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灌阳段
- 格式:doc
- 大小:594.69 KB
- 文档页数:26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桂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15•【字号】市政〔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临桂新区、漓江风景名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桂林)广西园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中央、自治区驻桂林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桂林市人民政府2022年3月15日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第一节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第三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第四章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第一节总体布局第二节优化提升城市核心区第三节大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第四节加快推动县域城市发展第五节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第五章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第一节持续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第二节全面提升城市宜乐宜游水平第三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第四节提升产业带动就业能力第六章全力打造最宜居城市第一节建设舒适便利的精品城市第二节建设创新活力涌动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第三节建设桂林特色的人文城市第四节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第五节建设和谐共生的绿色城市第六节建设健康安全的韧性城市第七章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第一节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第二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第三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第四节健全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第五节完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第八章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第一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第二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第三节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第四节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第五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九章推动内外高水平开放协同第一节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第二节加快建设桂北城镇群第三节加强跨区域协调发展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第二节注重政策引导第三节分类试点示范第四节加强人才培养第五节实施评估考核前言《桂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旨在明确未来五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擘画未来十五年城镇化发展蓝图,是指导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相接,总桂林是世界着名的、中国首批、,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的美誉.桂林是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人文历史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行政区划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526.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6.84包括临桂万人.市人民政府驻.1995年起为自治县待遇县.2013年4月9日第二版:国务院同意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地理环境地形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以俊俏的山峰、瑰丽的岩洞、清澈的江河闻名于世,早在唐宋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内外.市区至阳朔县长约80公里的漓江沿岸峰林地貌最为典型,形成了千峰环抱、山环水绕、碧水青山、奇峰倒影、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桂林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及南部地势较低平.其中从全州县、兴安县到灵川县、桂林市区、临桂一线有“湘桂走廊”之称,是广西的东北门户.桂林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架桥岭和大瑶山.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2132.4米,为广西第二高峰.桂林市河流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其中五大河流的资江与湘江分属长江流域的资江、湘江水系,桂江、洛清江、浔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气候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接近19.4摄氏度.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5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8.3摄氏度左右,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7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土壤桂林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目前已发现有用矿产有煤、石煤、金、银、铁、锰、铜、铅、锌、锡、钨、铌、钽、重晶石、萤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岩、石灰岩、高岭土、滑石、沸石、石英、方解石、矿泉水、温泉等5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4,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种,铌、钽、铋、滑石储量位居广西第一.