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四讲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二)
- 格式:ppt
- 大小:445.01 KB
- 文档页数:42
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相对而言,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波动的汇率。
当供过于求时,汇率就下浮; 求过于供时,汇率就上浮。
1973年2月12日,美国宣布美元贬值10%,接着各国货币不再与美元维持固定比价而实行浮动汇率。
从此,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就成为历史的陈迹。
1978年4月1日起生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次修改的协定,正式取消关于固定汇率制的条款,而代之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此宣告了战后固定汇率制的结束和浮动汇率制的实行。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的类型有:以政府是否干预区分,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以汇率浮动的方式区分,可分为单独浮动和共同浮动。
基本信息中文名浮动汇率制度外文名Floating Exchange Rates实施时间1978年4月1日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对应汇率简介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
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及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政府任作凭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采取任何措施。
管理浮动:政府采取有限的干预措施,引导市场汇率向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浮动。
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浮动。
特点一,汇率浮动形式多样化,包括自由浮动、管理浮动、盯住浮动、单一浮动、联合浮动等。
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并不是纯粹的自由浮动,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会对汇率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
三,由于汇率的变化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因此浮动汇率比固定汇率波动要频繁,而且波幅大。
四,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汇价成为汇率制度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