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车背门气弹簧布置
- 格式:doc
- 大小:373.00 KB
- 文档页数:12
Q/CS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S 05.011-2015 后背门气弹簧设计计算方法(修订)发布前言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子洲。
本标准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增加了“5.3.6高低温交变”,“5.4.0球销的插拔力”,对“5.3.8耐久性”进行了部分更新。
后背门气弹簧设计计算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后背门气弹簧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设计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混合式及变阻尼式汽车用压缩气弹簧。
2 引用标准QC/T 207—1996汽车用普通气弹簧JB/T 10418—2004 气弹簧设计计算JB/T 8064.1—1996 压缩气弹簧技术条件GB/T 1771—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740—7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 1800—79 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GB/T 2348—93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GB 2349—80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活塞行程系列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 试验)GB 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T 13913—92 自催化镍–磷镀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JB 2864—81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JB/Z 111—86 汽车油漆涂层3气弹簧的术语、符号、定义3.1 气弹簧是指由一个密闭缸筒和可以在缸筒内滑动的活塞组件及活塞杆组成的以压缩气体为贮能介质的机构。
气弹簧的外形及力-位移曲线如下图1。
图14.1 标记方法气弹簧的标记由代号、活塞杆直径、缸筒外径、行程、伸展长度、接头形式、公称力组成。
规定如下:公称力接头形式活塞杆端连接形式行程缸筒端连接形式4.2标记示例例:气弹簧的活塞杆直径10mm,缸筒外径22mm,行程260mm,伸展长度650mm,接头形式O–O 公称力550N。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
,。
,,,。
,、、。
1气弹簧简介1.1气弹簧定义及结构、、、、,1。
(),,。
图1气弹簧结构示意图1.2气弹簧的静态曲线(),2。
2F 1;F 2;F 3;F 4。
,,2L 。
L ,(≤80m m)L =5m m,(>80mm),L =10m m。
图2气弹簧力学特性图:F 2=F 1+kl ,F 4=F 3+kl Y f ,F 3,F 4,F 1,F 2,60N,F 2/F 1k , 1.15~1.5N/mm,l (mm)。
,(),,:P T =P 0T 0=,,,,后背门气弹簧的参数化布置及力学分析刘福强赵岩(法拉第未来汽车<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00)【摘要】气弹簧是开启汽车后背门的关键部件之一,文章以后背门气弹簧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各种温度工况下气弹簧的输出力值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并结合工程实例使其达到安全可靠开启后背门的要求。
文章还归纳总结了一些满足气弹簧布置要求的理想建议值,在设计初期可充分考虑这些数值作为参考,可有效地缩短气弹簧的布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后背门;气弹簧;受力分析中图分类号:U463.834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07.2161. All Rights Reserved.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3‰~5‰。
t 0=20℃,T =t 0+△T ,P=P 0×T t 0=P 0×t 0+ΔTt 0=P 0×293+ΔT 293=P 0+P 0×ΔT293,T t ,T (K )=273.15+t (℃)。
-40℃80℃。
2气弹簧的布置2.1气弹簧的安装方式分析。
,,。
,3。
,,。
(),。
,4。
,,、。
气弹簧的安装方式怎么计算?气弹簧气动支撑杆的安装方法1 气弹簧的特点气弹簧是一根举力(本文用F表示)近似不变的伸缩杆,在汽车,飞机,医疗器械,宇航器材,纺织机械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内部构造是一条可在密闭筒腔内作直线运动的活塞杆。
密闭筒腔内充满由高压气体和可溶解部分高压气体的液体所构成的液2气两相混合体。
气弹簧的举力由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杆产生。
推动力决定于高压气体的压强。
