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的合理布局
- 格式:docx
- 大小:14.43 KB
- 文档页数:3
无菌实验室的要求与日常管理一、实验室设施开展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首先要按照《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X》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X》的要求,建立一个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的无菌室,并且配有完善的实验设施和管理制度。
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以及接种室(接种对照菌、菌种传代)均应严格分开,具有危险性的毒株、毒素如破伤风梭菌、黄曲霉毒素的实验室需单独使用,以便控制防止传播。
(一)洁净实验室1.洁净室的布局1.1根据样品检验要求,一般应至少包括更衣缓冲系统、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无菌检查室、阳性菌室和物流通道。
1.2更衣系统应至少包括一更(含更鞋)、二更(含洗手)、缓冲以及人流走廊等。
1.3物流通道应考虑净污分流的布局,有条件的可设置污物走廊2.1净化级别:洁净走廊、检查室、阳性菌室应为一万级;其他房间应为十万级2.2气流组织:阳性菌室对走廊呈负压,走廊对缓冲有5Pa的正压;阳性菌室全排风2.3电气控制:控制开关外置;设置通讯系统3.结构与要求:无菌洁净室不宜设在底层,防潮、防霉、采光好,远离交通干道,厕所及污染区,面积不超过10m2,高度不超过2.4m,由两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
操作间缓冲间之间应有样品传递窗,出入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
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起灰,不落尘,耐腐蚀,易清洗,墙壁与地面、墙壁与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操作间不得安装下水道。
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内,采光面积要大,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勒克斯。
缓冲间和操作间应装有紫外线杀菌灯(2-25w/m3)''用于空气消毒。
紫外线波长200-300nm者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X 围一致,其杀菌机理可能是在细菌细胞DNA中引起胸腺嘧啶双聚体形成,从而干扰细菌细胞DNA复制,导致细菌变异死亡。
紫外线杀菌灯1m以内距离杀菌效果最佳,每次开灯照射时间为30min。
百级洁净室设计方案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空气中的粉尘、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以及调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确保特定领域的生产过程达到高品质和高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百级洁净室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
一、设计原则百级洁净室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空气净化、压力控制、温湿度调节、设备选型和布局优化。
1. 空气净化:洁净室应采用高效过滤器,如HEPA过滤器,以去除空气中的微尘和微生物。
此外,空气流速、流向和换气次数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2. 压力控制:洁净室的压力应低于周围区域,以防止外界空气和污染物进入。
通常采用正压和负压工作区域的组合,通过空气流动控制来实现洁净度要求。
3. 温湿度调节:根据洁净室内的工艺需求,需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采用恒温恒湿系统,如空调、加湿器等,配合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调节。
4. 设备选型:洁净室的设备选型应符合洁净度要求,并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各类设备的布局应合理,以确保空气流动的畅通。
二、洁净室布局设计百级洁净室的布局设计需要兼顾工艺流程和空气流动的要求。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洁净室布局示意图。
[洁净室布局示意图]1. 入口区:设置空气锁和空气淋浴设备,以清除人员带入的尘埃和微生物。
入口区也应有适当的换气设备,以保持正压状态。
2. 准备区:用于准备和更换洁净服和其他工作所需物品。
此区域应具备洁净度要求,并设置恒温恒湿设备。
3. 生产区:根据工艺要求设置需要的生产设备和操作平台。
生产区内的设备应经过严格筛选,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确保洁净度和工作效率。
