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控静脉镇痛2000例临床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两种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的观察摘要】目的术后镇痛广泛应用与临床,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术后镇痛可减轻和缓解手术病人的病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对病痛恐惧,对病人的恢复大有好处。
临床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和静脉自控泵(PCIA)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副作用等的对比。
结果,PCEA镇痛效果好,必须行硬膜外穿刺,使用较局限。
PCIA镇痛以经脉为镇痛途径,便于各种术后病人的镇痛。
结论病人自控镇痛泵,有病人根据疼痛需要自己给药,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和手术切口疼痛,降低病人机体的应激性反应,缩短了疼痛的等候时间,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易为病人接受。
【关键词】自控镇痛PCEA、PCIA效果对比麻醉能使病人在完全无痛的状况下接受手术的治疗,但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由于手术的创伤可能使病人处于极度的痛苦和恐惧,严重影响了术后病人的休息和病情的恢复。
传统的镇痛方法给病人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难以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为了更好的减轻术后疼痛的痛苦,我院自2010年应用自控镇痛泵(PCEA、PCIA),以小流量低浓度持续恒定输注镇痛药物,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2012年应用自控镇痛泵(PCEA、PCIA),镇痛病人520例,其中女性280例,男性260例,年龄18岁-58岁,体重40kg-80kg,ASA1-2级(其中开胸手术58例;上下腹手术180例;盆腔手术85例;上下肢手术197例)采用PCEA镇痛260例,PCIAZ镇痛260例。
对520例术后镇痛的病人ASA1-2级年龄18-58岁,体重40-80kg,分2组,第1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一次性自控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以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为主要镇痛成分。
第2组静脉自控镇痛泵与静脉链接,一小流量的舒芬太尼为主要镇痛成分。
2.方法PCEA组处方:罗哌卡因0.125%+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100ml;PICA组处方:舒芬太尼3微克/k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100ml;PCEA泵经导管注入3-5ml负荷量,然后开通自控镇痛泵,该泵以恒定速度以每小时2ml持续将药泵入病人的硬膜外腔。
99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C hi na M edi ci ne,J ul y2008,V b6,N o.13观察组患者清醒后无l例出现恶心、呕吐,70%患者对受术无记忆,自述做了个“梦”,梦境愉快或正常,无l例出现恶梦。
以往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均是在受术者清醒状态下进入手术室摆好截石位,会阴消毒后甚至阴道冲洗完毕后才开始麻醉诱导,多数受术者存在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特别是未婚未育者占相当比例,这一特殊群体更易产生复杂的不良心理。
另外对术前完全暴露自己私处的体位受术者存在尴尬、羞涩、无奈甚至本能的抵触情绪。
此时,很多受术者心理表现极其脆弱和敏感,医务人员在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上稍有不慎就会对其造成伤害。
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这—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不能把服务对象看作是单纯的自然生物,而应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服务对象,新型医学的目的就是追求患者的满足。
目前,无痛人工流产侧重消除术中的生理疼痛,维护受术者的正常心理状态,消除各砷形式的紧张情绪和精神痛苦。
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证实无痛人工流产中术前焦虑程度直接影响丙泊酚的用量,咪唑安定具有抗焦虑、镇静及短暂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用于术前准备静脉注射剂量为0.05~O.1m g/kg。
主要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此与用药剂量过高,注射过快有关。
笔者将其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采用0.05m g/kg剂量(总量≤3m g)术前静脉注射,受术者进入手术室后,处于清醒镇静状态,情绪平静.听从指令,不影响思维和行为能力。
所用剂量在治疗量下限,安全性高,无l例出现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3讨论3.1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效果。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实,恢复迅速、平稳、苏醒后意识完全恢复且对受术无记忆、无明显积蓄现象等优点,还可以抑制迷走神经反射,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布托啡诺用于术后病人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
王文辉;陈芳;范云霞;徐坚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6(007)005
【摘要】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却导致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嗜睡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布托啡诺(butorphanol)又名诺扬,主要成分是酒石酸布托啡诺;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对布托啡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30-130)
【作者】王文辉;陈芳;范云霞;徐坚
【作者单位】金坛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金坛,213200;金坛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金坛,213200;金坛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金坛,213200;金坛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金坛,21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
【相关文献】
1.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开胸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孟志秀;李鑫
2.布托啡诺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J], 苏继英;朱敏捷
3.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何兰彩
4.布托啡诺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 [J], 刘欣
5.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J], 沙珊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
共选取XX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在护理方面,严格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提供有效的镇痛措施,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变化等措施都对提高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为今后研究及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芬太尼、糖尿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护理、病人选择、入组标准、研究方法、观察指标、护理措施、结果分析、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临床实践中,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旨在探讨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管理中的疗效及护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进行,进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管理策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评估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
通过观察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和护理措施。
通过该研究,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整体医疗服务的优化目标。
