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 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3
《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学习任务单
【课前准备】
1.在网上查阅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
2.收集资料:家庭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会产生二氧化碳。
3.从私人轿车、公交车、电、水、天然气、不可回收生活垃圾这6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或几项内容,调查家庭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使用情况,制定调查计划。
4.准备计算器。
【课上活动】
活动一:理解统计表中数据的意思。
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知道这些信息是什么意思吗?
活动二:把统计表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小华家4月份家庭碳排放量情况统计表
2020年5月
1. 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 用计算器计算,完成统计表。
3.根据表中的信息,请你给小华家提出一些减少碳排放量的合理化建议。
活动三:把统计表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小林家4月份家庭碳排放量情况统计表
2020年5月
1.用计算器计算,完成统计表。
2.对比小华家和小林家的碳排放量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
【课后作业】
1.课下调查统计并计算出自己家一个月的碳排放量。
提示:仿照小华家的碳排放量情况统计表,从私人轿车、公交车、电、水、天然气、生活垃圾这六方面统计你家一个月的碳排放量情况,绘制统计表。
2.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提出减少碳排放的合理化建议。
提示:可以从吃、穿、住、行、用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碳足迹的含义,知道碳计算日晷的功能与用途,能够利用碳计算日晷计算自己的碳足迹。
2.能利用数学方法计算碳足迹,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碳足迹小径加深对碳足迹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反思浪费行为。
4.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减少碳排放。
2学情分析
关于碳排放学生有一点了解,但是不完全清楚。
学生知道汽车燃烧汽油产生碳排放,学生不认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碳排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碳足迹日晷提供的信息,利用碳足迹日晷计算自己的碳足迹(碳排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碳足迹的含义,知道碳计算日晷的功能与用途,能够利用碳计算日晷计算自己的碳足迹。
2.能利用数学方法计算碳足迹,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碳足迹小径加深对碳足迹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反思浪费行为。
4.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减少碳排放。
学时难点
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活动
1【导入】在生活情境中了解碳足迹。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2、根据碳排放量表引导学生做好
数据分析,填好调查表。
息
根据碳排放
量表计算出
每一项目的
碳排放量以
及总的碳排
放量。
交流数
据结果,小组
交流,全班交
流汇报。
单位内的碳排
放量,为后续数
据的计算做铺
垫
能够根据调查
的数据,分析出
生活中碳排放
的情况,并根据
数据感知生活
中碳排放的量,
体会减少碳排
放的必要性。
三、生活中的碳排放危害1、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的采集
与计算,想一想:碳排放有哪些
危害?
2、教师出示ppt,展示碳排放给生
活带来的危害。
并利用多媒体播
放视频新闻类节目“环境大调查”
中“我与碳排放——算算我的碳
排放值”
根据调查数
据的分析,思
考碳排放的
危害
能够根据课上
的数据分析,延
伸到生活中真
正体会碳排放
给环境生活带
来的危害,从而
认识到减少碳
排放,低碳生活
的重要性。
PPT\
视频
10
分
钟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精品教案——“如何设计采访问题”方法指导课活动设计时间:1课时年级:小学六年级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归纳式学习方式,了解设计采访问题的几项技巧(要求)。
2、让学生经历自主设计采访问题、模拟现场采访过程,学会设计采访问题。
4、让学生分享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活动重点:1.明确设计采访问题的要求。
2.根据采访卡模拟采访。
活动准备:课件、采访卡活动过程:一、回顾课题,创设情境,提示活动主题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开展了“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细细阅读了你们的课题研究方案,写得不错。
(实物投影展示:一份学生的课题方案)师:(对着课题方案说)在你们制订的“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活动研究方案中,同学们选择了多种研究方法,诸如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网络查询、图书查阅等等,这些方法选得非常好,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有价值的资料。
老师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问卷调查要先编写好调查问卷,网络查询要预先列出查阅提纲,现场采访需要把访问的前期工作、访问内容、访问后的信息处理等考虑周到。
这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把现场采访的工作做细。
2、播放一组学生实践采访的画面。
仔细听,认真看: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现场采访的?(指名说,能说多少算多少,最好说到点上)师:如此成功的采访,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
一次完整的采访一般要经历前期准备、现场采访、信息整理三个阶段。
在前期准备中,要确定采访目的,选择采访对象,预约时间地点,设计采访问题,准备采访物品。
师: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你觉得那件工作最重要?(生讨论,交流)师:对,设计采访问题是最关键的环节。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问题设计好了,采访就成功了一半。
下面,我们共同来探究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二、小组合作,填写采访卡,探讨问题设计技巧师:这次现场采访主题是了解人们在“节能减排”中的行动、做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采访卡上进行具体设计。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环保在我家,行动靠大家一、活动主题:环保在我家,行动靠大家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学习: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法律法规,掌握环保基本技能。
2. 家庭环保行动:从家庭做起,践行绿色生活,减少浪费,分类垃圾,节约能源。
3. 社区环保行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白色污染、宣传环保等。
4. 环保创意实践:开展环保创意实践,如自制环保用品、环保小发明等。
5. 环保主题活动: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熄灯一小时等。
四、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搜集环保资料,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法律法规。
2. 实施阶段:从家庭做起,践行绿色生活,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开展环保创意实践。
3. 总结阶段: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分享环保成果,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自觉从家庭做起,践行绿色生活,减少浪费,分类垃圾,节约能源。
2. 学生能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开展环保创意实践,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4. 学生能在环保主题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准备:1. 搜集环保资料,包括环保知识书籍、文章、视频等。
2.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如垃圾分类桶、节能灯泡、环保袋等。
3. 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负责人等。
4. 联系社区、公园等场所,协商开展环保活动的相关事宜。
七、活动实施:1. 开展环保知识学习,组织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从家庭做起,践行绿色生活,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清理白色污染、植树造林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4. 开展环保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自制环保用品,如环保袋、节能灯泡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低碳生活》教案低碳生活》教学设计一、主题内容分析本课以“低碳生活”为主要活动主题,“实践与探究“部分首先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渗透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