4. 出口区:出口区与入口相类似,也需要空气锁和空气淋浴设备,以防止洁净室内的污染物外泄。
5. 通道和走廊:为了方便人员流动和设备维护,洁净室应设置合适的通道和走廊。
这些区域的洁净度要求较低,但也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三、环境控制系统百级洁净室的环境控制系统应包括空气处理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
百级洁净室设计方案洁净室这玩意儿,您可别小瞧了,特别是百级洁净室,那要求可是相当高!我记得之前有个客户,他们是搞精密电子元件生产的,对百级洁净室那是迫切需求。
咱先来说说这百级洁净室的布局吧。
一般来讲,得把它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像工作区、缓冲区、设备区等等。
工作区是核心地带,得保证宽敞明亮,人员操作起来方便顺手。
缓冲区呢,就像个过渡地带,把外面的灰尘啥的挡一挡。
设备区得安排合理,不能让各种设备管线乱成一团麻。
说到墙面和地面,墙面得用那种光滑、不容易积尘的材料,地面更是得平整,还得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
有一次我去一个正在施工的百级洁净室,就看到工人师傅们在那小心翼翼地处理地面,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那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通风系统可是百级洁净室的关键。
高效过滤器那是必备的,而且要定期检查更换,不然过滤效果一差,整个洁净室的空气质量就没法保证啦。
还有新风系统,得保证送进来的风干净新鲜,不能带着外面的杂质就往里灌。
照明也很重要哦,既不能太暗影响工作,也不能太亮造成光污染。
灯具得密封好,不能让灰尘有可乘之机。
我曾经在一个洁净室里,就因为照明没调好,工作人员看东西都费劲,影响了工作效率。
温度和湿度控制也得精准。
一般来说,温度得保持在 20 到 25 摄氏度之间,湿度在40%到60%左右。
这就得靠强大的空调系统来调节啦。
人员进出百级洁净室也有严格规定。
得先换专门的洁净服,经过风淋室把身上的灰尘吹掉。
我就见过有个新手,着急忙慌地没穿好洁净服就想进去,被管理员给拦下来一顿教育。
总之,设计一个百级洁净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每一个细节都得考虑周到。
从布局到设备,从通风到照明,再到人员管理,都得精心规划,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符合要求的百级洁净室,为各种精密生产和实验提供一个纯净的环境。
希望咱这方案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让您的百级洁净室完美落成!。
洁净室的装修与设计要求洁净室的建筑布局和净化空调系统有密切关系,净化空调系统既要服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布局也要符合净化空调系统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相关功能的作用。
净化空调的设计者不仅要了解建筑布局以考虑系统的布置,而且要给建筑布局提出要求,使其符合洁净室原理。
一、洁净室的平面布局洁净室一般包括洁净区、准洁净区和辅助区三部分。
洁净室的平面布置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外廊环绕式:外廊可以有窗和无窗,兼作参观和放置一些设备用,有的在外廊内设值班采暖。
外窗必须是双层密封窗。
内廊式:洁净室设在外围,而走廊设在内部,这种走廊的洁净度级别一般都较高,甚至和洁净室同级。
两端式:洁净区设在一边,另一边设准洁净和辅助用房。
核心式:为了节约用地、缩短管线,可以洁净区为核心,上下左右被各种辅助用房和隐蔽管道的空间包围起来,这种方式避开室外气候对洁净区的影响,减少了冷热能耗,利于节能。
二、人身净化路线为了在操作中尽量减少人活动产生的污染,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必须更换洁净服并吹淋、洗澡、消毒。
这些措施即“人身净化”简称“人净”。
人净用房中更换洁净服的房间应予送风,并对入口侧等其他房间保持正压,对厕所、淋浴保持少许正压,而厕所、淋浴应保持负压。
三、物料净化路线各种物件在送入洁净区前必须经过净化处理,简称“物净”。
物料净化路线与人净路线应分开,如果物料与人员只能在同一处进入洁净室,也必须分门而入,物料并先经过粗净化处理。
对于生产流水线不强的场合在物料路线中间可设中间库。
如果生产流水线很强,则采用直通式物料路线,有时还需要在直通路线中间设多次净化、传递设施。
在系统设计上,物净用房的粗净化和精净化阶段由于会吹落很多生微粒,所以相对洁净区应保持负压或零压,如果污染危险性大则对入口方向也要保持负压。
四、管线组织洁净室的管线非常复杂,所以对这些管线均采用隐蔽组织方式。
具体隐蔽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
1.术夹层(1)顶部技术夹层。
在这种夹层内一般因送、回风管的断面最大,故作为夹层内首先考虑的对象。
洁净室设计手册洁净室是一种具有高度净化环境的特殊房间,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设计一个有效的洁净室对维护产品质量和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手册旨在总结洁净室设计的基本要点,包括净化级别、通风系统、洁净室布局等,并提供实用的设计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净化级别1. 根据需求确定净化级别:洁净室的净化级别通常根据工艺需求确定,如ISO14644-1标准将洁净室分为多个级别,从1级到9级不等。
