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法与国标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9
科学技术S cience and technology快速分相与测定铜矿石化学物相中铜量的效果田 俊,周文伟(江铜集团武山铜矿技术部,江西 瑞昌 332204)摘 要:我国属于矿产资源丰富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的在国家经济发展之中,对于矿产资源的使用需求不断上升。
其中铜矿资源在生产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重点在于铜矿储量相对较大,目前在地壳上上发现的铜矿物质以及含铜物质数量较为丰富。
铜矿石在各行各业的生产中均有一定的使用程度。
目前随着铜矿开采力度不断增加,针对铜矿石的分相以及成分测钉,对于铜的提炼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铜矿石化学物质中铜量的测定方法,探讨快速分相与测定对于铜矿石化学相中铜量的效果。
关键词:铜矿石;化学物相;快速分相与测定中图分类号:P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8-0096-2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1]。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矿产资源使用,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分布广泛的铜矿不断深入开发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铜的矿物以及含铜物质种类数量较大,因此选择科学快速的铜物质测量方法,能够有效促进铜量的测定。
1 铜的性质1.1 铜分相测定概述铜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才会形成氧化物,在强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2]。
由于铜的分布广泛以及相应的铜矿物质、含铜物质分布的种类丰富,因此可以依据铜矿资源化学物相可以进行大致分类。
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硫酸铜、自然铜、原生硫化铜以及结合态氧化铜等。
硫酸铜以常见的胆矾为主,而原生硫化铜主要以黄铜矿较为常见。
其中结合形态氧化铜主要包括硅孔雀石、石英以及高岭土为主。
1.2 铜的化学物相分析由于铜的化学属性相对稳定,在这一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铜矿资源以及含铜物质开展相应的化学物相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矿石中铜元素的含量水平。
铜精矿中铜的电解重量法测定及其与碘量法测定的比较颜立新;刘金优;杨琛;冯晓青;程堆强【摘要】采用电解重量法,以硝酸、硫酸消解试样,加入氢溴酸除去杂质元素,氨水分离过滤,含铜滤液进行电解称重,并辅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残渣、残液中的回收铜,得到铜精矿中的铜含量.通过标准样品准确度实验,可知电解重量法测定铜精矿铜含量准确可靠,并对抽取的10个铜精矿样品进行测定,并将其测定结果与经典碘量法测定结果对比,绝对偏差均在±0.15%以内,测定结果吻合.通过精密度比较发现,电解重量法所得标准样品GBW07166和检测样Cu-1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0%、0.19%,均较碘量法0.34%、0.28%小,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因此,推广电解重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很有必要.【期刊名称】《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年(卷),期】2019(009)004【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铜精矿;电解重量法;铜含量;碘量法【作者】颜立新;刘金优;杨琛;冯晓青;程堆强【作者单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5.2前言铜作为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它的单质和合金具有延展性好,导热和导电性高,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电子元件、电气、机械、交通和建筑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
我国从2002年开始便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炼铜消费国,但铜矿资源存储却严重不足,作为铜冶炼过程中重要的原材料——铜精矿,在我国有超过70%还依赖进口[1]。
铜精矿中铜含量的高低与品位直接关系着铜精矿的等级与价格,因此在进行铜精矿贸易时,对相应的铜精矿检测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铜精矿铜含量检测多采用碘量法[2-3],也有文献报道可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4],但不常见。
关于快速法于普朗铜精矿含铜测定的适用性发布时间:2022-07-29T08:55:47.02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33卷3月6期作者:袁培山[导读] 铜精矿铜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即:快速法和国标法。
袁培山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香格里拉 674400摘要:铜精矿铜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即:快速法和国标法。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关键看所测定的矿石性质是否允许以及实际生产需要,快速法针对特定的矿石性质比较快速方便,而国标法则是针对矿石性质复杂或者矿石性质不确定的样品。
文章阐述了用硝酸-氯酸钾分解试样对于普朗铜矿铜精矿含铜测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快速法国标矿石性质分解适用性引言铜是世界上用途最广的金属,在金属材料的使用里占着很大的比例。
铜元素分布在土壤中,但有的地方相对比较密集,人们把铜元素密集的岩石挖掘出来,经过研磨浮选等一系列工序选矿从而得到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
普朗铜矿是以铜的开采、选取、销售为主的公司,为了更有利于选矿指标的控制,公司成立了化验室,主要负责提供选矿的各项指标,铜品位的准确度及及时性就是最关键的,如何快速、准确地提供铜含量参数就是我们化验室的首要任务,而铜精矿的铜含量更是重中之重。
常用的铜精矿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国标法和快速法,也称为间接碘量法。
铜精矿含铜的测定,无论是快速法还是国标法,其原理都是利用I-的还原作用(通常使用KI)与Cu2+反应生成游离的碘①,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通过两个反应的关联从而间接计算出铜的含量②。
