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科学幻想之父》(冀教)
- 格式:docx
- 大小:45.12 KB
- 文档页数:3
《科学幻想之父》习题1一、基础过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刊登.()舡.鱼()儒.雅()由衷.()2.我会组词。
登()纳()幻()熔()刊()潜() 3.根据课文填空。
凡尔纳是世界闻名的(),也是一个未来事物的()。
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他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的飞机早();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创造了();凡尔纳最有的小说是《》。
那些后来受到启发的科研先行者们都由衷的称赞他——凡尔纳是科研路上的领路人,当之无愧的()。
二、综合训练1.我会造句不但……而且……。
如果……就……。
2. 我会扩句。
(1)凡尔纳是一名作家。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小说。
3. 我会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
()(2)层出不穷的表露,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三、拓展应用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打伞的女孩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
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
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
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
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生活呀。
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
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
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25 科学幻想之父
一、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生机()()()()不绝莫名()()
枝繁()()颤颤()()妙趣()()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达到容量的极点②满足③全④骄傲
1.他从海鲜市场回来以后,被弄的满.身的鱼腥味。
()
2.这次考试他取得了第一名,但他一点也不自满.。
()
3.爸爸对我的表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4.葵花籽颗颗像小钢炮一样结实,饱满.的可爱。
()
三、根据课文填空。
凡尔纳是世界闻名的(),也是一个未来事物的()。
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他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的飞机早();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创造了();凡尔纳最有的小说是《》。
那些后来受到启发的科研先行者们都由衷的称赞他——凡尔纳是科研路上的领路人,当之无愧的()。
一、生机勃勃络绎不绝莫名其妙枝繁叶茂颤颤巍巍妙趣横生
二、③④②①
三、作家设想者电视有声传真半个世纪潜水艇气球上的星期五科学幻想。
《科学幻想之父》
1.抄写下列词语。
儒勒·凡尔纳潜水艇熔岩流刊载
舡鱼号由衷当之无愧妙趣横生摩天大楼
2.用下列词语造句。
不但……而且……
如果……就……
耐人寻味……
当之无愧……
3.根据课文填空:
凡尔纳是世界闻名的(),也是一个未来事物的()。
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他在()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的飞机早();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创造了();凡尔纳最有预见性的小说是《》。
那些后来受到启发的科研先行者们都由衷的称赞他——凡尔纳是科研路上的领路人,当之无愧的()。
4.熟读课文。
5.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以空间想象为主题。
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能给人以启迪。
第1 页共1 页。
儿童文学题及答案1.体现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充满“亲切温馨”或“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的儿童文学作品,呈示的是儿童文学的()。
A.自然母题B.成长母题C.爱的母题D.顽童母题【答案】C2 一般认为,1818 年的《弗兰肯斯坦》是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
A.凡尔纳B.威尔斯C.阿西莫夫D.玛丽·雪莱【答案】D3.《苦儿流浪记》的作者是()。
A.伊迪丝·内斯比特B.冰心C.埃克多·马洛D.马克·吐温【答案】C4.英国作家巴里创造的一个永不长大的童话形象是( )。
A.温尼·菩B.长袜子皮皮C.小王子D.彼得·潘【答案】D5.创作了荒诞神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游记》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 )。
A.科洛迪B.米尔恩C.王尔德D.卡洛尔【答案】D6.下列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的是()。
A.《海的女儿》B.《丑小鸭》C.《灰姑娘》D.《木偶奇遇记》【答案】C《海的女儿》、《丑小鸭》属于安徒生的童话;《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作品。
《灰姑娘》选自《格林童话》。
7.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寓言进入繁荣时期。
当时出现的一部短小精悍.活泼有趣的寓言集一直流传至今,《狐狸和葡萄》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这部寓言经典是()。
A.莱辛寓言B.伊索寓言C.拉·封丹寓言D.克雷洛夫寓言【答案】B8.儿童诗《小小的船》的作者是( )。
A.叶圣陶B.冰心C.田地D.刘大白【答案】A9.我们常见的跳绳歌.踢毽歌.拍手歌属于典型的( )。
A.知识性儿歌B.教育性儿歌C.游戏性儿歌D.实用性儿歌【答案】C游戏歌既能与儿童游戏动作相协调,又强化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
10.下列童话故事不是选自《伊索寓言》的一项是()。
A.《乌鸦喝水》B.《丑小鸭》C.《龟兔赛跑》D.《农夫和蛇》【答案】B《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11.“狼外婆”的形象类型是()。
A.凶狠狡诈的形象类型B.思笨狂妄的形象类型C.心狠手毒的形象类型D.思蠢滑稽的形象类型【答案】A12.《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是出自()。
《科学幻想之父》习题2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潜.水(qiǎn qián)熔.岩(yóng ròng)舡.鱼(chuán huán)无愧.(guǐ kuì) 收纳.(nèi nà)载.重(zǎi zài)2.根据课文填空。
(1)儒勒·凡尔纳代表作三部曲是《》、《》、《》。
(2)儒勒·凡尔纳作品中的科学幻想至今实现的有()、()、()。
3.辨字组词堕()坠()惩()逞()籍()藉()镶()壤()4. 学习了《科学幻想之父》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二、综合训练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生机()()()()不绝莫名()()枝繁()()颤颤()()妙趣()()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达到容量的极点②满足③全④骄傲(1)他从海鲜市场回来以后,被弄的满.身的鱼腥味。