在设计洁净室时,必须首先确定所需的净化级别,以此为基础确定后续的设计参数。
2. 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在洁净室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空气中的颗粒物,保持空气的清洁度。
通风系统设计应根据净化级别和洁净室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二、通风系统1. 空气流向设计:通常情况下,洁净室的空气流向应为单向流,这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设计时应确保各个区域的空气流速和方向符合要求,以避免死角和混合区的产生。
2. 进出风口位置:进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应当考虑到洁净室内的气流分布,避免形成回流或混合区域。
在进出风口处应设置有效的过滤设备,以确保空气的净化效果。
三、洁净室布局1. 区域划分:洁净室中通常要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包括生产区、缓冲区、辅助区等。
不同区域的要求和功能各异,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合理划分,并确定各个区域的净化级别和设施配置。
2. 设备布置:洁净室中的设备布置应当考虑到通风系统的影响,避免设备对气流产生干扰。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洁净室的净化效果。
四、实用设计建议1. 考虑设备维护:在洁净室设计中,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换,包括过滤器、风机等设备的维护通道和更换方式,以便保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注意材料选择:洁净室内部装修材料的选择应当符合洁净要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耐腐蚀性,避免产生颗粒物和异味。
3. 合理利用空间:在设计洁净室布局时,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合理利用,避免死角、堆积区的产生,确保洁净室的净化效果和作业的便利性。
一、概述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主要用于生产对环境洁净度要求极高的产品,如半导体、药品、生物制品等。
为确保产品生产质量,洁净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本方案旨在为洁净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套完整的专项方案。
二、洁净室设计1. 洁净室布局(1)核心工作区:进行关键操作的区域,应设置在洁净度最高的区域。
(2)辅助区域:包括更衣室、缓冲间、储物间等,应设置在核心工作区外。
2. 净化系统(1)空气过滤系统:采用高效过滤器,确保空气洁净度。
(2)送风与排风系统:保持室内正压和空气流通。
3. 装修材料(1)墙面与天花板:采用光滑、不产尘、不吸尘的材料。
(2)地面:采用防静电、耐磨的材料。
4. 温度与湿度控制(1)空调系统:精确调节温湿度,确保洁净室内的环境参数满足生产要求。
5. 照明系统(1)洁净灯具:提供充足且均匀的照明。
6. 人员与物料净化(1)人员净化通道:包括更衣室、风淋室等。
(2)物料传递窗:防止污染物进入。
三、洁净室施工1. 洁净室建筑装饰施工(1)在厂房屋面防水工程和外墙构造完成,外门、外窗安装完毕,主体构造工程验收后才能进行洁净室建筑装饰施工。
(2)采用彩钢板围护构造,其具有板材规格标准化、板面平坦度好、不易积尘等优点。
2. 洁净室设备安装(1)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洁净室验收1. 洁净度测试:按照GB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洁净度测试,确保洁净室达到设计要求。
2. 温湿度测试:按照GB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温湿度测试,确保洁净室内的环境参数满足生产要求。
3. 其他测试:包括压差测试、过滤器检漏、噪声测试、照度测试等,确保洁净室达到设计要求。
五、洁净室运行与维护1. 洁净室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洁净度测试、温湿度测试等,确保洁净室内的环境参数满足生产要求。
洁净区设计安全要求一、整体布局:1、防爆区和非防爆区要合理划分、布置,防止相互影响。
尽可能将使用溶剂区域单独隔离,靠边设置。
禁止生产或辅助过程有任何残留溶剂类物品进入非防爆区,例如衣物、清洗工具残留的溶剂。
2、要合理设置防火分区,控制防火分区面积(1000㎡)。
3、合理设置玻璃门,观察窗,易在外面观察洁净区情况。
二、防火、防爆设计2.1隔离必须使用耐火、阻燃材料(包括防爆区和非防爆区)。
2.2烘手器、洗衣机等电器设备及电线增加安全等级,周围无易燃设备。
