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开学第一课
- 格式:doc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九年级时紧张的一年,那么在九年级开学时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准备好相关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X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一】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
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
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
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
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九年级开学第一课数学课教案一、进行自我介绍,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九年级对很多同学来说充满了诱惑、神秘,同时还充满了恐惧。
尤其是对数学这门学科,很多同学都说很难。
我听见很多早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我上学的时候数学学得最不好了,我非常害怕数学。
”数学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难吗?其实只要我们细心体会我们身边处处都应用了数学知识,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某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
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提出的任一个要求。
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 粒米,第二格放2 粒米,第三格放4 粒米,然后是8 粒米、16 粒米、32 粒米,......一直放满第64 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
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大家动手画一个8×8的表格,然后在每一个格子里写上大米的粒数。
(学生动手计算)你想出第64个格子里放多少粒大米了吗?若以100 粒/克计算,大约为多少千克或者多少吨?是不是像国王所说的那样就是一点米粒呢?当你们初中毕业的时候我相信你们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你也会发现在很多小故事中除了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之外,还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古时候,一位大臣得罪了皇帝,皇帝想处死他,却不想落下“暴君”的名声,于是他做了两个签,上面都写了死字。
当着众大臣的面,皇帝说:“你的死活由上天决定吧,这有两个签,你抽到生就生,抽到死就死。
”然后他让那位大臣抽一个。
聪明的大臣抽了一个之后马上放进嘴里,把抽到的签吞进了肚子,然后说:“看一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就知道我抽到的是什么了,我接受上天的安排!”皇帝没办法只好当着众大臣的面打开了剩下的签,剩下的字条上当然写着“死”,也就说明大臣吞下的是“生”了,皇帝只好放了这位大臣。
初中数学首课开学第一课教案数学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是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
初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探索自己的潜能和发掘创造力。
初中数学首课开学第一课教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思维,为全年数学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学习基本概念,建立数学知识的框架。
三、教学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搭建基本数学概念的知识框架。
四、教学内容分析实际上,初中数学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型。
本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以保证课堂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下面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1.数学中的关键概念——数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学生来说掌握数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
本课需要向学生介绍数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的来源、数的种类、数的表示方法等问题。
2.数学中的关键概念——运算除了数,运算也是数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运算是处理数字的一种方法,使数学有更强的逻辑性。
本课将重点介绍加法和减法两种运算方法,同时也涉及到乘法和除法。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概念。
3.数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数字和运算之间的关系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
本课将着重介绍数字之间的关系,如数字大小、相等、不等等,同时也会介绍运算之间的关系,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字和运算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基本概念。
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数字习题等,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独特的思考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的深度思考,让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思考和创造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是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九年级是关键的一年,作为一名九年级数学老师,你对于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有何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的文章,欢迎借鉴参考!一、介绍数学体系及内容第21章.二次根式学生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课本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到与二次根式有关的结论,注意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多项式乘法的类比,帮助学生掌握新内容。
主要是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中考命题:二次根式的概念,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时,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应用的基础上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中考命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比如考查增长率的问题第23章.旋转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旋转”又是一种图形变换,这章就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中考命题:旋转的性质,画图并计算弧长,用骰子旋转找规律。
第24章.圆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
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是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最难的一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中考命题:垂径定理及推论的灵活运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弧长的有关计算;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第25章.概率初步概率初步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与教案完美结合一、引入欢迎大家来到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相信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和我们一起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之旅了。
本课不仅将为大家带来新的知识点,还将帮助大家全面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与教案完美结合。
二、课程目标本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课件和教案的结合使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具体的课程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九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掌握本课所要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3.能够解决和应用本课所要涉及的基本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
三、课件和教案的结合使用课件和教案的结合使用是当前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在九年级数学课程中,课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而教案则是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和考察学生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
