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4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标准操作流程1 目的明确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检测的操作规程,指导检验人员正确进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的检测。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检测的检验人员。
2.2适合仪器:Roche Modular E170 ECL20102.3适用试剂: Roche HCG+β2010/E1703方法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第1步:20μl(Elecsys2010,E170)或15μl(Elecsys1010)标本、生物素化的抗HCG单克隆抗体和钌(Ru)标记的抗HCG单克隆抗体混匀,形成夹心复合物。
·第2步: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让上述形成的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第3步:反应混和液吸到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未结合的物质被清洗液洗去,电极加电压后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机器自动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此曲线由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由从试剂条形码扫描入仪器的原版标准曲线而得。
4临床应用HCG的生理功能是维持妊娠黄体及影响类固醇产生。
孕妇血清中主要含完整的HCG。
检测HCG浓度可在受孕一周后诊断怀孕,在妊娠前三个月测定HCG特别重要,此期间HCG升高提示绒毛膜癌、葡萄胎、多胎妊娠。
HCG升高还可见于生殖细胞、卵巢、膀胱、胰腺、胃、肺和肝脏肿瘤病人。
含量降低提示流产、宫外孕、妊毒症、死胎。
5样品要求:血清:按标准常规方法采集。
血浆:肝素、EDTA-K3、枸橼酸钠或草酸钾抗凝均可。
标本在2-8度可稳定8小时,-20度可稳定12个月。
冻融一次。
标本如有沉淀需离心后再使用。
6 定标每批HCG+β试剂有一条形码标签,含有该批试剂定标所需的特殊信息。
应用Elecsys HCG+β定标液定标。
定标频率:每批试剂必须用新鲜试剂(试剂经仪器注册24小时以内)标定一次,如再次标定即根据下列要求:E170/Elecsys2010:·一个月(同一批号试剂)· 7天(放置仪器上的同一试剂盒)7 质控Elecsys通用质控品1 (罗氏正常值质控)Elecsys通用质控品2 (罗氏病理值质控)质控1和质控2至少每24小时或每一次定标后测定一次。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生理意义与生物学作用:胎盘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类糖蛋白类激素,hCG有α、β两个亚基,两个非共价键相连的肽链组成,其单个亚基不具有生物活性,当连接成完整化合物时始具活性。
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α-亚基的分子量约为13000,α-亚基的生物特性与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的α-亚基相同等一些胎盘激素,和人垂体TSH。
β-亚基的分子量约15000,β-亚基为特异性链,可被单克隆抗体检测,也是一个较好的标志物(β-HCG)。
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了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
与游离雌三醇作用类似。
2、代谢过程(来源与去路)3、采取标本的要求及影响因素不抗凝血3ml或尿液3ml。
加抗凝剂或防腐剂的标本拒收,溶血标本不影响结果。
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干扰:水质不合格,将会影响化学发光仪的性能,增加光子计数。
4、测定方法的比对:发光室测定HCG的原理,包括免疫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利用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大量自由能产生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也发射出光子(hγ),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对所发出的光量子进行定量测量。
乳凝集抑制试验:测定尿中HCG,即将尿液与抗 HCG血清作用后,加入已吸附抗原的胶乳,如尿中含HCG较多,则先与抗 HCG结合,不再有多余的抗 HCG与胶乳产生凝集而仍呈均匀的乳胶状,是为阳性。
相反,不含HCG尿不与抗血清作用,当加入吸附抗原的胶乳后,抗血清可与胶乳抗原反应,出现明显的“特”特性凝集颗粒,即为阴性。
放射免疫试验(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基本原理是运用夹心免疫酶分析技术。
即采用HCG单克隆抗体包被于固相表面,样品中的HCG都将与支持物表面的抗体相结合。
与样品一孵育后,冲洗表面,然后加入特异性酶标抗β-HCG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最后加入酶作用的基质,即产生颜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
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一、检测方法1.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2.放射免疫试验(RI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二、参考值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 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 IU/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表妊娠期间血清HC****平三、临床意义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
60~70天可达80000 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
HCG常为312~625 IU/L。
② 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主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
应用
姚雯颖;刘旻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6(003)003
【摘要】目的探讨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41例,测定血β-hCG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1例异位妊娠患者中, β-hCG<5 000 MIU/ml,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占
66.7%(14/21),手术治疗率占33.3%(7/21),而β-hCG>5 000 MIU/ml的患者,手术治疗率占74.1%(20/2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β-hCG可以作为判定异位妊娠诊治的良好标志物.
