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ical chunks英语词块
- 格式:ppt
- 大小:288.00 KB
- 文档页数:42
Lexical Chunking in the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Process of E-C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A Case Analysis of Open Course Modern History of England byYale UniversityByDu HangUnder the Supervision of(Associate) Professor Wang Yu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of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ochow UniversityMay 2014英汉交替传译听辨过程中的词块运用摘要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原本为各名校所独有的世界顶尖课程现已对全世界各地的网民公开。
耶鲁大学的英国近代史公开课为全世界的历史爱好者们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以宏观且新颖的视角展现了15世纪晚期到18世纪早期的英国社会发展。
“词块”是表达一定意义的固定结构,预先被人们以整体的形式存储在记忆,形成“程式化”语言,即时交际时被人们快速提取,不因语境的变化或者语法的限制发生本质变化。
英汉口译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译员而言,最大的难点即听辨过程,即将源语中的语言单位与译员的长时记忆进行配对的过程。
主要体现在无法抓住长难句的中心思想、被动听辨、译前准备不足这三点。
研究表明,“词块”理念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听辨中语言单位的配对效率,因而提高听辨质量。
就本案例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策略:以词块为单位进行意群切分,使用词块进行猜测和联想,以及进行译前准备。
最终达到减轻译者心理压力,缩短听辨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词块,听辨,英汉交传作者: 杜航指导教师:王宇Abstract Lexical Chunking in the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Process of E-C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lobalization, the courses once delivered only within the campuses of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are now accessible to internet us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osing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s interpreters. Modern History is an academic treat from Yale University to history lovers, providing a broad and novel vision in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Britain from the late 1400s to the early 1700s.Lexical chunks are utterances formed by repetition, modification, and concatenation of previously known phrase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word. These “lexical chunks” are stored in a “phrasal lexicon” and are adapted by our productive process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For an interpreter with Chinese being his mother tongue, the utmost difficult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E-C) is undoubtedly the part of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in other words, matching the linguistic units in source language with the information stored in his long-term memory. The difficulties emerging in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are that interpreters are unable to catch the key message delivered in source language, thus causing passiveness. Lack of solid preparation also makes this process even harder. Regarding this case, lexical chunking can benefit interpreters in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in that it can help them segment sense groups as well as conjecture and prepare in advance. In conclusion, the pressure of interpreters can be decreased and the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quality increased by lexical chunking.Key words: Lexical Chunk, Listening and Identifying, E-C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Written by Du HangSupervised by Wang Yu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任务描述 (1)第一节任务背景 (1)1.背景知识 (1)2.语言特点 (2)第二节理论依据 (2)第二章任务实施 (4)第一节实施过程 (4)第二节需解决的难点 (4)第三章案例分析 (5)第一节解决问题的原则 (5)第二节案例分析 (5)第四章结论 (16)第一节对该案例的认识 (16)第二节该案例的实际意义 (16)参考文献 (17)附件:源语及译语文本 (18)致谢 (34)英汉交替传译听辨过程中的词块运用第一章任务描述第一章任务描述第一部分“任务描述“中将对本次口译任务进行总体描述,介绍所选案例,包括该案例的内容、长度以及分析该案例的可行性。
论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及训练法摘要:出现频率很高, 使用形式及使用的语境比较固定,就像一个板块一样,大于单词的结构都归于“词块”(lexical chunks)。
阐述了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
并以实例加以分析说明帮助学生积累、掌握、应用英语词块,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1 词块形式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优势?词块定义?词块这一概念的重要性现在已被很多研究者认同。
Becker最早对词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认为,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单个的词为单位,那些固定和半固定的模式化了的板块结构(idiosyncratic chunks)才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词块包括所有形式上具有固定性,语义上具有预制特征的多词单位。
?词块形式?从词块的角度看英语写作,就是将学习者学到的词汇通过组合成句,以符合英语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将大量的词块结构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语篇。
?不论何种体裁(叙事体、说明体或议论体),文章的开头、相邻段落的衔接过渡和结尾都有各自常规的词语显性标示,了解一些基本表达可以节省从思维到词语再现和词语选择。
