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想法》:《习作讲评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86 KB
- 文档页数:1
习作7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我有一个想法”的基本概念。
•运用创造性思维,展开想象力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有一个想法”的含义。
•分享一些有趣的创意和想法。
•练习运用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学流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于“我有一个想法”的理解,教师做简短的解释和引导。
步骤二:创意分享(10分钟)•老师分享一些有趣的创意和想法,可以是科技发明、艺术作品、社会改革等方面的例子。
•引发学生对于创意和想法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步骤三: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
•要求小组成员运用创造性思维,展开想象力,提出自己对于该话题的想法,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提出创新的想法。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分享有趣的创意和想法,并提供一个话题供学生展开讨论,我希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了许多有趣和创新的想法。
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与其他小组的交流,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其他组的新鲜观点,也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启发,提高自身的思考水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在分享有趣的创意和想法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准备,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思考。
其次,小组讨论的时间可能有些紧张,导致有些学生表达不充分或没有机会得到他人的反馈。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清晰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能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清晰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晰。
【教学课时】 1 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导入课题,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现象(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自己能想到什么。
(2)小组交流看图后的想法。
(3)小组派代表参预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2.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及感悟。
3.教师小结:第一则例文片段先说了爱玩手机的人特殊多的现象,接着以具体事例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提出不应该总是玩手机的想法。
第二则例文片段先以问句提出了建立班级植物角的想法,接着建议了植物角运作的方式,然后点明了开辟植物角对班级的益处。
4.导入课题:生活中有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夸姣。
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者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者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板书:我有一个想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发表自己想法的实际意义是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夸姣,激发了学生发表想法的兴趣。
】二、审题指导。
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有一个想法”要求我们选择一个生活中引起自己关注的问题或者现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晰,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者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是否明白你的看法,再问问他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想法的含义及产生方式2.激发学生对发掘自己想法的兴趣和能力3.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想法2.如何帮助学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三、教学准备1.语文三年级上册《我有一个想法》的课文2.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3.纸笔等写作工具四、教学过程1.导入1.1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或多张图片或漫画等,引出本课的主题“我有一个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1.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一些想法,提高学生对思维的认识程度2.分享学生的想法2.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2.2 老师或同学可以对学生分享的想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发思考、思想火花碰撞3.展示课文3.1 展示课文《我有一个想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文中的想法是如何产生,如何实现的3.2 老师可以简要讲解课文的意思,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深层次的思想4.小组合作探讨4.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4.2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想法5.撰写文章5.1 在小组讨论后,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掘的想法,自行开始撰写文章5.2 老师可以在此时,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或点拨,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6.分享、评价6.1 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文章6.2 老师和同学可以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并且学习到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寻找和发现自己想法的兴趣和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
六、课后作业1.按照上课的要求,撰写一篇关于“我有一个想法”的小作文2.进一步思考,如果要实现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做?。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指导课和讲评课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想法》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习作内容】我有一个想法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写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想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习作练习。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材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并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的能力,侧重于写清楚现象和想法,强调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认真思考,写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通过创设情境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愿意将自己的习作与他人交流提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能清楚地写下自己对此的想法。
