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前反向信道结构和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37
CDMA反向信道
一、教学目标:
掌握认识CDMA反向信道定义与划分,分析CDMA反向信道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析CDMA反向信道的划分,特性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当MS未使用业务信道时,提供MS到基站的传输通路,在其中发起呼叫、对寻呼进行响应以及传送登记注册等短信息。
接入信道和正向传输中的寻呼信道相对应,相互传送指令、应答和其它有关的信息。
接入信道是一种随机接入信道,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抢占同一接入信道。
接入信道可暂时转换为业务信道。
(2)反向业务信道与正向业务信道相对应。
(3)反向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和公共接入信道。
教师分析解释反向信道的划分与作用,学生讨论并结合上课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反向信道特性及应用。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
论述CDMA反向信道的怎样划分?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本节小结:
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2.4.1.1前向物理信道前向链路包含的物理信道如图2-13所示。
下每种信道的有效信道数范围。
表2-1 SR1的前向信道类型信道类型数目前向导频信道1发送分集导频信道 1辅助导频频道无要求辅助发送分集导频信道无要求同步信道1寻呼信道7广播信道无要求快速寻呼信道3公共功率控制信道7公共分配信道7前向公共控制信道7前向专用控制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基本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补充码道(只有RC1和RC2)7/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补充信道(只有RC3到RC5)2/每个前向业务信道表2-2 SR3下前向CDMA信道的信道类型信道类型数目前向导频信道1辅助导频信道无要求同步信道1广播信道无要求快速寻呼信道3公共功率控制信道7公共分配信道7 前向公共控制信道7 前向专用控制信道1/ 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基本信道1/每个前向业务信道前向补充信道2/每个前向业务信道下面简要介绍每个信道的作用:1. 导频信道前向链路中的导频信道包括前向导频信道F-PICH 、发送分集导频信道F-TDPICH 、辅助导频信道F-APICH 和辅助发送导频信道F-ATDPICH ,它们都是未经调制的扩谱信号。
这些信道的用途是使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能够获得基本的同步信息,也就是各基站的PN 短码相位信息,终端以它们为依据进行信道估计和相干解调。
2. 同步信道F-SYNCF-SYNC 用于传送同步信息,在BS 覆盖范围内,各终端可利用这种信息进行同步捕获,开机的终端可利用它来获得初始的时间同步。
由于F-SYNC 使用的PN 序列偏置与F-PICH 使用的偏置相同,一旦终端捕获了F-PICH 获得同步,F-SYNC 也实现了同步。
F-SYNC 的数据速率为固定的1200bit/s 。
3. 寻呼信道F-PCH寻呼信道F-PCH供BS在呼叫建立阶段传送控制信息。
通常,终端在建立同步后,就选择一个F-PCH (或在基站指定的F-PCH)监听由BS发来的指令,在收到BS分配业务信道的指令后,就转入分配的业务信道中进行信息传输。
1.1.1CDMA2000 EV-DO信道(一)、前向信道(1)、前向信道组成及作用导频信道用于系统捕获、相干解调和链路质量的测量;RA 子信道用于传送系统的反向负载指示;RPC 子信道用于传送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控制信息;DRCLock 子信道用于传送系统是否正确接收DRC 信道的指示信息;ARQ 子信道用于AN 是否正确接收反向业务信道数据分组;业务信道则用于传送物理层数据分组。
EVDO Rev.A 前向以时分为主、码分为辅,数据以时隙为单位发送,每个时隙为5/3ms,由2048码片组成。
Pliot、MAC、Control和Traffic信道采用时分机制,MAC信道中的Reverse Power Control和ARQ采用时分后再与Reverse Activity、DRCLock信道采用码分机制;RPC子信道和DRCLock子信道与RA信道码分复用前向业务信道由前导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前导携带信道标识MACIndex (Rev.0 为6bit ,Rev.A为7bit)。
