海HY 进HY 小亚细亚2. 右图交战的情景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欧洲,图中搏斗的士兵分别属于 〔 〕A .希腊、波斯B .希腊、罗马帝国C .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D .希腊和埃及3.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也是埃及和东地中海 最大的港口。
与这一城兴建有关的战争是 ( )A.布匿战争B. 罗马帝国的对外战争暴力冲突 和平交往1.希波战争:公元前 世纪 , 胜利。
形成了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开展的局面,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 世纪 ,先后征服了 、 、 、 ,东抵1.马可·波罗东来:13世纪, 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记述他的经历和见闻的2.中国四大创造外传:造纸术正式西传始于 之战后;印刷术从 末开始外传;指南针 世纪传3.阿拉伯数字:最早由古代 人创造,后经文明的冲撞C.希波战争D. 亚历山大东征4. 以下地区没有被亚历山大帝国并入图的是〔〕A.两河流域 B.小亚细亚 C.埃及 D.罗马5. 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HY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根底。
〞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请你判断,“这一战〞是〔〕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罗马扩张6. 以下图为西方历史上某一古代文明所兴建的重要建筑,当时这些建筑主要发挥何种功能〔〕A.公共实用 B.荣耀HY C.天文观测 D.HY事防卫7.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是〔〕A.雅典城 B.罗马城 C.君士坦丁堡 D.亚历山大城二、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华师大版练习题七第1题【单选题】近期,乌克兰局势发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代历史事件中,与克里米亚命运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B、十月革命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二月革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废除了奴隶制度C、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D、摆脱了民族危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美俄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之处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B、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C、文明开化,发展教育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2·徐州模拟)沙俄历史上,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
但历史已将责任无可推卸地放到亚历山大二世面前,迟一天解决,问题就更严重。
那么上文中的“潘多拉魔盒”指的是( )A、外敌入侵B、国家的分裂C、落后的农奴制D、黑人奴隶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 农奴) 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使俄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这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后( )A、沦为殖民地B、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开始受到西方侵略D、幕府统治危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61年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 )A、沙皇赏赐的B、地主分给的C、政府低价卖的D、农奴出钱赎买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
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2、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是A.欧洲→亚洲→美洲→欧洲B.美洲→欧洲→非洲→美洲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D.欧洲→美洲→非洲→亚洲3、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是A.英国B.法国C.葡萄牙D.西班牙4、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B.葡萄牙和西班牙C.英国和西班牙D.法国和美国5、“三角贸易”能够盛行的客观便利条件是A、买卖奴隶利润很大B、美洲种植园急需奴隶C、欧洲殖民国家造船业发达D、新航路的开辟6、“南美解放者杯”是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赛事。
这项赛事冠名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下列人物中的A.哥伦布B.华盛顿C.卡斯特罗D.玻利瓦尔7、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疯狂扩张,进一步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以下斗争以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为目标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B.太平军痛击洋枪队C.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8“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
”诗中歌颂的是:A.尼赫鲁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9、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资产阶级革命C.社会主义运动D.改革与革命10、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殖民侵略的机构是A、东印度公司B、西印度公司C、商务局D、跨国公司11、19世纪以前,在拉丁美洲建立最广阔的殖民地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12、印度民族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858—1859年C、1857—1859年D、1851—1864年13、下列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拉美人民不满英国殖民者的殖民统治,掀起独立浪潮B、19世纪中期,拉美独立运动爆发C、拉美独立运动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洲的殖民统治D、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领导人有玻利瓦尔、圣马丁等14、下列有关印度民族起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人民解放运动的典型B、起义席卷整个印度C、在起义中许多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D、章西女王是起义的民族英雄15、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开始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二、材料解析题1、读图回答问题:问:这幅地图展示地是世界近代史中哪一件事?有何影响?2、“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的曙光。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一、选择
1.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在波斯大军与雅典军队大战前夕,雅典军队统帅米太亚
得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他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
”希波战争的起因是()A.希腊城邦对波斯的挑衅B.希腊城邦的混战给波斯以借口
C.波斯企图吞并希腊D.雅典海军进军小亚细亚
2. 右图交战的情景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公元前5世纪
中期的欧洲,图中搏斗的士兵分别属于()A.希
腊、波斯B.希腊、罗马帝国
C.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D.希腊和埃及
3.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也是埃及和东地中海
最大的港口。
与这一城市兴建有关的战争是( )
A.布匿战争
B. 罗马帝国的对外战争
C.希波战争
D. 亚历山大东征
4. 以下地区没有被亚历山大帝国并入版图的是()
A.两河流域 B.小亚细亚 C.埃及 D.罗马
5. 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
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
”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后期,它是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请你判断,“这一战”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罗马扩张
6. 下图为西方历史上某一古代文明所兴建的重要建筑,当时这些建筑主要发挥何种功能
()
A.公共实用 B.荣耀上帝 C.天文观测 D.军事防卫
7.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是()
A.雅典城 B.罗马城 C.君士坦丁堡 D.亚历山大城
二、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
”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
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
【以史为证】
1. 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
峰,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
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
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
【史论结合】
材料一: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
材料二:
美国国会开会场景 2012年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读史明智】
3.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
三、读图学史
联系地中海东部地区世界古代文明的分布情况,阅读《文明中心的变迁》图,推断图中“6”指的是哪个文明?你认为这些文明之间是隔绝的,还是相互联系的,为什么?
文明中心的变迁
第7课战争与民族交往
一、1. C 2. A 3. D 4. D 5. A 6. A 7.A
二、1.伯里克利;公民大会;马其顿。
2.政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文化:现代奥运会等。
3.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先进文明不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先进文明是人类的
共同财富。
(言之成理即可)
三、“6”指罗马。
这些文明是相互联系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地中海东部的商业活动,它们之间一直有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等,使这些文明在相互冲撞中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