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在酸性条件下与过量KI析出I2,反应【1】如下:试样经酸溶解后,用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调节PH=3~4,通过加入一些药剂排除或者隐蔽干扰因素,以淀粉为指示剂用标定过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最终计算出产品中铜含量的过程。
而国标法和快速法的实验原理相同,兼是利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区别在于试样分解的过程不同,使用药剂与所用时间也不同,针对公司的需要,我们可以用快速法测定,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缩减耗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短碘量法连续测定铜精矿中铜、铁方法改进江志琴;贵一夫;罗郑琼;邹菊香【摘要】短碘量法连续测定铜、铁含量的方法[1-4].通过对反应机理的分析,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多次对铜精矿中铜、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加标回收率方法进行铜、铁含量实验验证.该方法所得铜、铁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1%,铜加标回收率在98.90%~100.82%,铁加标回收率在98.10%~103.85%.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测定铜、铁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好等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铜精矿中铜、铁的含量.【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短碘量法;连续测定铜、铁;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好【作者】江志琴;贵一夫;罗郑琼;邹菊香【作者单位】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江西九江 332100;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江西九江 332100;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江西九江 332100;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江西九江 33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11 引言某为满足城门山铜矿三期不断地发展而探索一种更快更准确可靠且能同时测定铜、铁含量的方法。
文献中报导可采用碘量法连续测定铜精矿中的铜铁[1-3]。
因此本实验通过对短碘量法连续测定铜、铁反应机理的分析[5-8],多次对其溶解试样方法进行改进,得出最佳的实验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对两个与我矿性质相似的国家管理样——铜精矿中铜、铁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然后采用加标回收率方法进行铜铁含量实验验证。
该方法所得结果成效好,适用于同时测定不同品位铜精矿中铜铁的含量。
2 实验部分2.1 实验原理试样经酸和液溴分解后,加1g尿素,用乙酸铵调节酸度,同时使溶液中的铁离子生成乙酸铁沉淀,以氟化氢铵掩蔽三价铁离子,将溶液PH控制在3.0~4.0之间,铜离子与碘化钾作用游离出碘单质,以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铜含量的终点,在滴定铜之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三氯化铝溶液,使三价铁离子从六氟合铁络合物中解蔽出来,再补加约2g碘化钾,三价铁离子与碘化钾作用游离出碘单质,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铁含量的终点。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铜量的测GB/T388.4.1-2000碘量法1.范围本标准实用于铜精矿中通的测定。
测定范围:13.00%~50.00%。
2.方法提要(短碘量法)试样经酸分解后,用乙酸铵溶液调节溶液的PH=3.0~4.0,用氟化氢铵掩蔽铁,加入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3.试剂3.1碘化钾3.2铜片(99.99%):将铜片放入微沸的冰乙酸(1+3)中,微沸1min ,取出后用水和无水乙醇分别冲洗两次以上,在100℃烘箱中烘4min,冷却,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3.3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溴3.4氟化氢铵:饱和溶液(储于塑料凭中)3.5硝硫混合酸:硝酸+硫酸为7+3。
3.6乙酸铵溶液(30%):称取90g乙酸铵,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水和100ml 冰乙酸,溶解后,用水稀释至300ml,混匀,此溶液PH=5。
3.7硫氰酸钾溶液:40%3.8淀粉溶液:0.5%3.9三氯化铁:10%3.1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5H2O)=0.04mol/L:称取100g硫代硫酸钠于1000ml 烧杯中,加入500ml无水碳酸钠(4g/L)溶液中,移入10L的棕色试剂瓶中。
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约10L,静置两周使用。
铜精矿中铜、铁的连续测定文章探讨了硫代硫酸钠滴定铜精矿中的铜后,加入三氯化铝溶液,使三价铁从铁氟络合物中释放出来,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铜精矿中铁的含量。
标签:铜精矿;铜;铁;连续测定铜精矿中铁量的测定,文章研究了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后,继续加入三氯化铝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铜精矿中铁的含量,对测定条件的选择,加标回收、精密度的考察进行了讨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回收率在98.08%~101.7%之间,能够满足生产快速分析的要求。
1 主要试剂(1)三氯化铝:500g/L水溶液。
(2)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称取1500g乙酸铵,置于10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倒入5L瓶中,加冰乙酸(ρ=1.05g/mL)1670mL,用水稀释5L,混匀,此溶液pH为4.58。
(3)铜标准溶液:称取2.0000g金属铜(含铜99.99%)加入20mL硝酸(1+1),加热溶解,用少量水稀释后滴加氢氧化铵(1+1)中和至氢氧化铜刚析出,加入300mL冰乙酸,移人2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近刻度,静置过夜,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0.001g铜。
