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表扬学》读书分享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4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体会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一线表扬学》,作者是XXX
老师。
这本书讲述了如何通过表扬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热情。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内容与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对照和取舍,提炼出了其中的精华。
书中所举的案例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事例,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不断地反思和感悟,提高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和进步。
我非常佩服管老师的用心和能力,也非常感谢他的这本书给予我们教师教学尤其是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的启发。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表扬的魅力和价值。
每个人都有缺点,让学生改掉缺点的最好办法,不是用火去烧,也不是用铲子去铲,而是发现学生的优点,用优点去占领他们的心灵,缺点也就会渐渐地消失。
我面对的学生中有很多差生,有时候进入课堂,看到这么多差生,我的情绪就会莫名地低落下来。
课上一半的时候,我偶尔会趁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跑去与同事们相互诉苦。
但是,教师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学生,导致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差。
回想起我的教育生涯,有些孩子在低年级时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
但是现在他们的研究和纪律都很差,我不断地自责和寻找原因。
有些原因是家庭原因,有些则是教师的原因。
有时候,我会过度地责备他们,但是这样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因此,我开始研究管老师的方法,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地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些孩子果真变了,变得更自信,研究得更好,表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管建刚书面型表扬感悟《一线表扬学》乃管建刚老师所著,可谓是“一花一菩提,一文一世界”。
每篇文章都朴实无华,但又折射出诱人的光辉。
里面记叙的事既贴近生活,又实用高效。
全书中的十八则教育手记,每一则都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仿佛一颗颗灵丹妙药,医治着新时代教育中存在的症结;同时又好像一盏盏明灯,点亮了我的心房。
喜欢拜读此书,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变了。
《一线表扬学》,让我学会了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犹记得管老师在《绪论:好话不嫌多》中所述:“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社会都有不足。
能不能接受社会的不完美,这是一个社会人幸福指数的重要参照。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
生活中的我是一个急性子,又是一个高度自律,极度追求完美的人。
比如我做事总喜欢提前做,按时做。
和朋友一起约好去哪儿,我总会提前到,从不会让别人等。
当然,有时又对别人的迟迟不到心生抱怨。
在家里面同样如此,我喜欢无论什么事儿说做就做,绝不拖泥带水,可老公却恰恰相反,每天都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让他递东西给我,他说等看完电视再递;让他给孩子喂喂米粉,他说又不在这一时半会儿,总要听到孩子嚎啕大哭才缓缓行动。
让他把孩子的裤子洗了,他会说等上衣脏了一起洗。
类似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时候我等不及,只好事必躬亲,每天累的精疲力尽。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很多的时候家务活做多了、做累了便禁不住生闷气,瞎抱怨。
也正是因为自己这样的不够宽容,所以让自己一天的好心情早早画上了句号。
而恰恰是管老师的这本书提醒了我这一点。
他在书中所说:“人,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社会的不足,而忘了他人的优点,社会的进步。
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陷入痛苦的重要根源。
”所以,有意识地,我开始学会了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没想还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以前一直不敢放手让家人做的事,现在大胆交给他们,自己肩上的担子轻松了,心情也愉悦了事,事儿也有人做了。
生活质量也没有因为他们这样的拖拉降低多少,反倒多了些和气,多了些相互理解。
一线表扬学读后感最近,我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这是一本关于一线教师如何表扬学生的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对话,书中所举的一件件事例都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
在茅塞顿开中,在心心相通中,在略有所惑中,我收获满满。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
