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 格式:docx
- 大小:38.10 KB
- 文档页数:3
LACP协议1. 介绍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逻辑链路的协议。
它允许网络设备将多个链路视为单个逻辑链路来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冗余性。
LACP协议采用了动态链路聚合的方式,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协调链路的聚合过程。
2. 工作原理LACP协议主要由两个组件组成:LACP控制器和LACP实体。
LACP控制器负责管理和协调链路的聚合过程,而LACP实体则负责发送和接收LACP帧。
在LACP协议中,链路的聚合过程需要进行以下步骤:CP实体发送LACP帧:当一个链路处于可用状态时,LACP实体会周期性地发送LACP帧以通知其他设备它的可用性和带宽。
CP控制器接收LACP帧:LACP控制器会接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LACP帧,并根据帧中的信息来判断链路的可用性和带宽。
CP控制器协商链路参数:LACP控制器之间会进行链路参数的协商,包括链路的优先级、模式(主动或被动)和带宽等信息。
CP控制器选择聚合链路:根据链路的优先级和带宽等参数,LACP控制器会选择适合的链路进行聚合。
CP控制器发送LACP帧:LACP控制器会发送LACP帧以通知其他设备链路的聚合情况。
通过上述步骤,LACP协议可以实现链路的聚合和冗余,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可靠性。
3. LACP协议的优点•提高带宽:LACP协议可以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为一个逻辑链路,从而提供更高的带宽。
当有多个链路可用时,数据可以在这些链路上进行分发,从而增加了网络的容量。
•提供冗余性:LACP协议可以提供冗余性,当一个链路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以通过其他链路传输,从而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
•动态链路聚合:LACP协议采用了动态链路聚合的方式,可以根据链路的可用性和带宽进行动态调整。
当链路发生故障或者新增链路时,LACP协议可以自动进行链路的协商和聚合。
•灵活性:LACP协议支持不同类型的链路聚合模式,包括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详解LACP协议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原理与实现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LACP)是一种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为一个逻辑链路的网络协议。
通过使用LACP协议,可以实现链路冗余和负载均衡,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一、LACP协议的原理LACP协议基于IEEE 802.3ad标准,通过协商过程实现链路聚合。
具体原理如下:1. LACP协议的机制LACP协议通过对物理链路进行组合,形成一个聚合组(Aggregation Group),并将其视为一个逻辑链路来处理。
该逻辑链路被称为聚合链路(Aggregate Link)或聚合接口(Aggregate Interface)。
2. LACP协议的工作模式LACP协议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主动模式(Active Mode)和被动模式(Passive Mode)。
主动模式的设备主动发送LACP报文,被动模式的设备只响应接收LACP报文。
3. LACP协议的协商过程LACP协议的协商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协商发起、协商进行和协商确认。
在协商发起阶段,交换机通过发送LACP报文来发起链路聚合。
在协商进行阶段,交换机互相交换信息,并确认对方是否支持LACP 协议。
在协商确认阶段,交换机确认链路聚合是否建立成功,并按照协商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置。
4. LACP协议的参数配置LACP协议主要涉及以下参数的配置:聚合链路的标识(Aggregation Group Identifier)、链路优先级(Link Priority)、聚合链路的模式(Aggregation Mode)等。
根据配置的参数,交换机能够灵活地控制链路聚合的方式和规则。
二、LACP协议的实现LACP协议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支持LACP协议设备在硬件和软件上都需要支持LACP协议,以实现LACP协议的功能。
例如,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要具备相应的硬件支持,并安装相应的软件驱动程序。
l2cap通俗理解在现代社会中,蓝牙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蓝牙技术中,L2CAP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L2CAP呢?它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
L2CAP是什么?L2CAP是蓝牙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协议层,全称为“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即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
它位于蓝牙协议栈的第二层,负责管理蓝牙连接的逻辑链路和数据的传输。
简单来说,L2CAP是蓝牙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协议。
它可以将上层应用程序的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将它们传输到对方设备,同时还可以管理数据的流控制和错误校验等。
L2CAP的作用L2CAP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数据分割和重组在蓝牙通信中,数据传输必须分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L2CAP可以将上层应用程序的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以便在蓝牙链路上传输。
同时,在接收端,L2CAP还可以将这些小的数据包重新组合成原始数据。
2. 数据流控制数据流控制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控制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流量,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L2CAP可以通过协商数据包的大小和传输速率等参数来实现数据流控制。
