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概论》教案2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8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内页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会展的研究对象和框架一、会展研究对象➢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会展项目➢会展政策➢会展组织二、会展研究框架➢会展营销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物流管理➢会展人力资源管理➢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电子商务管理第二节会展研究的方法体系一、会展研究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二、会展研究的一般方法➢归纳和演绎➢抽象和具体➢分析和综合➢系统论方法二、会展研究的具体方法➢统计分析法➢抽样调查法➢图表模型法➢综合调查法第三节会展的功能体系➢提升功能Advanced function➢辅助功能principle function➢基本功能assistant function第四节会展的核心概念概念一狭义的会展是以欧洲为代表C&E (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或者M&E ( Meeting and Exposition ) 会展的内容包括会议和展览M:Corporate Meetings 公司业务会议I:Incentive Tour 奖励旅游C:Convention 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E:Event 事件活动概念二广义的会展以美国为代表,MICE会展的内容包括:各类型的专业会议、博览交易会、奖励旅游以及各种事件活动。
一、会议(Meetings)会议是指人们怀者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
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
二、展览(Exhibitions )➢展示Display➢展销会Fair➢展览Exhibition➢博览会Exposition三、奖励旅游(Incentive)奖励旅游管理协会(SITE)的定义:奖励旅游是一种向完成了显著目标的参与者提供旅游作为奖励,从而达到激励目的的一种现代管理工具。
四、节事活动(Events)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包括各种传统节日。
西方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看作一个整体,Festivals & Special Event(FSE)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案例分析:青岛国际啤酒节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分页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内页第二章国内外会展发展史第一节会展的起源与发展阶段一、古代集市(一)中国古代集市的发展(二)欧洲古代集市的发展二、近代展览活动(一)欧洲近代展览活动的发展(二)中国近代展览活动的发展三、现代会展业第二节国外会展业发展概述一、欧洲会展业发展概述(一)德国:世界头号会展强国(二)法国:精耕细作的会展业(三)意大利:兴旺发达的会展业(四)俄罗斯:欣欣向荣的会展业二、北美会展业发展概述1、发展概况:2、主要会展城市:三、亚太会展业发展概述1、澳大利亚2、新加坡3、日本四、其他会展业发展概述(1)日本处于亚洲领先水平;(2)东南亚的泰国和西亚的阿联酋会展业正在快速发展;(3)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形成三大区域性展览模式:新加坡在展览硬件和软件、政府扶持等方面做得较好;香港以贸易出口的品牌展览会为主,会展服务设施完善;中国大陆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会展概论教案一、课程背景介绍会展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会展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展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因此,开设会展概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会展行业的发展背景、相关概念和常见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会展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从事会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会展行业的发展背景和重要性;2. 理解会展行业的相关概念和术语;3. 掌握会展行业的常见组织形式和运作流程;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课程概述- 会展行业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 会展行业的国内外现状和前景。
2. 会展概念和术语- 会展行业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 会展行业的分类和特点。
3. 会展组织形式- 展会的组织和管理;- 会议的组织和管理;- 商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专业展览的组织和管理。
4. 会展运作流程- 会展策划与设计;- 会展场馆选择和布置;- 参展商招募和管理;- 参观者服务和展示效果评估。
5. 会展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国际、国内著名会展案例的分析;- 学生自主选择的会展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采用讲授的形式,介绍会展行业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进行讨论和分享,加深对会展行业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种会展管理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和解决能力。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和考察相关的会展活动,了解会展行业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分析并撰写会展管理实践案例报告,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理论知识进行考察,检验学生对会展行业的掌握程度。
《会展概论》教案2分析教材内容分析:《会展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会展产业的基础课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会展产业的发展历程、会展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会展经济的特点、会展市场的分析、会展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会展组织和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会展产业的特点、了解会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会展策划和组织管理。
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主要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会展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会展经济的特点,掌握会展市场的分析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会展策划和组织管理,能够参与会展市场分析和会展活动的实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会展产业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展示和演示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会展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讲解会展经济的特点和会展市场的分析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会展案例,让学生了解会展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分析: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课堂小测验: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判断题或填空题等形式的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理解错误。