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
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
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太大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用“赞美”来代替愤怒的“批评”呢?巴姆巴族人非常的有智慧,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
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以往,我在管理班级时,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进行严厉地批评和斥责,现在我会多关注他们的优点,放大他们的优点,用优点去占领他们的心灵,缺点也就会一点点消失。
以往,我习惯于用“吃的”来奖励学生,现在我会奖励给学生“特权”,如做一次“小老师”;奖励学生“用的”,如“免写作业卡”;奖励学生“听的”,如“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以往我总是以“你真棒,你很好”等激励语来赞美学生,现在我会赞美得更具体更真诚,如“某某同学在书写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以往我的表扬形式很单一,现在我又学会了“书面型表扬”“物证型表扬”“批评型表扬”。
但同时我也深切的体会到,具有“表扬意识”是很不容易的,有很多次我又变回了过去那个疾言厉色、盯着缺点、批评斥责的自己。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上学期期中的时候,我参加了在二小举行的“随课微写”培训学习,在培训中一位教授向我们推荐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这本书,夸其实用性,指向性强,非常适合中高年级老师学习。
因我任教多年从未深入涉及作文教学这块,加之2014年曾读过管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对这样一位“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的草根老师,成长为一代名师的那种神秘好奇心,便想买来读一读。
即刻上网买了6本管老师的系列丛书,暑假的时候我就仔细的研读了其中的《一线表扬学》。
下面我就读这本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线表扬学》这是一本关于一线教师如何表扬学生的书。
书中所列举的一件件事例都是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
读着这些日常生活的事例,让人读后总伴随着对比、反思与感悟。
在茅塞顿开的彻悟中,在心心相通的共鸣中,在略有所惑的反思中,我收获满满。
我也从打心里佩服管老师的用心和能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表扬的魅力和价值!特别是看到“表扬不是万能的,没有表扬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没有看到什么老师表扬孩子过头,酿成了悲剧;却看到了太多的愤怒的批评、粗暴的指责,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惨剧。
”这句话时,真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我班有两个经常喜欢捣蛋惹事、学习成绩又不好的学生,经常把我气得要命,我常常说的话就是——老师也想表扬你,可你也要给我机会表扬你呀!看了管老师如何表扬学生后,我发现我错了,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他可爱的一面,只是我总在缩小他的优点,无限扩大了他的缺点!是我还没有具备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还没有学会表扬的艺术啊!在看书的过程中,时时被管老师的用心所感动,也经常被他的教育所震动,感觉自己也成了班上的一名学生,也受到了教育。
对于学生优点的高度敏感,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学生的美好,放大在学生眼中,并且不仅他自己表扬,还通过其他方式表扬,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更自信,班级的气氛越来越好,孩子们在你追我赶中自主学习、成长着,这是多么幸福的。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
作者:XXX
正文:
作为一名初学者,我选择阅读一线表扬学这本书,主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表扬和批评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非常重要。
书中介绍了表扬和批评的概念。
表扬是指对某个人或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赏,而批评是指对某个人或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指责。
表扬和批评都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的作用和方式不同。
表扬可以激励人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而批评则可以促使人们改进自己的行为。
书中还介绍了表扬和批评的技巧。
在与他人相处时,表扬和批评非常重要,但是如何表扬和批评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呢?书中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技巧,例如: 1. 给予及时和明确的表扬。
及时和明确的表扬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自信和积极。
2. 避免过度表扬。
过度表扬可能会让人们感到自大和傲慢,从而失去谦虚和谨慎。
3. 避免批评过度。
过度批评可能会让人们感到沮丧和无助,从而失去自信和积极性。
4. 针对不同的行为和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表扬和批评方式。