2.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写作,写清楚现象和想法。
【教学难点】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所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时安排】建议:指导习作+完成草稿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晰目标1.创设情境,回忆生活场景。
播放视频(内容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提着包,埋着头,目不转睛地盯住手中翻动的手机屏幕,匆匆忙忙地赶路;一些小学生回到家里,双手捧着手机,斜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打游戏;地铁站台,每人一部手机看得津津有味……这些场景都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你通过视频发现了什么?预设:手机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2.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去观察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板书课题:我有一个想法。
二、问题切入,理清思路1.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写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预设:(1)电线杆上贴满小广告;(2)现在的一些青少年肥胖越来越严重;(3)遛狗时,狗狗随地大小便,而主人视而不见……2.不要着急,我们来看看其他班的同学就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他们是怎么说的。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指导课和讲评课习作(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习作课,主要针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次习作的主题为“我有一个想法”。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老师对习作的要求和指导,理解“我有一个想法”这个主题的意义;2.能够在老师指导下,构思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修改自己的写作并改进语言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我有一个想法”这个主题;2.如何构思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3.如何修改自己的写作并改进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写作训练,主题是‘我有一个想法’。
”•老师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想法。
2. 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习作要求–老师介绍“我有一个想法”这个主题的意义,并解释这个主题的限制和要求。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始和结尾,以及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二步:构思故事情节–老师通过提问或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故事情节,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并注意情节的简洁性和真实性。
–老师指导学生列出故事情节的脉络,并提醒学生注意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第三步:写作和修改–老师让学生根据构思的情节写出作文,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老师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找出错误并改正。
•第四步:讲评–老师挑选数篇优秀的作品进行讲评,并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
–老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提高,并鼓励他们持续写作,并在写作中不断进步。
3. 课堂小结•教师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老师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阅读和观察中积累素材,以便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五、课后作业•学生需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完成在家写作一篇“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降低写作难度,促使他们开展想象、积累语言材料,并在写作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8课时习作指导课
——《我有一个想法》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想法。
3.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打开思路
1.出示教材中两则例文片段,学生自由阅读,谈谈想法。
2.明确本次作文的主题: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说一说。
3.小组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关注了哪些问题?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4.全班交流。
(交流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二)引导发现,指导写作
1.再读例文片段,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则例文片段主要描述了“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的现象,通过两个事例,强调了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第二则例文片段主要写了想法。
)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与前面的交流进行片段习作。
3.小组之间根据自己的习作进行交流。
(三)提供支架,修改完善
1.小组推荐优秀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
2.教师总结方法:生活中的现象+想法+(改进的方法)。
3.修改习作。
三、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想法
生活中的现象+想法+(改进的方法)
1。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三年级教学评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我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
那时候我还在上三年级,有一天我在课堂上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想要把我们学校的操场变成一个大花园。
我知道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花草树木。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操场上看看那些小草和树木,然后想象它们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花朵,散发出香气。
我觉得那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就会变得更加美丽了。
于是我就跟老师说了我的想法。
老师听了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于是她就帮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校长和其他老师。
大家都很支持我的想法,所以我们就开始动手实施了。
我们要把操场上的那些杂草和垃圾清理掉。
这可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哦!因为那些杂草和垃圾都很多,而且还很顽固。
我们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把它们全部清理干净。
接下来就是种植花卉了。
我们选择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有玫瑰、牵牛花、向日葵等等。
每种花卉都有它独特的美丽之处,而且它们还可以吸引蜜蜂和蝴蝶来我们学校玩耍呢!