(4)铁标准溶液:称取2.0000g纯铁丝(99.95%)于烧杯中,加入50mL 盐酸(1+1),盖上表皿在低温电炉上加热溶解完全,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2mg铁。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84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置于5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2克无水碳酸钠,溶解后移入20L瓶中,加水稀释至10L。
放置一周后标定。
2 标定(1)硫代硫酸钠对铜的标定:移取30mg铜标准溶液于200mL烧杯中,加入2.5g碘化钾,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5mL,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2~3mL硫氰酸钾溶液,再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2)硫代硫酸钠对铁的标定:移取30mg铁标准溶液于标定铜标准溶液后的试液中,沿杯壁加入30mL三氯化铝,震荡使之溶解,放置5分钟后,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红棕色消失为终点。
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价和离群值原因探讨发布时间:2023-01-16T07:57:48.20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8期作者:李金文[导读] 判定铜精矿品质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之一就是进行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尤其是要对铜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李金文云南黄金集团贵金属检测有限公司北衙实验室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671507摘要:判定铜精矿品质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之一就是进行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尤其是要对铜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目前,常见的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针对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价和离群值原因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找到评价实验室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能力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离群值一、引言作为铜冶炼的原材料之一,铜精矿是我国有色金属重要资源,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已经逐渐发展成最大的铜精矿消费国。
判断铜精矿品质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高质量的结果分析能够为我国开展铜冶炼工作以及进口贸易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飞速发展,提升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衡量标准的统一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我国多个学术单位一同开展了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目的是提高化学实验室的整体检测水平。
二、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价(一)方法等效性分析评价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间比对返回的检测检验结果显示,铜精矿中各个元素的含量结果完全一致,这个检测结果证明,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等效,可以对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同时分析。
(二)统计量及相关信息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分析的就是铜元素、镁元素、铅元素与锌元素。
实验室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两种,分别是滴定法以及ICP-OES 测定法。
通过方法等效性分析结果证明,有效结果进行同时分析是可行的。
铜精矿化学成分各元素统计量及相关信息详见下表: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铜精矿中各个元素的变异系数并不大,从而证明这个实验方法等效。
探讨如何提高铜精矿中铜含量测定的准确度摘要:由于产地、工艺、浮选剂等因素的影响,进厂铜精矿化学成分越来越复杂,如何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从试样、溶样、酸度、滴定四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旨在消除干扰,降低误差,提高铜精矿中铜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铜精矿铜含量短碘量法影响因素准确度1 前言铜是一种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抗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建筑、国防、科研等领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铜精矿是冶炼铜的主要原材料,铜作为铜精矿的主要计价元素,其含量的准确测定直接影响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准确测定铜精矿中的铜含量尤为重要。
目前,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电解法、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等[1],其中碘量法是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经典方法,碘量法又分为长碘量法和短碘量法两种[2],短碘量法因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时间短,分析速度快而被广泛应用。
2 实验方法及原理按GB/T 3884.1—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碘量法》中的短碘量法分析试样:称取一定量的铜精矿试样,加入HCl、HNO3和H2SO4等试剂使试样充分溶解,用pH=5的乙酸铵饱和溶液调节试液的pH值在3.0~4.0之间,加入氟化氢铵饱和溶液掩蔽Fe3+,加入过量的KI与Cu2+作用,生成的I2用淀粉为指示剂,立即用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
