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年度分析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45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范文最新推荐------------------------------------------------------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项目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导管操作事件1111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3221治疗错误事件5331医疗检查事件143方法/技术错误事件325其他事件353合计10121714(二)、2015年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上报科室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合计急诊科1113外一科2125内二科123五官科33内三科32229外三科22329外二科1315儿科11114内一科33281 / 4---------------------------------------------------------------范文最新推荐------------------------------------------------------ 妇产科11皮肤科13麻醉科11中医科11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三、改进措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护士自身要有安全意识,有一定的责任心,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实行双核对,反问式核对,采取两种以上方式核对患者的身份,有创操作要和患者双向确认无误后才能执行;另一方面,鼓励团队协作,在繁忙的工作中互相提醒,唤起有意注意,对护理人员来说,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时,必须在有意注意的状态下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护理任务。
(二)、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上午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护士长应从组织上重视人员配置的改善。
按卫生部优质护理要求,每名护士分管患者数应?8人,护士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护理患者,加强对患者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015年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例护理不良事件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例数科室数液体未全部输完给拔针 1 产科宫腔引流管滑脱 1 妇科降压药滴速过快 1 产科收费重复 1 手术室健康宣教不到位 1 妇科产妇晕倒 1 产科液体渗漏局部肿胀 1 产科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2015年第四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例,来源于临床科室,虽未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二、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病人费用没有专人操作,造成多收。
责任护士没很好的核对医嘱,使病人二次针刺,造成一定的痛苦。
2、理论学习不到位,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到位。
3、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未认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对于一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特别是新入院病人、产后、术后患者未及时进行评估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工作疏忽大意,导致产妇起床解手出现晕厥。
6、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病人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病人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侍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下半年度报告一、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下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起,来源于全院各个临床科室。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1、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护士查对不严,未认真查对液体容量配错液体;未认真查对针剂名称用错溶媒;患者识别错误,换错液体;发错口服药;未做好交接导致导尿管排除不及时;。
2、医嘱执行不认真: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医嘱漏执行;漏测血压;。
3、操作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导尿管固定方法不妥当导致压疮发生;留置尿管未妥善固定并预留一定长度导致管道连接处松脱;未及时观察皮试结果导致病人不满并投诉;。
4、沟通不到位:TAT皮试阳性史者要求病人第二日再来院做治疗时,未做好解释工作,且未观察本次皮试结果导致病人不满并投诉。
5、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对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病人情况不了解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6、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要进行“三查八对”,正确识别患者,药液配制后由第二人核对,保证在正确的病人身上使用正确的药物(包括液体容量、适宜的溶媒);各班之间认真交接,避免管道留置时间过长。
2、认真执行医嘱,特殊医嘱写在白板上提醒护士执行,专人带教新进护士,指导并督导其掌握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好工作从而避免遗忘。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规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
使用抗生素前询问过敏史及是否做过皮试,皮试后及时观察结果,无论是否用药都留观一定时间,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2015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报告为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今年我院医务科护理部共接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2件,每百张床为18.5件,其中医疗不良事件30件,IV 级事件(隐患事件)6件,III 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10件,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10件,Ⅰ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4件,护理事件77起件。
