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分型
- 格式:ppt
- 大小:7.90 MB
- 文档页数:114
外科颈骨折分型简介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颈椎受到外力作用引起。
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重要部位,颈骨折的分型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外科颈骨折的分型及其相关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颈椎解剖在了解颈骨折分型之前,我们先简要介绍颈椎的解剖结构。
人体颈椎共有七个,分别称为C1至C7,从颅底到胸椎过渡。
颈椎具有支撑头部和保护脊髓的重要功能,同时还允许头部的各种运动。
颈椎由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组成。
椎体是颈椎的主要结构,它们通过椎间盘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颈椎的主要支撑。
椎弓则是椎体的延伸,形成了颈椎的后部支撑。
在颈椎的前方和后方有许多重要的结构,如气管、食管、颈动脉、椎动脉等,这些结构在颈骨折时需要特别注意。
颈骨折分型根据颈椎骨折的不同部位和类型,可以将颈骨折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颈骨折分型及其特点。
1. 密度性骨折密度性骨折是最常见的颈骨折类型,占所有颈骨折的大多数。
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由外力直接作用于颈椎骨折处,导致椎体骨折。
常见的密度性骨折包括横行骨折、纵行骨折和斜行骨折。
横行骨折是指椎体横截面上的骨折线呈水平方向,通常由头部前后方向的冲击力引起。
纵行骨折是指椎体纵截面上的骨折线呈垂直方向,通常由头部上下方向的冲击力引起。
斜行骨折则是介于横行骨折和纵行骨折之间的一种类型。
密度性骨折通常伴随着颈椎相关的疼痛、肿胀和运动受限等症状,严重的骨折可能还会导致脊髓损伤。
2. 关节脱位伴骨折关节脱位伴骨折是指颈椎关节脱位的同时伴有椎体骨折。
颈椎关节是连接相邻颈椎的关节,它们允许颈椎的灵活运动。
当颈椎关节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时,可能会发生关节脱位伴骨折。
关节脱位伴骨折通常伴随着明显的颈椎畸形和疼痛,有时还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3. 横突骨折横突是颈椎椎弓的一部分,位于椎体后方。
横突骨折是指横突骨折裂纹沿着横突的横向延伸。
颈椎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摘要:一、颈椎骨折的定义与伤残鉴定标准1.颈椎骨折的定义2.颈椎骨折的伤残鉴定标准二、颈椎骨折的常见类型1.颈椎骨折的类型2.各类颈椎骨折的特点三、颈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1.颈椎骨折的诊断方法2.颈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四、颈椎骨折的康复与护理1.颈椎骨折的康复过程2.颈椎骨折的护理要点五、颈椎骨折的生活注意事项1.颈椎骨折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2.颈椎骨折患者的运动注意事项正文:颈椎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是判断颈椎骨折患者伤残程度的重要依据。
颈椎骨折是指颈椎骨的断裂或破裂,常见于车祸、摔伤、运动损伤等事故中。
颈椎骨折的伤残鉴定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伤情、治疗过程和康复情况来判断。
颈椎骨折的常见类型包括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线在椎弓根内,不易移位;不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线在椎弓根外,易发生移位。
各类颈椎骨折的特点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颈椎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扫描、MRI等。
治疗颈椎骨折的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颈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外固定、椎管减压等。
颈椎骨折的康复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康复师共同参与。
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颈部功能锻炼、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颈椎骨折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颈部固定、预防感染、观察病情变化等。
颈椎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合理的饮食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患者康复;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颈部肌肉力量,预防颈椎骨折的再次发生。
总之,颈椎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对于评估颈椎骨折患者的伤残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股骨颈骨折分型Garden分型法
(1)I型为不完整骨折.
(2)Ⅱ型为完整骨折但无移位.
(3)Ⅲ型为骨折有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段轻度外旋及上移.
(4)Ⅳ型为骨折完整移位,股骨颈段显著外旋和上移.