其次,使学生理解低碳生活不能仅停留在对他的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再次使学生理解低碳生活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实践低碳生活,共同珍惜你我身边的环境。
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想出更多的宣传方法。
设计研究环节,让学生围绕低碳生活,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逐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低碳生活的研究、研究,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认识低碳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践行低碳生活逐步养成低碳生活的惯,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环保意识,初步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主题教学战略阐发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接洽生活实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探究愿望。
2、指导法: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废衣、废纸盒、废塑料瓶做成手工艺品学法建议:1、自主探究。
经由过程上网查阅、咨询家长、查询拜访采访、翻阅册本等方式了解自己所需求的材料。
2、合作研究。
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3、任务驱动。
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研究、研究。
活动一:低碳生活我了解一、教材分析教材先引导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即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生活是低碳生活,教材用调查表中的“调查内容”来引导学生明确低碳生活并不遥远,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如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节能节电,绿色出行,等等。
然后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调查自己的家庭生活方式,看看哪些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低碳生活的现状,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教学设计目标设定依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决小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信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调查收集自己家庭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交通出行、能源消耗、生活垃圾的数据信息活动中,真正地走进了生活,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并能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信息,计算出自己家一个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同学交流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通过活动产生的想法。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过程,发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调查过程中,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信息进行解释和分析。
3、关注生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发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家庭生活中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情况统计表”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一起走进生活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情况,出示课题: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1.你们了解什么是碳排放吗?说一说自己理解。
(碳排放,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情况下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结合自己上网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二:收集数据1.师:同学们查找的资料很丰富,就像刚才你们说的一样,在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的排放。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家庭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情况统计表(1)从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你知道这些信息是什么意思?(2)小组同学说一说指名说你对信息的理解。
《身边的低碳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低碳元素,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低碳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低碳生活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3. 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实践低碳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能从自身做起,实践低碳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进而引入低碳生活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低碳生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在我国的具体表现。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身边低碳生活的例子,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4. 实践环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制定一份低碳生活计划,并互相交流、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身边的低碳生活》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互动环节实践环节七、作业设计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调查身边的低碳生活实践,整理成调查报告,并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提高环保意识。
3. 家长参与学生的低碳生活实践,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实践低碳生活的意识,为构建美好家园、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关注的重要步骤。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地球环境恶化的图片、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家庭低碳生活综合实践课教案第一章: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原则1.2 教学内容低碳生活的定义与特点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低碳生活的基本原则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低碳生活?讲解低碳生活的定义与特点强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原则1.4 教学评价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对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学生对低碳生活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家庭能源的节约与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能源的消耗情况让学生掌握节约家庭能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可再生能源2.2 教学内容家庭能源的消耗情况节约家庭能源的方法与技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意义2.3 教学活动调查学生家庭能源消耗情况讲解节约家庭能源的方法与技巧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对家庭能源消耗情况的认识程度学生对节约家庭能源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意义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家庭废物的分类与回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废物分类与回收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家庭废物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进行废物回收3.2 教学内容废物分类与回收的重要性家庭废物的分类方法与技巧废物回收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为什么要进行废物分类与回收?