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
3
发展简史
• 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 和Schwann发表了细胞学 说,奠定了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 根据细胞学说,提出单个 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理论。
1904年,Hanning 最先成功地培养了萝卜和辣根菜的胚。 1922年,Knudson 采用胚培养法获得大量兰花幼苗。 1934年,White 用番茄根尖建立起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 殖系,从而使非胚器官的培养首先获得成功。
精选课件
5
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
• 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 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 织、器官等。
• 广义的组织培养依外植体不同,可分为:器官 培养(organ culture)、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shoot tip culture,shoot apex culture,apical meristem culture)、愈伤组织培养(calluse cultrue)、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原生质体培养 (protoplast culture)
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
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人工条件下实现
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精组选织课件培养。
13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将来自已分 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从植物体部 分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恢复细胞 的分裂活性。
精选课件
15
植物组织培养特点
• ①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质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 进行生长,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 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