I型.Ⅱ型者因为骨折断端无移位或移位程度较轻,骨折毁伤程度较小,属于稳固型骨折;
Ⅲ型.Ⅳ型者因骨折断端移位较多,骨折毁伤较大,属于不稳固骨折.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罕有于老年人的毁伤,但也见于中年人和儿童.老年病人以女性较多.毁伤原因主如果在绊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断裂.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质松散,所以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须特殊留意.。
颈椎骨折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颈椎骨折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
颈椎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四肢瘫者约占半数,病死率约15%。
一、颈椎骨折分类(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力而受伤,而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受伤。
(2)垂直压缩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
(3)过伸损伤(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后经颅骨至齿状突。
主要原因:1、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
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椎体受到的垂直分力可导致其发生压缩性骨折,水平压力较大时可同时发生脊椎脱位。
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不疼痛,不能活动。
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2、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有明显压痛。
3、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严重者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二、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1、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
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
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
(搬运技巧: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体两侧,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
或者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
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
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
睡到木板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颈椎骨折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
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
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当的单纯压缩骨折,亦可遗留慢性腰痛颈椎共有七个组成,除颈1、颈2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颈7、胸1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
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
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
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凹陷,医学上称之为切迹。
上下切迹相对形成了椎间孔,颈神经根就从此发出。
通常颈神经仅占椎间孔的一半,因而不会受到挤压,但在颈椎错位、骨折、骨刺、韧带肥厚等病变时,椎间孔就会变小或相对变小,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脊椎骨折临床表现1、外伤后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
2、可有不全或完全瘫痪的表现。
如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障碍等。
诊断依据1、有外伤;2、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或瘫痪、压痛、畸形。
3、X线摄片有骨折。
治疗原则1单纯性、稳定性骨折,卧硬板床休息及对症治疗。
2、不稳性骨折、行急诊重定,或垫枕逐渐复位,必要时,手术植骨内固定。
3、并发脊髓损伤,若保守治疗无效,行椎板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手术护理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颈椎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
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
护士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期间无痛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脊柱骨折临床诊疗指南第一节颈椎骨折【概述】有头部外伤痕迹者,应注意是否有颈椎损伤的可能。
颈椎骨折分类:按损伤节段(1)寰枢椎骨折脱位(2)寰椎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3)枢椎齿突骨折及伸展型骨折(Hangman骨折)(4)C3-C7椎体骨折按损伤部位(1)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2)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附件骨折、脱位(3)一侧或两侧小关节交锁导致颈椎脱位(4)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挥鞭伤)按稳定程度(1)稳定性颈椎损伤①单纯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椎体前缘压缩不超过1/3,后纵韧带无损伤。
②椎体前缘失脱骨折③单纯椎板骨折④单纯棘突骨折⑤无移位的侧块骨折⑥单纯横突骨折(2)不稳定性颈椎损伤①颈椎屈曲压缩型骨折②泪滴样骨折③颈椎前脱位④颈椎爆裂骨折⑤颈椎后脱位【临床表现】颈椎损伤后,头颈枕部疼痛,活动受限,损伤部位有压痛。
脊髓休克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胸式呼吸消失;四肢迟缓性瘫痪,生理反射消失。
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上颈髓(C1-C4):累及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麻痹,同时因膈肌瘫痪造成呼吸困难。
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性瘫痪。
可伴有心血管症状。
中颈髓(C5-C7):累及躯干部位感觉平面;下肢痉挛性瘫痪;上肢迟缓性瘫痪。
下颈髓(C8-T1):累及躯干部位感觉平面;下肢痉挛性瘫痪;上肢可见爪形手。
诊断:根据严重外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可以明确诊断。
X线正侧位片不仅可以显示骨折,并能判断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必要时应行脊髓造影、CT或MRI,以明确骨折、椎间盘突出及脊髓损伤。
注意评估患者的生命征和脊髓损伤情况。
【治疗原则和方案】1.现场急救2.支持治疗:首先对患者的生命征进行评估,积极抢救患者生命。
呼吸困难者,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甚至机械通气。
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脊椎骨折。
3.保守治疗:稳定性颈椎骨折脱位、压缩或移位较轻者,可行保守治疗。
常用方法包括:卧床休息、枕颌带卧床牵引复位、颅骨牵引、Halo头胸固定架牵引等。
两种常用的颈椎骨折分型
1、爆裂骨折(Jefferson骨折)纵向负荷损伤导致四处骨折;两处位于后弓,两处位于前弓。