3. 错误校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数据传输的错误。
L2CAP可以通过一些校验算法来检测和纠正这些错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QoS(服务质量)在蓝牙通信中,不同的应用程序对数据传输的要求不同。
例如,音频传输需要高质量的数据传输,而文件传输则可以忍受一些数据丢失。
L2CAP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程序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总之,L2CAP是蓝牙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保证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L2CAP的应用L2CAP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lacp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成为一个逻辑链路,以增加带宽和提高网络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LACP协议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LACP是IEEE 802.3ad标准中定义的一种链路聚合协议。
它通过在交换机之间建立LACP链路来协调链路聚合的创建和管理。
LACP链路由一个活动链路和一个备用链路组成。
活动链路用于传输数据,备用链路则在活动链路失效时起到冗余的作用。
在LACP中,交换机通过交换LACP协议数据单元(LACPDU)来进行链路聚合的形成和维护。
LACPDU包含了交换机的系统ID、端口ID和附加信息,用于协商链路聚合的参数。
当一个交换机检测到其他交换机发送的LACPDU时,它将会解码其中的信息,并根据协商结果来决定如何进行链路聚合。
在LACP中,链路聚合可以采用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交换机会主动向其他交换机发送LACPDU以请求链路聚合。
被动模式下,交换机只会在收到其他交换机的LACPDU后才会响应链路聚合请求。
当两个交换机都确认进行链路聚合时,它们将会建立一个聚合组。
每个聚合组都有一个唯一的组ID,用于标识该组。
在LACP中,一个交换机可以通过多个链路聚合组来与其他交换机进行链路聚合。
在一个聚合组中,有一个交换机作为主交换机,其他交换机作为辅助交换机。
主交换机负责处理数据的转发和负载均衡,而辅助交换机则充当备份角色以提供冗余。
如果主交换机失效,辅助交换机将会接管聚合组的操作。
LACP协议还支持动态增加和删除链路,以适应网络的变化。
当一个新的链路加入到聚合组中时,LACP协议会重新进行链路聚合的协商和配置。
而当一个链路从聚合组中删除时,LACP协议会重新计算负载均衡和备份链路。
总之,LACP协议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链路聚合解决方案,可以增加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通过LACP协议,多个物理链路可以被组合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用性。
完整的LLC原理讲解LLC,即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是数据链路层的子层之一,主要负责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
下面将从原理、功能和应用等方面对LLC进行全面解析。
LLC的原理:LLC的设计理念是在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提供一个细分的逻辑链路,使得网络层可以根据应用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同时也保证了数据链路的协议独立性,即不同数据链路协议之间的通信不会受到影响。
LLC的功能:1.逻辑链路管理:LLC负责建立、维护和拆除逻辑链路,包括建立链路连接、链路维护和链路释放。
2.数据传输:LLC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分割成适当的数据单元,并添加必要的控制信息,然后通过对数据单元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3.流量控制:LLC通过发送和接收窗口的调整,以及利用确认、重传和计时等机制,控制数据链路的流量,防止发送方过载和接收方溢出,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LLC的应用:1.局域网(LAN):在以太网、令牌环等局域网中,LLC作为数据链路层的子层,负责提供逻辑链路的管理和数据传输。
2. 广域网(WAN):在X.25、Frame Relay等广域网中,LLC也承担了逻辑链路的管理和数据传输任务。
3.无线通信:在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中,LLC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无缝对接。
LLC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和数据传输两方面。
链路管理:当网络层需要建立逻辑链路时,LLC首先根据网络层的要求进行链路建立请求、响应和确认等操作,然后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逻辑链路连接。
在链路连接建立后,LLC根据链路的状态来维护链路的稳定性,一旦链路中断或出现异常,LLC会通过链路维护操作来修复链路或释放链路连接。
数据传输:当网络层需要向对方节点传输数据时,LLC根据链路的状态将网络层的数据分割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单元,并根据链路质量和可靠性要求来添加必要的控制信息。
1.介绍LACP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以增加带宽和提高冗余性。
它在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作用和功能LAC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从而实现带宽的叠加和冗余的增加。
通过将多个链路捆绑在一起,LACP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使数据传输能够更快速和高效。
除了带宽叠加,LACP还具有以下功能:•链路冗余性:LACP允许将多个链路同时使用,并在其中一个链路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其他链路,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负载均衡:LACP能够根据设备的配置和网络流量的情况,智能地将数据流量分布到不同的链路上,实现负载均衡,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