反应原理:4I-+2Cu2+=I2+ 2CuI↓I2+2S2O32-=2I-+ S4O62-3 影响因素控制3.1 试样3.1.1 试样外观试样本身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原则上应按照国标取制样通则进行取制样,得到均匀有代表性的样品,最大限度的减小源头即取制样过程带来的分析误差。
通常我们收到的是已制备好的样品,只能从样品外观初步判断试样质量的好坏和能否满足分析要求,对来样负责。
自动电位滴定测定铜精矿中铜摘要:在铜精矿中存在大量的其他杂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能更加精准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即自动电位滴定法。
其方法为将铜精矿样品使用酸进行溶解后,再使用碱性的混合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整至3~4之间。
溶液调配完成后加入碘化钾,并将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滴定液来进行相关滴定测试。
在本次试验中,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测试条件,主要是对铜精矿中铁、锑、砷等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的杂质元素进行了排除和分析。
最后得到的结果与国家标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最终结果表明了,该方式的准确度远超其他测定方法。
关键字:自动电位滴定法;铜精矿;铜在冶炼铜的过程中,使用的最多的原料为铜精矿,而在铜精矿中除了铜外还含有其他大量的杂质,为了确定其中铜的含量,较为常见的测定方法为碘量法,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对测试设备也没有过多要求,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在最后利用指示剂进行测定时,指示剂结果容易出现异常,导致测定的结果出现的误差会较大。
出现这样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是人为操作,不同的测定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到的滴定终点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较大误差,致使测定试验结果出现异常,难以精准测定铜精矿中的铜含量。
而自动电位滴定法的出现后,大大降低了这种因肉眼观察而出现的误差。
该方法来判断滴定终点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在添加滴定液过程中观察电极电位是否出现了突越,若出现了突越则说明已达到了滴定终点。
其工作机理大致是通过把高压电极放在待测溶液中来产生一个电池,而这里所用到的高压电极主要有二类,一类是指示电极,它是指电势会随着待测离子含量改变而产生的电极,大致包括电势型和输入电压型二个种类;而另一个就是参比电极,它主要是指在测定实验中用作参考对比的高压电极,为提高参比电极的稳定性,在其电极上只能进行单一可逆的化学反应。
当建立了测量电池后,就在电池中添加滴定剂,当水溶液中开始出现一定的化学反应时,被测离子含量也就不断改变,而反映在阴极上的改变即是指示电极上的电位也在改变。
铜精矿中铜品位化验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铜的应用量不断增加,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当中铜是重要的材料,而且在进行技术研发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要对铜品位进行化验,才能明确化验结果是否出现偏差,所以需要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关键词:铜精矿;铜品位化验结果;产生偏差原因;研究随着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对铜品位进行化验,这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化验结果会产生一定偏差,因此要对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许多领域中铜是重要的材料,所以对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使用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全面提升铜精矿产量。
在提升产量的同时需要进行铜品位化验,然后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化验,并对铜品位化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进行研究和分析。
要想使化验结果更加准确,不仅要提高化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应当提升化验人员的分析水平,才可以为铜生产提供准确数据。
1铜的基本情况分析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物质,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电导率和热电率,所以很容易被加工。
而铜精矿通常都是在一些质量较低的含铜原矿当中,经过挑选后存留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的铜矿。
因此只有明确掌握铜精矿当中的铜含量,才能明确铜精矿的具体情况,进而全面提升铜的生产质量,从而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当前主要使用的是碘量法来测定铜矿当中铜含量,这种测定方法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2减少制样量和降低化验结果偏差的有效方法2.1根据标准制样在对铜精矿样品制作时,应当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操作,根据相关标准制样,不仅能够减少制样过程中的物理误差,也可以有效确保制样成分。
使用碘量法来测定铜的具体含量,需要提供试验需要的准确铜样品,才能确保制样的化验结果准确合理,同时也有效地确保了化验结果的一致性。
2.2制定规范流程在进行人工制样时需要严格地按照制作工艺要求操作,在铜精矿人工制样过程中使用的相关设备和工作设施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要严格地控制物料误差,将误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进行试验。
ICP法测定铜精矿中CaO、MgO最佳溶样条件的选择作者:董诚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上半月》2020年第03期摘要:利用ICP-OES法测定铜精矿中CaO、MgO含量的最佳溶样条件,通过样品预处理的选择方法来测定铜精矿中ca、Mg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行,可为相关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ICP-OES法:铜精矿;CaO:MgO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并参考GB/T 3884.18-201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8部分砷、锑、铋、铅、锌、镍、钴、氧化钙、氧化镁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铜精矿中CaO、MgO采用ICP-OES法。