现将我院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汇总1.2015年医疗不良事件分类分级汇总表: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分布:事件名称分级例数(件) Ⅰ级Ⅱ级 Ⅲ级 Ⅳ级 医护安全事件 1 1 设备仪器使用事件 1 1 医疗沟通事件1 1 患者及家属依从性事件 1 1 治疗错误事件 1 1 医患双方冲突事件 1 1 其他事件 3 3 7 5 18 知情同意事件 1 1 信息传递错误事件 1 1 方法(技术)错误事件1 3 4 合 计4119630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情况4.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月份例数(件)月份例数(件)1月 1 7月 12月 2 8月 13月 6 9月 2 4月 6 10月 1 5月 3 11月 1 6月412月 2 合计30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上报情况二、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1.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情况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事件名称分级例数(件)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跌倒/坠床0 3 7 4 3 0 0 17 管路滑脱0 3 10 1 0 0 0 14 输液/输血反应0 8 3 0 0 0 11 用药错误0 3 2 2 1 0 0 8 非难免压疮0 3 3 0 0 0 0 6 锐器伤0 4 0 0 0 0 4 医疗材料故障0 2 1 0 0 0 0 3 投诉0 1 1 0 0 0 0 2 烫伤0 2 0 0 0 0 2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0 3 0 0 0 0 0 3 输液并发症 0 1 1 0 0 0 0 2 其他0 3 1 0 0 0 1 5 合 计0 22 40 10 4 0 1 772.护理不良事件类别分布如下图: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占比情况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月 份 例数(件)月 份 例数(件)1月 1 7月 7 2月 1 8月 11 3月 2 9月 12 4月 7 10月 10 5月 5 11月 5 6月1012月6合 计77跌倒/坠床, 17,22%管路滑脱, 14,18%输液/输血反应,11, 14%用药错误, 8, 10%非难免压疮8%锐器伤, 4, 5%医疗材料故障, 3,4%投诉, 2, 3%烫伤, 2, 3%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3输液并发症, 2,3%其他, 5, 6%跌倒/坠床管路滑脱输液/输血反应用药错误非难免压疮锐器伤医疗材料故障投诉烫伤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输液并发症其他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各月上报趋势图11275107111210562468101214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三、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严格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
2015年一季度护理缺陷、差错、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一)护理缺陷:1、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3.5%,体温单内容缺项,圆点大小、颜色深浅不一,不按要求绘制体温,连线未准确的连接;护理记录单整体感觉不整齐,字迹潦草,记录输入的药液及液体不整齐,总结或小结的双红线不直;对危重、一级护理病人护理要点、护理措施及阳性体征、功能锻炼等还不够了解,语言表述不清,只限于表面,不能正确的阐述病人的真实情况;一般护理记录有的与体温单上的不一致,体温单体现物理降温而护理记录上未记录物理降温的情况;术后的管道护理一般护理记录上未体现出来。
2、巡视病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仔细,如:病人液体输完拔针不及时导致回血至茂菲氏滴管,造成病人恐慌;吸氧病人氧气管脱落,穿刺针眼处肿胀,甚至穿刺针脱落,心电监护线路脱落等。
3、制度执行缺陷,如:三查七对或三查八对、岗位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欠缺、护患沟通不够导致病人不清楚治疗时间而耽误治疗或浪费药液,甚至对护士的信任度不高。
(二)一般差错:1、因查对不严,发现病人的输液药物与医嘱不一致未及时补回,第二天耽误病人的治疗时间。
2、肌肉注射未执行,给病人输错液体1例3、静脉用药观察不及时仔细造成大面积渗漏1例(三)护理不良事件:与病人大吵导致病人向上级投诉引起不良影响。
2例(四)整改措施:1、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积极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现存或潜在的问题2、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准确完整记录病情,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文书写能力,3、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各科室护士长及质控小组加强自查工作,4、加强患者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5、加强新进人员急诊急救知识的培训以及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
来苏卫生院护理部2015.3.30。
五官科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为进一步增强科室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质量。
现将本年度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本年度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共有2例:
一、2015年1-12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例数
二、配药、给药错误事件主要原因:
1.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未严格履行护理查对制度,未履行好岗位职责;
3.护士长及科内质控小组督查力度不够。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
2.护士长及科内质控小组加强质控力度;
3.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护理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4.认真履行各班岗位职责,强调小夜班和大夜班护士均需对输液巡视单、输液贴瓶单与药液进行核对;
5.护士配置药液及更换液体时均应认真核对,不可简化操作流程,如被发现操作中简化工作流程的按奖罚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成效评价
2015年1-12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趋势图
1
2
3
4
5。
2015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报告为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今年我院医务科护理部共接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2件,每百张床为18.5件,其中医疗不良事件30件,IV级事件(隐患事件)6件,III 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10件,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10件,Ⅰ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4件,护理事件77起件。