•简化管理:通过使用LACP协议,管理员可以通过配置一个逻辑链路而不是多个单独的物理链路,从而简化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1.2在网络中的应用LACP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中,包括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以及运营商网络等。
它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服务器聚合:在数据中心中,服务器通常需要高带宽和高可靠性。
通过使用LACP,可以将多个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捆绑在一起,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冗余性,以满足服务器对网络的要求。
•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在大型企业网络或运营商网络中,不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可以实现高容量的互联。
LACP协议可以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可靠性。
•存储网络:在存储网络中,LACP可以用于将存储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提供更高的存储带宽和数据传输效率。
总之,LACP协议通过捆绑多个物理链路,实现带宽叠加和冗余增加,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在各种网络环境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CP协议的工作原理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用于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以增加带宽和提高冗余性。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蓝牙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支持更高级别的多路复用协议、数据包分割与重组和服务质量信息的传输。
L2CAP 允许更高级别的协议和应用程序传输和接收高达64 千字节的上层数据包(L2CAP 服务数据单元,SDU)。
通过流控制和重新传输模式,L2CAP 还允许按信道流控制和重新传输。
L2CAP 层提供了名为L2CAP 信道,且映射至ACL 逻辑传输以支持L2CAP 逻辑链路的逻辑信道。
L2CAP与其他协议的关系见图2-3。
图2-3 L2CAP与其他协议的关系L2CAP 基于“信道”这一概念。
L2CAP 信道的每个端点均通过信道标识符(CID) 识别。
信道标识符(CID) 是代表设备上逻辑信道端点的本地名称。
CID 分派与一台特定设备相关,这台设备可以从其它设备上单独指定CID(除非它需要使用任何多个保留的CID)。
L2CAP 基于数据包,但遵循基于信道的通信模型。
信道代表远程设备中L2CAP 实体之间的数据流。
可能有面向连接信道或无连接信道。
1.协议复用L2CAP通过定义信道来支持多协议复用功能。
信道和协议间是多对一映射。
一个协议可用于多个信道,而一个信道只能采用一个协议。
和L2CAP接口的通信协议有SDP、RFCOMM和TCS。
L2CAP层能够在高层协议间鉴别出SDP、RFCOMM和TCS。
2.段和重组(SAR)由于L2CAP层允许传输的包长度大于基带层定义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长度。
所以为了提高带宽的利用率,L2CAP包在空中无线传输之前,必须由L2CAP层把它们分割成小的基带包,它利用低开销的分段和分组机制来支持最大到64K字节包的传输。
同样.当L2CAP层接受到许多基带包时,L2CAP按照简单的完整性校验把他们组装成一个大的L2CAP包。
3.服务质量(QoS)L2CAP负责在信道间传送QoS信息。
L2CAP建立连接过程中,不能背离由协议协商得到的QoS信息。
LACP协议原理LACP协议原理LACP协议全称是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即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它是用于将多个网络物理链路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的协议。
这个逻辑链路可以提高带宽容量、实现链路冗余和负载均衡。
LACP协议是基于网络设备之间的协商机制来实现链路聚合。
它利用了IEEE 802.3ad标准中的“聚合链路”方案,该标准定义了一个通用的聚合链路控制协议(LACP)。
LACP协议可以自动检测网络间的链路,以便将它们聚合成一个高效的逻辑连接。
LACP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机制,以便在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进行逻辑链路的重构。
LACP协议通常运行在数据链路层以上,使用MAC地址来识别和管理聚合链路。
它与物理层的链路聚合协议(如Etherchannel)相比,提供了更高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LACP协议可以支持多种连接类型,包括对称连接和非对称连接,同时还支持动态加入和离开连接。
LACP协议的主要原理如下:1. LACP协议的配置:设备之间需要预先进行一些配置,以确保它们的LACP协议可以成功地协商。
这些配置包括设备识别、链路优先级、LACP端口模式等。
2. LACP协议中的协商机制:一旦设备之间完成了配置,它们就可以开始进行LACP协议的协商。
协商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链路聚合的方式、使用的协议版本等。
3. LACP协议中的状态机:LACP协议在协商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状态机,这个状态机被用于控制协商过程的流程,以便确保逻辑链路能够正确地建立。
4. LACP协议中的逻辑链路:一旦链路聚合建立,设备之间就可以通过逻辑链路进行数据的传输。
逻辑链路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添加或删除物理链路。
总之,LACP协议是一种有效的链路聚合协议,可以提供高效的传输速度和链路冗余。
它是由多个厂商共同开发和使用的标准协议,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网络中。
IEEE802协议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 802标准。
802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与介质访问控制M 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
