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 擂茶与凉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擂茶是一种传统的饮品,有着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首先,擂茶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擂茶中的茶叶和各种坚果、籽类等成分含有丰富的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擂茶中的茶叶和其他成分还含有一些鞣酸和苦味物质,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
其次,擂茶有助于补充营养。
擂茶中加入的各种坚果、菜籽、豆类等食材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擂茶中的茶叶富含抗氧化物质,对抗自由基,有抗衰老作用。
此外,擂茶还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血脂。
擂茶中的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和多酚等物质,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此外,擂茶中的坚果、籽类食材富含健康脂肪,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最后,擂茶还有助于提神醒脑。
擂茶中的茶叶含有咖啡因等成分,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使人精神焕发。
同时,擂茶中的一些坚果类食材如杏仁、核桃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也有助于提供能量,增强体力和精力。
综上所述,擂茶具有改善消化功能、补充营养、调节血糖和血
脂、提神醒脑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擂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饮用,以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
擂茶活动感想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擂茶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擂茶文化,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擂茶的技艺,更深刻领略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起初,我对擂茶并不了解,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茶道表演。
但是当我真正融入其中,亲身体验擂茶的过程和感受到茶香的韵味时,我才发现擂茶活动并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演,更是一种向人们传递茶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形式。
在擂茶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擂茶,更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擂茶的过程并不简单,首先要准备好茶具和茶叶,然后用擂棒在石磨上擂制茶叶。
在擂的过程中,需要有节奏地擂击,力度要适中,以免破坏茶叶的质地。
同时,需要一边擂一边唱歌,以增添擂茶的乐趣和魅力。
在擂的过程中,茶香四溢,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而在擂茶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结合舞蹈、歌唱等形式进行表演,增添了擂茶活动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让人们在擂茶的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除了擂茶的技艺,我们还学到了茶道表演中的一些礼仪和习俗。
在擂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礼仪,尊重茶叶和茶具,尊重茶文化,这也是擂茶活动的一种教育和宣传。
此外,在擂茶活动中,我们还能够结识到许多茶友,一起分享茶文化的乐趣,增进了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参加擂茶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擂茶不仅是一种茶道表演,更是一种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擂茶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擂茶的技艺,更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和参与擂茶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擂茶制作方法概述擂茶,即将多种食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
它是一道传统的客家菜品,也是一种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
擂茶的制作方法简单,食材多样,口感独特,值得一试。
食材准备以下是制作擂茶所需的主要食材:•绿茶叶:50克•花生:50克•白芝麻:30克•瓜子仁:30克•薏仁:30克•葵花籽:30克•板栗:30克•芝麻糊:适量•红糖:适量•盐:适量制作方法下面是制作擂茶的详细步骤:1.准备食材:准备好所需的各种食材,将花生、白芝麻、瓜子仁、薏仁、葵花籽、板栗分别炒熟备用。
