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光弹法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3
文献综述激光在军事武器中的应用研究2016年6月2日目录摘要 (1)1.绪论 (2)1.1引言 (2)1.2激光技术发展历程 (2)1.3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的研究现状 (3)2.激光的基本特性 (4)2.1激光的概念 (4)2.2激光的特点 (4)2.3激光的产生 (5)3.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6)3.1激光武器的分类 (6)3.2已装备的激光技术军事运用 (8)3.3激光武器的特点及局限 (12)展望 (13)参考文献 (14)激光在军事武器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被运用,许多技术被运用到军事领域上来,研制了许多的军事武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究更是带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激光技术进步。
激光技术是人类20世纪60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及相干性好的特点,尤其在现代军事的观测、监视、通信及武器系统方面的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代军事侦察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球上空有千余颗各类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对世界各国进行着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全维的侦察和探测。
激光技术用于军事,不仅可以提高现有常规武器的命中率,而且可为军队提供新型战术武器,从而大大增强军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战能力,其应用有激光雷达、激光测距、定向能激光武器、激光制导、激光通信、航空航天、电子对抗等方面,受到各大军事强国的重视,成为军事技术最活跃的一个领域。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测量,激光通信,激光制导,激光武器1.绪论1.1引言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问世并运用于局部战争,高技术局部战争便应运而生,并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其鲜明的特征,标志着战争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现象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霸权主义的争夺而导致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连绵不断,在新技术革命大潮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军事高技术的兴起,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件件新式武器装备诞生了,一件件旧式武器装备被淘汰了。
⼤学物理实验习题2绪论部分⼀、选择题1、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两⼤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以上三种分类都正确2、以下哪个不属于物理实验()A:利⽤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B:利⽤弹簧秤称⼩铁块的重量C:伽⾥略的斜塔实验D:爱因斯坦发现光的粒⼦性3、对⼀物理量进⾏等精度多次测量()A:误差的平⽅和为最⼩B:测量值(或误差)⼀定遵从正态分布C:测量值(或误差)⼀定遵从均匀分布D:其算术平均值是误差为零的值4、对⼀物理量进⾏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随机误差C:减⼩系统误差D:减⼩随机误差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6、对⼀物理量进⾏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C:误差最⼤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7、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X=X±U,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x-U)或(x+U)B:被测量可能等于(x-U)或(x+U)C:被测量必定在(x-U)和(x+U)之间D:被测量以⼀定概率落在(x-U)或(x+U)之间8、下列测量结果中,准确度最⾼的是()A :1L =102.3±0.2 ㎝B :2L =103.52±0.05㎝C :3L =1.246±0.005㎝D :4L =0.0056±0.0002㎝9、对某测量对象进⾏多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22x u x u x u B A c += ,()(x u A 、)(x u B 分别为其A 类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
问被测量的真值落在)](),([x u x x u x c c +-范围内概率为()A .68.3%B .95%C .57.7%D .100%10、对某测量对象进⾏单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x u x u B c ==3A,)(x u B 为其B 类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实验学时:60学时(春天学期30学时;秋季学期30学时)适应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一、实验目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及物质大体结构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它的进展不仅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而且对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乃至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物理学的研究必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需依托观察和实验。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进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和直接的作用。
实验能够发觉新事实,实验结果能够为物理规律的成立提供依据。
归根结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物理概念的成立仍是物理规律的发觉都必需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通过此后的科学实验来证明。
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相辅相成。
规律、公式是不是正确必需经受实践查验。
只有经受住实验的查验,由实验所证明,才会取得公认。
物理学又是今世技术进展最主要的源泉。
物理实验的方式、思想、仪器和技术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和其他学科领域。
本课程是高校各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程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彼此独立。
它不同于一般的探索性的科学实验研究,每一个实验题目都通过精心设计、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
它不仅能够加深大家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使同窗取得大体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式和实验技术诸方面取得较为系统、严格的训练,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训练及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在培育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大体知识,大体方式和大体技术”(即“三基”能力);并能运用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实验方式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育与提高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
其中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主动进取的探索精神;遵守操作规程,珍惜公共财物的优良道德;和在实验进程中彼此协作,一路探索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序号教材名称年级学期价格(元)页码1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39.0 2562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 39.0 2563 高中物理选修三系列高二上学期 42.0 2804 高中物理选修四系列高二下学期 42.0 2805 高中物理选修五系列高三上学期 45.0 3046 高中物理选修六系列高三下学期 45.0 304这些教材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高中物理新课标指定的教材。