【总页数】1页(P120-120)
【作者】姚雯颖;刘旻
【作者单位】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检验科,201103;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检验
科,2011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
【相关文献】
1.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丛建华
2.联合检测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及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李俊英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性检测在诊断异位妊娠内出血中的应用 [J], 李亚冬;王建平;张素霞;刘傲然
4.雌激素及孕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晔; 李元焘; 彭新国; 董璐艳; 王雪; 安佳佳; 刘敬波
5.阴道超声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 陆远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REE-B-hcgFREE-B-hcg概述正常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α和β两个不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成的二聚体,主要用于维持妊娠黄体,对母体有免疫抑制作用,以维持妊娠和保持免疫耐受,确保胚胎不被母体作为异种抗原而被排斥。
研究发现滋养层和费滋养层恶性肿瘤细胞可以为表达hCG,这些以为hCG与正常hCG分子特征相似,其特异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β亚单位。
β亚基主要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有关,且与恶性肿瘤自我生长的调控功能、肿瘤的转移特性和分化程度、以及与肿瘤微环境和免疫耐受的形成等都具有密切关系。
肿瘤组织分布的一定浓度的分泌性hCG 可能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而瘤细胞表面的膜结合型hCG特别是高度糖基化的hCGβ链的过度表达,使得肿瘤细胞呈强阴电荷,从而抑制NK、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化、导致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甚至无能,造成肿瘤的免疫耐受。
因此hcG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中,主要通过检测β-HCG。
FREE-B-HCG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发现游离β-hcG在肿瘤细胞恶性转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可刺激肿瘤细胞生长。
因此free-β-hCG在各种滋养层细胞肿瘤和非滋养层细胞肿瘤中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鉴别诊断分子疾病和滋养层细胞肿瘤,绒癌治疗监测:hCG在所有滋养细胞肿瘤都有表达,而βhCG多在恶性肿瘤中表达,同时检测hCG和βhCG 能够用来区分分子疾病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此外,绝大多数滋养层疾病中发现高浓度的游离βhCG以及游离βhCG/总hCG的比值在葡萄胎时最低,绒癌时最高。
因此通过游离的βhCG检测也可判断滋养层细胞的分化程度。
美国hCG查询服务表明:高糖化的hCG游离β亚单位占总hCG的30%以上很可能是识别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一个绝对的标志物。
2、非滋养层细胞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指标生殖细胞肿瘤:最近研究发现,83%的精原细胞瘤和72%的非精原细胞瘤中βhCG有表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由a-和b-两个亚单位构成。
在怀孕早期,血中hcg每2-3天浓度会升高一倍,宫外孕时则升高较慢。
与妊娠天数相对应的B-HCG值孕3周 5.8-71.2mIU/ml孕4周9.5-750 mIU/ml孕5周217-7138 mIU/ml孕6周158-31795 mIU/ml孕7周3697-163563 mIU/mL孕8周32065-149571 mIU/mL孕9周63803-151410 mIU/ml孕10周46509-186977 mIU/ml孕11-12周27832-210612 mIU/ml孕13-14周13950-62530 mIU/ml孕15周12039-70971 mIU/ml孕16周9040-56451 mIU/ml孕17周8175-55868 mIU/ml孕18周8099-58176 mIU/ml你是怀孕44天,孕6周,数值正常。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参考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参考值】血清<51U/L(mIU/m1)妊娠0.2~1周5~501U/L(mIU/m1)1~2周50~5001U/L(mIU/m1)2~3周100~50001U/L(mIU/m1)3~4周500~100001U/L(mIU/m1)4~5周1000~500001U/L(mIU/n11)5~6周10000~10000011U/L(mIU/m1)6~8周15000~2000001U/L(mIU/mt)2~3月10000~100000IU/L(mIU/m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测定(缩写βhCG);组合项目申请:肿瘤标志物检查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也可用肝素或EDTA作抗凝剂采集血浆标本。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6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 避免溶血。
离心必须达到4000rpm×15min,离心后的血清中不能含有颗粒物或微量纤维蛋白。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3d,在-20℃最多可保存4周。
避免反复冻融。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d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d。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早上或上午采血。
3 方法原理βhCG 测定采用双位点加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其检测原理来如下:第一步:将标本与包被着小鼠βhCG单克隆的超顺磁性磁粒添加到反应管中添加到反应管中,经过孵化,样本中的hCG和磁珠上固定的βhCG单克隆抗体结合,磁场吸附磁珠,洗去未结合物质。
freehcgβmom值范围
免费HCGβmom值范围是指在人类体内测量的一种指标,用于判断是否怀孕。
HCGβmom值是指人体内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β亚单位的浓度。
正常情况下,怀孕后HCGβmom值会逐渐升高,直到达到一定范围。
在正常怀孕的早期,HCGβmom值通常在0-25mIU/m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得出的,并被广泛接受。
超过这个范围的值可能表明存在某种异常情况,如妊娠失败、外科手术或某些疾病。