其中滑石最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质量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四.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桂林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生态环境桂林市已建立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3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处.自然保护区集中在龙胜、兴安、资源、灵川、恭城、临桂、灌阳、阳朔、全州、永福、荔浦11个县.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其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8.86%,野生动物类型占1.13%,地质遗迹类型面积25.04公顷,总体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相对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桂林森林资源丰富,树种资源种类繁多,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科,1103属,区域内已知高等植物有2000多种.树种资源有用材林、经济林、竹类、防护林含水源林、绿化树种和石山树种等,其中银杉、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林副产品资源有松脂、烤胶原料、干果、香菇、木耳、棕皮、罗汉果等.野生动物繁多,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0多种,约有鸟类26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40种.区位优势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桂林交通便捷,自秦开凿灵渠沟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起,桂林就一直是联系岭南与长江流域的咽喉要地.目前,桂林已构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的交通网络,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公路交通桂林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2079.886公里,公路密度43.4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660.478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9888.041公里.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6.2个百分点,达到83.1%.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14个,四年级站25个,五级站23个,等外站13个;拥有营运车辆39278辆,其中:营运客车6605辆、营运货车32673辆;开辟客运班线771条,其中农村客运班线373条.铁路交通随着2013年底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以及2014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桂林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广西铁路交通的“新贵”,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日均发送乘客3万人左右.航空交通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桂林市西南临桂区的两江镇,面积406平方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2800米,现有航站楼面积5.03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建设完成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造项目和T2航站楼新建项目后,航站楼将增加10万平方米、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7.72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量10.12万架次.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35841.4吨.目前,共有30 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 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水运交通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浔江、百寿河等7条,航道里程共687公里,其中通航里程576公里.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92公里,7级航道经梧洲流入珠江通外海.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港口码头201个,其中: 旅游码头14个,货运码头3个,便民码头184个;营运船舶525艘,其中:客船439艘旅游船舶286艘,货船86艘.。
一、招标条件1. 招标编号:XX-2021-0012. 招标人:灌平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3. 项目名称:灌平高速公路4. 项目地点:灌阳县至平乐县5. 招标内容:灌平高速公路施工设计6. 招标范围:本项目施工设计阶段,包括但不限于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互通、服务区、监控、通信、收费等各个专业的设计工作。
7.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8. 招标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9. 投标截止时间:2021年X月X日10. 开标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公路工程施工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
2.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商业信誉,无不良记录。
3. 具有类似高速公路施工设计项目经验,近五年内至少完成一项类似高速公路施工设计项目。
4. 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能够满足本项目施工设计要求。
5. 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6. 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无拖欠工程款、税收等违法行为。
7. 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三、招标文件及投标保证金1. 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由招标人编制,包括招标公告、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图纸、工程量清单等。
2. 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为人民币XX万元,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缴纳。