?如(1)文章开头切入话题有这样一些常用词块:①对立法/ 比较法:When it es to/ Faced with / When asked about…,most people would argue/ claim/hold/ favor / insist/ think / assert / maintain/ contend that….But other people are taking a fresh look now. ②观点法:With the improvement/ development/ progress/ growth of educati on/ econom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municati on technology,great changes have….③现象法:Currently,/ Recently,/ For years, there isaincreasing/ growing/ unbelievablenumber/ percentage/ population ofpeoplewho…等。
词块——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摘要】词块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众多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
词块(lexical chunks)是真实交际中以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
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为固定。
以词块作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并且在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技能培养方面都有着其他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词块;英语教学;高职;认知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由于我国学生处于非目的语环境之下,受教学时间、大班授课等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虽然采用诸多教法,但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而且多年来,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偏激的倾向。
一种以结构法为代表,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另一种以交际法为代表,过于强调模仿交际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语言的系统学习。
而传统的词汇教学以“词义驱动”为主,学生往往只通过机械记忆单词或固定短语的词形及中文对应意思来扩大词汇量,应用时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折中”的方法以克服上述方法的短处。
词块教学体现出折中的教学方法,将结构法和交际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语法规则也注重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学到语法知识,又能投入到交际活动之中,使他们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如同学习母语一样,使用词汇短语来生成、理解、分析新的语言。
词汇板块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外语教学思路。
在词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英语语言交际并非仅仅通过单词、短语或句子的使用来实现。
自然话语中的70%是由单词和固定短语之间的一种半固定的“板块”结构来实现的。
这种“板块”结构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多词词汇现象。
词块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所以就其本质来说,词块教学属于交际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08妙用词块,让初中英语表达更流畅●陈红星词汇(lexical chunks),通俗地说,就是词的搭配组合,如我们常见的词组,如pocket money、live together、a red T-shirt、learn a foreign language,或者固定搭配,如hold a meeting、have a rest、turn right、come on,容易忽视的是也包括一些不连续性的句子框架和部分完整的句子,如常见的“not only...but also”、“How are you?”、“How do you do?”、“What a pity!”。
词块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最高级,它集词汇、语义、语法及语境于一体,是词汇的升级版,是句子的基础版,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词汇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为此,我尝试于根植于词块教学,以“妙手生花”的手法,开展英语教学,创设语用平台,让学生们“从学英语”过渡到“用英语学”,有效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1.畅游词块,活化表达打基础词块基于词汇,又大于传统意义上的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就词汇而教词汇,通过呈现新单词、机械操练、意义学习的方式,把词汇塞进学生们的大脑中,然后在语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学会用词汇、说句子、进行基础的交际。
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或许还能奏效,但是对于已经具备抽象意识的初中生而言,显然已经过时了。
因此,在新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充分调动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词块进行重组,并设计以词块为载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思维碰撞与热烈讨论中,强化识记,提高应用,让他们在词块中积累表达的素材,强化表达的语感。
如在教学7B《Unit1Dream homes》这一单元“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这单元的知识点时,当我教到“would like to do sth.”这个重点词块时,我并不着急直接呈现词块信息,要求学生们反复读并操练句型。
“词块”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梁晶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年第05期[摘要] 将“词块”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实际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词汇网络,更加流利、地道地进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没有发展成熟,对词块的辨别能力较弱,所以更多的还是靠教师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
“词块”理论的应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词块;词块教学法;英语教学学生学习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后,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高度,使用的英语还是不够“地道”,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观察小学英语课堂,不少教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所设教学目标局限于教参。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词块教学法是以词块理论为基础,强调语言是由大量词块构成。
这一教学法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质和量、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等。
一、词块的定义分类(一)词块的定义Becker于1975年最早提出了词汇组块(Lexical chunks)(简称词块)这一术语,他认为人们在表达、沟通的时候,是从长时记忆中调出那些预制的短语,通过一点加工,甚至不用加工,就能流利地表达成句。
词块在不同的语言学者那里有不同的名称,如(lexical or patterned) phrases, language (lexical chunks), prefabricated language ( expressions),formulaic speech等。
这些名称都集中体现了词块在形式上的整体性和语义上的约定性的特点。
所以,定义也是围绕这两个特点的。