2.研磨茶叶:将绿茶叶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
将茶叶粉末倒入碗中备用。
3.研磨食材:将炒熟的花生、白芝麻、瓜子仁、薏仁、葵花籽、板栗分别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末。
4.调配擂茶:将研磨好的食材粉末依次加入碗中的茶叶粉末中,搅拌均匀。
5.添加调味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芝麻糊、红糖和盐,搅拌均匀。
6.完成擂茶:将擂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轻轻拍实。
食用方法擂茶可以用热水冲泡,也可以用凉开水搅拌均匀后饮用。
对于喜欢甜味的人,可以在擂茶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糖浆。
此外,擂茶还可以与面食、饭菜搭配食用,增加口感和营养。
健康益处擂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具有以下益处:1.营养丰富:擂茶中的食材包含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2.提高免疫力:擂茶中的绿茶叶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3.促进消化:擂茶中的花生、薏仁等食材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减少便秘问题。
4.控制血糖:擂茶中的红糖可以提供能量,但其糖分释放相对较稳定,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5.降低胆固醇:擂茶中的花生、板栗等食材富含健康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脏健康。
注意事项在制作和食用擂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食材新鲜: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食材,确保食品安全和口感。
•适量摄入:擂茶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应该适量摄入,不宜过量食用。
擂茶的做法
擂茶,制作简便,清香可口,且因配料不同,分别具有解渴、清凉、消暑、充饥等效用。
经济而又实惠。
制作方法:制作擂茶时,一般是把苦刺心先擂,擂碎后下一把生芝麻,擂了一下后,有个地方要注意一下,就是不能把芝麻擂得太烂,这样吃起来比较有口感,有嚼劲,再下点炒熟的花生米,也不能擂太烂,再以开水冲,用盖子焖5分钟,这时打开盖后有香飘四溢的擂茶味道,然后摆10个碗,每碗乘一碗擂茶水,先放两把炒米,再放一汤勺熟芝麻,和10几颗熟花生米,泡2分钟,就能喝了,但喝擂茶有个讲究,一定要用一支快子喝擂茶,这样才能显示出喝擂茶的特色
若当药用,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
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
4.所用配料,因用途而异。
若当药用,除加入一些青草药外,一般用一些花生米、绿豆、黄豆及其他豆子。
若招待客人,需加入米粉条、地瓜粉条、豆子、花生米、杂豆等。
不论哪种食用,都要加一些葱、蒜、韭菜等香料。
我们在广州住,想吃家里的特色,不知道哪里有卖,后来朋友介绍在淘宝网购,如果大家想买到家乡特色,推荐去淘宝搜道嘉嘉旅游商品店购买,我是在那里买过的,感觉特别好,吃了家乡的特产,回味无穷,为家乡的特产感到骄傲。
擂茶的功效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谈事情从酒桌上转移到了饭桌,有些老年人为了让年轻人修身养性而去学习茶道,茶文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茶有很多种,人们熟知的红茶、绿茶,最常见的就是电视广告里天天播放的各种茶广告。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擂茶以及擂茶的功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擂茶的功效擂茶是一种特色食品,它一般是由大米、花生、绿豆、茶叶、生姜等为原料,然后用擂钵将其捣烂成糊水,用开水冲,再加上炒米,清香可口的擂茶就做成了。
那擂茶有什么功效?擂茶只当作一般饮品。
若当药用,有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
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
据验证,擂茶具有祛热解暑,驱寒健脾,疏肝理肠,润肠通便,补肺益气,助脾长肌,理气调中,止咳化痰,通血脉,提神醒脑,清肝明目,滋阴壮阳之功效,且具有养颜保健,风味独特,老少皆宜,饮用方便等特点,为桃花源特产旅游纪念品品牌,是居家,旅游,馈赠待客之珍品。
擂茶还有多种用途,如在茶中加入少许胡椒,便起温中散寒之作用,对胃寒体弱、夜尿频密者有神效。
二、擂茶的做法擂茶与我们普通喝的茶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所以它的做法也比较特殊。
擂茶,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
“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钵。
前者取一根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等,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
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
擂茶其实不全是茶叶,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清明前的山梨叶、大青叶(不分季节)、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