IEEE802 协议是一种物理协议,因为有以下多种子协议,把这些协议汇集在一起就叫802协议集802.1X协议是由(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提出,刚刚完成标准化的一个符合IEEE802协议集的局域网接入控制协议,全称为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
能够在利用IEEE 802局域网优势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对连接到局域网的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的手段,达到了接受合法用户接入,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802.1x认证,又称EAPOE认证,主要用于宽带IP城域网。
802.1x协议起源于802.11协议,后者是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协议,802. 1x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无线局域网用户的接入认证问题。
802.1x协议仅仅提供了一种用户接入认证的手段,并简单地通过控制接入端口的开/关状态来实现,这种简化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接入认证、点对点物理或逻辑端口的接入认证,而在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IP城域网中作为一种认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IEEE 802.1d, STP算法IEEE 802.1w, RSTP算法IEEE 802.1s, MSTP算法IEEE 802.1P,讲述的是交换机与优先级相关的流量处理的协议。
IEEE 802.1q,虚拟桥接局域网协议,定义了VLAN以及封装技术,包括GARP协议及其源码、GVRP源码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IEEE 802.2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IEEE 802.3 是一篇非常重要的业界规范文档。
网络通信的技术与协议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通信依赖于一系列的技术和协议,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高效、安全和可靠的通信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协议,并讨论它们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一、物理层技术和协议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物理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其中最常见的物理层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
1. 有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使用物理电缆来传输数据。
其中最常见的有线通信技术是以太网(Ethernet),它通过双绞线或光纤传输数据。
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侦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来进行冲突检测,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它不需要物理电缆连接。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Wi-Fi技术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
Wi-Fi技术基于802.11系列协议,通过无线接入点(AP)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二、数据链路层技术和协议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划分为数据帧,并提供可靠的点对点或广播连接。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错误检测和纠正,并确保数据在物理层的可靠传输。
1. 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MAC协议规定了多个设备在共享媒体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访问方式。
最常见的MAC协议是以太网中的CSMA/CD协议,它通过监听信道来检测是否存在冲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冲突。
2. 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LLC协议提供了一种独立于传输媒体的接口,它负责数据帧的无差错传输和流量控制。
LLC协议使得上层协议无需关心具体的物理传输细节,提高了通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三、网络层技术和协议网络层负责将分组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它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和转发表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并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的寻址和路由选择。
1. 互联网协议(I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为每个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分配唯一的IP地址,并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目的地址。
LLC与MAC的区别LLC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LLC是Logic Link Control的缩写,意为:逻辑链路控制。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802标准。
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IEEE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订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802标准。