因此,及时检测HCGβmom值对于确定是否怀孕以及胚胎的发育状况非常重要。
一旦确认怀孕,HCGβmom值的持续监测也是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怀孕后HCGβmom值会逐渐上升,并在怀孕的早期达到峰值。
然后随着孕周的增加,HCGβmom值会逐渐下降,直到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
这个过程通常在怀孕的第10-12周完成。
在H CGβmom值的监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HCGβmom值的上升速度过慢或下降速度过快可能表明存在风险,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HCGβmom值范围是判断是否怀孕以及胚胎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及时测量和监测HCGβmom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怀孕过程中的健康状况。
请在怀孕期间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多关于
HCGβmom值的信息和指导。
βhcg和hcg换算关系β-hCG和hCG是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的两种形式。
它们在生物学上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但在临床上有一些不同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β-hCG和hCG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介绍它们在妊娠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一、β-hCG和hCG的基本概念β-hCG和hCG都是由胎盘细胞产生的激素,在妊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都与促性腺激素类似,但在结构上有一些差异。
β-hCG是hCG的亚单位,由一个α亚单位和一个β亚单位组成。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β亚单位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二、β-hCG和hCG的换算关系由于β-hCG是hCG的一部分,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将两者进行换算。
具体的换算关系是,一个hCG分子等于一个β-hCG分子加上一个α-hCG分子。
这意味着β-hCG的测量值通常比hCG的测量值低。
三、β-hCG和hCG在妊娠诊断中的应用hCG是妊娠早期最常用的生化标志物之一。
在受精卵着床后,胚胎开始产生hCG,并在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加。
通过测量血液或尿液中的hCG水平,可以确定是否怀孕以及妊娠的进展情况。
β-hCG在妊娠诊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β-hCG的结构与hCG相似,因此它也可以用作妊娠的指标。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的诊断中,测量β-hCG的水平可能比测量hCG更具有临床意义。
四、β-hCG和hCG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除了妊娠诊断外,hCG和β-hCG还被广泛用作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指标。
在某些肿瘤类型中,如绒毛膜癌和睾丸癌,患者体内的hCG 或β-hCG水平可能升高。
因此,测量血液或尿液中的hCG或β-hCG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肿瘤的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五、结论β-hCG和hCG是人体中重要的激素,在妊娠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两者之间存在换算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互转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测量,以辅助诊断和治疗。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的浓度。
1.1包装规格
96人份/盒、48人份/盒。
1.2 产品主要组成成分
校准品和质控品浓度具有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标签。
2.1 外观
所有液体组分应齐全、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包被抗体微孔板的真空袋,应无破损漏气现象;包装完好,液体无渗漏;中文包装标签清晰,无磨损。
2.2 准确度
用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35)为样本检测,其结果相对偏差在±10%。
2.3 空白限
空白限应不大于1mIU/mL。
2.4线性
在[5,200]mIU/mL测量范围内,相关系数(r)绝对值应不小于0.990。
2.5 重复性
用两个浓度的样本,各检测10次,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手工)。
2.6 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试剂盒检测同一样本,则三个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0%(手工)。
2.7 特异性
特异性应符合如下要求:
2.8 稳定性
2℃~8℃放置12个月后,测定结果应符合2.1~2.5各项要求。
2.9 校准品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该校准品可溯源至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35)。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有人称为马属动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
化学特性
PMS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含糖量高,约占41~45%,而且唾液酸含量多,因而形成了PMSG的酸性特点,故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可长达40—120小时。
PMSG分子与垂体促性腺激素一样,也是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而β亚单位是表现其活性的主要部分。
其分子量为53000。
由于分子不够稳定,高温、酸、碱条件都易引起失效,目前通过研究其肽链的编码DNA,已经推出其α、β两亚基的氨基酸顺序。
生理作用
1.PMSG具有类似FSH和LH的双重活性,但以FSH的作用为主,因此有着明显的促卵泡发育的作用,同时有一定的促排卵和黄体形成的功能。
2.对雄性动物具有促使精细管发育和性细胞分化的功能。
关于PMSG对妊娠母马本身的确切功能和生物学特性.至今还了解不够,尚待深入研究论证。
应用
PMSG是一种经济实用的促性腺激素。
在生产上常用以代替较昂贵的FSH而广泛应用于动物的诱发发情、超数排卵或增加排卵率(如提高双羔率);对卵巢发育不全或雄性生精能力衰退等也都可收到一定疗效。
在实践中进行诱发发情或超数排卵处理时,发现动物个体对PMSG 的反应性差异很大,有的个体甚至没有反应。
其原因比较复杂,是否与个体生理状态不同,或者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性反应所致,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测定试剂盒 (酶联免疫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含量。