(2)、前向帧时隙结构(二)、反向信道(1)、信道组成及作用反向接入信道用于传送基站对终端的捕获信息。
其导频部分用于反向链路的相干解调和定时同步,以便于系统捕获接入终端;数据部分携带基站对终端的捕获信息。
反向业务信道用于传送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指示信息和来自反向业务信道MAC 协议的数据分组,同时用于传送对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请求信息和终端是否正确接收前向业务信道数据分组的指示信息。
①:导频信道部分除了用于连接状态下对反向链路的相干解调和定时控制外,还可以用于链路质量估计;②:辅助导频信道用于辅助基站对反向大包的解调。
③:MAC信道辅助MAC 层完成对前反向业务信道的速率控制功能;其中,RRI 信道(由6bits组成)用于指示反向业务信道数据部分的传送速率;AT通过DRC子信道向AN快速反馈前向信道质量,包括下一时隙所能接收的最高前向速率以及期望从哪一扇区接收数据。
CDMA信道编码及结构解析随着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的潜力被大力开发,CDMA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2002年一年中,全球共增用户数3400多万。
截至2004年2月,中国联通在CDMA用户已达2000万用户,成为全球第二大cdma移动通信运营商。
cdma技术体制上的优势使其成为移动数据通信的首选,即将到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都是基于cdma技术体制的。
cdma,即码分多址包含两个基本技术:一个是码分技术,其基础是扩频通信;另一个是多址技术。
将这两个基本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吸收其他一些关键技术,形成了今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从这两个主要技术入手介绍cdma信道编码及前反向信道结构。
1扩频增益扩频调制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
他所用的传送频带比任何用户的信息频带和数据速率都大许多倍。
用W表示传送带宽(单位为Hz),用R表示数据速率(单位为bit/s),W/R被称为扩展系数或处理增益。
W/R的值一般可以在一百到一百万的范围(20db—60db)。
1.1仙农容量公式(Shan non’scapacityequation)C=Blog2[1 + S/N]其中:B为传送带宽(单位为Hz);C为信道容量(单位为bit/s);S/N为信号噪声功率比。
1.2CDMA扩频增益传统通信系统通常压缩信号速率至尽可能小的带宽信道进行传送,cdma系统则采用宽带信道传送信号,以获得处理增益,提高信道容量,如图1所示。
根据仙农公式,增加信道带宽可以换取更高的信道容量或者是更低的信噪比,以提高收发双方通信的可靠性。
cdma扩频增益:当一个用户以9600bps速率进行语音通信时,cdma的信道带宽是1,228,800hz,处理增益为1,228,800hz/9600= 128 = 21 db。
以此推算,每当用户数增加一倍,信道处理增益下降3db,当用户数达到32个时,信噪比接近底线,达到单扇区容量极限。
实际上,cdma系统对单载波单扇区通话的用户数进行了限制,以确保系统处理增益可以保持在理想的水平。
我在电信CD MA网优部门实习,经常听到前向干扰,反向干扰,前向信道,反向信道,前向功率,反向功率等等,它们的前向反向都是同一个意思吗?都快把我搞晕了。
上行是指信号从移动台(一般指手机)到基站(2G叫BTS,3G叫NOD EB)到BSC;下行是指信号从BSC到基站(2G叫BTS,3G叫NOD EB)到移动台(一般指手机)。
前向链路:基站到移动台方向的链路,又称为下行链路;反向链路:移动台到基站方向链路,又称为上行链路。
可见上面两位说的也正确,因为前反向链路是对于基站来说的,基站到移动台为前向链路,移动台到基站为反向链路。
而上下行链路是对于手机来说的,上行链路是移动台到基站,下行链路是基站到移动台。
基站到UE的下行是前向,UE到基站的上行是反向补充一下:对于CDMA系统,还有一个前反向信道的概念:CDMA Channe l 码分多址信道基站和用户站在指定的码分多址频率分配范围内进行传输的频道。
Code Channe l 代码信道前向码分多址信道的分信道。
前向码分多址信道包括64条代码信道。
0号代码信道被指定为导频信道。
1至7号代码信道可被指定为寻呼信道或业务信道。
32号代码信道可被指定为同步信道或业务信道。
其余的代码信道则可被指定为业务信道。
Code Divisi on Multip le Access (CDMA) 码分多址一种扩频多址数字式通信技术,通过独特的代码序列建立信道。
Forwar d CDMA Channe l 前向码分多址信道vc从基站到用户站的码分多址信道。
前向码分多址信道包含在指定的码分多址频率上利用特定导频时间偏移发射的一条或多条代码信道。
这些代码信道是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和业务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