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技术 V1.0》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4.71 MB
- 文档页数:118
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1、数据中心技术概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GIS应用系统需要访问分布在多个数据源的异构数据,也需要整合诸如文档、数据库属性表等非空间数据。
如何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对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GIS应用系统本身的构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处理来自多种数据库的异构数据,到使来自多种GIS平台的功能能够协同工作;从GIS空间分析,到复杂的领域业务逻辑的实施;从单机单应用程序到分布多服务器集群的运用等等;除此之外,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动,系统地设计不断调整,使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成为巨大的挑战,用户也未真正参与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能自发的对新的需求做出响应,需要通过需求变更、系统软件版本升级等软件过程才能解决那怕看似简单的功能调整。
另一方面,组件技术的日趋成熟、插件式开发的逐渐普遍、Web Service技术的日益盛行,使开发具备高可伸缩性,且满足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集成及应用程序集成的软件开发模式成为可能。
在这种形势下,数据中心技术应运而生。
数据中心是各种数据的集成与交换中心。
数据中心平台是集基础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
数据中心技术的目标是。
建立数据中心的基本原则是。
数据中心是多种概念及思想的综合体,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入手可以得到不同语义的数据中心实例。
数据中心是一种可扩展的程序设计思想,它定义了一系列的规范,可以使功能模块达到搭建级别的可复用,搭建级别的可复用是运行时级别的可复用,通常需要一种脚步语言对功能进行重组,这里主要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功能的重组。
数据中心是一种强兼容性的数据仓库,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把来自不同生产厂商,不同格式,不同标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数据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下;既对分布式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数据中心是一个定义完备的功能仓库,支持以多种方式(组件、插件、流程、动态库、程序片断、脚本)提供的功能,并能对这些功能以一种一致的方式进行调用及执行。
数据中心技术使用技巧解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设备,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在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过程中,技术使用技巧对于保障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运维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技术使用的角度出发,对数据中心技术使用技巧进行解析。
一、设备选型与布局数据中心的设备选型和布局是数据中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备选型上,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在布局上,应遵循“热通道与冷通道隔离”原则,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散热和通风效果良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二、网络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网络架构设计上,应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规模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划分VLAN,实现网络的分段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虚拟化技术应用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数据中心建设中的热点技术之一。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服务器,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硬件成本。
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应合理应用虚拟化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
四、高可用性设计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设计是保障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在设计数据中心时,应采用冗余设计,包括冗余服务器、冗余存储设备、冗余网络设备等,确保数据中心在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时仍能够正常运行,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五、容灾备份策略容灾备份策略是数据中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容灾备份策略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安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备份方案和备份设备,设计合理的备份周期和备份策略,确保数据中心的数据能够及时、完整地进行备份和恢复。
六、监控和管理系统监控和管理系统是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发布时间:2022-03-06 14:3浏3览量: 2076一、数据中心的概念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
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二、机房工程(数据中心)的类型及特点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
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
(一)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机房内放置重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普通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
无人区机房普通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全运行。
(2)保安监控机房。
内设监控主机及终端显示设备,对建造各出入口、车库、走道、电梯轿箱等处进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
(3)消防控制室。
是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的控制中心,也是火灾时灭火指挥和信息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等对消防监控机房的设置范围、位置、建造耐火性能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其主要功能提出原则性要求。
(4)卫星接收机房。
主要用于安放卫星接收机、调制解调器、混合器、放大器、有线光缆接入设备、各频段接受显示器等。
卫星接收机房一般是位于建造顶层,有利于卫星电视信号的传输。
(5)视频会议控制机房。
主要用于安放视频会议主控单元(MCU)、调音台、音响扩声系统、信号传输设备、控制台设备、信号源机柜等。