通过本研究,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医疗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疼痛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地佐辛在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兰群飞;樊理华;戴仁锋;吴继敏【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1(023)009【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妇料开腹手术,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成A组地佐辛0.8mg·kg-1,B组芬太尼16μg·kg-1两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手术结束前15min A组给负荷剂量地佐辛0.1mg·kg-1;B组给负荷剂量芬太尼1μg·kg-1静脉注入,再接止痛泵特续镇痛48h,背景剂量2mL·h-1,自控给药量2mL/次,锁定时间15min;而后按双盲原则由专人观察与评级.结果观察记录时间为术后4h、8h、12h、24h、36h VAS和Ramsay 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证实地佐辛和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均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地佐辛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地佐辛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总页数】2页(P97-98)【作者】兰群飞;樊理华;戴仁锋;吴继敏【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丽水,323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丽水,323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丽水,323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脊柱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刘峰;王丽;边步荣2.地佐辛与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孙晶;胡薇;郑钊;邹丽维;宋少良;刘丹勇;刘晓雷;李元涛3.0.05%的地佐辛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观察 [J], 王磊4.0.05%的地佐辛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观察 [J], 王磊5.地佐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J], 刘卫校;丁华;万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滕金亮熊立红赵金石赵永泉
【关键词】静脉镇痛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作为目前治疗急慢性疼痛的首选方法,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病人的欢迎。
该方法基本可以满足病人术后镇痛用药的需求,实现镇痛用药的个体化。
本文统计了2000例手术病人,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对其镇痛效果、镇静状态、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4958例术后实施PCIA的择期手术病人中,选择术后随访记录比较全面的病人2000例,ASA Ⅰ~Ⅱ级。
其中男性1190例,女性810例,年龄19~72岁。
开胸手术150例,上腹部手术350例,下腹部和盆腔手术410例,脊柱四肢手术90例。
手术时间35~300min。
12 麻醉与镇痛方法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627例。
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力蒙欣和琥珀酰胆碱诱导,吸入异氟烷并间断静脉注入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在手术结束、病人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连接PCA泵(怡新YX3型,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若病人自述切口疼痛,给予负荷剂量。
椎管内阻滞215例,硬膜外用药采用利多卡因丁卡因或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合剂,腰麻用药采用05%布比卡因15mg单次注射,术后连接PCA泵,并给予负荷剂量。
各种神经阻滞158例,采用利多卡因丁卡因或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合剂,术后连接PCA泵,并给予负荷剂量。
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
参数设定:持续输注剂量 20ml/h,PCA剂量 20ml/次,负荷剂量 50ml,锁定时间 15~20min。
13 监测指标监测PCIA后1、4、8、16、24h病人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呼吸次数(RR)、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病人自控按压次数、是否使用其它镇痛药物等。
镇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剧痛;镇静状态评分:0极为清醒,1级为嗜睡,对指令有反映,2级为嗜睡,能很容易唤醒,3级为不能唤醒。
统计PCIA过程中患者有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由于所有病人均采用容量为100ml的储药盒,用药总量相等。
各类手术中,相同时段不同手术部位的病人镇痛药物用药总量、病人有效按压次数、VAS评分明显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开胸手术、脊柱四肢手术、上腹部手术、下腹部与盆腔手术。
同时发现,相同手术部位病人中,45岁以内的病人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的病人;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尤其超过120min者有效按压次数和用药总量明显高于手术时间短的病人。
22 镇静评分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VAS评分低的病人镇静评分相应较低。
65岁以上的老年人镇静评分明显高于中青年,尤其在PCIA 4h 以内。
23 不良反应PCIA对术后的RR、Bp、HR、SpO2等无明显影响。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6%。
同时发现,64例剖宫产病人术后PCIA无1例发生恶心呕吐。
3 讨论
PCA是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镇痛方法,主要特点是,病人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控注射镇痛药物的剂量,达到不同病人、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的不同镇痛要求。
PCA打破了间断肌注或持续静脉给药的传统模式,能维持较稳
定的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克服了镇痛不足和镇痛过度交替出现的缺点,更符合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能很好解决个体差异、按需给药,满足不同镇痛要求。
尽管PCA有许多优点,诸多因素影响其达到满意镇痛效果。
首先手术创伤程度和手术类型影响患者术后疼痛的强度、镇静评分以及对镇痛药物的需求量[1]。
胸腔手术和脊柱四肢手术,患者创伤较大,镇痛药的使用总量和PCA有效按压次数较其他手术明显增多,个别病人PCA期间还辅用了其他镇痛药物;即使相同部位的不同术式,比如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手术与单纯胆囊切除术相比,由于两种手术的创伤程度不同,对镇痛药的需求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次,年龄因素影响着PCA的镇痛效果。
45岁以内的患者,对镇痛药的需求量明显高于45岁以上的患者,而且镇静评分较低,可能是由于年轻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较快、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减弱的缘故[2]。
另外,手术时间越长,患者对镇痛药的需求量越大,有效按压次数越多。
可能是由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术中镇痛药的用量相对较少,术毕患者体内镇痛药血药浓度较低,导致术后芬太尼用量增加;另一方面,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创伤相对较大,对芬太尼需求量增加。
PCIA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46%,发生率较低,与使用氟哌利多有关。
64例剖宫产患者术后PCIA期间没有发生恶心呕吐,可能因为手术例数较少,也可能与产妇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有关。
尽管无呼吸抑制的病例发生,但由于芬太尼本身可引起呼吸抑制,开胸手术和上腹部手术后对呼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4],因此,PCIA期间应常规监测Bp、RR、HR、SpO2,尤其老年人心肺储备功能较差,术后常规吸氧,一旦发生呼吸抑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喻红辉,罗爱林,田玉科.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20(5):268270
2 Cousins MJ, Phillips GD. Acute pain management[M].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1988.1035
3 滕金亮,赵永泉,陈伯銮. 术后镇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J].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3):160163
4 Mankikian B, Cantineau JP, Bertrand M, et al. Improvement of diaphragmatic dysfuntion by extradural block after upper abdominal surgery[J]. Anesthesiology, 1988,68: 38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