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43.00 KB
- 文档页数:31
休闲农业规划方案(通用6篇)休闲农业工作计划篇一1、概述2、创业目的以发展新型农业企业为目的,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当地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
企业和当地农村和谐发展,共同组成富裕、文明、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3、创业预想前期以个人或多人投资为主,逐步、有条件的吸纳社会资金和风险资金以寻求发展,最终实现股份制和上市经营。
创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绿色农业、餐饮、观光和农产品深加工的产品品牌。
4、项目推进简介项目初始阶段简介: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
该虾原产于南美洲,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
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
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本阶段为项目的启动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龙虾的养殖和出售,是项目的起始阶段和操作最为简易的阶段。
所需资源:需要3-5亩的水塘、一定的龙虾养殖经验(可通过外部学习和养殖后经验的摸索)、种苗(虾种规格~3厘米的,每亩放养万~2万尾或自行育种200斤种苗放养一亩田)、1-2名工人和一些食料。
资金(单位:万元)名称金额备注水面承包费亩水塘5年种苗费自行育种食料费人工个工人5年其它费用虾塘附属设施总计注:第一次投入在万之间。
前景和效益:养淡水龙虾一般每亩的产量可达800公斤,市价保守估计每公斤12元,即亩产万,五亩48000元,五年共计24万,减去成本万,利润12.4,年利润万。
龙虾观光垂钓型餐饮阶段理念:在养殖成功并获得一定利润的时期(2年左右),依托自身养殖优势,在城市开设特色龙虾餐饮馆,创出绿色龙虾餐饮品牌。
然后依托餐饮,推出“到农村钓龙虾,在城市吃龙虾”销售模式,即免费组织顾客去农村钓龙虾,然后按斤将龙虾售出,再回到城市在龙虾餐饮馆将龙虾加工带动餐饮。
观光农业规划设计方案模板范文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随着都市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逐渐增长。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集观光、休闲和农业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1.2 目标本次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观光农业基地,提供给游客丰富的农业体验、休闲娱乐和教育培训服务,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二、项目概述2.1 项目名称观光农业基地项目2.2 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XX市XX县XX镇,交通便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2.3 总体规划本项目总体规划占地面积为XXX亩,分为五个功能区:1. 入口区: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和导览中心,提供游客的接待和导引服务。
2. 农业体验区:提供农作物种植、采摘和养殖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并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3. 休闲娱乐区:设有儿童游乐场、草坪、休闲餐厅等,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
4. 农业科普区:设置展览馆、实验室和农业科普讲解区,向游客传授农业知识5. 农产品展示销售区:提供本地优质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打造品牌效应。
三、详细规划3.1 入口区入口区面积约XX亩,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和导览中心。
1. 停车场:设计停车位XX个,考虑到游客数量的波动,需解决高峰期停车难的问题。
同时规划停车场绿化带,增强景观效果。
2. 售票处:设计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提供多种票务选择。
可引入线上售票系统,方便游客提前预约,减少排队时间。
3. 导览中心:设置导览服务台,提供观光农业基地的介绍和导览地图,提供专业导游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3.2 农业体验区农业体验区面积约XX亩,提供农作物种植、采摘和养殖等体验项目。
1. 农作物种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如水果、蔬菜、花卉等,让游客亲自动手种植、浇水、施肥等。
2. 采摘体验:建立采摘区,让游客亲自采摘新鲜水果和蔬菜,提供采摘工具和包装袋。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规划设计方案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项目背景苗木培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日光温室大棚110 座(其中本村村民拥有28座,中心拥有82座),总长度为6086.4米折合91.25亩棚前可利用空地折合82.13亩,总面积折合173.38亩(具体数据见附表),可以用于发展农业休闲农场的流转土地共有120亩,属集体所有。
闲置房屋汇总表合计274 1414苗木培育中心温室大棚汇总表苗木培育中心自有温室大棚统计表一(集体)苗木培育中心村民拥有温室大棚统计表二(个人)1.2.项目建设概述项目地现有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符合本项目长期发展规划。
在现有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2丄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同时为充分展现“陇原民居”特有的风貌,生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陇原民居”元素。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 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牛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田园综合体是指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等多种经营业态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下面就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方案进行讨论。
一、总体规划田园综合体的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理规划各种业态的布局。
在选址上,要选择具备丰富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并形成开发区、休闲区、观光区、农产品加工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同时,要确保设施和交通的便利以及环境的和谐。
二、功能规划1. 农业功能:田园综合体的农业功能是重要的一环,要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提供高品质农产品。
并在农业体验区域设置农业科普教育、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农业生产过程。
2. 观光旅游功能:田园综合体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景点和项目,如农田画廊、特色农庄、景观农场等,吸引游客进行观光旅游。
同时,要建设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餐饮和住宿等,提供便利的服务。
3. 休闲度假功能:田园综合体要提供丰富的休闲度假项目,如农家乐、温泉度假村、养生中心等,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让游客享受放松身心的乡村体验。
4. 农产品加工功能:田园综合体要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品牌展示中心,将农产品加工成深加工品,并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5. 农民培训功能:田园综合体要设置农民培训中心,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