但是该法对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步骤和条件介绍比较笼统,本文通过实验对最佳溶样方法进行验证数据稳定、方法可行。
CaO测定范围在0.20%N6.00%,MgO测定范围在0.05%-6.00%。
1.实验部分分析步骤:称取试样0.2g于3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10mL盐酸,1-3mL双氧水,然后置于低温电炉上加热煮沸5-10min,取下后加入10mL硝酸,加入适量的氢氟酸置于低温电热板继续加热煮沸,使其全部溶解至溶液剩余约1~2mL,高纯水冲洗杯壁加入12mL硝酸,再加入5mL饱和硼酸煮沸、冷却,移入200mL容量瓶中,高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进行干过滤,滤液备用;随同做空白。
2.条件试验2。
1样品分解的选择GB/T 3884.18-2014中样品的分解步骤是称取样品后加硝酸、盐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加热至样品分解完成,冒高氯酸烟至体积为1mL,加入硝酸后定容,摇匀,移液、定容测定。
现将样品分解方法改为称取样品后加盐酸、双氧水、硝酸、氢氟酸加热至样品分解完成至体积为1mL,加入硝酸后定容,摇匀,移液、定容测定。
以铜精矿有证标准物质ZBK338B为实验样品,CaO的标准值为5.34%,MgO的标准值为0.842%。
两种方法对溶样结果的影响见表1和2。
2种溶样方法中CaO、MgO的测定值和与样品标准值的差值在国家标准再现性范围以内,准确度较高。
第49卷第11期2020年11月辽 宁化工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Vol.49, No. 11November,2020铜精矿中铜含量测定的试样处理万法改进探允谢毓群\李通耀2,吴珊珊1(1.防城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广西防城港538001;2.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摘 要:在国家标准G B A T 3884.1—2012中,用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时,溶解样品须要加入0.5~lm L溴,溴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对检验员的身体健康不利。
本实验探究可以代替溴的试剂,最终确定可以用5 mL硫酸(1 + 1)代替0.5~1 mL溴,并做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铜的测定值与国家标准物质标称值一致。
关键词:铜精矿;铜含量;溴;硫酸中图分类号:TQ01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35 (2020) 11-1343-02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 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尤其在电 子电气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也最大,占总消费量 50%以上。
然而,我国铜资源相当贫乏,只能通过 进口填补原料的不足。
近年来防城港口岸铜精矿的 进口量逐年快速增长,铜精矿中的铜含量是主要计 价元素,贸易双方均以海关出具的品质证书结算,检验员的工作量也逐年增大,因此对铜精矿检验的 试样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就很有必要了。
目前在国家标准GBAT3884.1—2012[1]中,短碘 量法的原理是试料经盐酸、硝酸分解后,用乙酸铵 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3.0 ~ 4.0,用氟化氢铵掩蔽 铁,加入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 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此方法 操作简便、经典、实用,在实验室检测中得到广泛 使用。
但此方法在溶解样品时需要加入〇.5~1 mL 溴,溴是一种易挥发且有毒有害的试剂,具有刺激 性臭味,对人体的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引起流 泪、咳嗽;溴对人体的皮肤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皮肤与液溴的接触能引起严重的伤害,不利于检验 员的身体健康[2]。
快速法与国标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比较2011-7-6 17:30:05 互联网浏览次收藏我来说两句试样经硝酸和盐酸分解后,再用尿素消除硝酸根离子,此时试样溶液中,单质铜和氧化铜生成二价的铜离子,用乙酸铵调节溶液的酸度,使溶液的pH在3.0~40时二价的铜离子与碘起氧化还原反应而析出相应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
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计算出铜的含量。
在工厂测定铜使用的快速法试剂1.碘化钾 AR2.铜片(≧99.99):将铜片放入微沸的冰乙酸(p=1.05g/ml)中,微沸1min,取出用水和无水乙醇分别冲洗两次以上,在100℃烘箱中烘4min,冷却,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3.氟化铵 AR4.氯酸钾 AR5.尿素 AR6.盐酸 P=1.19g/ml7.硝酸 P=1.42g/ml8.硫酸 P=1.84g/ml9.高氯酸 P=1.67g/ml10.冰乙酸P=1.05g/ml11.硝酸 (1+1)12.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贮存在乙烯瓶中13.淀粉溶液 1% :称取1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蒸馏水稀释至100ml,热煮沸,冷却后,加入0.1 水杨酸和0.4氯化锌防腐。
14.乙酸铵溶液 (50%) :称取50g 乙酸铵,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30ml 蒸馏水和30ml冰乙酸,溶解用水稀释至100,混匀。
15.硫氰酸钾 20%:称取20g氰酸钾溶于适量的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入1~2g化钾和1~2ml 5%粉溶液,以稀碘液滴定至刚好呈蓝色,并且不再消退。
16.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1)制备称取160g硫代硫酸(Na2S2O3·5H2O)置于300ml中,用少量预先煮沸并且冷却的蒸馏水溶解,过滤于20L棕色玻璃瓶中,加3g水碳酸钠,用少量预先煮沸并且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20L,摇匀,静置一周后进行标定,滴定度约为0.002000g铜每毫升(2)标定称取0.0800纯铜片于250烧杯中,以水湿润,加入2~3硝酸溶解,并蒸至近干,用蒸馏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并且体积控制在30ml以内,放在电炉上煮沸,取下,用氨水中和至蓝色,加热除氨,加入3~4冰乙酸,冷却至室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2~3ml 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1ml 20%l硫氰酸钾溶液或者加0.2gl硫酸氢铵,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铜矿石中铜方法的优化摘要:试样经氢溴酸、硝盐混酸分解,调节溶液pH 值,用氟化氢铵掩蔽Fe3+,加入碘化钾与Cu2+作用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对分析结果进行对照、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作了考察研究,其方法准确可行。