1.1规格
试剂盒包装规格为48人份/盒、96人份/盒,具体组成见表1:
表1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2.1外观和物理检查
液体组分应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所有组分应无包装破损。
各组分装量应不少于表1中要求。
2.2准确性
试剂盒校准品与相应浓度的国家标准品同时进行分析测定,用双对数(Log-Log)拟合,要求两条剂量-反应曲线不显著偏离平行(t检验);以hCG国家标准品为对照品,试剂盒校准品的实测浓度与标示值的效价比应在0.90~1.10之间。
2.3线性
用Log-log数学模型拟合,在4~160IU/L范围内,剂量-反应曲线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不小于0.9900。
2.4 精密度
2.4.1批内精密度(CV%)应不高于15.0%。
2.4.2批间精密度(CV%)应不高于15.0%。
2.5 最低检出限
试剂盒最低检出限应不大于2.0IU/L。
2.6 质控血清测定值
每次检测结果均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2.7 特异性
与促甲状腺素(T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没有显著交叉反应。
配制高浓度TSH、LH、FSH溶液,测量结果应符合下表。
表2 与其它激素的交叉反应数据
2.8 稳定性
2.8.1 37℃放置7天,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1~2.7要求。
2.8.2 2~8℃放置12个月后,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1~2.7要求。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特异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应如何检查导语:通常情况下,在女性怀孕后,其胎盘会分泌出一种糖蛋白,而这种糖蛋白就是在孕期医学上常讲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特异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常情况下,在女性怀孕后,其胎盘会分泌出一种糖蛋白,而这种糖蛋白就是在孕期医学上常讲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特异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的一种类型,那么,特异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应如何检查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小编的讲解能够给大家帮助。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
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
β-HCG于β-LH 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
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妇产科医生们所熟悉和最常使用的“妊娠试验”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受精后就进入母血并快速增殖一直到孕期的第8周,然后缓慢降低浓度直到第18~20周,然后保持稳定。
一般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至少升高到 2.5MoM才与唐氏综合症有关。
而实际完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DS患者母血中平均水平只有 1.3MoM,不能明显鉴别出DS患者。
用于DS检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有游离b-hCG和高糖hCG(H-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分子水平还与胎儿性别有关,女婴比男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绒毛组织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为45000-50000.HCG分子由α亚单位与β亚单位组成。
其α亚单位氨基酸的数量与序列几乎与LH相同,其β亚单位的氨基酸也有很大部分与LH相同,但在β亚单位的羧基端约有30个氨基酸是独特的。
因此,HCG与LH的生物学作用与免疫特性基本相似。
卵子受精后第六天左右,胚泡形成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HCG,但其量甚少。
妊娠早期形成绒毛组织后,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大量的HCG,而且分泌量增长很快,至妊娠8-10周,HCG的分泌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在妊娠20周左右降至较低水平,并一直维持至妊娠末。
如无胎盘残留,于产后四天轿中HCG消失。
在妊娠过程中,尿中HCG含量的动态变化与血液相似。
因为HCG在妊娠早期即出现,所以检测母体血中或尿中的HCG,可作为诊断早孕的准确指标。
在早孕期,HCG刺激卵巢黄体转变成妊娠黄体,妊娠黄体的寿命只有10周左右,以后便发生退缩,与此同时胎盘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逐渐接替了妊娠黄体的作用。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hCGβ)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
法)
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hCGβ)含量
1.1 规格
规格为100测试/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表1 产品组成成分
2.1 外观
2.1.1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磁分离试剂摇匀后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1.3液体组分应澄清,无沉淀或絮状物;
2.1.4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净含量
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特异性(交叉反应)
试剂盒与表2中有关潜在交叉反应物应无显著的交叉反应。
表2 交叉反应
2.4准确度
用国家标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5最低检测限
应不大于0.2ng/mL。
2.6线性
在(0.2~200)ng/mL的测量范围内,试剂盒的相关系数r应≥0.990。
2.7批内精密度
用(10±2)ng /mL和(80±16)ng /mL 的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8 质控品的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的测量值应在质控范围内。
2.9批间精密度
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10效期稳定性
该试剂盒有效期为12个月,在有效期满后一个月内的任一天检测试剂盒的准确度,最低检测限,线性和重复性,应符合2.4~2.7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