针对不同的行为和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表扬和批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励人们保持良好的行为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表扬和批评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非常重要。
通过实践这些技巧,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功。
读《一线表扬学》有感
(作者:焦阳)
近期读了管建刚的《一线表扬学》这本书,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书中告诉我们表扬无处不在,表扬已经占据了我们整个生活。
书中的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书中提到人的一生离不开温暖的光线,那就是表扬。
学生需要来自老师以及家长的表扬,老师离不开领导、家长们和同事们的表扬,职员需要老板的表扬……表扬幸福的不只是被表扬的人,更是我们自己。
对于教师来说善于运用表扬的艺术尤其重要。
运用表扬学培养孩子珍惜时间。
1、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特别好奇,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每天写早自习作业的时候都有溜号的孩子,而且是长时间溜号,为了培养他们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我经常夸某个孩子,以他为榜样,对上交早自习作业前10个同学予以奖励,借此激励其他孩子,过了一年了,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不会一直溜号,看着别人进教室了,听到别人的笔袋掉地下就会去看的孩子数量也减少了很多,这都是孩子的进步。
2、此外我在各方面都会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下课后10个数把桌面收拾干净,准备下节课学习用品,下课后30个数都出教室,对能在规定时间内出去的孩子予以高度表扬,你的动作太快了,对于不能出去的孩子继续鼓励,如果下次你要再快点,老师更喜欢你了。
这样的表扬看似很平常,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样的表扬太重要了,有的孩子甚至会在心中乐开了花。
生活中需要阳光,孩子们也需要表扬,抓住时机善于表扬让孩子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让自己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体会——我理解总结的表扬方法102号张炜在这一个月里,我拜读了管建刚老师所著的《一线表扬学》,这是一本关于教师如何去通过表扬来得到学生的信任与支持,改变学生自卑心理从而提高孩子学习热情的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一种对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对照与取舍、提炼精华的作用,书中所举得一件件案例都是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常事例。
读着这些日常生活的事例,让人读后总伴随着对比、反思与感悟,提升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与进步。
在茅塞顿开的顿悟中,在心心相通的共鸣中反思自身,同时收获满满。
我佩服管老师的用心和能力,也感谢他的这本书给予我们教师教学尤其是对于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的启发。
读了这一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表扬的魅力和价值。
每个人都有缺点,让学生改掉缺点的最好办法,不是用火去烧,不是用铲子去铲,而是发现学生的优点,用优点去占领他们的心灵,缺点也就会渐渐地消失。
也许是民办学校原因,我面对的差生特别多,有时进了课堂,看着这么多的差生,自己的情绪就会莫名地低落下来,课上了一半,偶尔会趁学生做作业的那会工夫,跑去与同事们相互诉苦。
其实教师的情绪很容易的传染给学生,以至于学生也越来越差。
回忆教育生涯中有些孩子在低年级时其实各方面都是一个不错的孩子。
可现在他学习差,纪律差,这是为什么呢?自责的同时,我也在各方面寻找原因,有些是家庭原因,有些也是教师的原因,个别时候的爱之深责之切,也许往往起到不好的效果,因材施教,太自满的应该要压,但也不能盲目压制,表扬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学校里,我就应该学管老师,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课堂上我时不时地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部分孩子果真变了,变得更自信,学习得更好,表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所以,我非常同意管老师总结的表扬的学问,表扬也是一种艺术。
如何把表扬使用到教学中去,需要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与体会、实践出真知。
也许一时不能体现,在不懈的坚持中,就像一壶无味新酒,也会在岁月中变成一壶美酒。
管建刚《一线表扬学》读后感今年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这是一本关于一线教师如何表扬的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 就像和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对话, 书中所举得一件件事例都是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读着这些日常生活的事例,让人读后总伴随着对比、反思与感悟。
在茅塞顿开的彻悟中,在心心相通的共鸣中,在略有所惑的反思中,我收获满满。
也打心里佩服管老师的用心和能力,也感谢他的这本书给予我们一线教师的启发。
我班差生特别多,有时进了课堂,看着这么多的差生, 自己的情绪就会莫名地低落下来, 课上了一半, 偶尔会趁学生做作业的那会工夫, 跑去办公室哀声叹气。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的传染给学生了, 以至于学生也越来越差。
哎, 这样不行啊。
回忆班里有个孩子在一年级时曾跟他妈妈说, 我最爱听阮老师话了。