其中 IEEE 802.2 LAN 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并且是IEEE 802.3,IEEE 802.4和 IEEE 802.5等标准的基标准。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
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际层的IP协议。
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IEEE 802.2 LLC 应用于 IEEE802.3 (以太网)和 IEEE802.5(令牌环) LAN,以实现如下功能:1.管理数据链路通信2.链接寻址3.定义服务接入点 Service Access Points (SAP)4.排序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 MAC 层的方法,例如,以太网 IEEE 802.3 CSMA/CD 或者令牌环IEEE 802.5 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方式。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 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的子集。
LLC 定义了三种数据通信操作类型:类型1:无连接。
该方式不保证发送的信息一定可以收到。
类型2:面向连接。
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数据到达响应、差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系数:128)。
Bluetooth L2CAP介绍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是蓝牙系统中的核心协议相应的规范位于Core Version 4.1的vol 3:Part AL2CAP负责适配基带中的上层协议。
它同LM并行工作,向上层协议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服务,并提供多路复用,分段和重组操作允许高层次的协议和应用能够以64KB的长度发送和接收数据包(L2CAP Serveice Data Units, SDU)。
L2CAP提供了逻辑信道,名为L2CAP Channels,即在一个或多个逻辑链路上进行多路复用。
L2CAP可分为两个部件~1 Channel Manager~2 Resource Manager总的来说,L2CAP提供了如下功能~1 协议/信道多路复用2. 设备间操作上图说明了CID在不同设备对等L2CAP实体间通信中的使用方式。
面向连接的数据信道提供了两设备间的连接,绑定逻辑链路的CID则用于标识信道的每一端。
对于无连接的数据信道,当用于广播传输时限制了传输的方向;当用于单播传输时则没有限制(?)部分信道都保留用做特殊目的,具体如下图如0x0001表示Signalling Channel,用于创建和建立面向连接的数据信道,并可对这些信道的特性变化进行协商(ACL-U)3. 层间操作4. 操作模式L2CAP Channels可运行在以下模式之一(~1是默认模式)~1 基本L2CAP模式(Basic L2CAP Mode)~2 流量控制模式(Flow Control Mode)~3 重传模式(Retransmission Mode)~4 加强版重传模式(Enhanced Retransmission Mode)~5 流模式(Streaming Mode)~6 LE Credit Based Flow Control Mode2. 数据包格式(Data Packet Format)Data Packet FormatL2CAP有以下几种连接类型:~1 Connection-oriented Channels in Basic L2CAP mode~2 Connectionless Data Channel in Basic L2CAP mode~3 Connection-oriented Channel in Retransmission/Flow Control/Streaming Mode~4 Connection-oriented Channels in LE Credit Based Flow Control Mode对于不同的连接类型,数据包格式是不同的且Information payload是基于Little Endian byte order1. B-FrameLength: 2 bytes,Information payload的字节数(0~65535)Channel ID: 2 bytes, 对端目的信道Information payload: 0~65535 bytes2. G-FrameLength: 2 bytes,Information payload和PSM的字节数(0~65535)Channel ID: 2 bytes, 对于无连接传输使用固定值0x0002PSM: >= 2 bytes, Protocol/Servece Multiplexer(具体指参考Channel Identifiers)Information payload: 0~65535 bytes3. S-Frame/I-FrameI-Frame用于在L2CAP实体间进行信息传输S-Frame则用于确认I-Frame和I-Frame的重传请求Length: 2 bytes,除Basic L2CAP外的总字节数Channel ID: 2 bytes, 对端目的信道L2CAP SDU Length: 2 bytes, 只出现在Start I-Frame(SAR=0x01)中,表示总的SDU长度FCS: 2 bytes, Frame Check SequenceControl Field有三种模式~1 Standard Control Field: 用于Retransmission mode and Flow Control mode~2 Enhanced Control Field: 用于Enhanced Retransmission mode and Streaming mode ~3 Extended Control Field: 用于Enhanced Retransmission mode and Streaming mode 这三种Control Mode格式如下SAR: (2bits)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指明该L2CAP是否是分段过,定义如下TxSeq: (6/14bits)Send Sequence Number,对发送的I-Frame计数,用于分段和重组。
l2cap通俗理解
l2cap是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的缩写,它是蓝牙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协议。
它的作用是为两个通信的蓝牙设备提供一个端到端的通道,可
以传输不同类型和长度的数据包。
l2cap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 协议信道复用:它可以在一个物理链路上同时支持多个逻辑信道,每个信道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CID),可以传输不同上层协议或服务的数据。