高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量随气体压缩增加(此过程对应气弹簧工作于压缩阶段),随气体膨胀而减少(此过程对应气弹簧工作于伸长阶段),使得密闭筒腔内的高压气体的密度始终维持一个近似恒值,也就是气压近似不变(即举力近似不变)。
2 气弹簧的安装研究表面上看,将气弹簧安装到客车舱门上非常简单,实际上安装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远非所想象的简单。
气弹簧在舱门上的一般安装状态已知安装信息只有门体(几何形状,质量,重心,材料等),铰链和开度α要求,未知安装信息却多达6个(X1,X2,Y1,Y2,Z,F)。
而由数学理论知道,要解出6个未知数,必须要解出由这6个未知数构成的6个方程式组成的方程组。
由此可见,要求设计人员从纯理论形态入手解决气弹簧的安装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工程角度切入,深挖安装信息,简化未知数,是解决气弹簧安装设计问题的关键所在。
2-11 力学分析门体,铰链(门体作开关运动的中心)和气弹簧构成一个杠杆系统。
由于气弹簧对铰心的力臂远小于门重对铰心的力臂,所以这是一个费力杠杆系统。
即是说,气弹簧举力必须远大于门重才可以将门体支撑起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隐蔽条件。
有了这个条件,才可以初选多大举力的气弹簧。
气弹簧的举力可以确定为门重的3倍左右。
当然也可以确定为门重的2倍,4倍,5倍,6倍左右。
对同一个门体来说,相对于气弹簧举力取3倍门重,当气弹簧举力取2倍门重时,气弹簧力臂要增大,工作行程要增大,总长度要增加,安装空间增大;反之,当气弹簧举力取4倍以上门重时,气弹簧力臂要减小,工作行程要减小,总长度要减小,安装空间减小。
两厢后背门气弹簧设计规范1范围木杯准刼定了两匍后背门气神贄T•作原理、结构特征、设计方法和失效模式.本标准适用于本公诃两厢后肯门r弼貧的设计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阪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CC JT052—2012汽车用气艸萤技术条件ft/CC S.T173—2012汽车发动机罩用气并賛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文卜•列术诰和注义适用于木林准。
3. 1气弹賛pneumatic spring以用編气休为储能介质•由•个巒闭Jil筒和可以在俞简内滑动的活塞组件及活塞朴沮成,英中•瑞安装在后背门总成上,并对这些总成起到举升利辅助支專作用的机构.4工作原理气沖賁是以气体和液体为T作介质的•种弹性兀件,由用力管,活塞,活塞杆及秤T•联接件组成, 英内胡充有高用旨气。
由于在活塞内部设右通孔,活塞荫端r体爪力相等,而活塞芮侧的截而积不同,•端接有活塞朴向另•竭没有,在气体压力作用门产生向截両积小的-側的压力,即r丼貴的惮力. 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设且不同的氯气斥力或打不同直补的活塞tlrrtfi定。
5结构特征5.1结构组成见用1、结构爪意见R12.图2示意图5 2标记力法按照Q/CC SJ173—2012执行、6设计方法 6 1设计流程由以卜•步骤组成:3)确定连接方式;b )确定钱链轴线及开启角度; C )安装点布遲;d )芮厢后背门莹屋、质心: Q )计轩气弹关⑥数. 6.2确定连接方式汽车后背门弋亦孟布置•般为两种形式,见图3 =图1结构图1團3布IS形式& 3确定较链轴线及开启角度6 3 1在&弹戋设计安装之前,皿对俊笹数抓进右:验证,必须确认后背门两个钱锂杲否同轴:后背门在沿着较链转动过程中与书身零部件无干涉;气弹蓟有介理的安裝空间』6 3 2根攥人机丁握学分析*:確定石胥门的开启角度,滿足GBT55男性假人头滦无碓蝕,同时満足GB-5%女性假人操作舒适性.按照乘员操作方便性,•般开JB到最大位3D4,后背门把手位置离地陆度不低十1800 “・以此来确定后背门开启角度.后背门运动过程中至终唏.具右级冲机构,避免•零部件的损坏.& 4安装点布笛6 4 1为rsnffi后背门气师窝与后背门连接刚度,在后背门内板匕设置必要的加强板c6.4.2后背门气弹黄支挣后背门的开启角度Z小于狡链的开启角度.& 4. 3弹浓的全氏和其有效行程夢满足气弹贄本身的设计要求6 5两厢后背门重5E.质心两厢后背门的质昆是多个金•風零件和非金風零件的质呈之和.后背门飯金件.后背门陂璃.后南刮2S系统,牌聯灯及扎装饰板、宕牌照、后背门硼及后背门内饰槪尊,计算iifiB及咸心坐标点*&6验证气弹寰布置的合理性后背门从关闭到开启到竝大,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过程,满足网个过程,11开启力和关闭力在叫接旻范隔内,则布匿合理:a)过程1、后背门的電力力總和气师黄支挣力力矩同向,开启时倚提供外力才能将后肖门TT开。
方式A 方式B 方式C
图2背门气弹簧撑杆布置
如图1所示,F=F 1-F 2=PS 1-P (S 1-S 2)=PS 2
图1气弹簧原理
:气弹簧弹力(单位:N );
:无活塞杆腔体压力(单位:N );:有活塞杆腔体压力(单位:N );
2.1背门模型(见图3)
图3背门模型
符号说明:
W0—背门总成重力(单位:N);
F'—开启操作力(单位:N);
F—关闭操作力(单位:N);
f1—气压支撑杆作用力(单位:N);
L0—后门重心与铰链轴心线的水平距离(单位:M);L1—气压支撑杆中心线到铰链轴心线的距离(单位:M);r0—操作力点对铰链轴心的半径(单位:M)。
①设定目标值F=70N,全开时的气压力
求
②根据求出的气压反作用力
觉力;
③调整L'1,使F'(即开启时的感觉力)。
4),力矩平衡角度12.1°,符合设计要求。
图4重力、撑杆力力矩示意图
4气弹簧安装点刚度分析
气弹簧撑杆安装点处,需进行刚度CAE分析,防止在使用耐久过程中车身形变较大。
该车型刚度分析及形变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