可现在他学习差, 纪律差,这是为什么呢?我自责,于是各方面找原因,发现是家庭原因。
我便和他父母联系,在学校里,我就学管老师,大张旗鼓地表扬他,课堂上我时不时地对他竖起大拇指,呵,这孩子果真变了,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数学课能夸夸其谈了,完全向优等生发展了。
我喜悦着! 有着这经验,我对班里另一个孩子也采取这措施,激励他,鼓舞他,夸他,嗨,这孩子也变了,上课那个积极啊,让人看了,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在数学课堂上变了,在语文学习上也变了。
语文有个规定,谁背诵课文最早, 谁就能当上小老师, 没想到这两位学生争着背给老师听, 语文老师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去背!表扬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表扬,幸福的不只是学生,也幸福我们自己!有一次,,我看孩子们无精打采的,就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这周有几个同学表现特别好, 我有小礼物送哦。
” 说完我就去办公室拿了牛奶和几只笔奖给学生,而且悄悄地告诉他们,老师发的,课间可以吃哦。
这节课孩子们特认真,课间,我在教室里逗留,没有一个孩子拿着牛奶喝,我还顺便提醒了学生, 可他们还是不喝。
看来, 孩子们是多么珍惜老师的礼物啊!是多么珍惜老师的表扬啊!今后,我要时不时地拿些小礼物赠送给孩子们了。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读了管老师的《一线表扬学》,我受益匪浅。
如管建刚老师所说:“表扬是一门课程,要统筹安排,要收放有度,增加表扬的目的性、连续性,注意表扬的密度、表扬的频率、表扬的场合、表扬的时机,表扬就能解决更多的事情。
”魏书生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人人都有虚荣心和自尊心,尤其是孩子。
十次恶狠狠的批评与训斥,很可能比不上一次真诚的表扬和善意的鼓励。
当人生还处在幼稚的可塑造阶段,寻着机会‘荣耀’他一回,或许能改变他今后的一生。
”那让我们一同前行,携手走在“表扬”的路上。
一.在课堂上采用逆袭性表扬与主题性表扬,让学生增强自信,扬长避短,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些学生做出的作品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或者主题去做,我们称这些作品为“离题”作品。
以往,老师一般会加以批评:“你在做什么?看看其他同学在做什么!”并且会立刻要求他们“改邪归正”。
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反而可能会使他们在不满、不解中失去回归主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也将逐渐消磨和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离题”作品,只要学生自己能对自己的作品有话要说,能够自圆其说,那就是一个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作品,甚至教师还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帮学生发现作品中的亮点,放大亮点,表扬他,鼓励他,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发扬长处,纠正缺点。
要想学生养成好习惯,管老师充分利用主题性表扬。
希望班上形成什么风气,就让这种风气高频出现,就让已经具备这些良好习惯的人高频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里。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学生的习惯是慢慢形成的,甚至还会反弹。
我之所以让批评在教育生活中占了上风,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
二、作业本里的表扬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勤勉,更加积极向善、向上。
批改作业是我们每位老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途径,它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也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作业批改中简短的一句话语,精彩的一句鼓励,温馨的一声问候,或委婉的一个暗示,都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使师生之间相处的更加融洽。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
我在今年暑假读了XXX老师的《一线表扬学》,这本书
讲述了一线教师如何表扬学生。
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就像在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对话,因为书中的例子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读完这些例子后,我总是会反思和感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佩服管老师的用心和能力,也感谢他的书给予我们一线教师的启示。
我班里的差生很多,每次进课堂看到这么多差生,我的情绪就会变得很低落。
有时候,我会在课上趁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跑去办公室发牢骚。
但是,我发现我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学生,导致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差。
我回忆起班里有个孩子在一年级时曾经说过,“我最爱听XXX的话了。
”但是现在这个学生研究
和纪律都很差,我开始找原因,最终发现是家庭原因。
于是,我像管老师一样,开始大力表扬他。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地对他竖起大拇指。
这个孩子真的变了,他现在能夸夸其谈,完全向优等生发展了。