现将我院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报告如下:一、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汇总1.2015年医疗不良事件分类分级汇总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分布: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情况4.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上报情况二、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1.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情况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2.护理不良事件类别分布如下图: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占比情况月份例数(件)月份例数(件)1月 1 7月72月 1 8月113月 2 9月124月7 10月105月 5 11月 56月10 12月 6合计77三、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严格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违反护理操作规程,查对制度不严格,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2.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服务态度不好。
其中大部分不良事件均能从中发现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差。
医生没有树立良好的为患者服务思想,未能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未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3.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加强危急重症和医务人员本身技能医学知识的学习。
四、针对上述问题,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为加强我院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我院实施非惩罚、主动报告原则,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共上报102起,现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如下: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科室上报科室例数所占百分比上报科室例数所占百分比内一科22例21.6% 急诊科7例 6.9% 外二科18例17.6% 妇产科6例 5.9% 内二科17例16.7% 感染性疾病科5例 4.9% 外一科13例12.7% 重症医学科3例 2.9% 中医疼痛康复科10例9.8% 手术室1例1%一、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1、不严格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多数护士对陪护及呼叫器产生依赖,认为患者病情有变化、输液故障或其有需求都可以通过按呼叫器或陪护传达,从而巡视病房不及时,未能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个别护士在值班尤其是夜班时仍存在减少进病房巡视次数,或巡视时走马观花,未仔细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或认为新入院病人无大碍,未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导致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2、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工作随意性强,随意简化流程,如病人出院或转科、转床时未及时撤销床头卡、治疗卡,到下一位病人来时又只喊床号未喊姓名就很容易张冠李戴将前一位病人的治疗用在新病人身上。
3、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存在。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核对姓名或只单独核对病人姓名,未进行反问式核对,更换液体时未做到手腕带、瓶签、输液执行单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4、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未认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于一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特别是新入院病人、产后、术后患者未及时进行评估,工作疏忽大意,导致病人出现跌倒、坠床、烫伤;护理人员、护士长对安全风险排查意识有待加强,不能及时发现病区、病房物件的安全隐患,如储物柜边角锋利、天花板松动,导致患者家属使用储物柜时划伤;责任护士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对各类导管滑脱的注意事项未告知或告知不清,导致患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造成管路滑脱;对于烦躁、意识不清的患者约束不到位导致管道滑脱;护士对管道滑脱评估的预见性差,风险意识差。
2015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报告为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今年我院医务科护理部共接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2件,每百张床为18.5件,其中医疗不良事件30件,IV级事件(隐患事件)6件,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10件,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10件,Ⅰ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4件,护理事件77起件。
现将我院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报告如下:一、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汇总1.2015年医疗不良事件分类分级汇总表: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分布: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情况4.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月份例数(件)月份例数(件)1月 1 7月 12月 2 8月 13月 6 9月 2 4月 6 10月 1 5月 3 11月 1 6月412月 2 合计302015年度医疗不良事件上报情况二、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1.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情况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事件名称分级例数(件)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跌倒/坠床0 3 7 4 3 0 0 17 管路滑脱0 3 10 1 0 0 0 14 输液/输血反应0 8 3 0 0 0 11 用药错误0 3 2 2 1 0 0 8 非难免压疮0 3 3 0 0 0 0 6 锐器伤0 4 0 0 0 0 4 医疗材料故障0 2 1 0 0 0 0 3 投诉0 1 1 0 0 0 0 2 烫伤0 2 0 0 0 0 22.护理不良事件类别分布如下图: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占比情况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2015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三、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严格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违反护理操作规程,查对制度不严格,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2015 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为加强我院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现将我院2015 年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如下:一、2015 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护理不良事件共8 件: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次数你比率% 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次数男比率% 给药错误 1 12.5 皮试结果未记录 1 12.5延迟治疗 3 37.6 住院病人跌倒 1 12.5 患儿自行拔针 1 12.5 液体未输完提前拔针 1 12.5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输错液体、延迟治疗等。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漏抄医嘱,漏执行医嘱、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