三、生态保护规划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原则,保留自然湿地、林地等生态系统。
在农业生产中要推广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和水质的环境质量。
同时,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四、管理与运营规划1. 机构设置:建立田园综合体的管理机构,由专业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管理和运营。
要设立独立的基地管理部门和旅游服务部门,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
2. 产业联盟: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建立产业联盟,共同负责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竞争力。
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娱乐需求的不断增加,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成为了国内外发展迅速的新生态产业,具有丰富的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性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通过农业体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方式,吸引游客参观、游玩、学习,提供独特的休闲体验和增值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布局和规模1.选址:选择地处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项目的选址,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2.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其中包括主要建筑物、园林景区、生态农田等。
3.主要建筑物:包括接待中心、休闲区、餐饮区、购物区、展示区等。
4.园林景区:设置风景优美、绿化良好的景区,供游客休闲观赏和拍照。
5.生态农田:建设农田示范区,通过种植有机农作物、果蔬、花卉等,展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增加游客对农业的了解和参与。
三、项目功能和特色1.农业体验: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如田园种植、果蔬采摘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农业劳作的乐趣,并且可以将自己亲手种植或采摘的农产品带走。
2.生态保护:通过保护周围自然环境、采用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通过科学普及、环境教育等方式,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3.科普教育:设立展示区,通过展示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历史等内容,让游客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文化的传承,提高游客的科学素养。
4.休闲娱乐:设计丰富的娱乐项目,如游乐设施、水上乐园、自行车道等,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方式。
5.增值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四、项目运营和管理1.运营方案:由专业企业承担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
2.人员培训:为项目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00亩建设观光休闲农业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于县乡村,规划建设300亩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
主要将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直销、农产品深加工等业务,打造一个集休闲体验、观光游览、农产品品尝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景区。
二、项目布局
1. 农田30亩,采取有机养殖模式,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产品。
2. 观光游乐区50亩,设置农家乐活动区、果树园采摘区等项目。
3. 木屋酒店20亩,提供20个独立别墅。
4. 美食休闲广场50亩,设置农产品直销超市和餐饮区。
5. 农产品加工区100亩,建设果汁加工 ,蜂蜜加工等。
6. 生态观光路30亩,绿化规划构建优美环境。
7. 辅助生活区20亩。
三、进度安排
1. 2019年6月-2020年6月:一期工程(观光游乐区、酒店、广场)
2. 2020年6月-2021年6月:二期工程(加工区、生态观光路)
3. 2021年6月-2022年6月:三期工程(农田区)
四、资金需求与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万元,预计采用政府 + 社会投资的方式进行投融资。
项目建成后年平均营业收入为万元,年平均纯利润为万元,预计投资期为5年。
五、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创造就业岗位100多个,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物流及服务业发展。
以上为“300亩建设观光休闲农业项目计划书”的初步内容框架,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
现代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目录旅行休闲农庄建设工程总体计划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湖北乐坪镇当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区建设单位:XXX法人代表:xxx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工程区技术依托单位:XXX法人代表:XXX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规划编制单位:XXX编制负责人:XXX五)项目建设地点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乐坪镇六)工程总体建设目标通过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在项目区进行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建成以蔬菜、花卉、果树、生态养殖为主,同时具有引进、示范、推广、加工以及流通等多种功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标准的农场旅游休闲农庄。
到2013年,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灵活、产业竞争力强劲、特色鲜明、效益显着的高效生态农业及旅游休闲庄园,成为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的典范和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辐射源,为发展丘陵地区现代型生态农业模式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园区总投资,资金的筹措采取“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筹资方式。
具体筹措计划为:1、争取省、市两级财政各项补助2、区镇两级财政筹集3、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金4、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扶持八)经济效益分析园区建成后,通过配套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高标准、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其不仅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工程建成后,正常年份年产值2230万元,总出产本钱1500万元,年利润730万元;投资利润率25%;投资回收期7年(含建设期)。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工程拟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方式建设。