我感到非常高兴!有了这个经验,我开始对班里的另一个孩子也采取这种措施,激励他,鼓舞他,夸奖他。
这个孩子也变了,上课变得非常积极,让人看了都感到高兴。
他在数学和语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语文研究上,谁背诵课文最早,谁就能当上小老师。
这两个学生争着背给我听,而且跟着我到处背。
表扬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不仅让学生幸福,也让我们自己感到幸福!。
读书笔记《一线表扬学》暑假读书心得
暑假中,拜读了管建刚老师写的《一线表扬学》,感触颇深。
正如陈金铭老师在序中写道:“表扬”研究出18种,种种有例子,种种有效果,使其成为一门“学问”,只有管建刚。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是要把“表扬学”全用上,但至少可以试试里面的几种,我们可以从管老师身上得到启发。
书中写到:教育,释放学生“善”的一面,遏制、隐藏“恶”的一面,继而遗忘、消解。
用赞扬和表扬来引导孩子,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原理。
赞扬和表扬,可以让孩子获得愉快、自豪、满足,有利于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又催生争取更好成绩、获得更多赞扬和表扬的欲望和动力。
但作为一线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学会赞扬和表扬孩子的方法。
管建刚老师给我们示范了18种表扬的方法,给我们示范和启迪。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比如,低年级教师就知道,如果整个班级闹得不可开交,只要表扬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小组,全班同学就会安静下来,眼巴巴等着老师表扬。
高年级的学生,只要他们的作文被老师当作内容朗读了,就会对作文激起前所未有的强烈兴趣,并以这个学生为榜样,顶礼膜拜。
最后,我想起了魏书生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人人都有虚荣心和自尊心,尤其是孩子。
十次恶狠狠的批评与训斥,很可能比不上一次真诚的表扬和善意的鼓励。
当人生还处在幼稚的可塑造阶段,寻着机会‘荣耀’他一回,或许能改变他今后的一生。
”那让我们一同前行,携手走在“表扬”的路上。
《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1《一线表扬学》这本书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我十分赞同管老师的表扬理论,却没有他那种运用表扬的力量的能力。
管老师以手记的方式把身边的小事记录下来,向我们展示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去表扬孩子,去充分挖掘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去占领他们的心灵,从而使学生身上的缺点也一点点地消失。
今年我是我工作第一年,刚工作就做三年级的班主任,这对我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从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转型期,个别学生已像高年级孩子那样懂事,倾听能力、自制力都很好,但个别学生还像一年级的孩子般好动、注意力经常不集中。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简单的用一句“你真棒”来表扬已经不适用了,对他们的表扬需要因人而异。
面对一些较早熟的孩子来说,仅仅语言表扬是不够的。
一个学期过去了,可杨逸恒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还是只做自己的事,根本不管老师和同学在干什么。
之前也有口头表扬过了,可还是没有效果。
受到管老师的启发,(书中管教师采用奖励性表扬,奖励了陈凯伦鸡腿,用糖奖励程无尽、牛牧青等人)有一天,他突然很专注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我拿出一颗糖先大肆表扬了他,并在其他小朋友嫉妒、羡慕的眼神中奖励了他一颗糖果,看着他拿到那颗糖果时,脸上的笑容像绽开的花儿一样灿烂,我也偷偷地笑了。
从此,这颗糖果的魅力更是在班上小朋友的身上显现出来了,为了能奖励到糖果,现在班上的那些小朋友从那天起每节课都很注意,而且还积极发言。
这样我在课堂上也比较轻松,不用一直调整纪律。
物质奖励不是目的,目的是背后的肯定。
我们都知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颗糖放在家里,孩子可能碰都不碰,到老师手里,那颗糖有了魔力,有了别样的滋味,深深吸收着学生。
是呀,这样的表扬何尝不是幸福了孩子,又幸福了自己呢?《一线表扬学》读书心得2暑假中,拜读了管建刚老师写的《一线表扬学》,感触颇深。
正如陈金铭老师在序中写道:“表扬”研究出18种,种种有例子,种种有效果,使其成为一门“学问”,只有管建刚。
一线表扬学演讲稿今年,在学校提供的读书平台下,我接触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
当时看着这本书,心想:对学生的表扬居然也能够专门出一本书来写,觉得很不可思议。
带着疑惑,我读完了这本书。
管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让我震惊,他的班里也是有各种层次的学生,写字慢拖拉的、不按时交作业的、课文背不下来的、打架斗殴的等等,管老师却能将这些问题都处理的干净利索,秘诀就是嘴巴抹蜜,表扬孩子们。
初读这本书,感觉自己太不会说话了,虽然也爱我的学生,却又常常用言语伤害他们。
反思一下,我好像很少表扬我的孩子们,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进行严厉地批评和斥责。
你心里装着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整天盯着孩子们的缺点看,就总觉得自己的学生哪都不好。
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再次阅读时,我决定尝试着应用书中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开始多关注他们的优点,用优点去占领他们的心灵。
之前,我习惯于用物质来奖励学生。
现在我开始尝试奖励给学生“特权”,如“做小老师”、“免写作业卡”、“当一天班长”、“挑选座位”等。
激励语也从单一的“你真棒”变得更具体更真诚,比如“你今天的字迹很工整”、“你这节课听课很认真”、“你把笤帚摆的真整齐”。