四、投标文件的编制与递交1. 投标文件编制: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包括投标函、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类似项目业绩证明、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施工设计方案、投标报价等。
2. 投标文件递交: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递交至招标人指定的地点。
五、评标办法1.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
2. 评标办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3. 评标标准:(1)企业资质及信誉(30%)(2)类似项目经验(20%)(3)施工设计方案(30%)(4)投标报价(20%)六、合同签订及实施1. 招标人将在评标结束后与中标人签订施工设计合同。
机载激光在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应用摘要: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惯性测定技术和高精度动态GNSS差分定位技术迅速发展的集中体现,机载激光测量具有集成度高、快速、高密度、高精度、可穿透地表植被、安全、人工野外工作少等特点。
将其运用到高等级公路的勘测过程中,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测量成本,并缩短了勘察设计周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载激光测量在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航测;机载激光;GNSS;勘测;精度1前言现阶段高等级公路的地形基础数据的收集,主要采用常规的低空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一方面难以克服光学成像中地形陡峭区域阴影造成的地形数据难以获取问题;另一方面,高覆盖率的地表植被导致地面数据的精度极低,人工地面控制点选取困难,布设、测量工作量大。
常规的公路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地形陡峭、植被茂密区,其深度只能达到初测阶段的方案比选要求,用于定测、施工图设计还需要补充大量的人工地面测量。
位于地貌复杂、地势险峻、人烟稀少地区的新建公路工程,不仅桥、隧比例高,工程条件艰苦,通视条件差,且很多地区人力难以到达,GNSS-RTK、全站仪等人工地面测量工作也极难开展,无法适应工程测量的需要。
本文借助机载激光测量在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勘测中应用,为山区高等级公路的测量总结经验,供同行参考探讨。
2概述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北南纵线”之一的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G59)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起点与厦蓉高速公路灌阳至全州段相接,终点与包茂高速公路阳朔至平乐段相接,途径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平乐县。
项目建设里程全长136.7km,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5m。
全线共划分3个勘察设计标段,华设设计集团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第3标段36.5km的施工图设计。
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桂林市境内,第3标段沿线以低山丘陵为主,其间溶蚀准平原、河漫滩、阶地等地貌间断出现,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茂盛,以杂草、灌木等为主,种有少量经济作物,平均海拔高程为100〜400m,相对高差为100〜300m,地形高低差异明显,但全线地势高低走势不明显,主要的山峰、河流受构造控制明显,测区以岩溶地貌及侵蚀构造地貌为主。
附表 桂林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规划基期年规划近期目标指标指标(年)规划目标(年)(年)属性一、总量指标(单位为公顷)(一)耕地保有量约束性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束性 (二)园地面积预期性(三)林地面积预期性(四)牧草地面积预期性( 五 ) 建设用地总规模预期性 .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束性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性 .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预期性二、增量指标(单位为公顷)(一)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预期性 (二)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预期性 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约束性 (三)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约束性三、效率指标(单位为平方 M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约束性附表 桂林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行政区域桂林市区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单位:公顷,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地类占总面积占总面积面积面积比例比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小计城镇工矿用地城乡建设农村居民点用地用地小计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小计总计附表桂林市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单位:公顷规划基期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耕地面积规划近期目标年规划目标年保护任务实际划定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荔浦县灌阳县龙胜县资源县平乐县恭城县合计行政区域桂林附表桂林市市各县(区)建设用地指标表单位:公顷,平方 M 