最后就是装饰校园了。
我们在操场周围挂上了彩旗和气球,还在树上挂上了各种各样的饰品。
这样一来,我们的校园就变得更加热闹有趣了。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的操场终于变成了一个大花园。
每当我走进校园的时候,看到那些美丽的花朵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我都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想法能够变成现实的故事。
虽然当时我只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想法并且努力去实现它,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积极表达想法,用礼貌的语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公民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自己的发现积极表达想法并用礼貌的语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决方法。
难点:能将发现和想法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习作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聊了身边的“小事”,有温暖的小事,也有不文明的行为,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关注生活,特别是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汇集我们的智慧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观看视频,想一想:你在哪里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呢?你怎么看待这些事情?(视频内容:女子下楼玩手机,不慎踩空摔倒;骑车玩手机酿车祸;开车玩手机出车祸;男子玩手机掉入水池;家长玩手机,孩子丢失浑然不知;)二、事例引导,指导写法(一)同学们都观察到了身边的“低头族”现象,当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时,可以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如这位小朋友,当他观察到“低头族”现象时,他经过一番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了。
请大家翻开书98页,请同学来读一读。
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
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
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同学们,这个事例写了什么内容呢?你可以这样表达:小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我们要是想写某个想法,也可以像这样开门见山,直接先写观察到的某种现象或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教学目标】1.关注社会现象或身边问题,与伙伴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2.能够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写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建议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触发我们内心的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把看到的事例写清楚,让更多人明白自己的想法。
2.出示课题。
我有一个想法。
3.齐读课题。
二、回忆现象,大胆表达1.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你们那双亮眼睛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小事。
2.出示一组图片:(出示温暖和不文明的图片)3.自由交流:分享一下生活你观察到的、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现象。
【回顾口语交际要求:说清楚事例和想法、听明白】师: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都想表达,这些事情让我们印象深刻,但是这样的事情,只有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们想把想法说给他们听,可是他们都不在现场,可以怎么办呢?(写下来)三、聚焦现象,渗透写法过渡:有名小学生情不自禁把他印象最深刻的现象写了下来。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语段: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
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
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于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1)学生自读。
12 (2)说说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知道写作的时候也要先写事例,再写想法】(3)那怎样把事例和想法写清楚呢?请一个同学再读读,你一定会有新收获。
(4)反馈交流。
【在写事例的时候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板书:抓要素】 写一件事,我们就要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去写。
《我有一个想法》指导课和讲评课习作(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我有一个想法”的主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完成一篇富有创意的作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习作主题:我有一个想法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想法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创意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想法具体化、系统化,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作文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我有一个想法”主题的兴趣。
2. 独立思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4.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讨论成果,进行独立创作,完成一篇作文。
6.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欣赏、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总结、反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我有一个想法》2. 习作要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3. 写作方法与技巧:开头、结尾、过渡、修辞等4.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篇以“我有一个想法”为主题的作文。
2. 互相交换作文,进行欣赏、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一个想法,并能够围绕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 写作指导: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如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5. 学生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练习。
6. 交流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五、板书设计1. 课题:《习作:我有一个想法》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教学重点:如何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4. 教学难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围绕想法进行写作。
六、作业设计1. 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一篇短文。
2. 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指导课和讲评课习作(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的写作主题及文体特点。
•掌握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创意性思考的方法。
•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写作中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表达想法。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的写作主题及文体特点。
•讲解如何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方式来进行创意性思考。
•通过观察范文和实践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重难点•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如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如何排列文章结构。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讲解和提问来引入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的主题。
例如,“大家有没有想法,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出来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我们的想法。
”2.方法讲解教师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如何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方式来进行创意性思考。
例如,通过“我希望……将来,我们可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范文观察教师可以准备一篇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的优秀范文,集中让学生观察文章的结构、文体、词语搭配等细节。
