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之自我中心意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活动设计:小班趣味游戏引领幼儿自我认知
简介
本次活动设计旨在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引领小班幼儿进行自我认知,帮助他
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通过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意识,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活动内容
游戏1:自我介绍
•活动流程:每位幼儿轮流站在小组里,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年龄、喜欢的事物等。
•目的:通过自我介绍,培养幼儿自信,提升表达能力。
游戏2:优缺点分析
•活动流程:让幼儿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和小组成员分享。
•目的: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游戏3:有趣竞赛
•活动流程:设立多种趣味竞赛项目,如跳绳比赛、画画比赛等,在比赛中展现每位幼儿的特长和特点。
•目的:借助竞赛活动,激发幼儿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收获
通过以上三个游戏,幼儿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增强自
信心,培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如果您对这个活动设计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活动内容。
第1章留舍最爱一、活动目的1.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通过对留与舍的决定,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2.在交流分享中,同学之间彼此启发、相互学习,完成价值观的重组。
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
三、活动道具笔和纸。
四、活动场地以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1.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6人小组,每人发一张纸和笔;2.主持人要求大家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写下来,小组内做一个交流;3.请每个人想一想,假如要从五样中划去一样,自己首先划去哪一样?划去的理由是什么?就这样依次再划去另一样……直到最后还剩一样;4.小组交流划去的顺序和理由,全班分享自己作出留与舍决定时的心理感受。
六、注意事项1.注意营造一种安静、庄重的氛围,主持人要做好前期的引导,让每个人能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作出留与舍的决定,避免轻率、随意、肤浅。
2.每个学生写完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后,安排小组交流,是为了让同学之间有一个相互启发、自我澄清的过程,所以交流后,允许学生修改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
3.全班分享时主持人一定要关注学生在作出留与舍决定时的心理感受,是轻松、果断、明确地划去,还是犹豫、痛苦、矛盾地划去,因为要求最后只留一项对有些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的。
第2章价值拍卖一、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学会抓住机会,不轻易放弃。
2.帮助学生体验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态度。
二、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5分钟。
三、活动道具足够的道具钱、不同颜色的硬纸板、拍卖槌。
四、活动场地室内。
五、活动程序1.事前准备将拍卖的东西事先写在硬纸板上(最好是不同的颜色),以增加拍卖的趣味性及方便拍卖进行。
2.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
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
1.爱情50012.金钱10002.友情50013.欢乐5003.健康100014.长命百岁5004.美貌50015.豪宅名车5005.礼貌100016.每天都能吃美食5006.名望50017.良心10007.自由50018.孝心10008.爱心50019.诚信10009.权力100020.智慧100010.拥有自己的图书馆100021.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50011.聪明100022.冒险精神10003.举行拍卖会(1)由主持人或学生主持拍卖。
学生认识自我的一个小游戏
20个自我(20分钟)
活动目的:
1.引导成员对自我进行探索和认知,对自我进行一次积极地探索,认识到积极消极,理想和现实,并对自我的一些特征和状态以及潜能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承认限制、扬长避短;挖掘个人的潜能,展现自我优势。
活动材料:每人一支笔,一张A4纸
活动过程:
1.每一位成员发一张A4纸和一支笔,在纸上完成20个句子,以“我是一个…....的我”为格式,时间15分钟。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感受。
可以多于20个句子,但是不能少于20个句子。
2.独立完成,不要与别人商量,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也不要影响别人。
活动分享:(往积极的方面去引导,防止伤害和攻击)
这个活动让你有什么感受?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识。
活动总结:
1.肯定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世界上弥足珍贵的。
2.承认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3.欣赏每一个人的丰富的特质和优势。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
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学会取长补短,悦纳自我。
我们是世界上独特的一员,这也意味着我们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员。