擂茶擂者,研磨也。
擂茶,就是把茶叶、芝⿇、花⽣等原料放进擂钵⾥研磨后冲开⽔喝的养⽣茶饮。
擂茶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分布。
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有:湖南的桃源、临澧、安化、桃江、益阳、凤凰、常德等地,⼴东省的揭西、清远、英德、陆河、惠来、五华等地;江西省的赣县、⽯城、兴国、于都、瑞⾦等地;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西的贺州黄姚、公会、⼋步等地;台湾的新⽵、苗粟等地。
另外,在江西省丰城市下辖的荷湖、罗⼭、蕉坑、铁路、洛市、秀市等地(即当地所称的河东地区),也有擂茶的习俗,不过⾄今不清楚其流传的开始时间。
折叠桃花江擂茶桃花江的擂茶是桃花江独具风味的茶俗。
擂茶的制作相当讲究,必需备有陶制擂钵、擂钵架、擂茶棒。
擂茶时,先放茶叶,茶叶擂烂后,再放炒⾹的芝⿇、花⽣、绿⾖、⽣姜、⽩糖等⾷材。
将以上⼏种原料擂成糊状后,再⽤凉开⽔凋匀,⼀碗碗盛来饮⽤。
有的⼀边喝擂茶,⼀边还摆上⾃制的茶⾷,如油炸红薯⽚、炒黄⾖、炸巧果⽪、爆⽶花、酸⼑⾖、辣椒萝⼘等。
[6]喝桃江擂茶,还有摆"碟⼦"的习惯。
古⾹古⾊的⼋仙桌上,⼀般都要摆上⼋只"碟⼦",有枯⾹的壳花⽣、焦⾹的油炸红薯⽚、滚壮的番⽠⼦、⾹酥的巧果⽚和紫⾊的洋窝……都是⼀些⾃家制作、开胃可⼝的绿⾊⾷品。
桃江⼈除了婚丧嫁娶等喜庆⽇⼦举⾏⼤型的擂茶会以外,平⽇⾃家⼈在⼀起也天天喝擂茶,⼀般⽤来充当中午饭。
由于桃江⼈常年喝擂茶,加⼯擂茶是桃江地区家庭主妇的主要任务之⼀。
折叠⼟家擂茶现场擂制⼟家擂茶⼟家擂茶,主要分布在湘、黔、川、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家族的⼀种特产,由⼟家五⾕杂粮:⼤⽶、⽣姜、芝⿇、⼤⾖、花⽣、⽟⽶等辅以茶叶为原料在特制的擂钵中擂制⽽成,具有营养丰富、健康养⾝和健胃养颜等诸多功能,是热情好客的⼟家、苗族⼈款待客⼈和馈赠的最佳之品。
"海碗⾥观⾊,茶杯⾥品味,⽊碟⾥闻⾹,肚⼦⾥回味";这是我们⼟家的特产--⼟家擂茶,请品尝。
茶文化 || 民俗之擂茶擂茶这一习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
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
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
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
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
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广东省的揭西、陆河、清远、英德、海丰、汕尾、惠来、五华等地;江西省的赣县、石城、兴国、于都、瑞金等;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黄姚、公会、八步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湖南的安化、桃江、益阳、凤凰、常德等地。
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
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非客家擂茶两大类。
比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陶制的擂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
广东的清远、英德、陆河、揭西、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内壁有纹路的擂茶陶盆)擂成粉末后,依次加上熟花生、芝麻后旋转研捣,再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
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
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山楂木做的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
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
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
湖南的桃江擂茶是芝麻和花生为主,放入碾钵里擂碎,后用白开水冲泡,再放点白糖。
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气扑鼻,入口滑溜柔润、甜爽。
制法大致和桃源相同,只是在吃法上各有不同。
桃江擂茶一般放糖,成为“甜饮”;而桃源擂茶则放盐,大多为“咸食”。
桃江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说喝擂茶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
一、活动名称:擂茶活动二、活动目的:通过擂茶活动,让幼儿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学习茶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进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三、活动对象:3-6岁幼儿四、活动准备:1.准备擂茶的材料:绿茶叶、花生、芝麻、松子、桂花、冰糖等原料2.准备石磨或擂钵等擂茶工具3.准备茶具和饮品杯4.准备茶文化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料五、活动步骤:1.导入:播放茶文化的或音乐,引导幼儿了解擂茶的起源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老师向幼儿介绍擂茶的原料和制作方法,让幼儿初步了解擂茶活动的过程。