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观察和分析,更好地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实践练习在掌握了如何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方式来进行创意性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先自己列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想法,并运用所学方法来进行思考和写作。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讲评最后,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
针对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向其他学生分享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们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获得学习启发。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总结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不断提升。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我有一个想法》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三、课前准备PPT课件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六、教学反思此次习作教学我教得比较成功,教学时间我把控得较好,对于本次习作的重点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讲,大部分学生都听懂了。
不懂的学生我课后进行了辅导。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2【教学设想】读懂例文,按照习作要求,学会写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打草稿、修改、誊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年级上册《我有一个想法》作文课教学设计及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书面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并用礼貌的语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决方法。
难点: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写清楚,用词准确,叙述有条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自拍视频:流浪的小猫。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一切,有哪些想法你?(生答)讲述收养四只小猫的故事。
(师讲)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在小区里散步。
突然,几声微弱的喵喵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我好奇地循声走去,发现四只小猫咪正蜷缩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它们身上沾满了尘土,毛发凌乱,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助和恐惧。
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我决定给这些小家伙一个家……2. 提问: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或问题?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二)事例引导,指导写法1.展示一些典型的事例或文段,如关于“低头族”现象的思考、关于班级植物角的建议等,让学生阅读并思考。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例或文段的写法,包括如何描述现象、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提出改进的建议等。
3.归纳并小结写法:开门见山,直接写发现的现象或提出自己的想法。
用事例来描述现象,关于自己的想法要写出一些理由。
如果有改进的建议或解决办法,也可以写下来。
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用词准确,叙述有条理。
(三)畅谈想法,交流评价1.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
2.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想法,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列出提纲,撰写初稿1.引导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列出提纲,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教学目标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学重难点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现象,打开思路激趣: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们上口语交际课的时候,老师准备了一段视频,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师播放视频)1.学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生活中的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和口语交际,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记忆,激发情感体验,为学生写出自己对某种现象的想法做好铺垫。
板块二例文引路,学写想法1.明确习作任务: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2.启发思路:有了想法,该如何写出来呢?(课件出示第1则例文片段)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
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
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1)指名读。
(2)思考: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3)学生谈读后感受。
(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则例文片段一样,先用一句话点出看到的现象,再用几个事例把现象说清楚,最后写出自己的想法。
(板书:提出现象——列举事例——提出想法)3.思考:第2则例文片段中,这个孩子是怎样写清楚自己的想法的?(课件出示第2则例文片段)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我们可以在植物角养花种草,或是种花生、种豆子,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
我们可以轮流照看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能用一两句话把看到的现象或问题说清楚。
(二)通过范文研读,引导学生能用“一种现象+一些想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试着在想法中写上理由、办法、建议等,使想法表达有条理、更清楚。
(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能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并有自己的想法;在情境中能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课件,板贴,练习纸,纸条和记号笔。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想法1.创设情境。
作为三年级的老师,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很是犯愁。
常常有孩子跟我说:“老师,我的铅笔丢了。
”“老师,我的橡皮找不到了。
”“老师,我的尺子不见了。
”……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教室的讲台桌上,全是没有主人的铅笔、橡皮、尺子……2.引出话题。
这样的事情在你们身上发生过吗?看来这已经不单是我们一个班的问题,“在学校里,很多低年级同学容易丢三落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了。
(板书:一种现象)3.交流想法。
思考并交流:谁能帮忙解决这个难题?4.教师小结。
你一个建议,我一个办法,大家说的都是想法。
我相信这些想法如果落实下去,一定能使我们班的这种现象有所改变。
(板书:一些想法)(二)话说现象,试写想法1.说现象。
学生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需要改进的现象或者问题?(1)指名交流。
(预设:学生只关注教室里的某一现象)(2)打开视野。
班级以外,比如校园生活中、家庭社会中,有没有需要改变的现象呢?2.写现象。
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把关注到的现象写下来,贴在黑板上。
3.说想法,写下来。
(1)学生思考:光说看到的现象不行啊,对于我们的生活一点帮助都没有,怎么办?(2)把想到的改进办法变成文字写下来,这次习作的题目就叫《我有一个想法》。
(3)板书课题:我有一个想法。
4.学生习作比较交流。
有没有写出自己的想法?(预设一,只有现象,没有想法;预设二,先写现象,再写想法;预设三,现象中有事情的描述)5.提炼结构。
第9课时习作评改课
——《我有一个想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次习作评改的标准及方法。
2.学习并掌握习作评改的方法,学会欣赏他人的习作。
3.培养学生养成评改习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题
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
如果有改进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二)案例剖析
1.选出一篇学生的习作的片段,出示在屏幕上,大家一起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2.总结出评改本次作文的标准:
(1)本次习作的的要求是在生活中发现的现象+自己的想法+(改进的办法)
(2)习作语言简练,避免啰嗦、重复的语句。
(3)书写认真,工整,文面整洁。
(三)修改习作
按照本次习作修改作文的标准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三、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想法
标准:1.现象+想法+(改进的办法)
2.语言简练
3.书写认真,工整,文面整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