2.3洁净区与一般生产区的隔断和技术竖井的防火处理,达到二级耐火等级。
2.4洁净区不设置易燃易爆物料堆放场所。
2.5原则上禁止出现敞口作业。
2.6溶剂使用区域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2.7使用酒精等溶剂清洗区域按防爆区设计。
三、通风系统设计3.1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场所单独设立通风系统。
3.2通风管网合理设置防火阀或其他切断装置,防止火灾蔓延。
3.3设置事故排烟系统,能与正常通风紧急切换。
3.4使用氮气区域(如离心间)要有防窒息措施,安装氧气含量报警仪。
3.5新风口必须避开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区域上风向。
四、技术夹层4.1技术夹层要留应急疏散和救援通道。
4.2技术夹层合理设置烟感探测器。
4.3技术夹层入口设置消防栓。
五、应急系统5.1设置事故应急广播(防爆)。
5.2结晶区安全出口采用直通室外或结晶区外安全处,要避免迷宫式,门中门的布置方式,尽量采用自然采光。
5.3保证两套消防水能控制洁净区每个区域,每个生产房间配备灭火器,设置位置便于使用。
5.4生产区域、疏散通道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标志符合国家要求。
洁净室安装标准一、建筑设计1. 洁净室(区)的建筑布局设计应合理,符合《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要求。
2. 洁净室(区)的地面、墙面、天花板应平整、光滑、无颗粒物,易于清洁和消毒。
3. 洁净室(区)应设置单独的物流通道和物流口,物流通道应与洁净室(区)相连通,并设有缓冲间。
4. 洁净室(区)的门窗应密封、易清洁,不得设置门槛。
5. 洁净室(区)内应设置单独的洗手设施和消毒设施。
二、空调系统1. 洁净室(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得与其他空气净化系统共用。
2. 空调系统的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应合理设置,防止洁净室(区)内的交叉污染。
3. 空调系统的风管、过滤器等设备应易于清洁和消毒。
4. 空调系统的温度、湿度、压力、洁净度等参数应符合《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要求。
三、洁净设备1. 洁净室(区)内使用的设备、器具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规定。
2. 洁净室(区)内的设备、器具应易于清洁和消毒。
3. 洁净室(区)内的设备、器具应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四、洁净室门禁系统1. 洁净室(区)应设置独立的门禁系统,控制人员进出和物品流动。
2. 门禁系统应配备自动感应装置和消毒设施,防止人员和物品带来的污染。
3.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应按规定更换洁净服、鞋、帽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
4. 洁净室(区)内应设置监控摄像头等安全设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五、排水系统1. 洁净室(区)的排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得与其他排水系统共用。
2. 排水系统的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或其他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制作,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
3. 排水系统的设备、器具应易于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
4. 排水系统的排放口应设置过滤装置,防止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
六、其他要求1. 洁净室(区)内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和消防设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 洁净室(区)内的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参数应符合《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要求,保证员工的舒适度和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医疗洁净工程设计标准一、工艺流程设计1.根据医疗业务需求,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医疗区域的布局、洁净室的设置、气流组织等。
2.结合医疗设备和使用需求,合理安排工艺流程中的各个设备及器具,确保其使用性能和效果。
二、洁净室布局1.洁净室应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分类,划分为手术室、诊疗室、实验室、病房等不同区域。