3.分组: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每组设一名小组长,分工协作进行擂茶制作。
4.动手制作:老师和助教指导幼儿按照制作流程,依次往石磨中放入绿茶叶、花生、芝麻、松子、桂花等原料,并加入适量的冰糖,然后让幼儿利用擂杵擂制。
在擂制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并对擂茶进行感官体验,让他们感受擂茶的香气和口感。
5.倾听茶音:在擂制过程中,播放优美的茶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和擂茶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6.品尝:擂茶完成后,老师将擂制好的茶倒入茶具中,让幼儿围坐一起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讨论擂茶的味道和口感,培养他们的品茶习惯和鉴赏能力。
七、活动总结:通过参与擂茶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茶文化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还增进了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茶的魅力,从而培养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八、活动延伸:1.饮用擂茶之后,老师可邀请家长一同参与,以擂茶为契机,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2.在活动后续,老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茶文化知识比赛,增进幼儿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3.在平日的教学中,老师可通过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引导幼儿提高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爱如擂茶,需要悉心呵护,茶如幼儿,需要精心教育。
通过擂茶活动,幼儿在感受茶文化魅力的也得到了教育的意义与滋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客家擂茶历史渊源有关擂茶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引张缉《广雅》曰:“荆、巴间釆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
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
”所谓芼者,就是把这些调料和茶混合在一起,搅拌成羹汤一样后再饮用。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人们是将茶叶捣碎研为末状;在茶末中或加米、或加姜葱,煮成粥状物一起食用。
现今的擂茶粥跟记载中是一样的食法,这也可能是历史上有关擂茶粥雏形的最早的描述。
没有蒸青技术,更没有炒青工艺,除采用比较原始的晒干方式之外,没有较好的储存茶叶方法,采茶后加入米膏等物一起制茶饼,使茶叶水分变少,可以较长时期保持茶的原味;将茶叶捣末,可以全部食用,充分吸收茶叶营养;茶叶与葱、姜等共煮,可以看出此时期茶叶仍然不是纯粹的饮料,而是作为药用与其他食物煮饮的遗留。
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它起源于黄河以北。
虽然擂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俗,但“擂茶”一词,却是在宋代才见诸史料。
北宋耐得翁《都城记胜·茶坊》记载:“冬天兼卖擂茶”。
南宋袁文所撰《瓮牖闲评》也提到:“余生汉东,最喜啜擂茶,闲者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啜此,则煮以相饷,其法用茶芽盏许,入少芝麻,沙盆中研烂,量人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擂茶者。
自晋盖有之矣! ”其实,袁文的话只说对了一半,他所说的擂茶,就是擂茶中的香料茶,并非茗粥,而茗粥饮用之始,亦非起于两晋,而是最迟到东汉就有了。
之后吴自牧《梦梁录·茶肆》也出现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宋人的这些饮茶习俗后来都逐渐融入以盐姜茶为主要内容的擂茶之中,从而极大丰富了擂茶的物质内涵。
到了南宋,擂茶、七宝擂茶、葱茶、绣茶等多种擂茶品种便正式进入了京城市场,成为大众喜爱的日常饮料。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客家擂茶真好喝大班社会教案:客家擂茶真好喝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喝擂茶是客家人的传统习俗。
2、让幼儿初步学习制作客家擂茶。
3、通过让幼儿闻闻、尝尝、做做,体验制作擂茶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擂茶的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幼儿初步学习客家擂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擂棍的使用教学准备:1、擂茶工具: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由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擂棍;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勺子等(四套)擂茶的用料:茶叶、芝麻、花生等(四套),记录表四份2、事先擂好的擂茶3、课件(制作擂茶的过程)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育理论依据: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因此让幼儿动手做擂茶,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过程:一、闻一闻,尝一尝,引起幼儿对制作擂茶的兴趣。