坦诚的看待自己的不足是积极悦纳自己一种表现。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不断改变与超越,用积极的优势和资源弥补现存的不足,这是生命的动力所在。
2到2到2到2.5岁儿童精细动作大运动想象思维自
我意识游戏
1.夹物
父母或教师在一个盒子里放上一些小的物体如豆粒、石子、花生米等,让婴幼儿用镊子或筷子挟出放到地上,挟完后再重新把地上的挟回到盒子中去,如此反复。
在此过程中被挟出的物体也应由大变小、由少变多。
同时在这个时间父母要尽量训练婴幼儿使用筷子自己挟出饭菜的能力。
2.将物体投入容器
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
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婴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
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婴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
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
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
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3.拧旋
如拿一些螺丝让婴幼儿拧紧或放松,或者拿一些用过的瓶子让他们拧紧或旋开瓶盖。
4.拨算盘
拿一算盘,让婴幼儿用手把算珠拨上拨下,既要一个个地拔,又可同时拨动几个或一排、几排。
既可用一只手去拨,又可用两手同时
在算盘上拨动。
拨动时算盘珠碰撞时会发出“叭叭”的声音,使他们乐意用手去拔,效果也很好。
5.插孔
用一较长的有一定厚度的木条,在上面钻上一些在小不同的孔(大的能插上筷子,小的能插上吸管)。
开始让婴幼儿先用筷子、蘸笔管等向大孔中插,继而练习能把吸管插到小孔中去。
心理学小游戏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小游戏,我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入地认识自我,增强对他人的理解。
首先,让我们来玩一个叫做“自画像”的游戏。
这个游戏不需要你有高超的绘画技巧,而是要你用心去描绘自己。
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然后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想一想你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包括你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喜好、梦想等等。
睁开眼睛,把你脑海中的形象画出来。
画完之后,仔细观察这幅自画像,思考一下它与你真实的自己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通过这个游戏,你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也许会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内心想法。
接下来是“优缺点清单”的游戏。
拿出一张纸,分成两栏,左边写自己的优点,右边写自己的缺点。
在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要谦虚也不要自负。
写完之后,看一看你的优点和缺点,想一想这些优点是如何帮助你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而那些缺点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困扰。
对于缺点,思考一下是否有办法可以改进或者克服。
这个游戏可以让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劣势。
再介绍一个“情绪日记”的游戏。
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晚上花几分钟的时间,记录下当天让你产生强烈情绪的事情,比如高兴、生气、悲伤、焦虑等等。
描述事情的经过,以及你当时的感受和想法。
连续记录一周或者更长时间后,回顾这些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在哪些情况下容易产生特定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
通过这个游戏,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
除了认识自我,理解他人也是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这个“角色互换”的游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找一个朋友或者家人,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购物、讨论旅行计划等等。
然后两人互换角色,模仿对方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来进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努力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认识自身潜能小游戏准备:秒表(或有秒表功能的手机)过程:1、随机提问学员“认为自己一分钟内能击掌多少次”。
(一般回答50次、60次、100次等)2、挑选次数较多的学员到前台进行试验,其他学员自己可以尝试,教练计时(约10秒)。
让前台试验学员回答各自的击掌次数,然后询问其他学员的击掌数。
3、再次提问学员“认为自己一分钟内能击掌多少次”,引导学员挑战自身极限,认识自身潜能。
4、教练引导学员练习击掌,提高击掌次数。
(掌面接触,不一定是全面接触;计数方法,不是10、12,而是1、2、3…2、2、3)5、再次试验。
6、分享体会。
007游戏规则:1、大家站成一圈,5-10人为佳。
2、A任意指一个人(B)说“0”,B接着任意指一个人(C)说“0”,C接着任意指一个人(D)说“7”。
D则需要表现出被枪打中的神态,最少要大叫“啊”,D 旁边的两个人需要举起手来,表示惊吓投降。
3、D不能举手,需要发声,而旁边2人只能举手,不能发声,否则都是错。
4、一次错误产生后,由错误人重新开始。
可多次重复。
5、一般错误的最多的那个人有“奖”或罚了。
总结:这个游戏也是考验反应能力。
笑声比较多。
游戏名:应答自如游戏规则和程序1。
将每4个人组成一个组,在组内任意确定组员的发言顺序,两个组构成一个大组进行游戏。
2。
让小组确定的第一个志愿者出来,对着另一个组喊出任何经过他脑子的词,比如:姐姐,鸭子,蓝天等等任何词。
3。
另一个小组的第一个志愿者必须对这些词进行回应,比如:哥哥,小鸡,白云等。
4。
志愿者必须持续地喊,直到他不能想出任何词为止,一旦你发现自己在说“哦,嗯,哦……”。
你就必须宣告失败,回到座位上,换你们小组的下一位上。
5。
哪个小组能坚持到最后,哪个小组算获胜。
总结1。