3、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进行整点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导致病人跌倒。
4、护士责任心不强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工作表现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责任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如:给药错误,皮试结果不记录等。
5、护士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如:病人巡视,各种安全告知后,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的监管等。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1、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
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查对,发药后让家属签字,以利核对。
2、严格执行遵守“三查八对”制度,确保各项治疗及护理的准确无误。
科室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细化查对制度执行流程。
因为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3、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整点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对躁动病人科室应酌情应用安全约束带或床档防止坠床,悬挂安全警示卡,对身体虚弱病人活动有人搀扶,对输液病人加强巡视等,防止发生意外。
2015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分析第一篇:2015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分析2015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护理质量作为衡量医院护理水平、铸就护理品牌的金标准,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和工作内涵,而护理安全恰恰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石,“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正是形同蝼蚁之穴,会导致我院的护理质量及口碑毁于一旦。
2015年,我院共发生并上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21起,汇总分析如下:一、方法/技术错误事件(7起)1、未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捏造测量结果。
2、交接时未检查器械是否完好,清洗时发现器械损坏。
3、交接班不清,导致患者未使用输液泵进行治疗。
4、未及时巡视病房,导致患者理疗时间延长20分钟。
5、未认真查对配伍禁忌,导致患者所输液体出现反应。
6、制度落实不到位,实习生独自为患者推注药物时速度过快,导致患者不适。
7、未认真查对化验单及医嘱执行情况,导致患者少采一管血。
整改措施:1、科室组织召开护理人员会议,分析其发生原因,强调护理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日常培训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侥幸心理。
3、护士长应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以身作则,落实好工作任务。
4、护理部要进一步优化护理质量检查模式,重视工作效果和患者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科室,重点查看问题整改效果。
二、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2起)1、未认真查对医嘱,导致患儿服药剂量错误。
2、未认真查对医嘱,导致患者服药剂量错误。
整改措施:1、科室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查对制度,强调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培养其安全意识。
2、护士长和质控护士加强日常工作质量随机检查力度,尤其要杜绝此类护理治疗错误事件的再次发生。
3、高年资护士要以身作则,以高质量完成工作为目标;低年资护士要培养学习先进的态度,科室做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三、设备器械使用事件(2起)1、术后未认真清点器械数目,导致器械丢失。
2、对家属告知不到位,导致患儿测量体温时不慎将温度计咬碎。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2015年全年护理板块共计上报不良事件38例。
其中,器械安全17例,安全用药6例,职业暴露4例,跌倒/坠床4例,查对制度2例,意外拔管2例,输血反应2例,院内压疮1例。
一、全年护理上报不良事件各分类统计如下,具体明细情况见附表:2015年护理上报不良事件占比统计如下:查对制度5%其中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如下:护理不良事件类别不良事件数量不良率累计不良率安全用药 6 15.79% 15.79% 职业暴露 4 10.53% 26.32% 跌倒/坠床 4 10.53% 36.84% 查对制度 2 5.26% 42.11% 意外拔管 2 5.26% 47.37% 输血反应 2 5.26% 52.63% 院内压疮 1 2.63%55.26%合计21100.00%2015年各季度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对比如图:院内压疮输血反应3% 5% 一+ - 意外拔管--5%.2015年护理上报不良事件占比统计跌倒/坠床11%器械安全44%职业暴露11%安全用药16%■器械安全 安全用药 _职业暴露 跌倒/坠床 二查对制度 -意外拔管 输血反应 院内压疮2015年各季度护理上报不良事件例数对比|_ 一季度厂二季度|_三季度I四季度2015年各科室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对比如图:2015年各科室护理上报不良事件例数对比u内一科■内二科i_内三科■ I血透室n外一科■外二科u妇产科口ICU厂I门诊部□急诊科n手术室n供应室口支持中心二、重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重点护理不良事件占比统计如图:综合以上统计图表,全院护理板块上报不良事件中,器械安全事 件较多,应属于其他相关部门统一分析与处理,同时大多均属于预警 事件,在护理人员操作前已经发现存在问题,未使用于患者身上,未 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2015年度护理安全类不良事件共计21例,根据“二八法则”其中 占比最高的是患者安全用药、护士职业暴露、患者跌倒 /坠床以及查对 制度落实,几项占比共计为80%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分析 如下:(1) 患者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