(第一课时)1、出示准备好的擂茶,并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道特别好喝的茶,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擂茶,你们喝过擂茶吗?(幼儿自由讨论)2、现在老师请你们来品尝一下老师制作的擂茶,看看味道如何?(分发擂茶)(1)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清香味)(2)尝一尝,感觉怎么样?(很清爽,喉咙很舒服等)3、你们想知道好喝的擂茶是什么人发明的?擂茶是怎么做成的?二、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客家爱擂茶的文化习俗。
1、放多媒体课件,(一个客家装扮的客家女人在擂擂茶,旁边放有芝麻、茶叶等材料)看完后提问:这个阿姨为什么这样打扮?她在干什么呀?(先让幼儿说,再老师说)小结:擂茶是客家人发明的,古时候客家人就喜欢用芝麻、茶叶放到擂钵里用擂棍来回地擂,然后放入开水,发现很好喝,后来就用擂茶来热情招待客人,客人都很喜欢喝,慢慢地客家人就形成了喝擂茶的习俗了,有什么重大的节日和活动客家人都喜欢献上擂茶,表示欢迎客人的到来。
提问:客家人是怎样做擂茶的?什么时候喜欢做擂茶?三、介绍客家擂茶的用处。
幼儿园擂茶教案:茶礼仪一、教案背景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早期的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茶礼仪作为茶文化的核心,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通过擂茶教案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幼儿园学生的礼仪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案目标1.了解茶文化及其历史渊源;2.熟悉茶礼仪的基本流程;3.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社交能力。
三、教案内容1. 茶文化与历史渊源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讲解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茶礼仪的基本流程茶礼仪是人们在茶道活动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具有独特的仪式感和社交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教授幼儿茶礼仪的基本流程:•准备阶段:准备好茶具、干净的水和茶叶,将茶具摆放整齐。
•洗茶具:使用清水将茶具清洗干净,展示出对茶具的爱护和尊重。
•蓄水煮茶:将清水烧开,倒入茶壶中,等待片刻使茶壶变暖。
•注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倒入热水,等待片刻使茶叶展开。
•倒茶:根据茶壶的不同形状和倾斜度,倒出茶汤,注意保持茶香和茶色的平衡。
•送茶:将泡好的茶倒入茶杯,轻轻端起茶杯,递给他人,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关爱。
•品茶:用心享受茶的香气和味道,感受茶的变化和旅程。
•谢茶:品尝之后,对茶杯和茶叶展示感激之情,感谢茶的馈赠。
3. 礼仪意识的培养茶礼仪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社交能力。
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幼儿的礼仪意识的形成:•观摩:观摩茶艺师表演茶礼仪,让幼儿了解标准的茶艺表演,并从中学习茶礼仪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模仿:让幼儿模仿茶艺师的动作和姿势,慢慢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实践:让幼儿亲自实践茶艺,通过多次的实践,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茶艺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扮演茶艺师的过程中体验茶文化的魅力,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擂茶的历史介绍擂茶,盛行于汕尾市和揭阳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区,是旧时隆重而又经济地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擂茶的历史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介绍具史料记载,在宋朝时即有擂茶。
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
而且其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传承。
现今在大陆福建省宁化县,广东省陆丰县、陆河县、揭阳县,江西省,湖南省,及台湾省新竹,桃园,台北,花莲,台中县东势,高雄美浓...等地的客家庄仍然保留这种美味文化。
尤其以新竹县,湖口、竹东、北埔等地,于台湾光复时期,随政府由大陆迁台的那群客家人更是道地的原味,当年虽然随着战乱及贫穷,但那群客家人从大陆来台时依然不忘每天必用之吃饭工具『擂钵』,至今仍有老一辈的仍宝贝着他的吃饭工具保存至今。
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历史上的闽南茶叶国际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滥觞,造就了今日闽南诸神杂居的局面。
