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语文公开课课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14
教学目标:1、从写的角度关注教学,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
2、你还记得故事的主人公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1、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
(学生自读)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
汇报:“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4、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5、出示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齐读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公开课教案以下为完整的教案内容,可在浏览后决定是否下载后面的WORD文档: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日月潭的美丽传说,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大意。
检查复习: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降伏恶龙为民造福化作青山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传说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二、整体感知人物特点1、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
2、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为民造福的英雄)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关键词红色显示:为民造福、英雄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三、学习3、4自然段1、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圈出关键的词语,再想想看你读懂了什么?要知道会找关键词句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2、交流(相机出示课件):(1)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却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不畏艰难、见义勇为。
B 大尖哥和水社姐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理解一筹莫展,找近义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C 人们为什么一筹莫展呢?D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E 让我们坚定地、勇敢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不畏艰险、为民除害。
B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过一座座山岭)C “披荆斩棘”呢?(出示图片,这个词本意指砍断前进路上的荆棘,经常比喻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的,这里用来形容大尖哥和水社姐真是太恰当了!)D 可这区区8个字怎么能概括得了他们这一路上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以及他们的勇敢无畏呢?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拿出作业纸,老师为你们提供了4个情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完整,写一段话。
【关键字】三年级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公开课《微笑着承受一切》说课稿、评课稿《微笑着承受一切》第二课时说课稿建磷中心学校栾燕《微笑着承受一切》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我国女子体操队跳马运动员桑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了下来,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可是她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讴歌了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根据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感悟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同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感悟,但是少部分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还有所欠缺,有待提高。
我为本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承受、剧痛、失声痛哭、大汗淋漓”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3.理解“微笑”的含义,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教学重难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2.理解“微笑”的含义,懂得一个人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战胜自我。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来辅助完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共为本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情感铺垫。
(预计使用时间5分钟)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已经初读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本节课的导入,我采用了复习旧知导入法: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让学生齐读,为第二课时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打下基础。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长白山的传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长白山的传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长白山的传说》。
2. 教具:课文PPT、黑板、笔、复印件。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 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白山的兴趣。
- 通过提问,让学生讲述自己对长白山的了解和想象。
2. 新课呈现- 展示课文PPT,逐段讲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注重讲解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合作探究- 分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互相交流。
4.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和价值观。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或创作类似的故事。
5. 总结提升- 通过回答问题或讲述故事的要点,检查学生对《长白山的传说》的理解。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根据学生的课堂笔记和练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理解程度。
七、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长白山的传说》,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
以上是本节公开课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公开课教案在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公开课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同学懂得自身的想法,做法必需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盼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俺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1.学习“寓言”(出示词卡:寓言)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理解:“寓”是什么意思?2.学习“则”有两个寓言故事,俺们就叫它──(出示词卡:寓言两则)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俺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⑶交流板书:原因做法结果道理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协助禾苗长高。
⑵交流板书:盼望理解:“盼望”什么意思?⑶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盼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盼望自身的禾苗长得快些?⑷交流。
※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神态:“焦急”(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