- 分段与重组:它可以根据基带层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大小,将
较大的数据包分割成多个小片段,并在接收端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数据包。
- 每个信道流控:它可以根据接收端的缓冲区能力,调节发送端的数据速率,避免数据丢失或拥塞。
- 差错控制:它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丢包、重复包、乱序包等,并提供重传或确认机制。
- 信道模式:它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信道模式,例如基础模式、流控模式、重传模式、流模式等。
简而言之,l2cap就是一个为蓝牙设备提供可靠、高效、灵活和安全通信服务的协议层。
l2tp ipsec标识符-回复什么是L2TP IPsec标识符?L2TP IPsec标识符是一种用于建立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的协议标准。
L2TP代表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ogical Link Control Protocol),而IPsec代表Internet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L2TP IPsec标识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安全的加密通道,使用户能够通过公共网络,例如互联网,安全地访问私有网络资源。
在L2TP IPsec连接中,标识符起到标识和验证连接的作用。
每个L2TP IPsec连接都具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它由VPN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交互过程生成。
标识符可以是一个随机生成的字符串,也可以是基于双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生成的值。
L2TP IPsec标识符如何生成和验证?首先,对于L2TP IPsec连接的建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连接请求。
连接请求包含一个初始标识符(初始值)和其他必要的信息,例如客户端的IP地址和共享密钥。
服务器接收并解析连接请求,验证初始标识符的有效性。
服务器使用自己的加密算法和密钥来生成一个临时标识符(临时值)。
临时标识符由服务器嵌入到连接响应中发送给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响应,解析临时标识符,并使用服务器的公共密钥验证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一旦临时标识符被验证,标识符交换成功,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L2TP IPsec连接就被建立。
通信的加密和解密将使用IPsec协议来完成。
标识符在连接过程中用于验证通信的双方,并确保连接的安全性。
L2TP IPsec标识符的作用是什么?L2TP IPsec标识符在连接建立和维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们具有以下作用:1. 标识和验证连接的双方。
L2TP IPsec标识符可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通过验证连接请求和响应中的初始和临时标识符,可以确定通信的双方真实身份。
2. 防止重放攻击。
llc原理LLC原理。
LLC(Logical Link Control)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它负责数据链路层中的逻辑链路控制。
在计算机网络中,LLC层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LLC原理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首先,LLC层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和网络层之间。
LL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逻辑链路控制、逻辑链路管理、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
通过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LC层可以确保数据在逻辑链路上的可靠传输,同时还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其次,LLC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协议、逻辑链路管理和错误检测。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通过逻辑连接来传输数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
逻辑链路管理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逻辑链路,确保数据的顺序传输和可靠性。
错误检测则是通过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此外,LLC层在计算机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局域网(LAN)中,LLC层通过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实现了局域网中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在广域网(WAN)中,LLC层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逻辑链路管理和错误检测,确保了数据在广域网中的安全传输。
此外,LLC层还在无线网络、以太网等各种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LLC原理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逻辑链路控制协议、逻辑链路管理和错误检测,实现了数据链路层中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LLC层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网络中,保障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对LLC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IEEE802IEEE 802⼜称为LMSC(LAN /MAN Standards Committee, 局域⽹/城域⽹标准委员会), 致⼒于研究局域⽹和城域⽹的物理层和MAC层中定义的服务和协议, 对应OSI⽹络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I EEE 802也指IEEE标准中关于局域⽹和城域⽹的⼀系列标准。