但相对于鼎盛的烟火,茶叶才是这一区域真正的信仰所在。
它关乎生计命脉,衍生世风民俗,交织出宗族亲情的网络,由此打造一个氤氲的世界。
不管闽南人走到哪里,闻到茶香便找到了归属。
闽南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一位来到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写道:“在中国,茶同盐一样是国王的课税品,所到之处都在贩卖,并且有苦味,注汤饮用。
”但茶叶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则在几个世纪之后的宋元时期,一箱箱的茶叶经由“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南亚和欧洲的港口。
17世纪初,扮演“海上马车夫”角色的荷兰人及其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掀起了欧洲商人来福建采购茶叶的'浪潮。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从哥伦布到工业革命的三百年间,三种跨洲贸易盛行一时:一是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贸易;二是美洲所产的金、银大量出口到欧洲、亚洲;三是致瘾性食物(茶叶、咖啡、巧克力等)日趋旺盛的贸易。
幼儿园导火线——擂茶活动教案幼儿园导火线——擂茶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擂茶的起源和作用。
2.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制作擂茶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擂茶的由来和作用。
2.制作擂茶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擂茶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难点:1.让幼儿了解擂茶的起源和作用。
2.让幼儿掌握制作擂茶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途径:1.图片、视频资料解说。
2.亲身实践制作擂茶。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擂茶、其起源和作用。
2.制作擂茶(35分钟)2.1 准备工作教师分配队长,由队长选择自己的“工人”,队长负责分配任务。
团队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制作擂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传统的擂茶工具包括擂盅、木槌、白砂糖、绿茶叶、水、竹筷等等。
2.2 制作过程① 首先,队长分配任务,让队员分别制作白砂糖、绿茶叶等等。
② 然后,队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做好准备,开始切碎茶叶、研磨白砂糖。
③ 再然后,队员把茶叶和白砂糖放进擂盅里,用木棒将它们搅拌均匀,将茶叶、糖搅打成茶汁。
④ 最后,队员们互相品尝、分享并评判自己制作的擂茶。
3.总结(5分钟)教师让队员交流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评价1.调查问卷:让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填写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参与体验。
2.小组讨论:让不同的小组看看谁能制作出最好的擂茶,并就制作过程、口感等方面进行讨论。
七、安全提示1.擂茶活动需要小组合作,需要有足够的成年人在场协助。
2.教师需要向每个孩子分配任务并保证孩子们使用工具的安全。
3.擂茶活动中,孩子们需要注意防止烫伤、烧伤和绊倒等危险情况。
八、家园联系1.向家长发送一封信,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鼓励孩子们在家模仿制作擂茶。
2.让家长在孩子制作擂茶时协助,提供材料和设备。
3.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品尝擂茶,享受本次活动带来的乐趣。
第十周擂茶与凉茶
一、活动目的
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保健的广府凉茶和古朴的客家雷茶,将更加丰富同学们对茶文化的认识,体验茶生活的快乐,同时让茶文化更好的发展!
二、活动主题
感受广凉的时尚,体验客擂的古风
三、活动时间
2013年5月3日19:30-21:00
四、活动地点
宪梓407
五、活动流程
1.广氏凉茶及客家擂茶的讲座及提问(30分钟)
2.游戏:镜子效应(10分钟)
规则:2位参赛者其中一位作为镜子,当主持人说出一个动作时,参赛者要做出该动作,而充当镜子的参赛者则要做出与其相对的动作,犹如对方在照镜子,任意一方出错或反应较慢者被淘汰。
3.擂茶解说及表演(15分钟)
4.社员表演,工作人员进行演后纠正(30分钟)
5.社员写心得(一句话作为感受)(5分钟)
六、活动人员安排
i.前期阶段
(1)提前一星期召开会议,商讨活动事项。
(2)秘书部提前申请课室,发微博及飞信通知社员参加活动,并安排人员
向社员逐个发通知。
(3)宣传部写小黑板的宣传语,发给组织部。
(4)组织部安排人员于生科院12级学生宿舍楼放置小黑板进行宣传。
(5)财务部向秘书部做经费报告,并购买活动所需礼品和一次性杯子。
ii.进行阶段
(工作人员提前1小时到课室,进行活动准备。
)
(1)外联部负责带水、煮水和维持秩序。
(2)茶艺部带擂茶所许的相关工具及茶叶,进行擂茶表演。
(3)组织部和宣传部布置课室。
(4)秘书部负责签到。
(5)网络通讯部确保多媒体的顺利进行,负责拍照,写通讯稿。
(6)财务部负责发便利贴和小礼品,经费统计。
iii.后期阶段
活动结束,工作人员拍照留念,清理现场,确保一切正常后,关门关灯后离开。
七、经费预算
礼品+一次性杯子+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