2、后弓骨折过伸性损伤;伴有齿状突和枢椎骨折。
3、粉碎骨折纵向负荷和侧屈力损伤;伴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较差的临床预后。
4、前弓骨折过屈性损伤。
5、侧块骨折轴向负荷和侧方屈曲应力损伤。
6、横突骨折撕脱性损伤。
7、下结节骨折颈长肌斯脱。
患椎轴向旋转半脱位和脱位Fielding分型
Ⅰ型:单纯旋转移位不伴有向前移位。
齿状突作为枢轴点;横韧带完整。
Ⅱ型:旋转移位伴向前移位3.5mm。
对侧面作为枢轴;横韧带缺损。
Ⅲ型:旋转移位伴向前移位超过5mm。
双侧关节向前半脱位。
横韧带和翼状韧带功能丧失。
Ⅳ型:少见;双侧关节向后半脱位。
Ⅴ型:(Levine&Edwards)完全脱位;极其罕见。
颈椎骨折属工伤几级
颈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在一些高风险的工作岗位上
更容易发生。
在工伤认定中,颈椎骨折属于几级工伤是一个备受关
注的问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的认定分为轻伤、中伤和重伤三个等级,而对于颈椎骨折的认定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评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颈椎骨折的情况。
颈椎骨折是指颈椎骨折裂或
骨折,可能会造成颈部疼痛、麻木、肌无力、甚至瘫痪等严重后果。
在工作中,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导致颈椎骨折,那么这种伤害就应该
被认定为工伤。
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对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颈椎骨
折通常会被认定为重伤。
根据条例中的规定,对于颈椎骨折这种严
重的损伤,一般会被认定为重伤,从而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这也意味着,颈椎骨折属于几级工伤的问题,通常会被认定为重伤,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最后,工伤认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
行评定。
对于颈椎骨折的工伤认定,除了考虑伤情的严重程度外,
还需要考虑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工作任务的性质等因素。
只有在这
些因素综合考虑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工伤认定。
总的来说,颈椎骨折通常会被认定为重伤,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但工伤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定。
希望雇主和劳工们都能够加强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权益。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其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颈部姿势不良、颈椎劳损、颈部受伤、颈椎退行性变等。
根据颈椎病的不同表现和病理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简述颈椎病的分型。
一、颈椎功能性疾病颈椎功能性疾病是指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但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颈部姿势不良、颈椎劳损、颈部受伤等因素引起的。
颈椎功能性疾病的特点是疼痛范围较广,可以在颈部、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出现。
疼痛程度不一,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长期存在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二、颈椎骨质增生症颈椎骨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
其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症的特点是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形成,这会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颈椎骨质增生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包括颈部劳损、颈部受伤、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等。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四、颈椎关节病颈椎关节病是指颈椎关节发生炎症、退行性变等病变,引起颈椎疼痛、颈部僵硬等症状。
颈椎关节病的特点是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
颈椎关节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五、颈椎脊髓病颈椎脊髓病是指颈椎脊髓发生病变,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此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颈椎骨折、颈椎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等。
其主要表现为上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颈椎脊髓病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治疗等。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分型较多,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颈椎的保健,并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颈椎骨折的观察与护理【关键词】颈椎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08-02颈椎骨折: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生产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和其它恶性事件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颈椎骨折在脊柱外科中很常见。
根据损伤稳定程度可分为(1)稳定型骨折:骨折较单纯,无韧带损伤和移位倾向,如椎体单纯挤压骨折,压缩不超过原椎体的厚度1/ 3;(2)不稳定型骨折:损伤较严重而复杂,均伴有韧带损伤和附近骨折,如椎体粉碎性骨折常伴有韧带断裂,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等多引起截瘫,其治疗和护理较为复杂。
我院通过中西结合,保守治疗和新型内固定物植入手术治疗,加上精心护理,使颈椎骨折病人最大限度上得到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命质量。
现将有关观察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1 例,男性35 例,女性6 例,年龄6-55 岁,平均36 岁。
其中单纯性颈椎骨折9 例,颈椎骨折伴脱位17 例,骨折后有15 例引起四肢瘫。
应用传统的中医保守治疗10 例,急诊手术15 例,抢救治疗其它多发性伤后再手术8 例,颅骨牵引后手术治疗8 例。
气管切开5 例,高位颈椎损伤10 例。
所有病人在恢复期以颈托固定3个月,保证骨折的融合和稳定,病人未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术后有2 例应激性溃疡,1 例肺脂肪栓塞,3 例下肢血栓经治疗后恢复。
2. 急救搬运工具: 搬运工具选用硬板担架或木板,不可用软担架或毯子被子等软物。
大小合适的颈托。
方法:搬运时应注意病人体位,决不能任意将病人四肢提起抬送,切忌用暴力强拉硬拖身体的某一部分,禁忌一人背送,这样可加重脊柱的畸形和脊髓神经的损伤程度,搬运时必须有1 人两手稳定病人颈部或用衣物放于颈部两侧稳定头部,最好带颈托搬运,搬运时让头颈胸在同一水平线,不可将头托起或旋转,以免加重损伤。
3.护理3.1 制定护理计划入院后根据病人年龄、身体状况、适应能力、骨折及神经损伤程度、医师所下医嘱、是否手术以及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以便护理有序,避免盲目性,要做到优良有效的高质服务,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经济费用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