()(2)这次考试他取得了第一名,但他一点也不自满.。
()(3)爸爸对我的表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葵花籽颗颗像小钢炮一样结实,饱满.的可爱。
()三、拓展阅读敬重卑微(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科学幻想之父》教案冀教版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索桥的故事》教案北京版【教材分析】《索桥的故事》是作家巴金去都江堰参观时有感而发写的一篇散文,通过介绍索桥及讲述索桥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敬意。
可以说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来赞美人物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写出课文提纲。
2.搜集“安澜桥、都江堰”等课外资料,进一步了解文章中讲述的有关索桥的故事。
3.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语句和课文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5.让学生感受有关索桥的感人故事,使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6.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在对故事的学习领悟中使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教学难点】1.体会都江堰工程与索桥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2.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感悟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文字资料、都江堰、安澜桥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安澜桥、都江堰”的信息及巴金的信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索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他们不知道索桥在什么地方,不知道索桥什么样子,不知道索桥的重要作用,更不了解索桥的故事。
为此,在课前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包括索桥、都江堰、鱼嘴、二王庙、何氏夫妇等等。
因为资料的内容比较多,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激情导课1.“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没有索桥前,流传于百姓间的一句话。
清朝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
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
《科学幻想之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儒勒·凡尔纳的经历和主要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大胆进行科学幻想的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受凡尔纳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幻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预习作业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儒勒·凡尔纳其人。
可以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名人名片”。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理解新词。
3.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凡尔纳的有关作品。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师生交流)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关于“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简单交流“凡尔纳”资料。
)二、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带着探究性的心理认真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2.交流阅读收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交流活动可以围绕这样的一些话题展开:(1)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对凡尔纳知多少?(2)作者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哪些内容?三、深入研读课文1.出示“中心话题”小组交流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科学幻想之父”?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读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要求: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要注意表达的有理有据。
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
预设1:(1-3自然段)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了解了关于凡尔纳的哪些内容?第一段,凡尔纳“跑过了很多的地方”。
《科学幻想之父》学案1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了解科学幻想家凡尔纳一生的作品及他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的故事,感受凡尔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
二、学习重点1. 感受凡尔纳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幻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学习难点1. 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导学问题1.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海底两万里》呢?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2.你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关于“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本课的生字较多,一定要读准字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
4.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对凡尔纳知多少?5.作者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哪些内容?6. 再次迅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科学幻想之父”?7.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8.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你对凡尔纳的认识。