起初的定义把词块描述成长度不同,但语法形式和意义较为固定的板块,包括多词词汇、较长的语块和可以填充的句子框架。
(二)词块的分类对于词块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选取Lewis的分类观点。
Lewis在1997年把词块分成四种类型:(1)单词和短语,如school; dog; by the way; How are you?等等。
套语与英文写作水平的关系研究?L摘要:套语(patterned phrases),又称“词块”(lexicalchunks),其存在有着很多的理论依据,其实践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
本文通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套语在英文写作中的样本分析,得出结论:套语可以提高英文写作成绩,促进英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套语;英文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一、引言“套语”(patterned phrases)又称“词块”(lexical chunks),指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如:in terms of, lookafter, by the way, see you later 等。
它最早是由becker在1975年提出。
其后,许多语言学者都对此术语进行了定义和研究。
如:nattinger&decarrico(1992)、michael lewis(1993)、ellis(1996)、杨玉晨(1999)、淮建忠(2003)、常晨光(2004)等。
如今,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套语也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关注。
近年来,有更多的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套语在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方面的作用。
如:张霞(2010)、盖淑华(2010)、蒋宇红(2010)、陈伟萍(2008)等。
本人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一项实证探究套语与英文写作水平的关系,进而提出如何运用地道的英语和准确的表达形式,促进教学。
二、理论依据cruttenden(1981) 认为语言学习在各个层次上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即:单项学习阶段(item-learning)和系统学习阶段(system-learning),也就是说语言学习是把具体的语言单项转变为抽象的语言系统。
cruttenden分别动语音、语义、句法等方面研究了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
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总第88期)词块———英语教学有待开发的资源吴 静 王瑞东(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12)作者简介:吴静(1966-),女,汉族,安徽明光人,语言学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研究,教学法。
王瑞东(1963-),男,汉族,安徽来安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育学,教学法。
收稿时间:2002208211摘要:词块(lexical chunks )是真实交际中以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
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为固定。
以词块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单位,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并且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都有着其它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本文首先给出词块的定义和分类,然后论述它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具有的潜在优势,并探讨了它在语言习得中的普遍意义。
最后,提出了词块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并指出它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词块;统一体;频率;优势;普遍性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2)03200662051.引言正如人类在许多行为方面都有习惯一样,人类使用语言也有一定的习惯。
由于人们日常所接触的语言交际环境,有些是固定不变的,所以采用的语言交际形式通常也有一定的模式。
如人们见面时,经常采用这样的问侯模式,A :H ow are you !B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这种语言形式由于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形式比较固定,使用的语境也比较固定,就象一个板块一样,因而得名“词块”(lexical chunks )。
词块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因此在学习和应用时快捷方便、准确流利,有着许多其它的教学法所没有的优势。
这里所举的是一对常用的套句,还有许多介于传统的单词和句子之间的词块形式。
据电脑统计的数据显示,象这些语义较固定的各类形式的词块在自然语言中占到90%的比例(转引自杨玉晨,1999),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交际都是通过词块的形式而非单词的形式来完成的。
942019年44期总第484期ENGLISH ON CAMPUS运用词块教学法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探索实践文/傅 蓉知识薄弱,句子结构混乱;4. 积累不足,句式单一,内容空洞。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尝试采用词块教学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词块教学法理论及其对写作的指导意义词汇教学法( Lexical Approach)认为,理解和产出词块(lexical chunks)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Lews,1993)。
词块是指那些兼具词汇和语法特征、有特定话语功能的语言结构;通常由多个词项组成,且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Wray, 2002)。
Nattinger和DeCarrico (1992) 一、引言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体现学生语言能力最重要的一种产出性技能。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关。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 2003)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相关要求是:“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做到“语句通顺”。
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相当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受母语思维干扰,“中式英语”现象严重;2. 词汇量少,词不达意,表达不得体状况频繁出现;3. 语法地投入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喜欢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甚至一部分教师上课只是自顾自地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对于学生在底下是否认真听讲完全漠不关心,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单边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也就无法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多关注学生的反馈,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实现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排练英语短剧,观看英文电影,进行英文图书分享等相关活动,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充当“教师”,让学生自己备课,然后为同学们讲解课堂教学内容,在讲解结束后请其他同学评价,找出不足,提出建议。
