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_构象异构现象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019.00 KB
- 文档页数:39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分子构象与立体异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分子构象与立体异构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科学,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有机化学中,分子构象和立体异构是两个基本的概念。
本文将对有机物的分子构象和立体异构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分子构象分子构象是指有机物分子在空间中不同的排列方式和形式。
有机物的分子构象取决于它的键角和键长,以及它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子构象:1. 扭曲构象扭曲构象是指分子中存在旋转自由度的碳原子之间的扭曲关系。
这种构象常见于含有多个旋转自由度的柔性链状分子中,如烷烃。
通过扭曲构象,分子可以在空间中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
2. 错合构象错合构象是指由于化学键的自由旋转而产生的分子构象。
当两个键相对旋转时,分子的构象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构象常见于双键和环状化合物中。
3. 键长和键角的变化分子的构象还取决于化学键的长度和角度。
当化学键发生变化时,分子的构象也会相应改变。
键角和键长的变化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方法来确定。
二、立体异构立体异构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化学式相同的现象。
立体异构可以分为构造异构和空间异构两种类型。
1. 构造异构构造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
常见的构造异构有链式异构、官能团异构和位置异构。
链式异构是指碳链长度不同的异构体,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官能团异构是指官能团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如醇和醚的异构体。
位置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或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如2-丙醇和1-丙醇。
2. 空间异构空间异构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
常见的空间异构有立体异构、对映异构和构象异构。
立体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或官能团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如顺式异构和反式异构。
对映异构是指分子与镜像分子对称但非同一结构的异构体,如手性分子。
构象异构是指分子扭转或旋转而形成的不同构象。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中的分子构象和立体异构是有机物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和形态的不同表现。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异构体的分类与判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立体异构体的分类与判断在有机化学中,立体异构体是指化学结构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和分子量相同,但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对立体异构体的分类与判断进行整理。
一、立体异构体的分类立体异构体可分为两大类:构型异构体和构象异构体。
1. 构型异构体构型异构体是指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产生化学键的对称性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
构型异构体的特征是键合关系不同,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构型异构体根据键的旋转方向,可分为各向同性构型异构体和各向异性构型异构体。
各向同性构型异构体是指分子中化学键的旋转方向不影响它们的重叠,常见的例子是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中,两个偶极矩相对而立的取向,使分子具有较大的亲水性;反式异构体中,两个偶极矩相背离的取向,使分子具有较小的亲水性。
各向异性构型异构体是指分子中化学键的旋转方向影响它们的重叠行为。
最常见的例子是环状分子的构型异构体,如环状烷烃分子中的立体异构体。
2. 构象异构体构象异构体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不同构象或构象体,其分子间的键合关系、原子的连接方式相同,但键或基团的存在位置或取向不同。
构象异构体的特征是键的旋转方向不影响键的重叠,分子结构可以通过键的旋转或轴向旋转进行转换。
构象异构体的分类较多,常见的包括构象异构体、构象体、立体异构体等。
构象异构体的判断可以通过键的旋转方向、骨架结构的平面角度等进行确定。
二、立体异构体的判断立体异构体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空间取向判断通过分子的空间取向关系,确定立体异构体的构象。
常见的方法包括手性分子体系的判断、碳原子取向的判断等。
2. 分子结构的旋转通过旋转分子结构,观察分子是否能与其他立体异构体重叠或进行转换。
常见的方法包括构象结构的旋转、键的旋转等。
3. 立体异构体的性质比较通过比较立体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判断其是否属于同一分子的立体异构体。
1.开链烷烃的构象分子式相同,原子的结合顺序即构造式也相同,但由于σ单键的旋转使分子中的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位置或者取向不同。
这种通过单键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取向叫做构象,由此得到的不同空间结构叫做构象异构。
比如乙烷中的两个甲基可以相互旋转,可以使甲基上的氢原子处在不同的空间,理论上可以出现无数个构象异构体,但我们一般只对最稳定的构象和最不稳定的构象感兴趣,这两种构象分别是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
它们用锯架式表示如下:H HHHH HH HHH H交叉式 重叠式有时为了更加清楚地表示出原子和原子团之间交叉和重叠的情况,常用(Newman )投影式来表示:HHHHHHH HHH H H交叉式 重叠式在纽曼投影式中,旋转的C —C 单键垂直于纸平面,用三个碳氢键的交叉点表示在纸平面上面的碳原子,用圆圈表示在纸平面下面的碳原子,连接在碳上的氢原子随着C —C 单键的旋转可以处于不同位置。
当处于交叉式时,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间的排斥力最小,因而能量最低,是乙烷的最稳定的构象。
当处于重叠式时,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相互间的排斥作用最大,因而能量最高,是乙烷的最不稳定的构象形式。
其它形式的构象的能量都介于这二者之间。
如图7.1所示。
能量图7.1 乙烷不同构象能量大小图乙烷从交叉式构象旋转到重叠式构象,能量相差约为11.7KJ/mol, 这个位能差或者势垒是很小的,所以乙烷的构象之间很容易转化,一般分离不出纯的构象异构体。
但从构象异构体的位能可以知道,最稳定的构象所占比例最大,最不稳定的构象所占比例最小,因此在乙烷中,交叉式构象出现的几率最多,所占比例最大,为优势构象。
丁烷比乙烷多两个C -C 单键,其构象异构体更多,更复杂。
从丁烷中间的C -C 键旋转看,相当于乙烷的每个碳上的氢被一个甲基取代,具有如下四种典型的构象异构体。
H CH 3H CH 3HHH H CH 3H 3C H HH H CH 3CH 3HHHCH 3HH 3C H H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全重叠式能量旋转角度图7.2 丁烷不同构象能量大小图从图7.2可知,全重叠式的两个甲基之间距离最小,范德华斥力最大,位能最高。