讲解废物分类与回收的重要性介绍家庭废物的分类方法与技巧演示正确进行废物回收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4 教学评价学生对废物分类与回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学生对家庭废物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正确进行废物回收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家庭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原则让学生学会进行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4.2 教学内容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定义与特点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原则与方法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实例与案例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讲解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定义与特点强调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实例与案例4.4 教学评价学生对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对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原则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进行绿色消费与环保选购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家庭低碳生活的实践与分享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让学生掌握家庭低碳生活的实践技巧让学生学会分享家庭低碳生活的经验与成果5.2 教学内容家庭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与技巧家庭低碳生活的实例与案例分享家庭低碳生活的经验与成果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如何实践家庭低碳生活?讲解家庭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与技巧介绍家庭低碳生活的实例与案例组织学生分享家庭低碳生活的经验与成果5.4 教学评价学生对家庭低碳生活实践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家庭低碳生活实践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分享家庭低碳生活经验与成果的积极性第六章:家庭低碳饮食与健康生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低碳饮食的概念与原则让学生掌握低碳饮食的实践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低碳饮食对健康生活的影响6.2 教学内容低碳饮食的概念与原则低碳饮食的实践方法与技巧低碳饮食对健康生活的益处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低碳饮食?讲解低碳饮食的概念与原则介绍低碳饮食的实践方法与技巧讨论低碳饮食对健康生活的影响6.4 教学评价学生对低碳饮食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对低碳饮食实践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低碳饮食对健康生活影响的认识到程度第七章:家庭低碳出行与节能驾驶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低碳出行的意义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节能驾驶的技巧让学生认识到低碳出行对环境保护的作用7.2 教学内容低碳出行的意义与方法节能驾驶的技巧与要点低碳出行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为什么要进行低碳出行?讲解低碳出行的意义与方法介绍节能驾驶的技巧与要点讨论低碳出行对环境保护的作用7.4 教学评价学生对低碳出行意义的理解程度学生对节能驾驶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对低碳出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第八章:家庭低碳娱乐与环保生活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低碳娱乐的概念与方式让学生掌握低碳娱乐的实践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低碳娱乐对环保生活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低碳娱乐的概念与方式低碳娱乐的实践方法与技巧低碳娱乐对环保生活的益处8.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低碳娱乐?讲解低碳娱乐的概念与方式介绍低碳娱乐的实践方法与技巧讨论低碳娱乐对环保生活的影响8.4 教学评价学生对低碳娱乐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对低碳娱乐实践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低碳娱乐对环保生活影响的认识到程度第九章:家庭低碳生活的小窍门与创意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低碳生活的小窍门与创意让学生掌握运用小窍门与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小窍门与创意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家庭低碳生活的小窍门与创意运用小窍门与创意的方法与技巧小窍门与创意在低碳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家庭低碳生活有哪些小窍门与创意?讲解家庭低碳生活的小窍门与创意介绍运用小窍门与创意的方法与技巧讨论小窍门与创意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价学生对家庭低碳生活小窍门与创意的了解程度学生对运用小窍门与创意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小窍门与创意在低碳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到程度第十章:家庭低碳生活的持续与改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低碳生活需要持续与改进让学生掌握持续与改进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低碳生活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家庭低碳生活需要持续与改进的原因持续与改进的方法与技巧家庭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与价值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为什么家庭低碳生活需要持续与改进?讲解家庭低碳生活需要持续与改进的原因介绍持续与改进的方法与技巧讨论家庭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与价值10.4 教学评价学生对家庭低碳生活需要持续与改进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持续与改进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家庭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到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家庭低碳饮食与健康生活补充和说明: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例如制定低碳饮食计划、记录饮食日志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低碳饮食的实践方法。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环保在我家,行动靠大家一、活动主题:环保在我家,行动靠大家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 增进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环保贡献力量。
三、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学校教室、家庭五、活动内容:1. 学习环保知识:通过课堂学习,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
2. 家庭环保行动:和家人一起制定家庭环保计划,共同实践环保行动。
3. 环保作品展示:学生结合家庭环保行动,创作环保主题的作品,如绘画、手抄报等。
4. 分享与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家庭环保行动的成果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家庭环保行动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环保知识资料:包括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小知识等。
2. 创作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家庭环保计划模板。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导入活动主题。
2. 学习环保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法律法规。
3. 制定家庭环保计划:教师发放家庭环保计划模板,指导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计划。
4. 实践环保行动:学生按照家庭环保计划,与家人一起实践环保行动。
5. 创作环保作品:学生结合家庭环保行动,创作环保主题的作品。
6.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环保作品,互相分享家庭环保行动的成果和经验。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环保行动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家庭环保行动的实施情况。
3. 学生环保作品的创意和质量。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环保行动,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3. 教师要组织好分享与交流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实践。
综合与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一、教学背景简述《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决小数实际问题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知识的综合运用。