2.课堂讨论:通过参与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会展产业的理解和认识,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作业评价:设计一些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总结:通过对《会展概论》教案2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价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案例导入】会议、广交会、众说会展【新授】第一节会展的概念广义会展——会议、展览、大型节事活动、奖励旅游。
狭义会展——会议与展览;当今社会二者的关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一、会议的概念(一)会议的字根分析会:集会、聚会。
议:商量、讨论。
(二)会议的定义1.三人或三人以上参与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短时间聚集的集体活动方式。
2.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
(三)会议的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和议题;2.有一定的议程;3.是群体性的活动;4.是短暂的行为,并有一定的结果。
(四)会议的基本功能1.沟通信息: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2.发扬民主:会议作为一种载体,在现代民主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案例: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
3.科学决策:无论是社会、国家、企业等发展都需要管理,而决策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地位(管理的决策学派观)。
会议为决策提供依据。
4.协调与合作:为冲突和矛盾的协调解决提供机会和条件。
【案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5.联络感情:会议的活动交往方式,有助于感情的沟通。
二、、展览的概念:(一)展览的字面分析展:陈列、展示(物品)。
览:参观、观看。
(二)展览的定义1.《现代汉语词典》:展览是陈列出来给人们看。
2.《辞海》:展览会用固定或巡回的方式,公开展示工农业产品、手工业制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以与各种重要实物、标本、模型等,供参观、欣赏的一种临时性组织。
(提醒:该定义存在的缺陷)(三)展览会的性质和特征1.博览会。
强调其综合性。
【案例:中国花卉博览会】。
2.展览会(含交易会、看样订货会)。
强调其贸易性。
3.展销会。
强调其消费性。
【例:各地迎春商品展销会、服装展销会】。
4.庙会(含灯会、花会等)。
强调其以现场消费为主。
【案例:(1)《水浒》中的情节;(2)老北京庙会】。
5.集市(含集、墟、场等)。
强调其以现场消费为主。
作业:1、搜集最近媒体传播的5个以上国内外展览信息,并按展览分类标准分别予以归类。
会展概论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会展概论是一门介绍会展产业并探讨会展管理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会展知识,让他们了解会展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
同时,还将介绍会展企业组织、事件策划和执行、质量管理、会展营销以及会展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基本的会展管理能力,并能够为企业的会展活动提供支持。
二、课程设计1. 课程名称会展概论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培养学生对会展产业的理解和认知。
学生将掌握会展产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2.培养学生的会展管理能力。
学生将具备会展企业组织、事件策划和执行、质量管理、会展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堂演讲等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会展产业的概述。
介绍会展产业的定义、特点、组成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
2.会展企业的组织和管理。
介绍会展企业的组织架构、职能分工、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等方面。
3.会展事件的策划和执行。
介绍会展活动的策划、执行和评估等环节的基本要素和重点关注点。
4.会展质量管理。
介绍会展活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标准、质量评估和改进等方面。
5.会展营销。
介绍会展活动的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和营销效果评估等方面。
6.会展服务。
介绍会展活动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质量和服务改进等方面。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教学。
2.小组讨论。
学生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自行组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演示等活动。
3.课堂演讲。
学生将根据课程要求,进行个人或小组课堂演讲,展示对会展概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5. 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
学生的平时表现将包括出勤情况、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面。
2.期末考试。
《会展概论》是会展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会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
朱玉蓉老师的教案内容丰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 掌握会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2. 了解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 学会分析会展行业的前景和机会。
二、教学内容1. 会展的定义和特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会展的基本定义和含义,以及会展的特点,如聚集性、规模性、商业性和互动性等。
2. 会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会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展览会、会议、节事活动等。
通过讲解不同类型的会展,让学生了解各种会展的特点和要求。
3. 会展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展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通过讲解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4. 会展行业的前景和机会:会展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通过讲解会展行业的前景和机会,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会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会展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如何组织和策划会展。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会展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会,以及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4. 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组织和策划会展,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表达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2. 课后作业:布置与会展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会展概念及分类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之,朱玉蓉老师的《会展概论》教案内容丰富,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展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