更确切的说,IEEE 802标准仅限定在传输可变⼤⼩数据包的⽹络。
事实上,IEEE 802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层,分别是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如下所⽰: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控制⼦层介质访问控制⼦层物理层IEEE 802系列标准是IEEE 802 LAN/MAN 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局域⽹、城域⽹技术标准。
其中最⼴泛使⽤的有以太⽹、令牌环、⽆线局域⽹等。
这⼀系列标准中的每⼀个⼦标准都由委员会中的⼀个专门⼯作组负责。
LMSC执⾏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下设⼯作组(Working Group)、研究组(Study Group)、技术顾问组(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曾经设⽴的多个SG已经合并到WG中,⽬前活跃的WG和TAG如下:802.1 :⾼层局域⽹协议Higher Layer LAN Protocols802.2 :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802.3 :以太⽹Ethernet (CSMA/CD)802.4 :令牌总线Token Bus802.5 :令牌环Token Ring802.6 :城域⽹(DQDB 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 )802.7 :宽带技术802.8 :光纤技术802.9 :语⾳与数据综合局域⽹802.10:局域⽹信息安全802.11:⽆线局域⽹Wireless LAN802.12 :100VG AnyLAN802.13 :有线电视(Cable-TV)802.14:交互式电视⽹(包括Cable Modem)802.15:⽆线个⼈局域⽹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802.16:宽带⽆线接⼊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802.17: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802.18:⽆线管制 Radio Regulatory TAG802.19:共存 Coexistence TAG802.20:移动宽带⽆线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802.21:媒质⽆关切换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IEEE802.3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局域⽹的标准。
计算机网络原理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在前面学习数据链路层时,我们已经了解了两台计算机可以在不可靠的线路上进行可靠的通信。
这些协议提供了错误控制(使用确认)和流控制(使用一个滑动窗口)的能力。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直没有提及可靠通信。
即以太网以的802协议所提供的是一种尽力投递的数据报服务。
所有的802局域网标准都不提供对数据帧的确认,因此都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这对有些业务(如IP)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但是仍有某些系统要求链路层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IEEE定义了一个可运行于所有802局域网上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LC (802.2),该协议向网络层隐藏了各种802局域网的差别,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
LLC 构成了数据链路层的上半层,MAC子层在它的下边,如图5-9所示。
物理层(a)LLC的位置网络(b)协议格式图5-9 LLC协议LLC的典型用法如下所述。
发送方机器上的网络层利用LLC的访问原语,把一个分组传递给LLC。
LLC子层增加一个LLC头,其中包含了序列号和确认号。
然后,结果得到的结构被插入到802帧的净荷域中,并发送出去。
在接收方一端,执行相反的过程。
802.2的帧格式、接口及协议都非常类似于HDLC。
LLC帧包括目的访问点、源访问点、控制和信息四个域,其中源和目的访问点分别表示发送与接收该帧的协议实体,因此目的访问点实际上起到了DIX帧中类型域的作用,控制字段与HDLC的控制字段非常类似,但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作了一些改变,其中的序号及确认仅在要求可靠传输的情况下使用。
LLC 提供三种服务: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可靠的数据报服务及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Internet 只使用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逻辑链路控制:优化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逻辑链路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协议来规范数据在物理链路上的传输过程。
它是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数据包丢失、重传、错误校验等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逻辑链路控制的作用、分类以及应用场景。
一、逻辑链路控制的作用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是一个基本的过程。
逻辑链路控制的作用就是保证这个传输过程能够顺畅、高效、可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逻辑链路控制可以确保数据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且在数据包丢失或损坏时进行重传,减少网络传输错误。
2.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逻辑链路控制可以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网络拥塞和浪费带宽等情况,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3.确保通信的顺序性:逻辑链路控制可以保证数据包的按顺序到达目的地,在实现同步和序列化的过程中确保通信的正确性。