1/253.3.1 手性,对称性,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动画由WebMO Molecule Editor程序生成2/143.3.1 手性,对称性,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一、手性和旋光性碳原子与4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相连时,例如α-羟基丙酸(俗名乳酸),就有两种构型异构体。
乳酸S‐构型R‐构型当一个化合物与其镜相不重合进,那么该化合物和其镜相之间称为对映异构体。
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取代基的时候,这四个不同取代基有两种排列方式,这个碳原子被称为不对称碳原子,用C*表示。
动画由WebMO Molecule Editor程序生成3/14很多的天然产物都是具有手性的,比如氨基酸、葡萄糖、蔗糖和药物。
庶糖奈普生青蒿素3.3.1 手性,对称性,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一、手性和旋光性。
动画由WebMO Molecule Editor程序生成4/14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和通常的化学性质都是相同的,但在手性环境下,化学性质往往不相同。
另外,其生物活性可能差异极大。
s-异丙甲草胺r-异丙甲草胺(除草活性)(无除草活性)r-thalidomide s-thalidomide (孕妇镇静剂) (强致畸物质)反应停NN OOHHOON N3.3.1 手性,对称性,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一、手性和旋光性。
5/143.3.1 手性,对称性,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一、手性和旋光性1. 偏振光普通光平面偏振光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振动着前进,振动方向垂直于前进方向。
普通光在所有可能的平面上振动。
如果使单色光通过Nicol 棱镜,只有同棱镜晶轴平行的平面上振动的光线才可以通过棱镜,因此通过这种棱镜的光线就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这种光就是平面偏振光。
Nicol 棱镜示意图。
6/143.3.1 手性,对称性,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一、手性和旋光性2. 旋光性偏振光旋转的角度α称为旋光度。
旋光度α与盛液管的长度、溶液的浓度、光源的波长、测定时的温度、所用的溶剂的关系。
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分子结构的差异和性质的变化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分子结构相同但空间构型不同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学家们可以研究和理解分子结构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性质的变化。
一、构象异构体构象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一种形式,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但是空间构型不同。
构象异构体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化学键的自由旋转。
在构象异构体中,化学键的旋转不会破坏分子的键合关系,因此分子结构保持不变。
常见的构象异构体包括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是指在分子中两个取代基位于同一侧。
这种构象异构体的特点是键角较小,分子有较高的扭转能。
反式异构体则是指在分子中两个取代基位于对立的两侧。
反式异构体的特点是键角较大,分子较为线性。
构象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性质的变化。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
此外,构象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溶解度,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式异构体式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另一种形式,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但是化学键的连接方式不同。
式异构体的存在是由于取代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常见的式异构体包括链式异构体和环式异构体。
链式异构体是指取代基在碳链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这种式异构体的特点是主链长度不变,但取代基的位置不同。
环式异构体则是指分子中存在环状结构。
这种式异构体的特点是碳链自身形成了环状结构,取代基以某种方式连接在环上。
式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差异可能导致性质的变化。
例如,在酮类化合物中,取代基的位置不同可能对反应活性和化学稳定性产生影响。
此外,式异构体的空间排列方式也可能影响其光学活性。
三、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中最为复杂的一类。
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但是空间构型不同且不能通过化学键的旋转或取代基位置的改变来相互转化。
立体异构体主要涉及手性,即分子或离子无法与其镜像重叠。
分子构象的立体异构规律在化学领域中,分子的立体异构指的是在化学结构中,由于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中的不同排列方式所导致的分子结构的变化。
分子构象的立体异构规律是研究分子在不同构象之间转变的规律性总结。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分子构象异构规律。
一、扭曲型构象异构扭曲型构象异构是分子在空间中发生旋转而导致的异构现象。
扭曲型异构常见于具有刚性结构的分子,例如环状化合物或长链化合物。
这些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通过自由旋转,可以采取不同的构象。
这种类型的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经常出现,例如在环状烷烃中,碳原子围绕着共轭键可以自由旋转,从而产生不同的构象。
二、顺反型构象异构顺反型构象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中的两种排列方式。
其中,顺式构象是指两个相邻的基团位于同一侧,而反式构象是指两个相邻的基团位于相对侧。
这种异构现象常见于具有双键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中。
例如,对于具有双键的化合物,由于双键的刚性,两个相邻基团只能处于顺式或反式两种构象。
三、环状构象异构环状构象异构是指分子通过环状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其中,环状化合物的异构常见于螺旋构象或带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螺旋构象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中围绕轴线成螺旋形排列。
这种异构现象常见于具有立体异构中心的有机化合物中,例如螺旋烷烃。
四、立体异构中心的变化立体异构中心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围绕一个中心点成对称排列。
立体异构中心的变化会导致分子构象的异构。
例如,在手性化合物中,具有立体异构中心的原子或基团可以呈现两种对称的排列方式,即R型和S型。
这种异构现象对于药物合成和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分子构象的立体异构规律涉及扭曲型构象异构、顺反型构象异构、环状构象异构以及立体异构中心的变化。
这些异构规律在研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预测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化学研究人员来说,理解并掌握分子构象的立体异构规律是提高化学设计和合成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