第一年:2011年,完成库区环库门路等基础办法建设,初步完成有机蔬菜、万只鸡场、水库养鱼、农产品加工等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及配套办法建设,完成第一批果林的更新,完成有机蔬菜出产区的建设,旅行休闲农庄开工兴建。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计划书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计划书一、项目名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园二、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必要性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三、项目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生态观光农业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生态农业观光园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四、项目的投资和资金筹措该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场地建设、养殖、种植、设备购置、宣传推广等方面。
资金筹措可以通过政府资助、银行贷款、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
五、项目的管理和运营项目的管理和运营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同时,要加强与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六、项目的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观光园既可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也可以带动当地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同时,生态农业观光园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XXX development and has a strong social 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省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5)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与分析.............................................第三章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第四章现状整治和升级措施...................................................第五章客源市场与游客量预测.................................................第六章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第七章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开发模式 ..............................................第八章产业发展引导.......................................................第九章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第十章管理运营规划.......................................................第十一章分期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原则1.突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时代特色、突出科学发展观,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休闲观光农业构建宏观发展布局,形成农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撑,推动产业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引入国际化和区域化的视角借鉴国际上成功案例的经验,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借助长三角已经形成的都市交通圈,推广成功模式,以为龙头带动整个南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3.坚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在充分体现乡村特色,并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将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贯穿于农事活动、民俗节庆、农技展示等项目之中;同时将观赏性、娱乐性、休闲性、愉悦性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消费要求。
4.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布局考虑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和谐发展、良性循环、互补互利的产业体系。
5.促进产业和谐互利发展调动多方面各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促进相关产业和谐互利发展。
6.注重可操作性确定布局分区、树立各分区主题及形象、规划服务设施等;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着眼于落实近期发展的具体容,整治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二条规划思路以多层次的休闲观光需求为导向,以文化、生态和科教为主题,以农业休闲观光资源为依托,突出体验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功能,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着力把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成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条规划依据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国农业法》2)《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4)《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5)《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国水法》2.国家规标准1)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生产、开发和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定2)国务院《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管理暂行方法》3)国家旅游局《全国农业旅游示点、工业旅游示点检查标准(试行)》4)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5)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6)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修订本)7)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方法》3.其它依据1)省政府《省环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管理暂行办法》2)市人民政府《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0)》3)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4)市人民政府《市旅游发展规划(2003-2020)》5)市人民政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6)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7)《市志》8)《市统计年鉴》第四条规划期限1.规划近期:2008-2012年,共5年;2.规划中期:2013-2020年,共8年;3.规划远期:2021-2025年,共5年。