关键词:硫化铜精矿;铜;碘量法硫化铜精矿中铜量的测定方法,国标分析方法是采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法,操作繁琐耗时,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检测。
为提高方法分析速度,文章试验了经酸分解,调节试液的酸度,以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测定铜精矿中的铜量,方法简便,精密度好、测定结果准确。
1、实验部分1.1 主要试剂(1)硝盐混酸(1+1)。
(2)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
称取1500g 乙酸铵,置于1000mL 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倒入5L瓶中,加冰乙酸(ρ=1.05g/mL)1670mL,用水稀释5L,混匀,此溶液pH约为4.58。
(3)淀粉5g/L。
(4)硫氰酸钾溶液(100g/L):称取10 克硫氰酸钾置于250 毫升烧杯中,加100 毫升水溶解后,加入2 克碘化钾溶解后,加入2 毫升淀粉溶液,滴加碘溶液(约0.04mol/L)至刚呈蓝色,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消失。
(5)铜标准溶液:称取2.0000g 金属铜(含铜9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硝酸(1+1)20mL 微热溶解,用少量水稀释后滴加氢氧化铵(1+1)中和至氢氧化铜刚析出,加入300mL 冰乙酸,移人1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近刻度,静置过夜,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 含0.002g 铜。
(6)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5H2O)=0.025mol/L]。
a.配制:称取62.5g 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过并冷却的水中,加1g 无水碳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移入10 升暗色试剂瓶中,以水稀释至10L,混匀,放置一周后标定。
b.标定:称取0.080g精确至(0.00001g)处理过的纯铜三份,分别置于500ml三角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盖上表皿,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取下,用手洗表皿及杯壁,加入5ml硫酸,继续加热蒸至尽干,取下稍冷,用40ml水清洗杯壁,加热煮沸,使盐类完全溶解,取下冷至室温,加入1ml冰乙酸,加入3ml氯化氢氨饱和溶液,摇匀,加入2-3g碘化钾,摇动溶解,理解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5ml硫氰酸钾溶液,激烈摇振至蓝色加深,在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随同标定做空白试验。
碘量法测定进出口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改进探究作者:韦伟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0期摘要:在铜精矿贸易中,铜精矿的品质经常涉及到仲裁问题。
而在铜精矿贸易仲裁纠纷中,我国是“胜少败多”。
本文通过对进出口铜精矿方法的改进与探究,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相对误差小,且结果精密度高,有效地拓宽铜精矿检测的适用性,可以减少铜精矿品质进出口贸易中的仲裁纠纷。
关键词:铜精矿贸易仲裁方法改进在从事铜精矿检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铜精矿的仲裁案例,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5]:1.样品过筛的目数不一致,结果差异较大;2.矿样在105°C的烘样时间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导致结果偏离;3.矿样中硫和碳如果不能除尽,会影响铜滴定的结果;4.铜含量测定的原理为氧化还原反应,酸度是否保持一致或称样量多少可以影响滴定结果误差;5.矿样中某些元素如铅砷锑含量过高,会影响铜的滴定结果。
针对遇到的问题,本文对铜精矿进行了一些方法改进。
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1.1.1纯铜(大于99.999%)1.1.2乙酸铵溶液(pH=5.0):称取90g乙酸铵固体,加入150mL蒸馏过的冷水使固体溶解,加入90mL冰乙酸(质量分数为36.5%),搅拌溶解,加入50ml水使至体积至300mL,然后用冰乙酸或氨水溶液(1+1)在pH计上调节酸度至pH=5.0。
1.1.3硫氰酸钾溶液(100g/L):称取100g硫氰酸钾固体,溶于煮沸过的1L水中,加入10g碘化钾固体,加入10mL淀粉溶液,滴加碘溶液(4g/L)至溶液刚好出现稳定的蓝色,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储存在磨口的棕色瓶中备用。
1.1.4硫代硫酸钠滴定液(C=20g/L)):称取200g五水硫代硫酸钠固体和4g碳酸钠固体,溶于煮沸过的500mL冷水中,用快速滤纸过滤并转移至10L的塑料瓶内,加入煮沸过的冷水至10L左右,加入氯仿10mL,摇匀,静置一周稳定后标定待用。
粗铜中铜量的分析方法对比张文岗【摘要】粗铜中铜的化学分析方法为碘量法,但是该方法分析高品位的粗铜,带入的误差来源多,而且该方法原料消耗多,分析成本较高,滴定终点颜色判定困难。
文中采用电解重量法与其进行对比实验,该方法操作简便、带入的误差低、分析成本低、节省人力,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5(000)025【总页数】1页(P108-108)【关键词】碘量法;电解重量法;粗铜;铜【作者】张文岗【作者单位】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检验分析中心,云南昆明 650011【正文语种】中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直接关系到铜冶炼厂企业的经济利益,如何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就成为铜冶炼厂化验分析研究的“永恒主题”,下面就粗铜的两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孰优孰劣,进行取舍。
1 实验的条件1.1 样品的制备样品在60度的干燥箱中烘半小时后,在振动磨中磨碎,全部样品通过40目标准筛。