二、逻辑链路控制的分类根据实现方式和作用范围的不同,逻辑链路控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负责物理链路上数据包的传输,包括透明传输、流控和差错检查等功能。
代表协议有HDLC、PPP等。
2.传输层协议:主要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包括数据的分段、分组、传输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代表协议有TCP、UDP等。
3.应用层协议:主要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包括FTP、HTTP、SMTP等。
三、逻辑链路控制的应用场景逻辑链路控制在网络传输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1.数据中心网络通信:数据中心网络中通常采用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控制,确保高效的分布式计算。
2.云计算:云计算中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逻辑链路控制可以保障实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3.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采用逻辑链路控制可以保证传感器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可靠性。
总之,逻辑链路控制作为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为网络通信提供了可靠性、高效性和顺序性等多重保障,成为了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1、IEEE802.2是描述LAN协议中逻辑链路 LLC子层的功能、特性和协议,描述LLC 子层对网络层、MAC子层及LLC子层本身管理功能的界面服务规范。
6.由于乙方的过失造成货物过期到达,超过双方所约定的时间(且没有取得甲方的认可),每次乙方需支付给甲方人民币500元的违约金。
由于不可抗力造成乙方交货延误,影响执行合同时,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并采取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
经双方协商可适当放宽到货时间。
2、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IEEE802.2定义了三个界面服务规范:(1)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2)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3)LLC子层/LLC子层管理功能的界面服务规范。
3、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提供两处服务方式
不确认无连接的服务:不确认无连接数据传输服务提供没有数据链路级连接的建立而网络层实体能交换链路服务数据单元LSDU手段。
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为点到点方式、多点式或广播式。
这是一种数据报服务
协议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或需变更时,需经双方同意,协商解决。
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了建立、使用、复位以及终止数据链路层连接的手段。
这些连接是LSAP之间点到点式的连接,它还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定序、流控和错误恢复,这是一处虚电路服务。
4、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本规范说明了LLC子层对MAC子层的服务要求,以便本地LLC子层实体间对等层LLC 子层实体交换LLC数据单元。
本协议所称竞业禁止,是指乙方在《特许经营合同》(或《劳动合同》)(以下简称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不得从事与特许系统相竞争的业务,包括以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参与竞争的行为:
(1)服务原语是:MA-DATA.request 、MA-DATA.indication、MA-DATA.confirm
(2)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LLC PDU:
目的服务访问点地址字段DSAP,一个字节,其中七位实际地址,一位为地址型标志,用来标识DSAP地址为单个地址或组地址。
bring in *① to allow or invite someone tobecome i nvolved in a discussion, investigation, etc 让……参与例:They brought the police in when itall became serious. 当事态变得很严重时,他们叫来了警察。
② to introduce(legislation, acustom, fashion, topic etc)提出(新法案);引入(时尚、习俗、话题等)③ to earn or produce a particular amount of profit赢利,赚钱例:The sale of the house only broughtin about $45, 卖房子只赚了约4.5万美元。
源服务访问点地址字段SSAP,一个字节,其中七位实际地址,一位为命令/响应标志
位用来识别LLC PDU是命令或响应。
控制字段、信息字段。
5、LLC协议的型和类
LLC为服务访问点间的数据通信定义了两种操作:Ⅰ型操作,LLC间交换PDU不需要建
立数据链路连接,这些PDU不被确认,也没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恢复。
Ⅱ型操作,两个LLC间交换带信息的PDU之间,必须先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正常的通
信包括,从源LLC到目的LLC发送带有信息的PDU,它由相反方向上的PDU所确认。
LLC的类型:第1类型,LLC只支持Ⅰ型操作;第2类型,LLC既支持Ⅰ型操作,也支持Ⅱ型操作。
6、LLC协议的元素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九路二号
5.3 甲乙双方劳动合同可能存在多次续签情况,本协议不必在每次续签劳动合同时另
行续签,劳动合同期限内视为当然的竞业限制期。
控制字段的三种格式:带编号的信息帧传输、带编号的监视帧传输、无编号控制传输、无编号信息传输。
带编号的信息帧传输和带编号的监视帧传输只能用于Ⅱ型操作。
无编号控制传输和无编号信息传输可用于Ⅰ型或Ⅱ型操作,但不能同时用。
信息帧用来发送数据,监视帧用来作回答响应和流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