只有将课件和教案结合使用,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
四、具体实现为了使课件和教案真正实现完美结合,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件的制作要与教案相结合,力求突出重点。
2.准备充足的教案,以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3.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5.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的知识点。
五、总结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与教案完美结合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课件和教案的结合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课件和教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9篇)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个毕业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结合近几年的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来谈谈今年初中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通过基本方法。
比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分辨函数。
(3)过基本技能关。
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
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
第一轮复习在冬春季。
众所周知,冬春是学习的黄金季节。
5月份以后,炎热的天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作业,及时反馈。
教师通过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或者将问题渗透到后期教学过程中,对作业、习题、测试中的问题进行反馈、纠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初三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熟悉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为初三数学学习打下基础;(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3) 巩固已学知识,查漏补缺。
2. 过程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
二、教学内容1. 初中数学知识回顾:(1) 数与代数:实数的概念、运算法则、方程与不等式;(2) 空间与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与计算;(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概率的计算。
2. 初三数学知识衔接:(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 解析几何初步:坐标系、点与直线、圆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提问方式回顾初中数学主要知识点;(2) 引导学生思考初三数学学习的方向与目标。
2. 知识讲解:(1) 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2) 通过图像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函数的性质;(3)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
3. 课堂练习:(1)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3) 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总结:(1) 归纳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2) 强调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初中数学相关知识;2. 预习初三数学新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3.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1) 利用生活实例,将数学问题实际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九年级的数学是很重要的,如何在开学第一课中打好学习基础呢?小编收集了九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教案,欢迎阅读。
一、介绍数学体系及内容第21章.二次根式学生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课本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到与二次根式有关的结论,注意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多项式乘法的类比,帮助学生掌握新内容。
主要是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中考命题:二次根式的概念,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时,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应用的基础上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中考命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比如考查增长率的问题第23章.旋转学生已经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探索了它们的性质,“旋转”又是一种图形变换,这章就认识这种变换,探索它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中考命题:旋转的性质,画图并计算弧长,用骰子旋转找规律。
第24章.圆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
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是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最难的一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中考命题:垂径定理及推论的灵活运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弧长的有关计算;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第25章.概率初步概率初步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开学第一课
一、古希腊哲学家蒲洛克勒斯说:数学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她提醒你有无形的灵魂,她赋予她所发现的真理以生命,她唤起心神,澄净智能,她给我们的内心思想添辉,她涤尽我们有生以来的蒙昧与无知!
二、哲理小故事:
1、要有目标、理想《三只小鸟》
2、要有计划、智慧《田忌骞马》
3、要认识自己《一头蠢驴》
4、要坚持不懈《给生命加压》
三、学习数学要求:
1、学习工具:三角板、圆规、铅笔、草稿纸
2、上课要做笔记
3、认真听讲,多看书,多思考,多问
4、缺交作业、上课开小差每次扣1分。
四、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评价
五、思考题:
1、如何用正方形纸片折一个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的等边三角形。
2、如何尺规画五角星
首先先画出一个正五边形。
可按下面的方法来画
(1)作⊙O;
(2)作直径AC垂直于直径BD;
(3)以OA的中点E为圆心,EB为半径画弧交OC于点F;
(4)以BF为半径,从圆周上B点起依次截取就可得到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
连接正五边形所有的对角线,就构成一个漂亮的五角星了。
3、如何画一个椭圆
用一根绳子两端用手固定在纸上,用笔卡在绳子上贴着绳子画就行了,上一半画好后,用同样的方法画另一半。
六、思考题
1、解一元二次方程:0192282=+-x x
解:0)16)(12(=--x x 121=x ,162=x
2、某商店如果将进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售出200件,现在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方法增加利润,若将这种商品的售价每涨0.5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件,那么应将售价定为多少时,才能使每天所获利润为640元?
解:设每件售价为x 元,得 640]105
.010200)[8(=⨯---x x 0192282=+-x x 121=x (舍)
,162=x
3、二次三项式3200560202+-x x 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最值是多少?
那么3200560202-+-x x 呢?
如果设3200560202-+-=x x y ,此时y 有什么最值?它就是一个二次函数。
4、上面应用题若把问题改为:售价定为多少时,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设每件售价为x 元,利润为y 元,得
]105
.010200)[8(⨯---=x x y 3200560202-+-=x x y =720)14(20)16028(2022+--=+--x x x
所以售价为14元时,最大利润为720元。
七、以BC=10㎝为斜边作RT △ABC ,则RT △ABC 的面积最大为多少?此时两直角边分别为多少?
解法一:以BC 为直径作⊙O ,则半圆O 最高点即为点A ,此时AB=AC=25, 225cm S ABC =∆ 解法二:∵0)(2≥-AB AC ,∴0222≥+⋅-AB AB AC AC ,∵222BC AB AC =+
∴AB AC BC ⋅≥22,即AB AC BC ⋅≥21412,∴22254
121cm BC AB AC S ABC ==⋅=∆最大 解法三:∵AB AC S ABC ⋅=∆21,∴2224
1AB AC S ABC ⋅=∆,∵222AB BC AC -=, ∴242222254
1)10(41AB AB AB AB S ABC +-=-=∆, 设x x AB x S y ABC 254
1y ,,222+-===∆则, ∴当625,50==最大时y x
∴AB=25时,25=∆最大ABC S
八、如图,求它的体积是多少?
九、有20元钱,一元一瓶水,两空瓶能换一瓶水,这20元最多能喝到多少瓶水? (20+10+5+2+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