规划基期年规划近期目标年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建设用地总规模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城乡建设城乡用地规模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城镇建设城镇人均人均用地工矿工矿工矿城镇城镇规模用地用地工矿工矿规模规模市区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荔浦县灌阳县龙胜县资源县平乐县恭城县合计附表桂林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单位:公顷中心城区规划行政区域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控制范围桂林市中心城区附表桂林市园地、林地、牧草地规划指标表(年)单位:公顷行政区园地林地牧草地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桂林市区临桂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合计附表桂林市各县(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指标表单位:公顷年年行政区域年补充耕地年补充耕地新增建设用地建设占用农用地新增建设用地建设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占用耕地桂林市区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荔浦县灌阳县龙胜县资源县平乐县恭城县合计69/12附表桂林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期限新增建设用地涉及的县与乡(镇)区域范围(单位公顷)桂林两江机场扩建扩建年临桂湘桂铁路衡阳至柳州段扩能改建扩建近期全州、兴安、灵川、市区、临桂、永福贵阳桂林贺州广州高速铁路新建近期龙胜、恭城、阳朔、临桂、灵川、桂林市区、百色河池桂林铁路新建中远期桂林市区、临桂、衡昆公路全州兴安段新建近期全州、兴安衡昆公路兴安桂林段新建近期兴安、灵川衡昆公路桂林绕城线东段新建近期桂林市区、灵川阿北公路支线桂林阳朔段新建近期桂林、阳朔、交通阿北公路支线阳朔平乐段新建近期阳朔、平乐阿北公路支线平乐钟山段新建近期平乐包茂公路三江桂林段新建近期龙胜、临桂汕头至昆明公路阳朔到鹿寨段新建近期阳朔荔浦至铁山港公路新建中远期荔浦厦门至成都公路灌阳到全州段新建中期全州、灌阳兴安至龙胜新建中远期兴安、龙胜兴安至资源新建中远期兴安、资源桂林至河池高速公路桂林段新建中远期桂林市区、永福、临桂70/12项目类型、交通、水利续附表桂林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期限新增建设用地(单位公顷)恭城莲花至平原公路扩建近期兴安高尚至阳朔福利公路新建近期资源至龙胜公路新建近期临桂两江至融安浮石公路扩建近期桂林至灌阳公路公路扩建近期桂林平乐货运码头新建近期西二环路、桂雁路、阳江南路、阳江北路、万福东路延长线、临苏路等需单独选址道新建近期路工程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新建南溪河改造工程新建近期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新建十二五期间桂林两江四湖环境整治工程二期新建近期桂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续建桂林市灌区工程及节水灌溉工程续建桂林旱片治理工程新建选址涉及的县与乡(镇)区域范围恭城兴安、灵川、阳朔资源、龙胜临桂灵川、灌阳平乐桂林市秀峰区、象山区、雁山区、临桂、永福灵川、兴安桂林市秀峰区全市范围桂林市全市范围全市范围永福、全州等县71/12。
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30)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11年7月II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我区普通公路省道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三、发展面临形势和需求特点 (3)四、普通公路省道网的功能定位 (6)五、指导思想及原则 (6)(一)指导思想 (6)(二)规划原则 (7)六、规划方案 (8)(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8)(二)规划目标 (9)(三)布局原则 (10)(四)布局方案 (11)(五)与国道规划衔接 (20)(六)规划实施 (20)七、规划预期效果 (22)八、保障措施 (24)附表I1、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布局方案表 (5)附图1、广西现状普通国省道路线示意图2、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布局方案图II一、规划背景我区省道公路网(含普通国道,下同)的编订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省道公路网基本覆盖了我区主要县市,形成与周边省及越南的干线连通,道路等级提升到二级以上公路为主,有效地缓解了交通“瓶颈”,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近三十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1980年的1.4倍、20倍、98倍、645倍;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为1980年的10倍、82倍、20倍,但是省道网总里程仍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总量不足、覆盖率低等问题凸显省道公路网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区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国家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政策赋予了广西新的历史使命,提出广西构建“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两廊一圈”次区域合作及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等新形势要求广西完善连接多区域的出海出边出省国际大通道,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灌阳县至平乐县高速公路灌阳段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青苗及地上附着物
补偿标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有关规定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新一轮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5〕8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为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被征收单位和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征地补偿各项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县范围内经依法批准征收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的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分区域和年产值标准按照统一年产值标准确定(见附件1)。
第二章征地补偿
第四条粮食和经济作物类青苗补偿标准按照附件2执行,经济林木补偿标准按照附件3执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按照附件4和附件5执行。
自负责具体征收土地的部门发布征地公告之日起,凡属抢种的农作物、竹木、林、果树,抢建的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一律
不予补偿。
第五条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按照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补偿倍数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建设项目依法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等国有土地的,补偿标准按征收当地同类集体土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进行补偿。
第三章其他
第七条县发展改革、财政、人社、住建、公安、工信商贸、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乡镇人民政府多渠道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
