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铬的迁移转化规律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指六价铬在土壤中的迁移路径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对于研究土壤中六价铬的去除和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综述。
首先,六价铬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等因素均会影响六价铬的迁移。
通常来说,土壤质地较细的沙壤土和粉砂土对六价铬的迁移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而含有较高有机质的土壤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固定六价铬。
此外,土壤的pH值对六价铬的迁移转化也有重要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的铬主要以六价铬的形式存在,而在碱性条件下,较多的六价铬会转化为三价铬。
其次,六价铬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
土壤湿度、温度、氧气、阳离子和竞争离子等因素均会影响六价铬的迁移转化。
例如,在干燥的土壤条件下,六价铬的迁移速率较慢;而在潮湿的条件下,六价铬的迁移速度较快。
此外,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六价铬的还原转化,从而导致较高浓度的三价铬形成。
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对六价铬的转化也具有重要影响,充足的氧气可以促使六价铬的还原和形成三价铬离子。
最后,六价铬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受到微生物活动的调控。
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可以通过还原六价铬的作用,促使六价铬的转化为较低价铬离子。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酶也可以促进六价铬的还原和形成三价铬离子。
因此,微生物活动对于土壤中六价铬的迁移转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理化性质、环境因素和微生物活动。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对六价铬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以便更好地控制和修复土壤中六价铬的污染问题。
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容群;罗栋源;边鹏洋;高何凤;陈何潇;狄瑜;金晓丹【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8(037)002【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土壤铬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巨大危害.了解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对于预测其变化趋势和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壤中铬的来源、价态、危害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作用进行了综述,并重点指出影响铬迁移转化的土壤pH值、有机质、氧化还原电位、土壤类型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的研究现状,以及就进一步研究土壤中铬迁移转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总页数】5页(P156-160)【作者】容群;罗栋源;边鹏洋;高何凤;陈何潇;狄瑜;金晓丹【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南宁53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2;广西大学,南宁53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相关文献】1.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研究 [J], 梁茂林;2.铬在铁合金厂周边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健康风险 [J], 廖映平;王振兴;杨志辉;柴立元;陈建群;袁平夫3.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J], 陈丽蓉;陈小罗;严志辉;易晓明;江国防4.铬在铁合金厂周边土壤-蔬菜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健康风险 [J], 廖映平;王振兴;杨志辉;柴立元;陈建群;袁平夫5.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土壤系统中六价铬迁移转化的影响 [J], 陈桂葵;李志鹏;陈恋;刘明中;黎华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煤电厂重金属铬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摘要:通过研究多家燃煤电厂重金属铬在燃烧过程中迁移转化规律,掌握重金属铬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为燃煤电厂重金属铬的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燃煤电厂;重金属铬;迁移转化煤炭中含有众多的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这些元素进入飞灰、底灰和大气中。
火力发电厂是燃煤量最大、最集中的单位,产生大量灰渣。
有关煤中痕量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特别是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系统研究较少。
为了建立陕西省燃煤电厂重金属污染排放数据库,近两年来通过对单机装机容量300MW以上的17家电厂采集煤、灰、渣样品,进行了火电厂燃煤过程中铬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掌握其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规律及灰渣环境特性, 为开展燃煤电厂灰渣中重金属污染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途径和理论依据。
1 陕西燃煤电厂概况目前,陕西省拥有单机装机容量300MW以上的电厂18家,其中陕北地区4家、关中地区12家、陕南地区1家。
各电厂总装机容量在330MW~2400MW区间不等,陕北地区总计4800 MW,关中地区总计14220MW,陕南地区总计330 MW。
陕西是煤炭大省,发展火力发电有很大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除了咸阳、宝鸡部分电厂在煤炭供给紧张季节从临近的甘肃华亭调煤外,基本省内自给。
2 煤燃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煤粉进入炉膛后,由于炉内的火焰温度常常大于1400℃,煤粉被喷射进炉膛内,悬浮于炉膛中着火并燃烧。
煤粉内的矿物质稀释开始经历分解,熔化,裂解,汽化,凝结等过程。
一大部分痕量元素挥发、气化,存于气相中,一些较大的矿物粒子部分熔化,而另一些耐火的矿物质则可能完全不熔化。
这样,矿物质就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存于炉渣中,一部分留在烟气中的飞灰中。
汽化挥发的金属元素在高温燃烧区以气态形式停留在烟气中。
随着烟气流经炉膛,烟气温度逐渐下降。
在此过程中,经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作用,一部分重金属逐渐被飞灰颗粒吸附而留于飞灰中。
综述铬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赋存形式及迁移规律李晶晶 彭恩泽(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430074) 摘 要 根据重金属铬的理化及生物特性,结合相关资料探讨了铬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土壤污染和植物危害的相关机制,为铬污染的防治与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铬 土壤 植物 迁移Summ arization on the Existing Form and T rans ferring Rules of Chromium in SoilLi Jingjing Peng Enze(Graduates ′Institute ,China Univer sity o f G eosciences Wuhan 430074)Abstract Based on the physiochem 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hrom ium the trans ferring rules for chrom ium in s oil and plants are dis 2cu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ated in 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its pollution to s oil and plant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m ium pollution.K eyw ords chrom ium s oil plants trans fer 土壤中的微量重金属主要来自原生母岩,原生母岩的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决定着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组成特征[1]。