9.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0.你最喜欢凡尔纳书中的哪件仪器、工具为什么?11.你有自己的科学幻想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12.把你自己的科学幻想画下来,给大家展示并讲解。
13.共同制作凡尔纳名人卡五、参考资料1.儒勒凡尔纳生平1828年2月8日,儒勒·凡尔纳生于南特费多岛,父亲名叫皮埃尔·凡尔纳,是一名诉讼代理人;母亲名叫索菲·阿洛特·德·拉菲伊。
1849年取得法学业士学位。
写下大量剧本。
与小仲马结为朋友,创办“光棍十一人”晚会。
1850年6月12日,《折断的麦秆》首演,这是他第一部出版并上演的剧本。
与南特音乐家阿里斯蒂德·伊尼亚尔结为知交,为后者写了一些喜歌剧小册子。
写成《吉里迪恩和吉迪恩里》。
获法学学士学位。
1851年最早的两篇小说在布雷东·皮特尔-谢瓦利埃主办的《百家文苑》发表:《墨西哥的幽灵》和《乘气球的一次旅行》。
大学儿童文学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幼儿文学的服务对象是( )A)0~3岁的幼儿B)3~6岁的学前儿童C)6、7岁~11、12岁的儿童D)11、12岁~15岁的少年答案:B解析:2.[单选题]《小熊拨牙》的作者是( )A)柯岩B)叶永烈C)高士其D)任德耀答案:A解析:3.[单选题]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是( )A)《格林童话》B)《一千零一夜》C)《稻草人》D)《草房子》答案:C解析:4.[单选题]《煎饼帽子》的作者是( )A)林格伦B)贝洛C)凯瑟琳D)艾斯库迪叶答案:C解析:5.[单选题]幼儿文学中的句式适合多用( )A)简单句B)复合句C)关联句D)重复句答案:A解析:6.[单选题]寓言的灵魂是( )A)故事性答案:D解析:7.[单选题]以下不是凯特·格林纳威的作品的是( )A)《窗下》B)《花语》C)《鹅妈妈》D)《兔子彼得的故事》答案:D解析:8.[单选题]以下哪部作品是日本著名作家秋田雨雀的童话名篇。
( )A)《白鸟之国》B)《跳水》C)《过猴山》D)《最后一片藤叶》答案:A解析:9.[单选题]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的故事是( )A)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B)狐狸列那的故事C)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D)皮诺乔的故事答案:C解析:10.[单选题]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杨红樱的作品。
( )A)《男生日记》B)《漂亮老师与坏小子》C)《暑假奇遇》D)《窗边的小豆豆》答案:D解析:11.[单选题]《独船》的作者是A)曹文轩B)邱勋C)常新港D)伍美珍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儿童图画书的特点是( )A)图画为辅,文字为主B)图画为主,文字为辅C)图画辅助文字D)图画文字并重13.[单选题]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童话是( )A)《大林和小林》B)《葡萄仙子》C)《四季的风》D)《神笔马良》答案:A解析:14.[单选题]下面哪一个属于苏联作家奥谢叶娃的的作品。
5 科学幻想之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2、了解科学幻想家凡尔纳一生的作品及他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的故事,感受凡尔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大胆进行科学幻想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凡尔纳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幻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三、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海底两万里》呢?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你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关于“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凡尔纳的相关资料,激发孩子们学习文章的兴趣.同时可以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二、自读课文,了解“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其人及其作品要求学生带着探究性的心理认真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读书汇报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对凡尔纳知多少?⑵作者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哪些内容?(通过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三、再读课文,关注凡尔纳其人.再次迅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科学幻想之父”.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要求: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要注意表达的有理有据.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有理有据的表达能力.)四、课外拓展1、课下到图书馆找到你喜欢的凡尔纳的作品,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笔记.2、利用你学到的知识和搜集的资料为凡尔纳制作“名人卡片”.(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向课外延展,扩大阅读量.)课后检测: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儒雅()熔岩()由衷()舡鱼()核动力()刊登()二、你都知道哪些凡尔纳的作品,选择其中的一个给大家做简要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 I 1 11 J
《科学幻想之父》同步练习
—r ♦基础知识达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一、什么是科学?
二、 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
三、 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四、 用手托住乒乓球,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生什么现象?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课后能力提升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儒雅()
熔岩() 舡鱼()
核动力( )丫U W 匕N
由衷() 刊登
二、课文中都提到了凡尔纳哪些惊人的科学幻想?
三、你都知道哪些凡尔纳的作品,选择其中的一个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二、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
三、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解释是:向纸片中间吹气会使两片纸中间形成一个低压力区,周围压力较高的空气把纸片向中间推。
四、乒乓球不会掉下来,会在漏斗口上下跳动。
解释是:向漏斗颈口吹气的时候漏斗颈口会形成一个低压力区,乒乓球会被周围压力较高的空气向漏斗里推。
课后能力提升
一、r u r d ng、zh o ng chu 印、h e> k an
二、核潜艇、直升飞机、飞机、坦克、电视机、导弹、未来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