第八条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用地单位或个人应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临时用地补偿费。
临时用地补偿费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章附则
第九条各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暂行办法,对违反本暂行办法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本暂行办法未作规定的事项,按国家、自治区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本暂行办法与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文
件规定不一致的,按国家、自治区法律、法规、文件执行。
第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征收土地工作。
第十二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从发文之日起施行,原发文的有关补偿文件同时废止。
第十三条本暂行办法由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住建局分别负责解释。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征收土地补偿标准
2.粮食和经济作物类青苗补偿标准
3.经济林木补偿标准
4.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房屋类)
5.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其它地上附着物)
附件1
征收土地补偿标准
(一)一般农用地
洞井瑶族乡:2368元/亩×16倍=37888元/亩
观音阁乡:2368元/亩×16倍=37888元/亩
西山瑶族乡:2150元/亩×16倍=34400元/亩
黄关镇:2420元/亩×16倍=38720元/亩
新街镇:2420元/亩×16倍=38720元/亩
灌阳镇:2420元/亩×16倍=38720元/亩
新圩镇:2420元/亩×16倍=38720元/亩
水车乡:2420元/亩×16倍=38720元/亩
文市镇:2420元/亩×16倍=38720元/亩
(二)基本农田
洞井瑶族乡:37888元/亩×1.1倍=41676.8元/亩
观音阁乡:37888元/亩×1.1倍=41676.8元/亩
西山瑶族乡:34400元/亩×1.1倍=37840元/亩
黄关镇:38720元/亩×1.1倍=42592元/亩
新街镇:38720元/亩×1.1倍=42592元/亩
灌阳镇:38720元/亩×1.1倍=42592元/亩
新圩镇:38720元/亩×1.1倍=42592元/亩
水车乡:38720元/亩×1.1倍=42592元/亩
文市镇:38720元/亩×1.1倍=42592元/亩
(三)集体建设用地
1.集镇范围内
洞井瑶族乡:37888元/亩×0.6倍=22732.8元/亩观音阁乡:37888元/亩×0.6倍=22732.8元/亩西山瑶族乡:34400元/亩×0.6倍=20640元/亩黄关镇:38720元/亩×0.6倍=23232元/亩新街镇:38720元/亩×0.6倍=23232元/亩灌阳镇:38720元/亩×0.6倍=23232元/亩新圩镇:38720元/亩×0.6倍=23232元/亩水车乡:38720元/亩×0.6倍=23232元/亩文市镇:38720元/亩×0.6倍=23232元/亩
2.其它范围
洞井瑶族乡:37888元/亩×0.5倍=18944元/亩观音阁乡:37888元/亩×0.5倍=18944元/亩西山瑶族乡:34400元/亩×0.5倍=17200元/亩黄关镇:38720元/亩×0.5倍=19360元/亩新街镇:38720元/亩×0.5倍=19360元/亩灌阳镇:38720元/亩×0.5倍=19360元/亩新圩镇:38720元/亩×0.5倍=19360元/亩水车乡:38720元/亩×0.5倍=19360元/亩文市镇:38720元/亩×0.5倍=19360元/亩
(四) 集体未利用地
1.集镇范围内
洞井瑶族乡:37888元/亩×0.4倍=15155.2元/亩观音阁乡:37888元/亩×0.4倍=15155.2元/亩
西山瑶族乡:34400元/亩×0.4倍=13760元/亩
黄关镇:38720元/亩×0.4倍=15488元/亩
新街镇:38720元/亩×0.4倍=15488元/亩
灌阳镇:38720元/亩×0.4倍=15488元/亩
新圩镇:38720元/亩×0.4倍=15488元/亩
水车乡:38720元/亩×0.4倍=15488元/亩
文市镇:38720元/亩×0.4倍=15488元/亩
2.其它范围
洞井瑶族乡:37888元/亩×0.3倍=11366.4元/亩
观音阁乡:37888元/亩×0.3倍=11366.4元/亩
西山瑶族乡:34400元/亩×0.3倍=10320元/亩
黄关镇:38720元/亩×0.3倍=11616元/亩
新街镇:38720元/亩×0.3倍=11616元/亩
灌阳镇:38720元/亩×0.3倍=11616元/亩
新圩镇:38720元/亩×0.3倍=11616元/亩
水车乡:38720元/亩×0.3倍=11616元/亩
文市镇:38720元/亩×0.3倍=11616元/亩
(五)西山坪工业园区
西山坪工业园区内由乡(镇)结合现有征地价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征地。
附件2
粮食和经济作物类青苗补偿标准
附件3
林木补偿标准
备注:1.以上未列农作物、经济林木等参照以上近似品种标准执行。
2.园林苗圃的定性:园林苗圃应该具有完善的灌溉(喷淋)设施,尤其重要的是有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和林业部门的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才能定性为园林苗圃。
3.如遇特殊品种(例:古树名木等)的补偿,应先协商,协商不成再由专业部门评估补偿。
附件4
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房屋类)
备注:
1.上述各类房屋层高与标准层高有增加或减少的,按每增减20cm,调整价格:主房赚混±3%,砖木±2%,简易房±1.2%。
2.砖木结构房屋有阁楼部分,且阁楼楼层高2.2米以上(含2.2米),按120-144元/㎡另行补偿。
3.以上补偿单价包括房屋内水池、化粪池、太阳能管道、灶台、卫生设施等。
4.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无证房屋(砖混结构或者砖木机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房屋层高大于2.5米以上,并且是在长期使用属于生产、生活必备的房屋,经村委、乡镇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具证明确认为唯一住宅的,视为有证,每户房屋占地面积最大不得超过150平方米,超出的部分占地面积按无证处理。
5.县城规划内的集体房屋由专业部门评估,参照国有房屋的补偿标准实行。
6.房屋有证是指由国土或住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土地使用证或房屋使用证。
7.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发改、国土、住建、房产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
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附件5
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其它地上附着物)
备注:特殊的建筑物、构筑物个案酌情处理。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县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
灌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6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