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探讨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首要的任务便是学习,但现在的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无所谓或厌恶的态度。据调查,在现在的学生群体中,有85%的学生有厌学的现象或曾经厌学过,厌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校园问题。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结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教育策略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产生厌学心理主要原因

1、实际能力与自我期望差距太大。

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班级崭露头角,高人一等,但实际上,由于这门或那门成绩不好,一直都在班级中是泛泛之辈,而这种实际水平,与他自身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正是这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平衡,思想不集中,白天烦躁不安,晚上失眠。

2、付出与收获的落差,引起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科目薄弱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多,几乎每一个晚上全部时间都在学,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由于付出与所想象的收获差距很大,导致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自己很“笨”,无端地自认为是班级的“垃圾”,一有“风吹草动”就认为老师看不起他,同学也看不起他,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想要逃避。

3、耐挫折力差,导致丧失信心。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辈、祖辈过多的关心爱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优越,基本上是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的环境当中,遇到挫折和经历磨炼的机会越来越少。

一旦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风浪,或考试成绩差、或与同学们关系不和、或遭到老师的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班的邓冬阳就是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同时他在小学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自我感觉非常好。据其父母讲,在上初中以前,邓冬阳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而到了初中他的学习成绩渐渐跟不上了,于是心理上就承受不了,产生厌学心理,开始上课讲小话、上网、逃课……

(4)基本的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

有些学生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实际上心理还是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小孩子的脾气。在群体中没有能和他真正交心的朋友,他们内心的空虚和失落无法得到慰藉,无法满足心理归属的饥渴,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5)家庭因素。

毫无疑问,社会竞争日益增强必然会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呈低龄化趋势,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不仅没有减若的趋势,而且呈现对学生各种特长的高期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分数高点,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子女安排补习班,尽自己的力量为子女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这种关爱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

(6)老师的因素。

老师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前,没能及时观察到他的情绪变化,更没能预测到可能的后果,在发现异常后又没能及时与他沟通,没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们形容这样的教师是:“枯燥的语言,古板的眼,冰冷的心,冷漠的脸”。师生之间毫无感情,学生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描,教师与学生毫无向心力,导致学生对他所教课的离心力;亲师才能重道,学生由爱老师而过渡到爱老师所教这科知识的比例相当大。不可否认,一些学

生的厌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教师的师德无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学生厌学的趋势中,不良师德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很多还是来自于学校。每一个老师都想教出好成绩,都想超过其他老师,这无疑是老师有责任心的一种表现。但个别的老师,不在提高自身水平上下工夫,而是靠威严、靠惩罚、靠硬逼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比如,个别老师布置作业,根本不讲实效,只想以多取胜,他们觉得反正布置了总比不布置好;还有个别老师则无限制地增加考试次数,考完了就排出名次,批评挖苦低分的学生,或让他们的家长签字。于是,学生只好整天忙于完成作业,忙于应付考试。他们上课不敢放松,回家没有空闲。教育的规律全然得不到体现,学习的乐趣自然也荡然无存。所以,老师是帮助学生改变厌学情绪的关键因素。那么老师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呢我从教学实践中得知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老师应多让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获得成绩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老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其次,寻找厌学学生的优点,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对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老师要时刻捕捉他们的优点,及时肯定、表扬他们,满足他们的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契机。当然,老师在表扬厌学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学风。

再次,让厌学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功需求”也越来越强。因此,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提过高的要求,要从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人手,选取一个经过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为突破点,帮助、指导他们获得成功,使他们体会到成功后的充实和快乐,进而再对他们提出新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几经循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厌学情绪,又可以使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作为老师,要狠练教学的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避免重复、无为的劳作,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对厌学学生的教育对策

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自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教育这些学生时,我们教师要根据成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因生施教。

那么,老师在教育厌学的学生时,都有哪些策略要点呢

(1)对因性格内向而厌学的学生。

这类学生不会主动与人交流,亲密的伙伴较少,有困难不会求助他人,以致由不敢问到不愿问,最后形成不会思考、不愿思考的被动学习状态。

老师要有针对性地给这些学生补习,采用分层次留作业的方法。比如,一开始时可以把家庭作业留的数量少一些,难度小一些,并安排学习好、性格开

朗的学生当“小老师”,去辅导这些厌学的学生。

这样一来,厌学的学生不但每天能完成作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找回自信心,还能让他们交到好朋友,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

当这些学生越来越自信时,老师再适当地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直至达到正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