第五条规划目标1.发展总目标将市建设成江南地区特有的高效农产品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国休闲观光农业胜地,以及世界知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在规划期末,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设定为:游客量超过1000万人次/年,休闲观光农业产值达到20亿元,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成为市农业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休闲观光农业的分期与阶段目标1)近期: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保育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城郊型观光农业基地和滨水农渔及临山生态观光胜地,启动中、远距离的市场营销,积极开拓与华东地区市场,努力打开国市场,将建成长三角地区休闲观光农业中心,形成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和“现象”。
2)中期:建设综合型农业观光基地并加大发展投入,改善高等级区交通及对外交通,将建成全国性的休闲观光农业胜地。
3)远期:到2025年,全部实现战略目标,将建成全国一流的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第二章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与分析第六条休闲观光农业资源概述1.整体资源条件概述市域地貌丰富。
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植物、动物生长;丘陵山区的资源丰富,物产繁茂,有峰峦、怪石、奇洞等特色景观和丰富的自然植被。
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涵,是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
此外,的历史人文资源、历史民俗、农耕文化习俗和特色农产品等也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关键因素。
2.休闲观光农业点概述市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点16个,首批省级观光农业园4家、农家乐专业村1家。
结合现场踏勘及休闲观光农业点发展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规模经济以上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56处。
其中新北区10处,武进区16处,金坛市20处,市10处。
第七条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分类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基本可分为八大类,分别为:复合体验类、畜牧养殖类、水产养殖类、特色苗木花卉类、特色茶林果类、农业科普教育类、村落风貌类以及其它类。
其中,复合体验类农业资源共有23处;水产养殖类农业资源共有5处;畜牧养殖类农业资源共有4处;特色苗木花卉类农业资源共有6处;特色茶林果类农业资源共有10处;农业科普教育类农业资源共有3处;村落风貌类农业资源共有2处;其他类农业资源共有3处。
第八条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一览表2-1 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一览表第九条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结论市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经评价总结,有以下特色:一、农业开发类型丰富,特点多元;二、农耕背景生态自然,田园优美;三、养殖栽培特色鲜明,相映成趣;四、山水江湖和谐交融,景致宜人。
综上所述,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品质较高,具备进行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条件,经合理整治、升级和整合,可望形成市的品牌性休闲观光产品,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章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第十条休闲观光农业的总体形象规划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总体形象定位成:江南地区特有的“生态与科技农业胜地”、江南地区特有的“农林胜地、休闲之乡”;规划给休闲观光农业拟定的宣传口号为:观农田胜景、品农家美味、尝农林硕果、赏园艺花卉、游田园村落。
第十一条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组团形象根据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规划按照休闲观光农业市场的需求,根据发展产品类型和地缘关系划分了八个特色形象组团,分别涵盖了江湖、城郊和风景区三大类地理区域。
1.江湖区域:沿江渔业养殖组团:休闲渔区、魅力长江滆湖渔业养殖组团:生态湖滨、农渔风光长荡湖渔业养殖组团:休闲渔业、风情小镇2.城郊区域城郊特色动物养殖组团:珍禽异兽、游憩乐园城郊特色花木栽培组团:缤纷花木、生态景园3.风景区域环茅山休闲组团:山顶绿树葱茏,山腰果树环抱,山下茶叶飘香,四季采摘有乐环天目湖休闲组团:绿色仙境、茶果飘香;山青水秀、稻香鱼鲜环太湖休闲组团:山环水复、太湖渔歌森林公园休闲组团:森林氧吧、养生天堂第十二条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战略1.政府引导、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突现政府宏观管理要素的重要性,通过法规和政策手段对加强服务和协调,增强竞争力;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对外树立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整体形象,创造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整体品牌。
政府作为农民和企业的龙头和桥梁,引导上述二者以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形成“政府牵头、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发展局面。
2.突出产品特色、主动拓展市场着力发展迎合自身优势的产品,建设有别于其他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做出自身特色,从华东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包围圈”中脱颖而出。
通过改善环境、积极推销、主动招商的方式,吸引投资者进行开发。
3.区域资源整合、构建联合发展局面充分关注南区域和沪宁都市圈,通过建设富有特色的中高端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吸引周边地区的商务客流和观光客流,实现区域性的联合发展和互补发展。
除了空间的联合外,休闲观光农业还应该积极构建与旅游产业的联合发展局面,共享市场、资源和设施。
4.加强形象宣传、提升软环境品质通过全面形象设计,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广泛宣传,大力推介自身的特点和卖点,促使其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全市的形象、当地人民的综合素质和周到的服务深入人心。
第四章现状整治和升级措施第十三条进一步发挥原有优势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继续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继续支持、规与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统一规划布局来避免设计雷同和重复项目的出现。
2.摸索更多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模式不断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引导当地农民参与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形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3.把农业“专业化”、“特色化”的文章做足做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市特色农产品良种培育开发和推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广泛宣传,大力推介特色农业。
第十四条合理安排功能分区与结构休闲观光农业的合理空间布局是其发展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