根据黎彤(1976)地壳元素丰度表,Cr 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11%[2],我国土壤中Cr 元素平均丰度为61×10-6,美国为54×10-6[3],根据Allawe (1968)提供的植物体内Cr 为(0.2~1.0)×10-6[1]。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它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以及其迁移转化规律。
首先,水环境中的铬主要以三价铬(Cr(III))和六价铬
(Cr(VI))两种形态存在。
三价铬在水环境中较为稳定,并常以羟基铬(Cr(OH)3)或氢氧化铬(Cr(OH)4^-)的形式存在。
而六价铬则相对较为活泼,常以铬酸根(CrO4^2-)或二价铬酸根(Cr2O7^2-)等形式存在。
其次,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pH值是影响铬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更容易还原为三价铬;而在碱性条件下,三价铬更容易氧化为六价铬。
此外,有机物的存在也会影响铬的迁移转化。
有机物能够与铬形成络合物,降低其活性,从而影响其迁移能力。
同时,存在于水环境中的其它离子如钙、镁等也会与铬发生配位作用,影响其迁移和转化。
进一步地,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也与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温度的升高会促进铬的迁移速率,而氧化还原条件则能够影响铬的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水质中的微生物等生物因素也对铬的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能够通过还原或氧化作用来影响铬的形态和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和研究这些规律对于监测和治理水环境中的铬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铬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工作的开展。
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尹华;王锋;刘文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0(030)005
【摘要】铬是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一种元素.它是人体内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乏铬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但铬又广泛用于工业中,产生的污染物可以污染环境,无论是饮用水标准还是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都对铬含量进行了限制.本文探讨了铬的危害及其转化规律,并提出铬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从而为保证饮水健康及农业灌溉水质安全提供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尹华;王锋;刘文
【作者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长春,130022;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通化分局,吉林,通化,134000;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研究 [J], 梁茂林;
2.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J], 赵堃;柴立元;王云燕;邓荣
3.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J], 陈丽蓉;陈小罗;严志辉;易晓明;江国防
4.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综述 [J], 王霞;仇启善
5.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J], 张明山;许真;张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价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土壤类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养分等。
其中,pH值是影响六价铬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它可以影响六价铬的溶解度和活性,从而影响六价铬的迁移转化。
当土壤的pH值超过6.5时,六价铬的溶解度会显著增加,从而使六价铬更容易迁移;而当土壤的pH值低于5.5时,六价铬的溶解度会显著降低,从而使六价铬更容易沉淀。
此外,土壤类型也会影响六价铬的迁移转化,一般来说,砂质土壤容易导致六价铬的迁移,而黏土质土壤则可以限制六价铬的迁移。
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也受到土壤温度、湿度和养分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土壤温度升高时,六价铬的溶解度也会增加,从而使六价铬更容易迁移;而当土壤湿度升高时,六价铬的溶解度也会增加,从而使六价铬更容易迁移;此外,当土壤中的养分比例偏高时,六价铬的溶解度也会增加,从而使六价铬更容易迁移。
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还受到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吸收的方式来控制六价铬的迁移转化,从而降低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土壤类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养分等,而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吸收的方式来控制六价铬的迁移转化,从而降低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进一步研究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可以更好地控制六价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质量。
铬在河流中的监测、分析与建模
以渭河中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渭河枯水期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铬(Ⅵ)含量的测定、影响铬(Ⅵ)吸附的因素的研究、铬(Ⅵ)衰减指数的推导、计算以及铬(Ⅵ)迁移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初步验证,为渭河水资源优化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为了研究渭河中下游铬(Ⅵ)的分布特征并了解其水质状况,2011年3月中旬,采用三点三线法采集渭河中下游的林家村——潼关吊桥等13个水文监测站附近的水样及底泥样进行分析。
对清姜河、宝鸡十八孔桥污水口、虢镇桥陈仓区生活污水排出口、蔡家坡渭河大桥以西工业排污口、兴平、南营、咸阳渭城桥排污口、皂河、临潼区污废水排出口、渭南渭北工业园排污口、渭南经济开发区排污口、沋河排污口、石堤河、罗敷河、柳叶河15个主要排污口进行控制监测,对河水中铬(Ⅵ)含量变化的影响的分析研究;同时,为了解泥沙吸附作用对水中铬(Ⅵ)含量变化的影响,在虢镇桥、新丰镇桥和潼关吊桥河段选取代表断面采取底泥样本,分析底泥沉积物中铬(Ⅵ)含量的变化。
2. 通过对研究区不同监测断面铬(Ⅵ)监测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渭河中下游铬(Ⅵ)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泥沙与铬(Ⅵ)迁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模拟了渭河中下游铬(Ⅵ)的沿程迁移规律,计算出虢镇总排污口、蔡家坡工业排污口、兴平总排污口和咸阳渭城桥排污口以下河段的铬(Ⅵ)的综合衰减指数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合理的参数估值;
3. 对水沙环境中铬(Ⅵ)迁移转化模型进行简化,并对其解析解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出了单纯沉积和单纯侵蚀两种特定条件下一维模型的解析解,并应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假定数据模拟了铬(Ⅵ)迁移过程中泥沙的作用,明确了泥沙是铬(Ⅵ)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
具体见《渭河干流中下游铬_污染迁移转化规律_王玉强》
铬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 Cr 同位素比值能较好地显示当地水体Cr 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能根据铬同位素分馏程度对水体自净能力进行定量评估.
铬同位素分析方法
1.预处理:现场水样采集时, 加入浓硝酸调节pH 至小于2,再用0.2 μm的微孔滤
膜过滤, 以备化学分离.
2.化学分离: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来实现不同价态铬离子的分离和纯化.
3. 质谱分析:采用常规的热电离方式进行同位素组成测量, 即热电离质谱TIMS 测量.
应用实例见《铬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在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_高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