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家庭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情况统计表”中的信息有一定的困难,在学生制定调查家庭交通出行、能源消耗、生活垃圾等数据的计划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出节能减排的合理化建议。
二、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有关家庭生活中碳排放的知识,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体会数据的价值。
2.联系生活,收集碳排放的有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的合理化建议,经历统计全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树立节能减排、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主题1.谈话《2020年地球发生了什么?》2.问题看到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师: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3.关于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问题,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1)家庭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会产生二氧化碳?(2)它们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3)过多的二氧化碳有什么危害?(4)怎样才能减少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
(二)确定活动方案,完善活动过程1.确定调查项目问题: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看看同学们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展示。
教师总结:这样的调查结果真是让我们大吃一惊,生活中衣、食、住、行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环保在我家,行动靠大家一、活动主题:环保在我家,行动靠大家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3.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1. 环保知识学习:学习环保的基本知识,了解环保法律法规。
2. 家庭环保行动:从家庭做起,践行环保,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3. 社区环保行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白色污染等。
4. 环保创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家庭和社区环保行动的创意成果。
5. 环保经验交流:分享家庭和社区环保行动的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环保知识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法律法规。
3. 家庭环保行动:学生制定家庭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4. 社区环保行动:学生分组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白色污染等。
5. 环保创意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家庭和社区环保行动的创意成果。
6. 环保经验交流:学生分享家庭和社区环保行动的收获和感悟。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成果,提出今后环保行动的要求。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主动。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环保行动中的表现,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3. 学生创新精神:评价学生在环保创意展示中的创新程度。
4. 学生交流能力:评估学生在环保经验交流中的表现,如是否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倾听他人意见等。
六、活动准备:1. 收集环保宣传资料,制作课件。
2. 准备环保活动所需工具,如垃圾袋、清洁剂等。
3. 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社区环保活动安排。
4. 准备展示用的海报纸、彩笔等材料。
七、活动步骤:1. 第一步:环保知识学习。
教案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低碳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共同为地球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教学内容:1. 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2. 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与技巧。
3. 家庭、学校、社区中的低碳生活实践案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低碳生活的概念、意义及实践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将低碳生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保护。
2. 提问:“你们听说过低碳生活吗?低碳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中实践低碳生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低碳生活实践案例,如家庭中的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低碳生活实践方法。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如设计一份低碳生活宣传海报。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低碳生活概念与意义实践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实践活动作业设计:2. 设计一份低碳生活宣传海报,展示在学校橱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掌握了实践方法与技巧。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但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走进低碳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2. 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法3. 环保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低碳生活的概念、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法、环保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实物展示。
2. 学具:记录本、笔、环保手袋、低碳生活宣传海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低碳生活宣传片,引发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和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意义和节能减排的措施,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低碳生活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与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低碳生活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手袋、低碳生活宣传海报等。
6.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低碳生活经验。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进低碳生活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计划。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低碳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本节课中,可以通过播放低碳生活宣传片来引发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关注。
宣传片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公开
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碳足迹的含义,知道碳计算日晷的功能与用途,能够利用碳计算日晷计算自己的碳足迹。
2.能利用数学方法计算碳足迹,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碳足迹小径加深对碳足迹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反思浪费行为。
4.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减少碳排放。
2学情分析
关于碳排放学生有一点了解,但是不完全清楚。
学生知道汽车燃烧汽油产生碳排放,学生不认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碳排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碳足迹日晷提供的信息,利用碳足迹日晷计算自己的碳足迹(碳排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碳足迹的含义,知道碳计算日晷的功能与用途,能够利用碳计算日晷计算自己的碳足迹。
2.能利用数学方法计算碳足迹,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碳足迹小径加深对碳足迹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反思浪费行为。
4.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减少碳排放。
学时难点
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活动
1【导入】在生活情境中了解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