本游戏的关键是要在一个快速、紧张的氛围下进行,一旦有人回答速度变慢,开始有“嗯,哦”出现,立即宣布他被淘汰了,判其离场,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成功。
2。
你会发现在大脑短路的同时,你可能会有了一些以前连想都没想过的想法,而说不定就是这些想法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游戏可以用于需要发挥想象力的热身运动,让大脑迅速地活跃起来。
认识自我小游戏第一篇:认识自我小游戏认识自身潜能小游戏准备:秒表(或有秒表功能的手机)过程:1、随机提问学员“认为自己一分钟内能击掌多少次”。
(一般回答50次、60次、100次等)2、挑选次数较多的学员到前台进行试验,其他学员自己可以尝试,教练计时(约10秒)。
让前台试验学员回答各自的击掌次数,然后询问其他学员的击掌数。
3、再次提问学员“认为自己一分钟内能击掌多少次”,引导学员挑战自身极限,认识自身潜能。
4、教练引导学员练习击掌,提高击掌次数。
(掌面接触,不一定是全面接触;计数方法,不是10、12,而是1、2、3…2、2、3)5、再次试验。
6、分享体会。
游戏一:我的五样请你在纸上写出你生命当中认为最重要的五样东西。
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人物,或者是某种情意,或者是钱,包括生命等等。
现在,问题出现了,你的人生出现了问题,需要你舍去一样,才能走向顺利的道路,你们会选择首先舍弃什么呢?是剩下四样了,可这个时候,人生的黑洞出现了,你必须舍弃一样,来度过这个难关,现在,你会选什么呢?剩下三样了,现在大家大概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呵呵,黑洞,险滩陆续出现,我们要相继再舍弃两样,,,现在,你只剩下一样。
是什么呢?亲情?朋友?父母?钱?房子?不管你们选择了什么,请记住,这个将是你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东西,弥足珍贵,请你一定珍惜!请问:在做这个游戏以前,你们知道自己最珍贵的,最想拥有的,最不想失去的是什么吗?有写钱的吗?有写父母的吗?给大家讲几个不同身份的人的答案,告诉大家以后遇到这样的人,你要怎样相处:选择钱,这种人连亲人都可以放弃,对什么都是对等原则,记住,以后在遭遇不幸的时候,身边也不会有朋友和亲人。
选择父母的男同志,如果是成年人,那么他父母的意志和情感将左右他的一生,哪个女的要是嫁给这样的男人,要小心了,这个男人没法驾驭你们俩的幸福指针,幸福都在他爸妈那里掌控着。
(我们的五跟手指长短不一,依次是中指、无名指、食指、小指、拇指。
自我认知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发展自我意识的游戏环节设计引言:幼儿的自我认知是他们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发展自我意识的基础。
通过游戏环节的设计,我们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积极、有趣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幼儿的自我认知游戏,并展示它们的游戏环节设计。
一、镜中探索镜中探索是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观察自己的形象在镜子中的反射,幼儿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同时,他们还可以借助镜子观察自己的动作和姿势。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幼儿的镜中探索的游戏环节设计。
1. 游戏材料准备:一面大镜子,可供幼儿自由站立和观察。
2. 游戏过程设计:(1)引导幼儿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脸和身体。
(2)鼓励幼儿描述他们所看到的特征和表情。
(3)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伸展、转动等,并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反射。
(4)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脸长得像谁?你能模仿一下自己的表情吗?”(5)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分享所发现的有趣的事物。
二、情绪卡片配对情绪卡片配对是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的游戏。
通过匹配不同的表情与对应的情绪卡片,幼儿可以逐渐认识到他们内心的情感,并学会用言语表达。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幼儿的情绪卡片配对的游戏环节设计。
1. 游戏材料准备:情绪卡片,上面绘有各种不同的表情,如笑、哭、生气、惊讶等。
2. 游戏过程设计:(1)将情绪卡片平铺在桌上或地上,让幼儿自由选择。
(2)引导幼儿观察每张卡片上的表情,并与自己的情绪进行对比。
(3)让幼儿选择与自己当前情绪相匹配的卡片,然后用言语表达出来。
例如:“我现在感到很开心,就选择笑的表情卡片。
”(4)鼓励幼儿与其他幼儿分享他们选择的卡片和对应的情绪,促进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三、自我形象绘画自我形象绘画是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形象的一种创造性游戏。
通过尝试将自己的形象绘画在纸上,幼儿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小游戏之自我中心意识
自我中心意识
目的:向团队成员展示,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比他们自己认识到的更严重;揭示关X注其他的人的重要性。
步骤:在关于人际关系技巧或交流的讨论结束后,随意地向团队成员们指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常常忽略了别人而变得有些以自我为中心。
在成员记住了这一点后,让每个人找一个同伴,在接下来的2分钟里,他们可以和同伴讨论任何他们想要讨论的东西。
但是,有一条规则:他们不能够用“我”这个字。
他们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但就是不能够说“我”这个字。
2分钟之后
(通常总是充满笑声并且情绪高涨),宣布结束活动并将游戏引向讨论。
讨论题
1、有多少人能够在这2分钟之内不用“我”字而一直进行交谈?
2、为什么我们中间有这么多人在交谈中避免(过多)使用“我”
字有困难?
3、当你和一个每句话都以“我”开头的人交谈(或倾听他的讲话)时,你的感觉如何?
4、我们如何调整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方式,以便能更好地关注他人?
5、如果你在交谈中没有用到“我”字,那么你是通常什么样的策略做到的?在你的工作环境中(或社交场合中)你能更经常地使用刚才的方法吗?
小提示:另一种游戏方式是:让每一组成员在2分钟内任意谈论,但同时,在每一组中指定一个成员计算“我”字的使用次数。
得出的结果可能会让一些人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