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骨髓穿刺术 )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骨髓穿刺护理考核评分标准1. 技术操作 (40分)
- 操作规范性:10分
- 按照操作流程准确、规范执行操作步骤
- 无操作中的失误或疏漏
- 穿刺准确性:10分
- 技术动作准确,找到骨髓穿刺点
- 无多次穿刺的情况发生
- 操作熟练度:10分
- 操作流程熟练,手法灵活,上手迅速
- 操作过程稳定,不出现明显的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 操作娴熟度:10分
- 采取正确的手法,操作准确无误
- 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应对并正确处理
2. 护理知识 (30分)
- 理论知识:10分
- 对骨髓穿刺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 对穿刺操作风险、并发症的认识和防范措施的了解
- 操作要点:10分
- 对骨髓穿刺操作的关键步骤和要点掌握程度
- 对相关器械使用和消毒等操作要求的熟悉程度
- 问题解决能力:10分
-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常见的操作问题
- 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和措施的掌握情况
3. 安全防范 (20分)
- 操作风险评估:10分
-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并分析可能的操作风险- 针对操作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感染控制:10分
- 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并且遵守操作规范
- 技术操作过程中做好手卫生及穿戴防护设备
4. 沟通与协作 (10分)
- 与患者沟通:5分
-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 心理护理和情绪支持
- 与团队协作:5分
- 能够与团队成员协作配合,完成操作
- 有效的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力
总分:100分
> 注:考核者应按照实际情况综合评估,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操作人姓名:常见提问:一、骨髓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症:①各种白血病诊断。
②有助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血液病的诊断。
③诊断部分恶性肿瘤,如:多发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癌等。
④寄生虫病的检查,如找到疟原虫,黑热病病原体等。
⑤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禁忌证:血友病患者禁做骨穿,有出血倾向病人,操作应特别注意。
二、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有哪些?(1) 抽吸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2) 抽出的骨髓液内含有脂肪小粒。
(3) 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细胞、红细胞。
(4) 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血片细胞分类中的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
三、骨髓穿刺一般选择的部位?(1)骨髓穿刺一般选髂前上棘为穿刺点,必要时亦可选用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2)2 岁以下小孩骨髓穿刺以胫骨粗隆前下方为好,因为其他常用穿刺部位尚未骨化好。
(3)胸骨骨髓穿刺以胸骨中线第2肋间水平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要与骨面成30~45度角,向头侧倾斜。
进针深度约1cm。
四、骨髓穿刺的注意事项?1. 应注意进行检查:(1)针管 (或称针套) 与针芯长短、大小是否配套;(2)针芯插入针管内,针芯柄上凸出的栅应能嵌入针管柄上的凹口内,使针芯不转动;(3)针管尖端与针芯端方向是否一致;(4)针尖是否锐利;(5)固定器能否固定;(6)穿刺针与注射器乳头是否密合。
2. 骨髓取材做细胞学检查,抽吸骨髓液以 0.2mL为恰当,因为抽吸过多,骨髓液将被血液稀释。
五、抽不出骨髓液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①穿刺位置不佳,未达到骨髓腔;②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③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 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核细胞过度增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考官签名:年月日骨髓穿刺术提问答案参考1.骨髓穿刺的适应症:答:(1)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的确诊。
(2)协助诊断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病。
(3)部分肿瘤的协助诊断,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4)寄生虫病检查,如疟原虫、黑热病的病原体。
(5)判断血液病疗效。
(6)骨髓液的细菌培养以及骨髓移植抽髓液等。
2.骨髓穿刺的禁忌症:答:血友病者禁作骨髓穿刺,有出血倾向者,慎重操作。
3.骨髓穿刺的注意事项:答:(1)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仅1.35mm,髓腔7.5mm),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
(4)抽吸液量如作为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致涂片失败。
(6)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做骨骼X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4.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是什么?答:(1)抽吸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2)抽出的骨髓液含有脂肪小粒。
(3)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4)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核细胞和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血片细胞分类中的杆核细胞之比。
5.骨髓穿刺部位有哪些?答:一般选择髂骨前上棘,必要时可选髂骨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柄、胫骨粗隆、腓骨头等。
6.抽不出骨髓液有哪些可能?答:(1)穿刺部位不佳,未达到髓腔。
(2)针套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3)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核细胞过度增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