但由于普通的视频会议控制机房面积较小,在设备布置时应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灵便布置。
(四)屏蔽机房为了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式噪声、辐射对电子设备和测量仪器的影响,并严防电子信号泄漏从而威胁到机密信息的安全,国家机关、军队、公安、银行、铁路等单位需要建立屏蔽机房。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V1.0)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H3C iMC 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Keywords关键词:iMC,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智能报表,虚拟化,ITIL,应用管理,SLA,零配置Abstract摘要:H3C iMC数据中管理方案提供了一体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管理,虚拟化、自动化的IP资源管理,多维度、新模型的应用和流量管理,规范化、可衡量的IT运维流程管理,实现了管理平台、流量分析、行为审计、安全设备等各种资源之间的智能联动,为实现基于用户、开放式、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中心管理打下了基础,为数据中心资源的动态调配、最优化利用提供了保障。
Abbr. List缩略语:目录1 综述 (6)1.1 建设背景 (6)1.2 现状分析 (6)1.3 建设目标 (7)1.4 建设内容 (7)2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介绍 (8)2.1 一体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管理 (9)2.2 虚拟化、自动化的IP资源管理 (9)2.3 多维度、新模型的应用和流量管理 (10)2.4 规范化、可衡量的IT运维流程管理 (11)3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产品介绍 (12)3.1 基础设施管理 (12)3.1.1 全面的基础设施管理 (12)3.1.2 灵活方便的拓扑功能 (14)3.1.3 方便易用的性能管理 (19)3.1.4 设备配置管理 (20)3.1.5 智能的告警管理 (25)3.1.6 Syslog管理 (27)3.2 IP资源管理 (27)3.2.1 零配置自动化部署 (27)3.2.2 ACL管理 (29)3.2.3 VLAN管理 (31)3.2.4 IP/MAC管理 (33)3.3 网络应用流量分析 (38)3.3.1 任务式多角度网络流量分析 (38)3.3.2 结合拓扑、设备管理直观展示网络流量 (38)3.3.3 流量分析widget监控 (38)3.3.4 分布式流量监控能力 (39)3.3.5 总体流量趋势分析 (39)3.3.6 应用流量分析 (40)3.3.7 源主机\目的主机\会话流量分析 (40)3.3.8 智能基线及流量告警 (41)3.3.9 未知应用流量分析 (41)3.3.10 七层应用流量分析 (42)3.3.11 基于用户的流量分析 (42)3.3.12 主机连接数统计分析 (42)3.3.13 业务间流量统计分析 (43)3.3.14 VPN流量统计分析 (43)3.3.15 网络应用自定义 (44)3.4 虚拟化管理 (44)3.4.1 虚拟化网络管理 (44)3.4.2 VMWare虚拟服务器管理 (47)3.4.3 Hyper-V虚拟服务器管理 (50)3.5 应用性能管理 (51)3.5.1 简便灵活的web架构,易于部署和使用 (52)3.5.2 全方位的监视功能,更清晰地展示各种信息 (52)3.5.3 故障根源分析,协助管理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53)3.5.4 丰富的报表功能,便于工作总结和汇报 (54)3.5.5 SLA水平测量,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54)3.5.6 应用与拓扑融合管理,IP与IT的完美结合 (54)3.6 数据中心综合SLA分析 (55)3.6.1 增加KQI指标 (55)3.6.2 数据中心综合SLA分析报表 (56)3.7 智能报表分析 (57)3.7.1 集中的报表管理平台 (58)3.7.2 完备的开放数据源 (58)3.7.3 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 (58)3.7.4 丰富的预定义报表模板 (58)3.7.5 灵活而强大的报表设计功能 (58)3.7.6 无缝的设计环境和用户操作环境融合 (59)3.7.7 业界领先的报表展示 (59)3.7.8 快速自定义报表 (60)3.7.9 自动化的周期性报表机制 (61)3.7.10 实时的立即报表 (62)3.7.11 我的报表视图 (62)3.7.12 Email自动发放报表 (62)3.8 运维流程管理 (62)3.8.1 实时、精确的联合CMDB (63)3.8.2 完整的服务运维流程 (63)3.8.3 融合iMC告警模块的网络故障维护流程 (64)3.8.4 融合iMC配置管理的网络变更流程 (65)3.8.5 快捷灵活的流程定制能力 (65)3.8.6 集中的知识库管理 (66)3.8.7 服务台 (66)4 系统功能 (67)4.1 个性化首页定制 (67)4.2 系统安全管理 (68)4.2.1 操作员登陆管理 (68)4.2.2 操作员密码管理 (68)4.2.3 操作日志管理 (68)4.2.4 操作员在线监控和管理 (68)4.3 分权管理 (68)4.4 分级部署 (70)4.4.1 重要告警上报与下级网管状态监控 (71)4.4.2 无缝衔接的分级拓扑 (71)4.4.3 灵活丰富的分级报表 (71)4.5 硬件要求 (72)4.5.1 iMC平台部署硬件要求 (72)4.5.2 NTA组件部署硬件要求 (74)4.5.3 DIG采集器组件配置要求(可选) (75)4.5.4 APM部署方案(仅限Windows操作系统) (75)4.5.5 SOM部署方案 (75)4.5.6 iAR报表组件配置要求 (76)1 综述1.1 建设背景“网络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对于一个拥有一定规模数据中心的用户来说,管理永远是一个大“问题”。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详释1 总则1.0.1 为规范数据中心的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数据中心的设计。
条文说明:本规范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政府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金融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外包数据中心等从事信息和数据业务的数据中心。
1.0.3 数据中心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数据中心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数据中心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条文说明:本规范定义的数据中心是以建筑空间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不包括室外以集装箱、车辆、船舶等设施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
2.1.2 主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处理设备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条文说明: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计算、存储、交换和传输等。
主机房除可按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划分外,对于面积较大的主机房,还可按不同功能或不同用户的设备进行区域划分,如服务器设备区、网络设备区、存储设备区、甲用户设备区、乙用户设备区等。
2.1.3 辅助区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总控中心、消防和安防控制室、拆包区、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1.4 支持区为主机房、辅助区提供动力支持和安全保障的区域,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不间断电源系统用房、消防设施用房等。