其中,必修一和必修二是高中物理的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选修三、选修四和选修五是进一步深化物理知识学习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习。
而选修六则是更高难度的物理课程,适合对物理感兴趣且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学习。
这些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通过实验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
同时,教材内容结合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此外,教材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对于使用这些教材的教师来说,他们可以按照教材的目录结构进行授课,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是一套全面、系统、深入的物理课程教材,适合所有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使用。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该目录表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排列,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2、参考系和坐标系3、时间与位移4、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5、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6、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三、相互作用1、重力2、基本相互作用3、弹力4、摩擦力5、力的合成6、力的分解四、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五、曲线运动1、平抛运动2、实验:研究平抛运动3、圆周运动4、向心加速度5、向心力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六、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2、万有引力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探究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5、宇宙速度6、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七、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2、功率3、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5、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八、电场与电路1、电荷及其相互作用2、电场强度和电势差3、电容器与电容4、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规律5、欧姆定律及电阻定律6、电路分析与应用九、磁场与电磁感应1、磁场及其磁效应2、安培定则与洛伦兹力3、电磁感应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5、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6、三相交流电及安全用电原则十、光学与原子物理1、光的传播与反射2、光的折射与全反射3、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4、原子结构及放射性现象5、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效应6、光子与波粒二象性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明了的学习框架,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应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计算和研究专 业 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毕业时间毕业 任务书一、题目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计算和研究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1.培养和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2.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更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主要技术指标1.建立反舰导弹突防分析模型,推导突防概率计算公式;2.依照概率计算公式进行仿真分析。
四、进度和要求第01周----第02周: 英文翻译;第03周----第04周: 了解反舰导弹的发展现状;第05周----第06周: 建立导弹运动学模型;第07周----第08周: 分析反舰导弹面对的不利因素;第09周----第10周: 建立导弹突防分析模型;第11周----第12周: 推导反舰导弹概率计算公式;第13周----第14周: 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第15周----第16周: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 董尤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2] 张川, 解付强.预警探测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框架[J].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8(12) : 84-87.[3] 李登峰, 许腾.海军作战运筹分析及应用[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设计论文2007.[4] 林峰,电子对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11.[5] 熊吉光,马政伟.反舰导弹突防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1,16(1):123-125.学生指导教师系主任摘要随着舰艇、编队防空反导能力的手段增多、反导能力的不断增强,反舰导弹在这整个突防过程中将面临着舰载武器系统多层次、多批次的拦截。
为了适应未来海战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一项重点。
爆炸力学讲义第一章绪论§1.1 爆炸力学的基本概念爆炸效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物理、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主要以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爆炸,则可称之为“爆炸力学”。
郑哲敏教授和朱兆祥教授提出:“爆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应用和防护的学科”。
爆炸力学从力学角度研究化学爆炸、核爆炸、电爆炸、粒子束爆炸(也称辐射爆炸)、高速碰撞等能量突然释放或急剧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冲击波(又称激波)、高速流动、大变形和破坏、抛掷等效应。
自然界的雷电、地震、火山爆发、陨石碰撞、星体爆发等现象也可用爆炸力学方法来研究。
爆炸力学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学、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武器研制、交通运输和水利建设、矿藏开发、机械加工、安全生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2 爆炸力学的发展历程人们知道利用爆炸能为自己服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可以说从炸药发明以后就开始了。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么认为。
丁儆教授在1980年参加美国国际烟火技术会议(IPS),在会上作报告述及中国发明火药和烟火技术的事实,引起许多欧美学者的惊异,因为西方教材中都说火药是英国的罗吉•培根(Roger Bacon)发明的,为了纠正西方的错误,丁儆教授回国后进行了中国古代火药和爆炸方面历史的研究,研究表明,大约在公元8世纪(唐朝),中国就出现了火药的原始配方,在十世纪已应用于军事,北宋初官修著的《武经总要》中记载有火炮、蒺藜火球和毒烟火球等几种实战武器的火药配方。
宋代周密揆在《葵辛杂记》中记载了火药产生的爆炸事故:“……守兵百余人皆糜碎无余,盈栋皆寸裂,或为炮风崩至十余里外。
”《宋史》记载元兵破静江时有:“……娄乃令所都人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
”火药的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直到十三世纪,英国人罗吉•培根才涉及火药的配方和应用,他的工作比中国人晚300~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