1.2 仪器及试剂试剂:硝酸、碘化钾(固体)、饱和溴水、三氯化铁溶液、乙酸—乙酸铵溶液、饱和氟化氢铵溶液、硫氰酸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6M)、淀粉溶液、电解液--硫酸+硝酸+高纯水=10+7+40。
仪器:电解仪、铂阴极(360~400孔/cm2,铂丝直径1mm)、铂阳极(带螺旋状的,铂丝直径1mm)、万分分析天平。
2 试验方法2.1 电解重量法称取M=1.0000g左右的样品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mL电解液,盖上表皿,置于电热板上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取下待其冷却后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并稀释体积至约200ml。
取出铂阴极称重M1,并将铂阳极和铂阴极安装在电解仪上面,并放入溶液中,开启电源,设定定电压为2.8V,进行电解至溶液呈无色(约2小时),用水洗涤杯壁及电极杆,继续电解至溶液面升高后新侵没的电极杆上不再沉积出铜为止。
不切断电流,迅速取下烧杯并换上另外一个盛有水的烧杯,继续电解15min。
快速法与国标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方法比较2011-7-6 17:30:05 互联网浏览次收藏我来说两句试样经硝酸和盐酸分解后,再用尿素消除硝酸根离子,此时试样溶液中,单质铜和氧化铜生成二价的铜离子,用乙酸铵调节溶液的酸度,使溶液的pH在3.0~40时二价的铜离子与碘起氧化还原反应而析出相应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
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计算出铜的含量。
在工厂测定铜使用的快速法试剂1.碘化钾 AR2.铜片(≧99.99):将铜片放入微沸的冰乙酸(p=1.05g/ml)中,微沸1min,取出用水和无水乙醇分别冲洗两次以上,在100℃烘箱中烘4min,冷却,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3.氟化铵 AR4.氯酸钾 AR5.尿素 AR6.盐酸 P=1.19g/ml7.硝酸 P=1.42g/ml8.硫酸 P=1.84g/ml9.高氯酸 P=1.67g/ml10.冰乙酸P=1.05g/ml11.硝酸 (1+1)12.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贮存在乙烯瓶中13.淀粉溶液 1% :称取1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蒸馏水稀释至100ml,热煮沸,冷却后,加入0.1 水杨酸和0.4氯化锌防腐。
14.乙酸铵溶液 (50%) :称取50g 乙酸铵,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30ml 蒸馏水和30ml冰乙酸,溶解用水稀释至100,混匀。
15.硫氰酸钾 20%:称取20g氰酸钾溶于适量的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入1~2g化钾和1~2ml 5%粉溶液,以稀碘液滴定至刚好呈蓝色,并且不再消退。
16.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1)制备称取160g硫代硫酸(Na2S2O3·5H2O)置于300ml中,用少量预先煮沸并且冷却的蒸馏水溶解,过滤于20L棕色玻璃瓶中,加3g水碳酸钠,用少量预先煮沸并且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20L,摇匀,静置一周后进行标定,滴定度约为0.002000g铜每毫升(2)标定称取0.0800纯铜片于250烧杯中,以水湿润,加入2~3硝酸溶解,并蒸至近干,用蒸馏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并且体积控制在30ml以内,放在电炉上煮沸,取下,用氨水中和至蓝色,加热除氨,加入3~4冰乙酸,冷却至室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2~3ml 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1ml 20%l硫氰酸钾溶液或者加0.2gl硫酸氢铵,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
计算标准溶液滴定度T=G/VT——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铜的滴定度,g/mlV——标定时,滴定铜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G——称取纯铜的质量,g分析步骤1.试样称取0.2~04g,精确至0.0001g2.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3.测定称取 0.2~0.5g 待测试样于250ml 烧杯中,加入0.2~0.5g氯酸钾,再加入 4~5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溶解,并蒸发至近干,加入4~5ml盐酸,继续加热溶解,并蒸至近干。
切记不能完全烧干,取下,冷却,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表皿及杯壁,控制体积在25~30 ML。
置于电热板上加热煮沸,待可溶性盐完全溶解后加入0.5g尿素,摇匀放置一会儿,冷却至室温。
用50%醋酸铵溶液调整酸度值至溶液呈棕红色或棕黄色不再加深,加入25%氟化氢铵溶液摇匀,待铁的颜色消失后,加入2g碘化钾,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2~3ml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1ml 20%的硫氰酸铵溶液,或加入0.2 g 硫氰酸铵,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
分析结果计算wCu=T*(V-V0)/G*100%wCu——铜含量的质量分数,%T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度, g/mlV——测定时,滴定试样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V0——测定时,滴定空白试样溶液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G ——称取的试样质量, g国标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试验原理:试样经盐酸和硝酸分解后,用乙酸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3.0~4.0,用氟化氢铵掩蔽铁,加入碘化钾与二价的铜作用,析出相应的碘,以淀粉做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试剂:1. 碘化钾 AR2. 铜片(≧99.99):将铜片放入微沸的冰乙酸(p=1.05g/ml)中,微沸1min,取出用水和无水乙醇分别冲洗两次以上,在100℃烘箱中烘4min,冷却,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3. 溴水 AR4. 氟化氢铵 AR5. 盐酸(p=1.19g/ml)6. 硝酸(p=1.42g/ml)7. 硫酸(p=1.84g/ml)8. 高氯酸(p=1.67g/ml9. 冰乙酸(p=1.05g/ml10. 硝酸(1+1)11. 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贮存在乙烯瓶中)12. 乙酸铵溶液 300 g/L :称取90g乙酸铵,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和100ml冰乙酸,溶解用水稀释至300,混匀,此溶液PH值为5。