我尝试了书中的“批评型表扬”。
一节课40分钟,总有些孩子坐不住,喜欢做小动作,严厉批评,只能维持一时。
这时我会表扬他的同桌坐姿端正,认真听课,他听到会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让学生自身认识到错误,远比指出他错误,更加有效!我应用了书中的“物证型表扬”,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以往都是学生所做的事情结束之后,再进行口头表扬,这样的表扬并没有深入学生内心。
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时刻留意学生的表现,抓拍孩子们的精彩瞬间,之后再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和家长。
表扬有了物证的存在,就显得更为真实、可靠。
从实际出发,深入学生的内心,成为一种价值导向。
在实施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具有“表扬意识”是很不容易的,有很多次我又变回了过去那个疾言厉色、盯着缺点、批评斥责的老师。
——读管建刚的《一线表扬学》有感表扬的力量假期里,经过同事的推荐,读完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让我感触颇深。
表扬,在教育教学中很重要,我们也经常运用表扬,但是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才知道,我们的表扬停留于表面,太过于肤浅,没能充分发挥出表扬的巨大效用。
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以手记的方式把身边的教育小事都记录下来,向我们展示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去表扬孩子,去充分挖掘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去占领他们的心灵,从而使学生身上的缺点也一点点地消失!表扬应不具时间,不具地点,不具形式,一颗糖,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是表扬,老师要懂得见缝插针,只要有点就去表扬,就像管老师说的“表扬不是万能的,没有表扬的教育则是万万不能的”。
管老师在他的书中介绍了十八种表扬,每一种表扬都具体、细致、落到实处,而且有证有据,不浮夸,不虚设,学生得到的表扬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与期待。
其中我认为最值得我学习的表扬——制造型表扬,所谓制造型表扬就是没表扬制造表扬,引导学生做出表扬的事情再去表扬,发现表扬点又表扬,就像管老师说的“一个学生常得不到你的夸奖,心门自然不会对你打开。
总得不到表扬的学生,你表扬别人越多,他们越泄气,越气妥。
要多关注他们,想办法制造表扬”。
由此反思自己,孩子们到五年级了,表扬的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不会表扬孩子,总觉得他们大了,很多事都是应该做好的,遗忘了作为孩子,他们依然具有荣誉心,依然渴望得到认可,所以怎能去忽视表扬的力量了。
其次借用型表扬我们使用得也比较少,眼睛就只会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管老师告诉我们借用型表扬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
“借用,借用以前教过的学生的事儿,借用隔壁班学生的事儿,借用任课老师的事儿,借用传达室大爷、食堂的工作人员的事儿,借用新闻里的事儿。
”总之,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再加以适时的表扬,用他们引导学生,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做更好的事,成为更好的人。
《一线表扬学》读后感《一线表扬学》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线表扬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线表扬学》读后感1提到读书,我经常会想起这样一段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是三毛的关于读书的体会,三毛是我特别钟爱的一位作家,我床头至今依然摆放着一本三毛文集,以前拜读,总是艳羡这位满腹诗书的奇女子,艳羡那片用思念汇集成的浪漫的撒哈拉,艳羡她和荷西至死方休的爱情。
而当我走上三尺讲台,回头细读三毛的一生,我内心却满是悲凉。
那个被数学老师用墨汁画着熊猫眼,在同学嘲笑的目光中步履承重的小女孩无数次刺痛着我,老师的惩罚在三毛幼小心灵上割下了一道道不可磨灭的伤疤,在她心底留下“唯有死,才真正可以与墓地永不分开”的执念,并果真在几次情感打击后选择轻生,和她所谓的温柔人永远相处了。
教师的权利是可怕的,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就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我常常在想,难道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我们能做的只有愤怒的批评、粗暴的指责吗?直到我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表扬学》,我混沌的思想才逐渐清明。
他说:“时刻想着,怎样去表扬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期待明天的表扬,而不是呵斥,师生的生活就会开心不少。
”这本书中,管老师把表扬这门学问细致的分为18个类别,他们没有相互之分,却适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地制宜,让一线教育充满了阳关,一下子温暖起来。
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社会都有不足。
能不能接受社会的不完美,这是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重要参照;能不能接受学生的缺点,这是一名老师教育胸怀的重要参照。
学生不是圣贤,我们要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和长处,把对学生的注意力从“缺点”、“不足”转移出来,向着明亮那方前进,这才是作为专业老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