2.1.5 行政管理区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数据中心机房基础知识全面讲解数据中心机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施,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它是一个专门设计的物理空间,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相关组件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
首先,数据中心机房的位置非常重要。
它应该远离自然灾害和高风险地区,例如洪水、地震和火灾等。
此外,机房应该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以确保供电、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机房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它应该有合适的面积和高度,以容纳所有必要的设备,并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散热。
机房还应该具备合适的防火设施,例如消防设备和自动灭火系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供电系统是数据中心机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机房应该有备用电源,例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以确保在电力中断或故障时持续供电。
此外,机房还应该具备合适的电源配送系统,以确保电力稳定地分配给各个设备。
网络基础设施也是数据中心机房的关键部分。
机房应该有可靠的网络连接,以保证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访问。
此外,机房应该具备合适的网络安全设备,例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保护机房内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机房内的设备也非常重要。
它们应该是高性能、可靠和可扩展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
此外,机房内的设备应该遵循适当的配置和布线标准,以确保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机房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监控。
此外,机房应该有合适的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和预防故障。
最后,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是不可忽视的。
机房应该有严格的访问控制和监控系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
此外,机房应该有适当的物理安全措施,例如视频监控和防护门锁等,以保护机房内的设备和数据不受损害和盗窃。
数据中心机房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环境,还为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_v1.0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_v10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二、企业现状与业务需求(一)企业现状概述目前,企业的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线上销售、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现有的数据中心在过去几年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数据量的急剧增加,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业务增长趋势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线上销售业务将翻倍,客户数量将大幅增加,这将导致数据量的迅速膨胀,对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业务关键需求1、高可用性:业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数据中心必须保证 24/7 的不间断运行,以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和损失。
2、数据安全性:企业涉及大量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数据,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3、快速响应能力:在处理大量并发交易和查询时,数据中心应能够快速响应,提供低延迟的服务,以提升用户体验。
三、技术环境与现有系统评估(一)技术环境分析企业目前采用的技术架构包括云计算、虚拟化和传统的物理服务器。
网络架构采用了多层交换和冗余设计,但随着业务的增长,网络带宽可能会成为瓶颈。
(二)现有系统评估1、服务器性能:部分服务器已接近满负荷运行,处理能力不足,需要进行升级或扩容。
2、存储系统:存储容量接近饱和,且存储性能逐渐下降,无法满足数据快速读写的需求。
3、网络设施:网络带宽在高峰时段存在拥塞现象,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响应时间。
四、数据中心容量需求预测(一)计算资源需求根据业务增长趋势和应用负载模型,预计未来三年内需要新增_____台服务器,以满足计算能力的需求。
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1、数据中心技术概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GIS应用系统需要访问分布在多个数据源的异构数据,也需要整合诸如文档、数据库属性表等非空间数据。
如何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对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GIS应用系统本身的构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处理来自多种数据库的异构数据,到使来自多种GIS平台的功能能够协同工作;从GIS空间分析,到复杂的领域业务逻辑的实施;从单机单应用程序到分布多服务器集群的运用等等;除此之外,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动,系统地设计不断调整,使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成为巨大的挑战,用户也未真正参与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能自发的对新的需求做出响应,需要通过需求变更、系统软件版本升级等软件过程才能解决那怕看似简单的功能调整。
另一方面,组件技术的日趋成熟、插件式开发的逐渐普遍、Web Service技术的日益盛行,使开发具备高可伸缩性,且满足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集成及应用程序集成的软件开发模式成为可能。
在这种形势下,数据中心技术应运而生。
数据中心是各种数据的集成与交换中心。
数据中心平台是集基础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
数据中心技术的目标是。
建立数据中心的基本原则是。
数据中心是多种概念及思想的综合体,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入手可以得到不同语义的数据中心实例。
数据中心是一种可扩展的程序设计思想,它定义了一系列的规范,可以使功能模块达到搭建级别的可复用,搭建级别的可复用是运行时级别的可复用,通常需要一种脚步语言对功能进行重组,这里主要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功能的重组。
数据中心是一种强兼容性的数据仓库,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把来自不同生产厂商,不同格式,不同标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数据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下;既对分布式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数据中心是一个定义完备的功能仓库,支持以多种方式(组件、插件、流程、动态库、程序片断、脚本)提供的功能,并能对这些功能以一种一致的方式进行调用及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