运用词块教学提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效果近年来,词块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学习词块有利于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词块的内涵,然后谈及词块与口语教学的关系,最后给出关于如何将词块运用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对词块教学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利用词块教学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标签:词块口语教学语言能力一、词块的定义和分类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对词块进行了描述,因此“词块”(lexical chunks)一词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来翻译,如词束(lexical bundle)、程式性话语(formula expressions)以及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等。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词块”的定义也有所区别。
George A. Miller(1956)根据对大脑记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块”(chunk)的概念。
在心理实验过程中,它发现人类在短时记忆过程中能记住7加减2个单位。
人类大脑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因此大的单位可以被切分成有意义的“块”来储入长时记忆中[1]。
“词块”(lexical chunk)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它由多個词语组成。
马广惠(2011)认为Wray定义“词块”为一种“整存整取”的预制语块,比较宽泛且没有涉及意义或功能因素。
因此他给出了另一种观点:“词块”是“由多词组成,可以独立用于构成句子或者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2]”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可以从结构、功能、词数、频率和精密度这五个维度对词块进行划分。
Biber,etal.(2004)根据词语的篇章和语用功能把词块分为立场词块(stance bundles)、语篇组织词块(discourse organizing bundles)、指示词块(referential bundles)和会话专用词块(special conversational bundles)[3]。
词块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摘要:词块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人们在建构语句时会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词块。
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以词块理论为基础,采用加强英语词块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可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及提高实际语用能力。
关键词:词块理论;词汇教学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的词块教学法理论(lexical approach)认为,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lexical chunks)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供人们提取使用。
词块的存在加快了语言处理的速度,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词块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了国内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广泛关注。
然而,对词块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切实可行的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比较欠缺。
笔者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中,以词块理论为基础,采用加强英语词块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及提高实际语用能力。
一、词块理论概述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构建句子和篇章的基本材料。
语言学家D.A.Wilkins中指出:“没有语音和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
”学生所掌握的词的数量和质量对其听、说、读、写、译技能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词汇教学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词块理论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1993年,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在其专著Lexical Approach中提出词块教学法理论,使词块的作用引起广泛的重视。
该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这被视为词汇语言观的最基本的原则。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是每次都是临时地根据语法规则和需要的词语建构新的语句,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词块(lexical chunks)。
词块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lewis出版的《the lexical approach》著作奠定了词块的理论基础。
lewis (1993)把词汇组合称为“词汇组块” ,简称“词块”(lexical chunks),意思是指语言使用中形成的惯例化语言构块 ,具有很高的重现率 ,在语言交际时作为预制组块可以整体快速提取使用。
他认为词汇不是单词的简单累加,因为语言由语法化的词汇构成,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
词块的学习与掌握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有着重要地位 ,英语写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词块的学习和运用意识。
根据michael lewis (1997)的观点 ,词块分为四类:聚合词( polywords )、搭配词(collocations)、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以及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
本文中,笔者选取lewis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了将词块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的基本模式,即积累词块、理解和消化词块、应用词块以及巩固词块。
一、积累词块1. 话题类词块此类词块可以分为课内单元话题词块和课外生活热点词块。
例如九年级第八单元的话题是关于帮助他人,在课内复习该单元时,笔者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该单元内容,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应提取的词块,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筛选。
从这个单元提取的以及笔者补充的词块有:clean /cheer /put /call/set/fix /pick up ,give/ hand out , help sb with / do sth, , join in the club, being avolunteeris great, major commitment, elementary school, volunteer … to do ,等。
写作的题材除了课内的各单元外,教师也要及时关注课外的热点生活话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互联网或杂志、报刊上搜集相关素材,从中提取语块,例如笔者让学生上网站www.21teens, 初中区域去浏览最新话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