2.洁净室的布局应注重流线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和人员、物品的交叉流动。
3.洁净室内的设备及器具应合理布局,便于使用和清洁。
三、空气净化系统1.洁净室应采用高效过滤器,确保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2.空气净化系统应设置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并根据使用需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配置。
3.空气净化系统应具备空气消毒功能,可采用紫外线、臭氧等消毒方式。
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1.洁净室应提供充足的水源和电源,满足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洗、消毒等需求。
2.洁净室的气源应经过净化处理,确保满足医疗洁净室的用气需求。
五、医疗设备及家具1.医疗设备应选用符合医疗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并按照使用需求进行布局和配置。
2.洁净室内应设置合理的家具,包括诊疗台、储物柜等,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
六、消毒及防护措施1.洁净室应采用合适的消毒方式,定期对环境、设备和器械等进行消毒处理。
2.医护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七、节能环保要求1.医疗洁净工程应采用节能技术及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及浪费。
2.洁净室的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有害物质和气体。
洁净车间设计规范1. 引言洁净车间是一种需要高度净化空气和尘埃控制的特殊工作区域。
本文档将提供关于洁净车间设计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洁净车间可以满足特定的清洁要求。
2. 空间布局与规划- 洁净车间的布局应合理,确保易于清洁和维护。
- 必须合理安排洁净车间内的设备和工作区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和污染源。
3. 通风与空调系统- 洁净车间必须配备有效的通风与空调系统,以控制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含量。
- 空调系统应能够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确保洁净车间内的环境条件稳定。
4. 墙壁、地板和天花板- 洁净车间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使用易清洁的材料,如不锈钢、玻璃或特殊表面涂层。
- 应确保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接缝平整,防止尘埃积聚和细菌滋生。
5. 门和窗- 洁净车间的门和窗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污染物进入洁净区域。
- 门和窗应易于清洁和维护,并配备适当的过滤设施。
6. 照明- 洁净车间的照明应均匀分布、光线柔和,以减少眩光和影响工作人员的视觉疲劳。
- 照明设施应易于清洁,并使用不产生灰尘和污染的材料。
7. 洁净区域入口- 洁净车间的入口处应设置特殊的过渡区域,以减少污染物的进入。
- 入口区域应配备适当的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进入洁净车间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更换工作服。
8. 设备与工具- 洁净车间内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应易于清洁和消毒,并定期维护保养。
- 必须制定和执行特定的清洁程序和流程,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完整性和洁净度。
9. 清洁和维护- 应制定清洁和维护计划,并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清洁和维护活动必须定期进行,并进行记录和验证。
10. 培训和意识- 必须提供适当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洁净车间的设计规范和操作要求。
- 意识和遵守洁净车间规范的重要性,是确保洁净车间维持良好状态的关键。
结论洁净车间的设计规范对于确保洁净环境和高质量的生产至关重要。
遵循本文档的规范和指导,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创建符合要求的洁净车间,为相关工作提供适宜的环境。
洁净室的合理布局
洁净室的建筑布局和净化空调系统有密切关系,净化空调系统既要服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布局也要符合净化空调系统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相关功能的作用。
净化空调的设计者不仅要了解建筑布局以考虑系统的布置,而且要给建筑布局提出要求,使其符合洁净室原理。