13. 硫氰酸钾(40%)称取4g氰酸钾溶于400ml烧杯中,加100ml水溶解后(pH<7),加入2g碘化钾溶解后,加2ml淀粉溶液,滴加碘溶液(0.04mol/L)至恰好呈蓝色,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1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蒸馏水稀释至100ml,热煮沸,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和0.4g氯化锌防腐,15. 三氯化铁 (100g/L)16.铜标准溶液:称取1.0000克铜片置于500ml锥形烧杯中,缓慢加入40ml 硝酸(1+1),盖上表皿,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处加热,并且使其完全溶解,取下,用蒸馏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冷却至室温。
将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2.0mg 铜。
17.硫代硫酸钠(1)制备:称取100 g硫代硫酸(Na2S2O3·5H2O)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 无水碳酸钠(4g/L)溶液中,移入10L棕色试剂瓶中,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约10L,加入10ml三氯甲烷,静止两周,使用时过滤,补加1ml 三氯甲烷,摇匀,静置2h。
(2)标定移取三份5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于500ml锥形烧杯中,加5ml(p=1.42g/ml),于电热板上低温处蒸至溶液体积约为1ml,取下稍冷,用约30ml蒸馏水冲洗杯壁,冷至室温。
以下按碘量法的滴定方法进行标定。
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度T=V*C/V式中, T——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铜的滴定度,g/mlC——铜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mg/mlV——移取铜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标定时,滴定铜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平行标定三份,其极差值不大于5*10_6g/ml 时,取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
分析步骤试样称取0.2~04g,精确至0.0001g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测定精确称取0.2000g铜精矿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 盐酸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3~5 min 取下稍冷,加入5ml硝酸和3ml溴,盖上表皿,混匀低温加热(若试料中含硅,碳较高时加5~10ml 高氯酸)待试样完全分解,取下稍冷,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表皿,继续加热蒸至近干,冷却。
用30ml蒸馏水冲洗表皿及杯壁,盖上表皿,置于电热板上煮沸,使可溶性盐类完全溶解,取下冷却至室温滴加乙酸铵溶液至红色不再加深为止,并过量3~5 ml ,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且过量 1ml 混匀。
加入2~3g碘化钾摇动溶解,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5ml 硫氰酸钾溶液,激烈摇振至蓝色加深,再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
若铁含量极少时,需补加1ml 三氯化铁溶液。
如果铅铋含量较高,需提前加入2ml 淀粉溶液。
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铜质量的百分含量wCu=T*(V-V0)/G*100%wCu——铜含量的质量分数,%T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定度, g/mlV——测定时,滴定试样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V0——测定时,滴定空白试样溶液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G ——称取的试样质量, g允许差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下表所示分析结果允许差快速法与国标法的数据比较结果讨论本人通过快速法和国标法的比较,快速在溶解试样时,比较节省时间,并且通过实验数据与国标法的对比并没有超出允许误差,非常适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在同样的时间内比国标法,分析更多的矿样,提高了生产效率。
1.解试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加入硝酸,盐酸和氯酸钾的试样,并将试样移到低温处缓慢加热,以免试样在高温处反应剧烈,造成溶液跳溅,使试样损失,影响测定结果。
2.滴定反应适合的酸度S 2O3与I3 的定量反应最适合的酸度范围再PH 3.5~4,即弱酸环境中。
在碱性溶液中,I2本身发生歧化反应,并且把I2能把S2O3氧化为SO4;在酸性较强的介质中,S2O3不稳定,会分解为SO2和单质硫。
因此摇严格控制滴定反应的酸度。
在实际操作中,调节酸度的指示剂是三价铁离子。
在溶液中三价铁离子产生Fe(OH)3棕红色沉淀的酸度是pH=3。
通过滴加pH=5左右的乙酸铵溶液调节酸度,到产生棕红色沉淀不再加深,并过量3~5ml,可以使溶液的酸度达到pH=3.0~4.0的要求。
在测定矿样时,在试样中一般含有铁离子或单质,所以在用快速法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时用氨水调节酸度时溶液至蓝色,此时溶液的pH 刚好约在3~4。
而国标法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要加入三氯化铁溶液。
3.干扰元素的影响及消除在分解试样时,温度不宜太高,以免溶液跳溅,含碳较多的试样,可以适当多加高氯酸分解。
如果试样是铜铁矿,含铁高,可以先加4~5 ml 盐酸待反应缓慢过后,升高温度蒸至近干,稍冷,加入0.2~0.3g氯酸钾,再加5ml盐酸蒸至近干,再加5ml 硝酸蒸至近干。
还可以适当多加氟化氢铵。
硝酸根离子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分解试样后加入尿素使其分解。
在酸性溶液条件下,五价的砷和锑的作用下也会析出碘单质,造成结果偏低。
溶解试样时,可以用硝酸和氯酸钾氧化三价砷和锑,严格控制滴定溶液的酸度在pH=3.0~4.0 时就可以消除砷和锑的干扰。
氟化氢铵对滴定的影响经过实验证明,在加入氟化氢铵是必须要过量1ml以上,如果氟化氢铵的量没有过量,就会造成终点不明显,易反色。
4.碘化钾价加入量对铜的影响在反应中生成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易升华损失,导致结果偏低。
通过加入过量的碘化钾,保证Iˉ与I2生成Iˉ3,使单质碘的溶解度增大,从而降低其挥发,使反应正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