一、洁净室的平面布局
洁净室一般包括洁净区、准洁净区和辅助区三部分。
洁净室的平面布置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外廊环绕式:外廊可以有窗和无窗,兼作参观和放置一些设备用,有的在外廊内设值班采暖。
外窗必须是双层密封窗。
内廊式:洁净室设在外围,而走廊设在内部,这种走廊的洁净度级别一般都较高,甚至和洁净室同级。
两端式:洁净区设在一边,另一边设准洁净和辅助用房。
核心式:为了节约用地、缩短管线,可以洁净区为核心,上下左右被各种辅助用房和隐蔽管道的空间包围起来,这种方式避开室外气候对洁净区的影响,减少了冷热能耗,利于节能。
二、人身净化路线
为了在操作中尽量减少人活动产生的污染,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必须更换洁净服并吹淋、洗澡、消毒。
这些措施即“人身净化”简称“人净”。
人净用房中更换洁净服的房间应予送风,并对入口侧等其他房间保持正压,对厕所、淋浴保持少许正压,而厕所、淋浴应保持负压。
三、物料净化路线
各种物件在送入洁净区前必须经过净化处理,简称“物净”。
物料净化路线与人净路线应分开,如果物料与人员只能在同一处进入洁净室,也必须分门而入,物料并先经过粗净化处理。
对于生产流水线不强的场合在物料路线中间可设中间库。
如果生产流水线很强,则采用直通式物料路线,有时还需要在直通路线中间设多次净化、传递设施。
在系统设计上,物净用房的粗净化和精净化阶段由于会吹落很多生微粒,所以相对洁净区应保持负压或零压,如果污染危险性大则对入口方向也要保持负压。
四、管线组织
洁净室的管线非常复杂,所以对这些管线均采用隐蔽组织方式。
具体隐蔽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
1.技术夹层
(1)顶部技术夹层。
在这种夹层内一般因送、回风管的断面最大,故作为夹层内首先考虑的对象。
一般将其安排在夹层的最上方,其下安排电气管线。
当这种夹层的底板可承受一定重量时,可以在上面设置过滤器及排风设备等。
(2)房间技术夹层。
这种方式和只有顶部夹层相比,可以减少夹层的布线与高度,可以省去回风管道返回上夹层所需的技术夹道。
在下夹道内还可设回风机动力设备配电等,某层洁净室的上夹道可以兼做上一层的下夹道。
2.技术夹道(墙)
上下夹层内的水平管线一般都要转向为竖向管线,这此竖向管线所在的隐蔽空间即技术夹道。
技术夹道还可以放置不宜在洁净室内的一些辅助设备,甚至还可以作为一般回风管道或静压箱,有的可安设光管型散热器。
这类技术夹道(墙)由于大多采用轻质隔断,所以当工艺调整时,可方便地进行调
整。
3.技术竖井
如果说技术夹道(墙)往往不越层,则需要越层时即用技术竖井,并且经常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具有永久性。
由于技术竖井把各层串通起来,为了防火,内部管线安装完成后,要在层间用耐火极限不低于楼板的材料封闭,检修工作分层进行,检修门必须设防火门。
不论技术夹层、技术夹道还是技术竖井,当直接兼作风道时,其内表面必须按洁净室的内表面的要求处理。
五、机房位置
空调机房最好靠近要求送风量大的洁净室,力求风管的线路最短。
但从防止噪声和振动来说又要求把洁净室与机房隔开。
这两方面都予以考虑。
隔开方式有:1.构造分离方式。
有以下几种:
(1)沉降缝隔开式。
使沉降缝在洁净室与机房之间通过,起分割作用。
(2)夹壁墙隔开式。
如果机房紧靠洁净室,不是公用一面墙隔墙,而是各自有各自的隔墙,而两面隔墙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夹缝。
(3)辅助室隔开式。
在洁净室与机房之间设辅助室,起缓冲作用。
2.分散方式。
分以下几种:
(1)屋面上或吊顶上分散方式:现在常把机房设在最上层屋面上的做法,使之远离下面的洁净室,但屋面下一层最好设为辅助或管理室层,或者作为技术夹层。
(2)地下分散式:把机房设于地下室。
3.独立建筑方式。
在洁净室建筑之外单独建立机房,但其离洁净室最好很近。
机房要注意隔振、隔音问题,地面应全部做防水处理,并有排水措施。
隔振:应在振源的风机、电机、水泵等的支架、底座作防振处理,甚至有必要的话将设备安在混凝土板块上,再用防振材料支撑该板块,该板块的重量应为设备总重量的2~3倍,。
隔声:除去系统上安装消声器外,大型机房可考虑在墙壁上贴附有一定吸声性能的材料,要装隔声门,切忌在与洁净区的隔墙上开门。
六、安全疏散
由于洁净室是密闭性很强的建筑,其安全疏散成为非常重要和突出的问题,和净化空调系统设置也有密切关系。
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一生产层防火区或洁净区至少设2个安全出口,只有面积小于50?,人员少于5人时,可允许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2.人净入口不应作疏散出口。
因为人净路线往往迂回曲折,一旦烟火迷漫,要求人员很快跑到室外是很困难的事。
3.吹淋室不能作为一般出入通道,由于这种门常为两扇联锁或自动,一旦出现故障,非常影响疏散,所以一般均在吹淋室设旁通门,工作人员多于5人时必须设此门。
平时工作人员出洁净室时不应走吹淋室而应走旁通门。
4.洁净区内各洁净室的门,考虑到维持室内压力状况的需要,其开设方向要朝向压力大的房间,因为要靠压力把门压紧,这显然和安全疏散的要求相反。
为了考虑平时洁净和紧急疏散时的两方面要求,规定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之间的门、洁净区与室外的门作为安全疏
散门对待,其开启方向一律朝向疏散方向,当然,单设的安全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